祁亞麗
摘 要:中考是指揮棒,中考試題偏重考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及運用能力,另外許多操作題、設計題的解法空間有所拓寬,目的是考查學生的思維廣度,為今后的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指引。
關鍵詞:數學;閱讀能力;創(chuàng)新
目前學生的解題情況,概括為“不講不會,新題不會”。老師在課堂上沒有講過的,幾乎“全軍覆沒”,題型新穎或問題方式不同于課本的,學生不會解答。老師講過且多次訓練的題目學生應用嫻熟。究其原因是我們的數學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方面有了漏洞,我們的課堂需要靜下來審視,我們應有新的思想和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提升
在數學課程學習中,很多學生的計算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遇到詞語繁多、文字描述多的題目時,由于不能準確讀懂題目和要求,所以常常會思路混亂,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跟不上。出現這種問題,一方面是因為教師平時沒有注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是學生自身認識不足,認為數學只需要計算好就可以。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以“趣”激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我國對教材也進行著革新,現在的教材越來越注重與學生生活相貼合,編排上也逐漸新穎,內容的呈現方式更是多種多樣,對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很有利。所以,應利用好教材,重視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讓學生明白數學閱讀的重要性。
2.以“讀”質疑,以“讀”促思
愛因斯坦說過,提問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新課標還明確指出,要運用數學思維的方式,提高發(fā)現問題和提問的能力。敢于質疑,是通過閱讀積極學習的關鍵,讓學生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獨立地思考,探索新的知識活動,達到自我解釋的目的。對于學生來說,剛開始質疑會感覺不習慣,而且不知道要問什么問題,但一旦在老師的指導下養(yǎng)成習慣,就會提出老師意想不到的問題。
二、注重過程教學,還課堂給學生
課堂教學重在學生參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升參與興趣,主動融入課堂。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觀察,及時收集信息,便于對教學方式做出調整。對于一些內向不愿意參與學習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幫助,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
新教材注重了知識的引入與生成的過程,所以課堂導入也極為關鍵。如老師在講平方差一節(jié)時可以這樣導入:小麗去買糖,這種糖每千克9.8元,她買了10.2千克糖。應該給售貨員多少錢?正在售貨員取計算器算錢的同時,小麗說出了應該給99.96元。為什么小麗這么聰明?學完這節(jié)課你也一樣聰明。這樣的導入可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為后面的課堂教學埋下了“興趣”的伏筆。教師應改變那種害怕浪費課堂時間,片面追求成績的做法,把概念的形成過程、方法的探究過程、結論的推導過程、公式定理的歸納過程充分讓位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認知的主體,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營造良好教學氛圍,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首先,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通過師生互問互答,相互合作等方式。教師和學生之間角色互換,從交換和交流中得到啟發(fā),同時教師要注意每位學生的發(fā)言,并及時地給予評獎,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在相互交流、學習中共同進步。
其次,教師注意及時轉換教學思想,把課堂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看待學生時用發(fā)展的眼光,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讓學生在彼此的交流中摩擦思維的火花。
最后,注意引導學生提問。有效課堂的前提是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所以,需要我們培養(yǎng)學生學會提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質疑,通過質疑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邏輯能力,還有效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
我們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設計優(yōu)質的教學方案,因材施教,“順其所思,予其所需”。練習是課堂的分戰(zhàn)場,教師應組織學生改編教材上的習題,使之一題多變、一題多解,教師巧設開放性題目,全方位、多角度地開發(fā)學生潛能,對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創(chuàng)造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時代要求我們教師要與時俱進,勇于創(chuàng)新,給學生多一點時間,多一點思考的機會,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品質和能力,將成為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趙麗娟.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J].新課程(下旬),2014(12).
[2]吳珂.關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3(25):8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