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男 李淑杏 陳長香
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 河北唐山 063000
人口學資料及家庭經(jīng)濟相關因素對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
韓亞男 李淑杏 陳長香
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 河北唐山 063000
①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人口學資料及家庭經(jīng)濟相關因素對其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②方法 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及相關影響因素問卷,對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住院的551例冠心病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③結果 單因素分析顯示: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類型、個人月收入、享受的醫(yī)保類型及能否承擔治療費用在不同方面影響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P<0.05)。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是否享有醫(yī)保及能否承擔治療費用是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因素(P<0.05)。④結論 人口學資料和家庭經(jīng)濟相關因素對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有直接的影響。
冠心病 自我管理行為 家庭經(jīng)濟因素
冠心病是嚴重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慢性病之一[1],近年來,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2]。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有效的自我管理可以明顯的改善其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自覺地避免一些危險因素,增進康復[3],可見自我管理對冠心病患者來說很重要。有效的自我管理不僅是護理人員研究的熱點和重點,也日益引起國內(nèi)外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但是,患者的自我管理也需要一定基礎條件。本次調(diào)查旨在了解人口學資料及家庭經(jīng)濟相關因素對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為醫(yī)護人員進行更有效的工作提供參考。
1.1 對象 對2015年1~10月在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551例進行問卷調(diào)查。納入標準:①診斷符合WHO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②患者知情同意且自愿參加。排除標準:①病情危重;②既往有精神病史及嚴重認知障礙者。本次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570份,回收有效問卷551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6.7%?;颊吣挲g 25~89 歲,平均 (63.88±9.24)歲,男337例(占61.6%),女214例(占38.9%)。
1.2 方法 冠心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由任洪艷等[4]編制,量表包括日常生活管理、疾病醫(yī)學管理和情緒管理三個維度,由27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采用Likter5級評分法,分數(shù)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行為越好。各維度及問卷總得分為其所包含的每個條目的得分之和,為使各維度的得分情況具有可比性,符合常規(guī)習慣思維,根據(jù)下述公式將量表總分及維度得分轉(zhuǎn)化為100分制評分。轉(zhuǎn)化分=(實際粗分-理論最低粗分)/(理論最高粗分-理論最低粗分)×100,總分為100分,并根據(jù)國內(nèi)外類似研究結果將自我管理水平按得分指標劃分為高、中、低3個水平,其中≥80分為高水平,60~79分為中等水平,<60分為低水平。各維度的得分或總分越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越好[4]。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樣本進行單因素t檢驗,方差分析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2.1 不同人口學特征的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得分情況比較 不同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居住地、個人月收入、享受的醫(yī)保類型的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管理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享受的醫(yī)保類型、能否承擔治療費用的冠心病患者疾病醫(yī)學管理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文化程度、家庭類型、個人月收入能否承擔治療費用的冠心病患者情緒管理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享受的醫(yī)保類型、能否承擔治療費用的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總分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影響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總分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是否享有醫(yī)保及能否承擔治療費用是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因素,且女性高于男性(β=0.164,P<0.05);56~79歲者高于55歲及以下者(β=0.266、0.280,P<0.05);小學及以上文化水平者均高于文盲者(β=0.211~0.378,P<0.05);享有醫(yī)保者高于自費者 (β=0.214~0.518,P<0.05);完全可以及勉強可以承擔治療費用的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整體水平均高于很難承擔醫(yī)療費用者(β=0.227、0.251,P<0.05)。
表1 551例不同特征的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得分情況比較±s,分)
個人月收入<100010363.56±9.5337.47±9.5277.92±12.3150.94±6.981000~10065.34±14.5335.60±7.4179.38±11.1950.70±70462000~16472.55±14.9843.99±9.1886.29±14.4458.48±8.703000~14274.87±17.9849.90±11.1986.05±16.5862.47±12.60≥50004247.81±19.3333.12±12.8476.55±19.2144.19±13.48F值?2.2300.427?2.711?1.307P值0.0260.6690.0070.192醫(yī)保類型公費1074.40±7.0154.40±11.7779.40±11.3263.80±7.70城鎮(zhèn)37074.02±14.6945.89±10.3285.59±15.2959.95±10.01農(nóng)合12058.99±11.9434.41±7.3878.93±11.3848.06±5.55自費5147.25±16.9828.61±5.6670.88±13.8940.18±7.76F值?4.586?8.281?1.772?8.042P值0.0000.0000.0770.000能否承擔治療費用完全可以17370.89±22.5447.62±13.8088.18±15.3360.39±15.21勉強可以23871.26±12.9841.87±8.9182.28±15.4356.35±7.90很難承擔14059.97±10.9335.05±7.6276.50±11.0748.41±5.96F值?1.612?2.839?3.829?3.333P值0.1080.0050.0000.001
表2 影響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總分的多因素分析(n=551)
本此調(diào)查結果顯示: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是否享有醫(yī)保及是否可以完全承擔治療費用對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得分情況有影響,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王麗萍[5]的研究結果一致。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好,與不同性別的生理、心理特點有關,女性更注重自我形象,在日常生活管理、疾病醫(yī)學管理、情緒管理方面就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6];而男性社交活動多,保健意識差,平時不注重飲食健康等,自我管理水平相對不理想。年齡在56~65歲的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相對55歲及以下者好(β=0.266,P<0.05),由于他們剛剛退休,不必忙于工作,所以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規(guī)律的生活和鍛煉[7],從而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本研究顯示,小學及以上文化水平者自我管理總分均高于文盲者(β=0.211~0.378,P<0.05),與黃潔萍[8]等的研究結果一致,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是決定患者行為的關鍵因素[9],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高,了解自我管理對疾病的影響,所以會努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10]。本研究還顯示:享有醫(yī)保者(包括公費、城鎮(zhèn)居民醫(yī)保及農(nóng)合)自我管理總分高于自費者 (β=0.214~0.518,P<0.05),與類似研究相一致[9]。能享受公費治療的患者大多都是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的職工,相對來說,文化水平較高,自我價值的要求水準高,所以對疾病的認知及對健康的渴望更高,對于這類患者來說,他們會根據(jù)醫(yī)護人員的指導建立有效的評估體系,主動地去關注、參與自己的健康管理[11]。同時,較好的醫(yī)療保障減少他們對醫(yī)療費用不足或因病致貧的擔憂,故自我管理水平總分較高。
對于能否承擔醫(yī)療費用來說,完全及勉強可以承擔醫(yī)療費用的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較高(β=0.227、0.251,P<0.05)。很難承擔醫(yī)療費用的冠心病患者是在被動的接受治療,持續(xù)的醫(yī)療費用對他們家庭來說是一個很大負擔,他們沒有多余的精力去關注疾病的自我管理;而可以完全承擔醫(yī)療費用的冠心病患者,就會嘗試發(fā)揮他們的最大潛能,從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訁⑴c治療、護理[12],并通過養(yǎng)生保健書籍、醫(yī)護人員的健康教育等提高疾病認知水平及疾病管理能力,最終提升生活質(zhì)量[13,14]。
冠心病作為一種終身慢性疾病,無論采取何種治療方法,都需要患者具備一定的健康知識,主動參與疾病管理,提高疾病的依從性。而自我管理是指在應對慢性疾病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一種管理癥狀、治療生理和心理社會變化以及作出生活方式改變的能力[15],自我管理在冠心病患者的長期治療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通過本次調(diào)查,護理人員應有針對性的對冠心病患者普及疾病知識和自我管理的方法,國家政策也應該對很難承擔治療費用的的冠心病患者給予一定的扶持。
[1] 孔淑貞,蔣文慧,李小妹,等.社區(qū)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與生活質(zhì)量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4):1-4
[2] 向 燕,韓素霞.白細胞介素-6、C反應蛋白與冠心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16,33(2): 137-139
[3] 趙 潔.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5):12-14
[4] 任洪艷,劉麗萍,趙慶華.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相關因素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31(14):1374-1377
[5] 王麗萍.126例維漢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新疆醫(yī)學,2012,43(1):16-19
[6] 孫勝男,趙維綱,董穎越,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0):229-232
[7] 馮麗娜,陳長香.老年人經(jīng)濟社會地位與其健康自我管理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1):1303-1307
[8] 黃潔萍,尹秋菊.社會經(jīng)濟地位對人口健康的影響[J].人口與經(jīng)濟,2013,1(3):26-34
[9] 胡亞妮,林 平,張金麗,等.經(jīng)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護理雜志,2012,13(2):167-169
[10] 林治香.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冠心病臨床護理的價值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5,3(24):159-160
[11] 車蜀玲,王 君.淺談如何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2,7(3z):487-487
[12] 陸偉江,楊 虹.社區(qū)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法應用進展[J].應用預防醫(yī)學,2015,21(5):362-364
[13] 于建芬.延續(xù)性自我管理教育對冠心病患者自護能力的影響[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5,28(1):133-134
[14] 陳長香,李 靜,孫培芳,等.河北省腦卒中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5,31(2):140-143
[15] 林 琳,李 穎,易琦峰,等.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響因素[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4):1-4
(2016-06-28 收稿)(張愛國 編輯)
The influence of dam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family-related factors o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NYanan,LIShuxing,CHENChangxiang
(CollegeofNursingandRehabilitation,North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ngshan0630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am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family-related factors o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A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questionnaire scales and related factors were utilized to evaluate the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gender,age,occupation,marital status,education level,place of residence,type of household,personal income,health insurance type and whether afford the cost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fected self-management (P<0.05 );Multipleanalysisshowedthat:gender,ages,education,whetherenjoythehealthcareandwhethereligibletobearthecostoftreatmentwerethefactorsthatinfluenceself-managementbehaviorofcoronaryarterydisease(P<0.05).Conclusion Dam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family-related factors have a direct effect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elf-managem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Family economic factors
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編號:HB15SH020)
韓亞男(1992-),女,本科生。研究方向:健康促進研究。
陳長香。
R
A
2095-2694(2017)0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