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厚松 沈 艷
(河北省故城縣醫(yī)院·253800)
升陽益胃湯出自李東垣著《內外傷辨惑論·肺之脾胃虛方》,此方乃李東垣所創(chuàng)內傷學說中的代表方劑。而且《內外傷辨惑論》一書是李東垣生前唯一成書且有自序的一本著作[1]。不寐亦稱失眠,是由心神失養(yǎng)或心神不安所致,以正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類病證[2],《中醫(yī)內科學》[2]分為五個證治分型:1.肝火擾心證 2.痰熱擾心證 3.心脾兩虛證4.心腎不交證5.心膽氣虛證。然在日常臨證中,亦有一類不寐患者在辨證中證現(xiàn)肺脾氣虛之證,筆者常常采用升陽益胃湯加減治療,療效確切。今介紹如下,以供同道參考。
升陽益胃湯首見于[3]《內外傷辨惑論·卷中·肺之脾胃虛方》,其主治為:“脾胃虛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時值秋燥令行,濕熱少退,體重節(jié)痛,口干舌干,飲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shù),不欲食,食不消;兼見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而不和,乃陽氣不伸故也。當升陽益氣,名之曰升陽益胃湯?!?/p>
肺之脾胃虛可有兩種情況:一是脾虛則不能“脾氣散精,上歸于肺”而引起肺虛,脾與肺為土金相生的母子關系,肺氣的正常宣發(fā)肅降必須依賴脾運化功能正常,故前人有“脾為生氣之源”“肺為主氣之樞”之說。脾和肺在病理狀態(tài)下也相互影響,脾氣虛而致肺氣不足就是最常見的一種。病變多為虛證,由于脾土生化不足,不能滋養(yǎng)肺金所致,脾虛則肺氣來源不足,脾胃陽氣不升則不能固護肺衛(wèi)之氣,脾土旺,肺氣復則無子盜母氣之病變。二是,金虛土弱。肺為脾之子,由于肺衛(wèi)之氣不足經常外感六淫之邪,影響脾胃陽氣的升發(fā)。即病則醫(yī)藥雜投傷及脾胃,而致脾胃氣虛,中焦生化無力,加重肺氣之不足。此為金虛而致土弱,亦屬于虛證,虛則補其母,脾為肺之母,故當先補脾胃。這兩種病理改變最終的結果均致“肺脾氣虛”。 肺脾之氣與營衛(wèi)之氣密不可分。
《靈樞·大惑論》[4]云:“夫衛(wèi)氣者,晝日常行于陽,夜行于陰,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衛(wèi)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留于陽則陽氣滿,不得入于陰,則陰氣虛,故目不暝矣”衛(wèi)氣的充足與正常循行主導著常人寤寐的正常節(jié)律。而脾肺之氣不足,則衛(wèi)氣虛衰,營衛(wèi)之氣循行紊亂,衛(wèi)氣不能與營氣協(xié)調,則不寐。
《靈樞.營衛(wèi)生會》[4]曰:“人受之于谷,谷入于胃,以傳于肺,五臟之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wèi)。”“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wèi)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暝。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wèi)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暝?!薄袄险咧畾庋ァ笔茄岳先酥B(tài),年輕之人亦有氣血不足者,而調補氣血即可以治療不寐。脾胃位于中焦,為氣血生化之源,其一,榮衛(wèi)之氣的生成有賴于脾胃脾胃水谷之氣的不斷充養(yǎng),所以《王九峰醫(yī)案》:“胃者,衛(wèi)之源”。其二,脾氣升,肺胃之氣降,脾肺胃升降猶如機器運轉的樞紐,維護著人體氣機的正常升降出入,故脾胃生化不足,或樞機不利,則易影響衛(wèi)氣運行而產生失眠。
李東垣在《內外傷辨惑論·卷上·辨陰證陽證》[3]中說:“夫元氣、谷氣、榮氣、清氣、衛(wèi)氣、生發(fā)諸陽上升之氣,此六者,皆飲食入胃,谷氣上行,胃氣之異名,其實一也”李東垣還說[3]“故《難經》解云:心肺之氣已絕于外,以其心主榮,肺主衛(wèi)。榮者血也,脈者血之府,神之所居也;衛(wèi)者,元氣七神之別名,衛(wèi)護周身,在于皮主之間也。肺絕則皮毛先絕,神無所依,故內傷飲食,則亦惡風寒,是榮衛(wèi)失守,皮膚間無陽以滋養(yǎng),不能任風寒也。皮毛之絕,則心肺之本亦絕矣。蓋胃氣不升,元氣不生,無滋養(yǎng)心肺,乃不足之證也?!?/p>
從以上兩段原文可以看出李東垣認為榮衛(wèi)之氣的產生皆由胃氣化生而來,肺主衛(wèi),而衛(wèi)氣乃衛(wèi)護周身之氣。肺絕乃榮衛(wèi)之氣不足或循行障礙,不能衛(wèi)外之義。皮毛之間的榮衛(wèi)之氣既絕,則神無所依也,神無所依,故可出現(xiàn)不寐一證。而榮衛(wèi)之氣的根本還是脾胃之氣,調整脾胃之氣的升降出入是完全可以治療不寐的。
張景岳《類經·疾病類》[5]“夫陽主晝,陰主夜;陽主升,陰主降,凡人之寤寐,由于衛(wèi)氣,衛(wèi)氣者,晝行于陽,則動而為寤;夜行于陰,則靜而為寐?!?。
李具雙[6]認為:“衛(wèi)氣是以胃為代表的六腑所產生的象……衛(wèi)氣為浮氣、悍氣,行脈外走四末,其特點為浮、悍和間歇性……間歇性是指衛(wèi)氣的活躍度在白天和夜晚不同,衛(wèi)氣日陽出目,目張而陽氣散,夜陽行五臟,相對靜伏,故人夜臥的時候抵抗力弱。”
黃芪 二兩半夏人參 炙甘草各一兩白芍 羌活獨活 防風各五錢
橘皮 四錢茯苓柴胡 澤瀉各三錢白術三錢 黃連一錢
上咀,每服稱三錢,水三盞,生姜五片,棗二枚,煎至一盞,去渣,溫服,早飯后或加至五錢。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7]附·宋·許洪編《指南總論》中“論合和法”對宋代的重量計算方法指出:“其方中凡言分者,即二錢半為一分也,凡言兩者,即四分為一兩也,凡言斤者,即十六兩為一斤也”古方一錢為今之3g。此書于李東垣均在一個時代,其劑量可信。
高建忠[1]認為“升陽益胃湯由補中益氣湯去升麻、當歸、加半夏、茯苓、獨活、防風、羌活、白芍、澤瀉、黃連組成,所加藥物為兩組:一組是升清藥,獨活、防風、羌活,一組是降濁藥,半夏、茯苓、白芍、澤瀉、黃連,本方主要對肺脾氣虛,濕熱內滯,中焦升降失司所致?!薄氨痉捷^六君子湯增加了恢復氣機升降的藥物?!?/p>
在平日臨證中,肺脾氣虛之人,濕氣阻滯于體內則衛(wèi)氣不能與營協(xié)和,故不寐。經常脾虛而濕滯,脈沉弱,苔白或膩,單用六君子湯或補中益氣湯溫補脾胃,往往服藥后有火熱上炎之象,如口瘡或便秘等,因濕不去而脾不受補也。故取升陽益胃湯甘溫健脾,風藥化濕升陽,少佐黃連苦寒之降,而濕去脾健,營衛(wèi)之氣充足又能各循其道,則寐安矣。
不寐伴有飲食無味,不欲食,或食后胃脘痞脹,面色萎黃或晄白,大便秘或溏,脈弦或沉弱,舌淡白或稍膩。
案一、吳某女43歲BMI=17.6,2016年12月8日訴:主訴失眠近9個月,刻下癥見:失眠,入睡困難,睡眠淺,入睡即亂夢紛紜,活動后多氣短,喜深吸氣,四肢酸沉,有憋脹感,大便二、三日一行,便秘,舌質淡,苔白厚,脈沉弦,望其面色青黃,神疲,平素有慢性鼻炎病史近10年,月經量少,易反復感冒,患者為農村婦女,育有二子一女,平素勞于生計,飲食不節(jié),
處 方: 黃 芪 20g, 半 夏 10g, 黨 參 10g,炙 甘 草 10g, 白 芍 5g, 羌 活 5g, 獨 活 5g,防風 5g,陳皮 4g ,茯苓18g,柴胡 3g,澤瀉18g,,白術 9g,黃連 3g,藿香9 g,紫蘇葉6 g,7付,復診時訴睡眠明顯好轉,諸癥減輕,再服7劑而愈。
按:患者長期失眠,兼有肺氣不足之證。應屬肺脾氣虛,濕邪留滯,故在升陽益胃湯原方劑量基礎上加重茯苓、澤瀉的用量。此類患者便秘較常見,其因一是脾運化無力,二是因為肺為水之上源,肺氣不足則不能宣發(fā)肅降水氣,肺與大腸相表里,肅降之氣不足則大便秘結,此類病人慎用大黃類苦寒之劑,而用升陽益胃湯則能通其大便,此正所謂“塞因塞用”也。
案二、高某男60歲2017年3月1日診 BMI=19.7,主訴失眠近6個月,患者1年前查出左肺腺癌,手術后培美曲塞+順鉑化療6個療程,現(xiàn)于年前化療結束,自訴自第三次化療結束后即失眠,刻下癥是:失眠,極難入睡,睡眠淺易醒,現(xiàn)每夜服艾司唑侖 2mg才能勉強入睡,如不服則徹夜不眠。
刻下癥見:失眠、心煩易怒、自手術后動則氣短,上樓時尤為明顯,偶有干咳,便溏,納差,進食不慎,時發(fā)嘔逆,下午體溫時常37.0-37.5左右,舌暗紅苔白膩,脈弦細弱,證屬肺脾氣虛,兼見少陽不和而氣火交郁,心神被擾,方以升陽益胃湯合柴胡桂枝龍骨牡蠣湯加減。
黃芪18g,半夏9g,黨參9g,炙甘草12g,白芍15g,羌活6g,防風6g,陳皮 12g,茯苓12g,澤瀉12g,柴胡12g,黃連6g,黃芩12g,龍骨24g,牡蠣24g,桂枝 9g,蒼術 12g,山藥 12g。
7劑后,睡眠明顯好轉,已經不需要服艾司唑侖即能入睡。 共服藥4次,失眠、氣短、便溏均愈。
李東垣認為[3]“遍觀《內經》中所說,變化百病,其源皆由喜怒過度、飲食失節(jié),寒溫不適、勞役所傷而然。”高建忠認為[1]這段話指出了東垣內傷學說的病因:喜怒過度、飲食失節(jié),寒溫不適、勞役所傷。不寐雖有外感引起的,然日常診治大多數(shù)為內傷所致,筆者所在為基層醫(yī)院,廣大農民患者居多,而不寐又以女性患者居多,此類肺脾氣虛不寐患者多因家庭瑣事憂思過度,田地勞動繁重加之飲食失節(jié)而致,肺脾氣虛證較為多見。
而肺脾氣虛證的不寐與心脾兩虛的歸脾湯證不寐亦有區(qū)別,升陽益胃湯偏于脾虛及肺 ,脾虛而氣短,病在于氣分;而歸脾湯是脾虛及心,脾虛而心悸,病在于血分。升陽益胃湯舌質淡苔白或膩,歸脾湯舌質暗紅苔薄白,而歸脾湯脈細多見,兩方以此為辨。
不寐雖是患者之主訴,然不是我們的辨證及處方的主癥,其主癥必是肺脾氣虛之癥時,用此方方可見效。然升陽益胃湯應用亦不囿于不寐之證,凡在臨證中見眩暈、心悸、胸痹、 胃痛、痞滿、頭痛、消渴等內科病辨證為肺脾氣虛均可單獨應用或與他方合用,用之得當,效如桴鼓。正所謂“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1] 高建忠 著.讀內外傷辨惑論[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5:1
[2] 吳勉華等 主編.中醫(y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149
[3] 王軍等 點校.金元四大家醫(yī)學全書上冊[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537
[4] 尚志鈞等 整理.中醫(yī)八大經典·靈樞經[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135,101
[5] 張景岳 著.類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212
[6] 李具雙.營氣衛(wèi)氣的體、象之辨[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6,22(1):7
[7] 劉景源 點校.太平惠民和劑局方[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