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小溪,畢艷莉,鄭素潔,田 紅,王湘寧,劉海玲
?
東亞宗藩體系下的朝鮮使清送別詩論略
谷小溪,畢艷莉,鄭素潔,田 紅,王湘寧,劉海玲
(遼寧工業(yè)大學文化傳媒學院,遼寧錦州 121001)
朝鮮文士創(chuàng)作的大量使清送別詩,體現(xiàn)了精湛的詩文技巧和漢文化的深厚積淀,彰顯鮮明的時代風貌與地域色彩,詮釋了不同歷史語境下朝鮮士人對感時傷別、家國之義、華夷觀念的情感體驗,是東亞宗藩體系下清鮮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東亞宗藩體系;朝鮮;使清;送別詩
宗藩體系是東亞世界特有的國家關(guān)系形態(tài),又稱“天朝禮治體系”。封建社會中,在“禮”的觀念推動下,東亞地區(qū)逐漸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周邊國家為藩屬的國際關(guān)系格局。清朝建立以后,統(tǒng)治者憑借武力優(yōu)勢與周邊國家締結(jié)宗藩關(guān)系,其中朝鮮是最具典型意義的藩屬國,每年不僅派遣使臣來華朝貢,還延續(xù)了與明朝詩賦外交的傳統(tǒng),客觀上促進了清朝與朝鮮思想文化的良性互動。朝鮮王朝受儒家思想影響至深,以親族血緣為紐帶的家族倫理觀念令中朝兩國形成相近思維模式。每逢親友仕宦遷謫、羈旅異鄉(xiāng),總會喚起人們惜別傷懷的情感體驗。同時,隨著中華文化在朝鮮半島的傳播與融合,古典詩歌中的送別題材逐漸進入朝鮮文人的視野,經(jīng)過本土化的演繹,成為朝鮮漢詩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有清一代,中朝使節(jié)往還頻繁,但在傳統(tǒng)華夷觀念影響下,朝鮮士人對清政權(quán)的態(tài)度經(jīng)歷了由敵視到認同的嬗變。這段心理歷程真實呈現(xiàn)于規(guī)??捎^的使清送別詩中,是東亞宗藩體系下清朝與朝鮮政治、經(jīng)濟及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本文以17至19世紀朝鮮漢詩文獻為基礎(chǔ),從內(nèi)容題材、思想主旨和藝術(shù)特色幾方面對朝鮮使清送別詩試做探討,以期對相關(guān)背景下朝鮮漢詩及士人心態(tài)的研究略有助益。
(一)御制送別詩與親友送別詩
(二)京畿送別詩與驛路送別詩
根據(jù)送別地點的差異,朝鮮使清送別詩又可分為京畿送別詩和驛路送別詩兩類。首先是作于國都漢城的京畿送別詩。弘濟院位于漢城近郊,是朝鮮迎送外交人員的官方機構(gòu)。使臣在辭別國王之后,都會到弘濟院參加由中央官員組成的餞行儀式,歌臺舞榭的飄渺迷離與使臣內(nèi)心的愁腸百結(jié)形成對比,大量送別筆墨在絲竹管弦與觥籌交錯間揮灑而出。如南龍翼(1628—1692,字云卿,號壺谷)《弘濟橋餞席留別諸丈諸友》:“弘濟橋頭幾送人,我行今日別懷新。秋陰作雨當樽散,落葉流風打袂頻。使事關(guān)心忘路遠,離杯列侍見情親。郵便一夕能千里,莫惜傳筒鴨水濱?!盵4]262康熙五年(1666)右參贊南龍翼使清,寒雨連綿,秋葉蕭索,回想昔日幾番送別親友,而今詩人亦成弘濟橋頭的過客,漫漫苦旅,翹首歸期,只望親友能錦鱗傳情,以解相思勞頓之苦。其次是作于地方驛站的驛路送別詩。漢城至鴨綠江驛路一千余里,沿途建有驛站二十余所,地方官員除負責使團食宿,還常與使臣詩文唱和??滴跷迥辏?666),南龍翼隨使團入住安興館,官員李沃(1641—1698,字文若,號博泉)賦《送燕價南參贊龍翼》相贈:“延恩門外駐征車,慷慨樽前我且歌。玉帛猶余當日路,銀河誰泛舊時槎。千年薊磧云煙慘,十月燕山雨雪多。天故借君文藻美,扶桑東澨又中華?!盵5]南龍翼次韻留別:“江上初停使者車,樽前仍聽渭城歌。趨庭才子游滕閣,握節(jié)行人泛漢槎。寒雨已驅(qū)秋序去,暮云偏傍塞天多。登樓且莫辭深酌,鬢為傷離半欲華?!盵4]263又如趙錫命(1674—1753,字伯承,號墨沼)《次谷山府伯洪景輔贈別韻》、李窅(1622—1658,字用涵,號松溪)《龍灣渡頭步李尙書行遠韻別灣尹李時楳》等,皆為燕行使臣與驛站官員的留別之作。
(一)惜別之情與黽勉之意
黯然銷魂,唯別而已,朝鮮使清送別詩寄寓了親朋僚友對燕行使臣的惜別情懷。值得注意的是,作品并不流于悲戚黯然的基調(diào),送行者既有不舍,更有希冀,這種情愫化為黽勉睿智的警語,賦予離人慰藉與激勵。康熙三十六年(1697)吏曹判書崔奎瑞(1650—1735,字文叔,號少陵)使清,僚友南九萬(1629—1711,字云路,號藥泉)賦《送崔文叔奎瑞使燕》一詩,有“公私自古多相奪,忠孝于今豈有妨”語[6],勉勵崔奎瑞以國事為重,早竣使命。許多詩歌抒發(fā)了朝鮮士人以身許國、憂公忘私的拳拳之心,其間頗多警句,如“何須兒女戀,王事一身輕”[許傳(1797—1886,字以老,號性齋)《申侍讀佐模赴燕作歌送之》],“縱然夷險須殫節(jié),彥國忘家是吾師”(尹搢〈1631—1698,字子敬,號德浦〉《送崔汝和錫鼎令公赴燕》)。不同于上述作品爽直遒勁的風格,一些詩文雅致雋永,將旅途的漫長艱辛幻化為重逢的云淡風輕,為苦澀離愁尋覓釋放的出口。道光十四年(1834)吏曹判書李光正(1780—?,字景服)使清,趙斗淳(1796—1870,字元七,號心庵)賦《送李侍郎光正赴燕》,有“且留聞喜盈盈酒,歸及榴花折作籌”語[7]。此時距滿清建基整二百年,隨著清鮮宗藩關(guān)系的發(fā)展和清朝國力的日益強盛,朝鮮士人逐漸打破傳統(tǒng)華夷秩序的藩籬,以“華夷一也”的新格局重新權(quán)衡自身與清朝的文化定位。在朝鮮士人眼中,燕行朝貢不再是忍辱含悲的苦役,而是厚生利民的偉業(yè)。盡管詩中亦流露出不舍情緒,卻不似清代前期作品那般凄愴感傷,更多則寄寓了對故人重逢、詩酒雅聚的快意期盼,充滿樂觀高曠的情致。
(二)感時之懷與警策之心
燕行使臣皆出身詩禮世家,“詩言志”的儒家傳統(tǒng)塑造了他們兼濟天下的道德使命感。當離鄉(xiāng)去國,百感縈懷,吟詩作賦遂成為使臣感喟時事,即興懷抱的重要渠道。這種情愫投射在朝鮮士人的送別詩篇中,往往蘊含砥礪警策之心,惜別之余又增添一分感時傷世、催人警醒的厚重情懷。如麟坪大君李窅《送柳廷亮赴燕京》:“征旆搖搖九月秋,關(guān)河萬里路悠悠。皇華不復(fù)朝天舊,塞菊空關(guān)立馬愁。華表千年云北去,薊門斜日水東流?;某瞧莆輵?yīng)多感,處處傷心吊髑髏?!盵8]李窅是朝鮮仁祖第三子,丙子戰(zhàn)爭后,與鳳林大君李淏(1619—1659,字靜淵,號竹梧)、昭顯世子李溰(1612—1645)同被擄至沈陽充當人質(zhì),短暫多舛的一生曾十二次受命燕行,飽嘗顛沛流離之苦。順治三年(1646)全昌君柳廷亮使清,此時清朝入主中原未久,十年前城下之盟的遺恨仍歷歷在目,朝鮮舉國上下高漲著反清復(fù)明的民族情緒。作為親歷質(zhì)子生活的王室成員,李窅對家國淪喪更有一番切膚之痛。詩中逼真摹繪了遼東驛路上滿目瘡痍的慘境,“皇華”、“朝天”等文字使昔日覲見“天朝上國”的神圣榮耀和如今屈踐“腥膻之域”的隱忍悲憤形成對比,荒城破屋的殘影在秋日余暉下愈顯蕭索黯然。如果說眷戀皇明、感時傷世是清初燕行送別詩的情感基調(diào),那么由此悒郁情懷生發(fā)的砥礪警策之語則是特定歷史語境下時代悲音的變奏。康熙四十九年(1710)禮曹判書樸權(quán)(1658—1715,字衡圣,號歸庵)使清,僚友金昌翕(1653—1722,字子益,號三淵)賦《送樸衡圣權(quán)赴燕》:“金繒事役齒生酸,綱紀俱頹更路南。蘇武何嘗失旄節(jié),富公要有烈心肝,”[9]517感慨中原文明的淪喪和屈膝虜庭的遺恨,以蘇武持節(jié)典故為戒,警示友人效仿先賢不辱使命。文學作品往往伴隨時代的變遷彰顯不同內(nèi)涵,使清送別詩的感懷警策色彩亦隨宗藩關(guān)系的調(diào)整而衍變。十八世紀后,朝鮮士人通過燕行目睹清王朝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領(lǐng)域的迅速發(fā)展,一些進步學者在作品中描繪清朝社會的繁華景象,主張摒棄固步自封的狹隘民族觀,借鑒中國的先進理念。乾隆中后期,北學思潮達到鼎盛,朝鮮有識之士以親歷中國感受盛世氣象為榮,尊明攘清的論調(diào)不再構(gòu)成送別詩的主體,取而代之的是對清代文化的由衷賞慕。乾隆五十九年(1790)執(zhí)義李趾永使清,僚友丁范祖(1723—1801,字法正,號海左)賦《送李趾永赴燕》,有“夷夏元相勝”、“燕塞亦中原”語[10]。詩人認為,所謂“華夏”、“夷狄”并無絕對優(yōu)劣之分,使臣應(yīng)借燕行之機多方領(lǐng)略,虛心研習,肯定了滿清民族對中原文化的良好傳承。丁范祖還在《奉贐蔡尚書使燕》一詩中對清代文人給予盛贊:“鴻儒往往虜中生,鐵木人材未易輕。文雅歐虞希世儁,從游稼牧并時榮。元精岳瀆無停毓,曲士華夷或異評。建箓居然一百載,問誰乘起主詞盟。”[11]可見隨著時光的流逝和宗藩關(guān)系的磨合,朝鮮士人不僅接受了奉“夷狄”為宗主的現(xiàn)實,也對清朝因襲華制、以儒治國的方略給予認可,“夷夏元相勝”、“燕塞亦中原”的警語折射出朝鮮先進學者打破自詡幻象而力倡北學的豁達心態(tài)。
(一)中國典故的運用
根據(jù)本次的統(tǒng)計,9所學校場館都向校課余訓練隊和教職工定時開放,有3所學校建有學生體育俱樂部,其中有2所學校通過體育俱樂部在課余時間向普通學生開放,1所學校體育俱樂部的會員主要是學校傳統(tǒng)項目的運動隊員。有5所學校將體育場館向非青少年體育組織出租出借。通過統(tǒng)計可以看出,所有學校都保證了運動隊的訓練,只有少數(shù)學校將課外時間的場館資源向普通學生開放,部分學校將場館資源向社會出租出借,卻并沒有優(yōu)先向?qū)W生開放。
使清送別詩是朝鮮漢詩的一個側(cè)面,由此我們得以窺見朝鮮士人的精湛技巧和詩意情懷,其藝術(shù)特色之一是長于用典。首先,朝鮮士人善于汲取漢詩精髓,化用漢詩語句另辟新辭,讀來別有情韻。如李敏敘(1633—1688,字彝仲,號西河)《送藥泉南左相赴燕》一詩,有“行行重行行,送公之燕山”語[12]。趙秉鉉(1791—1849,字景吉,號成齋)《贐李尚書止淵赴燕》詩曰:“錦水東流,不可方思。念此獨兮,使我心悲。愿言加餐,涕雨如滋。別離遠矣,予將安之?!盵13]詩人化用古詩“行行重行行”、“努力加餐飯”句寄托離懷,并效仿《詩經(jīng)》和《古詩十九首》的四五言體式,渲染古雅幽雋的意境。其次,朝鮮士人熟稔中華典故,賦詩屬文信手拈來,融合本土元素并賦予深意。如洪世泰(1653—1725,字道長,號滄浪)《贈金仁溥赴燕》:“金臺賓客散如云,易水悲歌不復(fù)聞。我欲題詩射虎石,千秋喚起李將軍?!盵9]503樸世堂(1629—1703,字季肯,號西溪)《送云路相國使燕》:“聞君將有行,知君向薊北。車馬已帶風塵色,涉浿踰遼四千里,山川滿目事異昔。鑿齒銅頭馳宇內(nèi),軒轅皇帝復(fù)安在。去來倘遇令威鳥,莫問人民問桑海?!盵14]兩位詩人生活在朝鮮孝宗、顯宗時期,特定歷史背景融入詩人的創(chuàng)作靈感,使詩文洋溢著北伐雪恥、光復(fù)明室的民族氣節(jié)。在洪詩中,作者借鑒燕昭王筑黃金臺和荊柯刺秦典故抒發(fā)中原淪喪、義士難求的悲慨,又借李廣射虎的故實點明詩旨,渴望喚醒仁人志士建功立業(yè)。樸氏則援引中國神話中象征蠻荒部落的鑿齒和銅頭鐵額的蚩尤比喻滿清入主中原,以象征華夏民族的軒轅氏暗示明王朝的覆滅,又化用《搜神后記》中丁令威化鶴成仙的傳說慨嘆“城郭如故人民非”,寄寓家國沉淪的哀思。
(二)時代與地域色彩
回溯清初百年光景,朝鮮使臣的歷次燕行無不與中原淪喪、忍辱含垢的痛苦體驗聯(lián)系在一起,這種情愫借助文學作品傳達出來,使清初燕行送別詩呈現(xiàn)思慕皇明、仇視清廷的時代特征。譬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掌令尹陽來(1673—1751,字季亨,號晦窩)使清,僚友金楺(1653—1719,字士直,號儉齋)賦《寄別尹書狀陽來赴燕》,有“百年胡運今何似,萬古天心定不虛”語[15],印證了朝鮮君臣普遍秉持“胡虜無百年之運”的集體意識。此外,諸如“易水悲歌”、“魯連蹈?!?、“首陽采薇”等中華典故亦時常出現(xiàn)在詩篇中,透視出朝鮮士人對清政權(quán)既忍辱臣服又志圖雪恥的復(fù)雜心態(tài)。文學作品是社會風貌的外化形式,使清送別詩的時代特色也隨社會變遷彰顯新的內(nèi)涵。如柳得恭(1748—1807,字惠風,號泠齋)《送人赴燕求〈虞初新志〉》,有“絕妙虞初志,無忘寄袖珍”語[16]。柳氏所處時代正值中國的乾嘉盛世,伴隨兩國交往的深入,朝鮮士人逐漸意識到盲目推崇朝鮮中華意識的局限性,正如詩人囑托朋友從中國購回《虞初新志》,使清送別詩中尊明攘清的民族情緒日益消弭,更多作品表達了朝鮮士人渴望北學中國的宏愿。朝鮮使清送別詩還因作品特有的空間延續(xù)性呈現(xiàn)鮮明的地域色彩。燕行路線由中朝驛路和兩國交界組成,使清送別詩的創(chuàng)作群體以使臣親友居多,故創(chuàng)作地點主要分布于朝鮮境內(nèi),漢城至鴨綠江間的名川勝跡盡入吟詠,體出了朝鮮地域文化的豐富性。如金壽興(1626—1690,字起之,號退憂堂)《送久之赴燕》其二,有“龍灣形勝壓邊州,鶻岳西臨鴨水流”語??滴跏辏?673)判中樞金壽恒(1629—1689,字久之,號文谷)使清,兄長金壽興送至鴨綠江濱,登臨亭榭眺望江景,以龍灣、鶻岳點染離愁,無言山水在離人的款款凝視下寫滿深情。使清送別詩還追隨使臣足跡凸顯中國北方地域色彩。如金壽興《送久之赴燕》其四:“朝天大道久荊榛,關(guān)外城池盡虜塵。風掣柵門張幕夜,雪深遼野載脂晨?;拇屣黢R皆胡店,古驛逢人半漢民。沙塞百年征戍地,想君無處不傷神。”[17]“遼野”、“胡店”、“沙塞”等詞語勾勒出燕行途中的冷寂景象,將遼東地界的徹骨嚴寒和使臣行役的輾轉(zhuǎn)跋涉刻畫得入木三分,以強烈的空間感帶動詩思馳騁,構(gòu)成一幅靈動的燕行地圖。
總體而言,朝鮮使清送別詩集中體現(xiàn)了朝鮮士人精湛的創(chuàng)作技巧和對中華文化的有益借鑒,詩人或傾訴衷腸,或睿語警醒,滲透出鮮明的時代風貌與地域色彩,詮釋了不同歷史語境下朝鮮士人對感時傷別、家國之義、華夷觀念的情感體驗,是東亞宗藩體系下清鮮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1] 金昌集. 夢窩集[G]//林基中. 燕行錄全集(第29冊). 首爾: 東國大學出版部, 2001: 434.
[2] 洪柱國. 泛翁集[G]//民族文化推進會. 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36輯). 首爾: 景仁文化社, 1990: 211.
[3] 洪受疇. 壺隱集[G]//民族文化推進會. 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46輯). 首爾: 景仁文化社, 1990: 261.
[4] 南龍翼. 壺谷集[G]//民族文化推進會. 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 首爾: 景仁文化社, 1990.
[5] 李沃. 博泉集[G]//民族文化推進會. 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44輯). 首爾: 景仁文化社, 1990: 117.
[6] 南九萬. 藥泉集[G]//民族文化推進會. 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 首爾: 景仁文化社, 1990: 455
[7] 趙斗淳. 心庵遺稿[G]//民族文化推進會. 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307輯). 首爾: 景仁文化社, 1990: 56.
[8] 李窅. 松溪集[G]//民族文化推進會. 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35輯). 首爾: 景仁文化社, 1990: 197.
[9] 杜宏剛, 邱瑞中, 韓登庸, 等. 韓國文集中的清代史料: 第3卷[M]. 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10] 杜宏剛, 邱瑞中, 韓登庸, 等. 韓國文集中的清代史料: 第7卷[M]. 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512.
[11] 丁范祖.海左集[G]//民族文化推進會. 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239輯). 首爾: 景仁文化社, 1990.121
[12] 杜宏剛, 邱瑞中, 韓登庸, 等. 韓國文集中的清代史料: 第2卷[M]. 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311.
[13] 趙秉鉉. 成齋集[G]//民族文化推進會. 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301輯). 首爾: 景仁文化社, 1990: 520.
[14] 樸世堂. 西溪集[G]//民族文化推進會. 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134輯). 首爾: 景仁文化社, 1990.48.
[15] 金楺. 儉齋集[G]//民族文化推進會. 標點影印韓國文集叢刊(第50輯). 首爾: 景仁文化社, 1990: 78.
[16] 杜宏剛, 邱瑞中, 韓登庸, 等. 韓國文集中的清代史料: 第11卷[M]. 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346.
[17] 杜宏剛, 邱瑞中, 韓登庸, 等. 韓國文集中的清代史料: 第1卷[M]. 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377.
(責任編校:葉景林)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2.020
I206.2
A
1674-327X (2017)02-0067-04
2016-10-03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4ZDB069);遼寧省教育廳基本科研業(yè)務(wù)費項目(JW201615411)
谷小溪(1984-),女,遼寧錦州人,講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