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發(fā)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北京 100732)
吳澄的禮學著述及相關問題
*
王啟發(fā)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北京 100732)
吳澄作為元代著名的經學家,一生中有很多關于禮學的著述。這些禮學著述的撰著過程,與吳澄的學術生涯和志趣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通過對其弟子虞集所作吳澄《行狀》進行梳理,以及對吳澄的學術生涯,包括他就三禮等關乎禮學的各種著述加以考察和說明,足以體現(xiàn)吳澄學術的重心和關注點所在,進而也呈現(xiàn)出吳澄禮學的基本面貌和所涉及的相關學術史、思想史問題,以見吳澄禮學與朱子禮學的聯(lián)系,及其在學術史和思想史方面承前啟后的地位。
吳澄;行狀;著述;禮學
吳澄(1249-1333)是元代著名儒學思想家①宋元時代的儒家思想常常被概括為“理學”思想,因此當時的思想家又常常被稱為“理學家”。、經學家和教育家。他師從南宋朱學后人黃榦的弟子饒魯,因此有著深厚的朱學淵源。同時,他對北宋邵雍、南宋陸九淵的學術也有認同處,并且在儒家經典之外,對《老》《莊》《太玄經》等也有關注。因此可以說,吳澄是一個具有兼通性開放式思維的儒家學者。再有,吳澄從事傳學活動,有不少有名的弟子,從而形成了傳名后世的草廬學派。
吳澄的弟子虞集②虞集(1272-1348)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作有一篇近七千字的《故翰林學士資善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臨川先生吳公行狀》[1](P936),[2](P624),[3](P859),記述了吳澄的生平事跡和學術經歷。另外,吳澄的另一位門人危素作《臨川吳文正公年譜》二卷,也對其事跡和經歷有逐年的記載。還有,《元史》卷一七一《吳澄傳》則比較集中地記述了吳澄的家世和他本人的成長經歷,以及其為學之路等,成為后人了解吳澄學術經歷的一個參考。
在虞集所撰的這篇《行狀》中,有一些關鍵性的記述,足以使后人了解到,吳澄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在學術史和思想史上都擁有比較重要地位的大儒,是有著來自于他的時代、家庭,以及知遇,還有他個人的勤奮努力等多方面因素和條件的。
(一)家世與少年志向
吳澄,字幼清,晚年稱伯清,籍貫屬撫州路崇仁縣崇仁鄉(xiāng)咸口里。其先祖是從豫章豐城(今江西南昌豐城)遷居到崇仁(今江西撫州崇仁),七世祖名吳周,生有二子,次子吳璇生吳曄,始居咸口里,是為吳澄曾祖?!白允且詠?,世治進士業(yè)”。其祖父吳鐸,受贈中奉大夫、淮東道宣慰使護軍,追封臨川郡公;其父吳樞,受贈資善大夫、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左丞上護軍,追封臨川郡公??梢?,吳澄出身于世代有官職的家庭。
吳澄生于南宋理宗淳佑九年(1249年)己酉正月十九日,其家所在的咸口里位于華蓋和臨川兩山之間,當時就有人認為吳澄將會不同凡響。的確,吳澄三歲時即聰穎異常,于是其祖父“抱置膝上,教之古詩”,小小吳澄則“隨口成誦”。年至五歲,吳澄身就外傅,更是“日受千言,誦之數過,即記不忘”。吳澄母親因擔心其學習過于勤奮,到夜晚便節(jié)制膏油之用,吳澄則經常等到母親安歇后,再續(xù)上燈火,讀書至通宵達旦,而不敢讓母親知道。七歲時,吳澄已經對《論語》《孟子》《五經》皆能成誦,且能著律賦。九歲時,吳澄開始參加鄉(xiāng)邑課試,每每得中前列。十歲時,吳澄開始閱讀朱子《大學》等書,即“恍然知為學之要”,乃至“日誦《大學》二十過”。就這樣持續(xù)三年,他先后閱讀了《論語》《孟子》《中庸》諸書,“專勤亦如之,晝誦夜惟,弗達弗措”,就此打下了良好的學問基礎。
到十三歲時,吳澄更是“大肆力于群書”,但是由于“家貧”,他時常從賣書人那里借讀,讀完即還。有時賣書人會問吳澄:“這書你都完全讀了嗎?”吳澄就回答說:“你不妨試舉一些來問我吧?!庇谑牵u書人每問一篇,吳澄便滔滔不絕地誦讀出來,“輒終其卷乃止”。賣書人心中贊嘆,“遂獻其書”。吳澄到十四歲還是“丱角”之時,前去“赴郡學補試”,因其才學出眾,“郡之前輩儒者皆驚其文”。
吳澄十五歲時,“知厭科舉之業(yè),而用力圣賢之學”。研讀之間,他深受宋代周、張、程、朱的影響,寫下很多銘箴文字以自勉。就是在這一年,其祖父吳鐸赴鄉(xiāng)試,吳澄侍行。正當郡守迎接新安程若庸(徽庵先生)以朱子之學教授于郡中臨汝書院,程若庸本師從于饒魯,吳澄則以同鄉(xiāng)謁見且從容進問,受到程若庸的賞識,遂將其子仔復、族子槱之介紹與吳澄“同學為友”。吳澄則“嘗往來徽庵之門,徽庵深知之”。
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冬,吳澄十六歲,其祖父久病而小緩之間,對其父說到吳澄而頗有期許道:“吾察此孫晝夜服勤,連月不懈而精神有余,此大器也。可善教之。”足見祖父對吳澄很高的期待。吳澄十九歲時,就曾著文明確地表達出很強的道統(tǒng)意識,話語中對從堯舜以上到堯舜以下,從洙泗鄒魯到濓洛關閩的道統(tǒng)一脈特別加以表述,而且更豪邁地以在學術上承續(xù)道統(tǒng)之所歸作為自己義不容辭之責任和使命:
道之大原出于天,圣神繼之,堯舜而上,道之原也。堯舜而下,其亨也。洙泗魯鄒,其利也。濓洛關閩,其貞也。分而言之,上古則羲皇其元,堯舜其亨乎,禹湯其利,文武周公其貞乎。中古之統(tǒng),仲尼其元,顏曾其亨,子思其利,孟子其貞乎。近古之統(tǒng),周子其元也,程張其亨也,朱子其利也。孰為今日之貞乎?未之有也。然則可以終無所歸哉,蓋有不可得而辭者矣。[2](P624),[3](P859)
當時,吳澄還曾在與人的書信中一方面感慨儒學歷史的變遷,而不免發(fā)出“以紹朱子之統(tǒng)自任者,果有其人乎”之問,另一方面則又深切地表達自己的高遠志向而自勉:
天生豪杰之士不數也,夫所謂豪杰之士以其知之過人度越一世而超出等夷也。戰(zhàn)國之時,孔子徒黨盡矣,充塞仁義;若楊墨之徒,又滔滔也。而孟子生乎其時,獨愿學孔子而卒得其傳,當斯時也,曠古一人而已,真豪杰之士哉。孟子沒,千有余年溺于俗儒之陋習,淫于佛老之異教,無一豪杰之士生于其間。至于周程張邵,一時迭出,非豪杰其孰能與于斯乎?又百年而朱子集數子之大成,則中興之豪杰也。以紹朱子之統(tǒng)自任者,果有其人乎?
澄之齠齔,唯大父家庭之訓是聞,以時文見知于人而未聞道也,及知圣賢之學而未之能學也,于是以豪杰自期,以進于圣賢之學而又欲推之以堯舜,其君民而后已。實用其力于斯,豁然似有所見,坦然知其易行,而力小任重,固未敢自以為是,而自料所見愈于人矣。[2](P624)、[3](P859)
從這兩段文字中,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青年時代吳澄的學術思考與抱負。其弟子虞集在《行狀》中記述這兩段文字之后則寫道:“是時先生方弱冠,而有志自任如此。其后先生嘗識此二文之后曰:‘其見多未定之見,其言多有病之言。’然不忍棄去,錄而藏之,則晚年所進,自此可考矣?!币簿褪钦f,盡管后來吳澄本人自認為當年的這些見解和言語都有不夠成熟的地方,但是我們卻可以看到,如此志向對吳澄后來學術發(fā)展有著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二)學術初成與著述傳學
咸淳六年(1270年)庚午,吳澄應撫州鄉(xiāng)舉考試,以第二十八名薦眀年試禮部,結果下第,于是歸而為學,纂次此前舊作。當時,宋朝覆亡的征兆已經顯現(xiàn),吳澄則“以其道教授鄉(xiāng)里”。他搭建起數間草屋,在窗戶上題字曰:“抱膝梁父吟,浩歌出師表。”其學友程鉅夫(即當年程若庸的族子槱之)深知其意,便題之曰“草廬”。于是,學者就稱吳澄為“草廬先生”。這時已是南宋恭宗德祐元年即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此間,吳澄又曾跟隨樂安丞蜀人黃酉卿而教授其子。十四年,“亡宋丞相文天祥起兵,廬陵郡多應之,傍近寇起”,吳澄只能是“奉親避地,弗寧厥居”。其時有鄉(xiāng)貢進士鄭松,迎接吳澄一家隱居于布水谷以安身,吳澄得以繼續(xù)進行他的有關儒家經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并且不斷有新的成果完成。十八年,纂次諸經,注釋《孝經章句》成;十九年,又校定《易》《書》《詩》《春秋》,修正《儀禮》《小戴》《大戴記》。二十年,吳澄從布水谷還居于自家草廬,二十一年五月吳澄父親辭世。
至元二十三年,其學友程鉅夫在元朝廷為官,奉詔起宋之遺逸而來到江南。至撫州,見到吳澄便極力鼓動他出仕,吳澄以母親年老而推辭。程鉅夫則勸說道:“不欲仕可也,燕冀中原可無一觀乎?”故此,吳澄在得到母親許可之后,就與程鉅夫一同赴京師大都。在此期間,程鉅夫一再暗中舉薦吳澄,吳澄察覺后,又竭力以母親年老而復加推辭。翌年,吳澄回歸家鄉(xiāng),“朝廷老成及宋之遺士在者,皆感激賦詩餞之”。二十五年,程鉅夫又上言于朝廷稱:“吳澄不愿仕,而所定《易》《詩》《書》《春秋》《儀禮》《大》《小戴記》,得圣賢之旨,可以教國子,傳之天下?!庇谑?,朝廷“有旨江西行省遣官”,對吳澄的經學定本“繕錄以進”,以至“郡縣以時敦禮”??梢哉f,經過程鉅夫的一再努力,吳澄整理定本的儒家經典文獻成為當時官學依據的重要范本,也確立了吳澄在當時的學術地位。
隨著學術影響的日益廣泛,吳澄開始有了弟子門生,以至后來形成“草廬學派”。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八月,吳澄游豫章西山,憲幕長郝文(仲明)迎接吳澄入城,請學《易》,由此,“南北學者日眾”。當時,行省掾元明善以文學自負,見到吳澄后問及理學,有不甚契合之處,吳澄便讓他研讀《程氏遺書》《近思錄》,于是明善“始知反復玩味”,言稱“先生之學,程子之學也”,并愿為弟子,授業(yè)終身。一時間,豫章城中居官之人及諸生,紛紛請吳澄到郡學講學,聽者至千百人。
元貞二年,江西行省左丞董士選初見吳澄于館塾,對其推崇備至,視為難得之士。大德元年,董士選官拜行臺御史中丞及在樞府,一再舉薦吳澄,認為他“經眀行修,大受之器,論道經邦,可助治世”,授吳澄官職應奉翰林文字,登仕佐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因有司敦促,吳澄一到京師,就有代任者已至,于是京師學者則奉見吳澄而向其問學。七年春,吳澄南歸至揚州,門生故舊先后留居,吳澄便“身率子弟諸生受業(yè)”。八年八月,吳澄又受任將仕郎江西等處儒學副提舉之職。九年,校定邵子之書。十年十月,赴官到任。十一年正月朔,吳澄以疾病辭去官職,留居于清都觀,遂與門人論及《老子》《莊子》《太玄》等書的本旨,“因正其訛偽而著其說”。
(三)就任學官與學術大成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吳澄受任從仕郎、國子監(jiān)丞,朝廷命行省敦遣。二年六月赴官。當初,元世祖命許衡自中書省出為祭酒,始以朱子《小學》教授弟子,繼之者多為許氏門人,尚能守其教法,久而久之漸失其舊。吳澄到任后,便“思有以作新之”,于是“六館諸生知所趨向”,“旦秉燭堂上,諸生以次授業(yè),晝退堂后寓舍,則執(zhí)經者隨而請問”;吳澄則進一步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師弟之間“講論不倦,每至夜分,寒暑不廢”,如此景象成一時之觀瞻。以至“雖不列在弟子員者,亦皆有所觀感而興起矣”。
至大四年,吳澄升為司業(yè)。此間,吳澄曾經對學者言到:“朱子道問學工夫多,陸子靜卻以尊德性為主,問學不本于德性則其弊偏于言語訓釋之末果,如陸子靜所言矣,今學者當以尊德性為本,庶幾得之?!眳浅蔚倪@番議論不免給自己招來反對聲,“議者遂以吳澄為陸學,非許衡尊信朱子之義”,吳澄也就此謝官。元仁宗皇慶元年正月,吳澄既行離去,朝廷上下則遣人追留,不從。延祐三年,吳澄居于宜黃山中五峰僧舍,其間即修撰《易纂言》。
延祐四年(1317年),江西行省請考鄉(xiāng)試,吳澄參與出經問。五年春,吳澄受任集賢直學士,特升奉議大夫,赴任路上吳澄因病停留,后在金陵其門人王進德家新塾居住數月,其間即修撰《書纂言》。六年十月,溯江州,寓濓溪書院。十一月,率諸生拜周敦頤墓。這期間跟隨吳澄的以北方學者為多,可見其學術影響遍及南北。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易纂言》撰成。三年,朝廷拜任吳澄為翰林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階太中大夫。吳澄五月至京師,六月入翰林院。在此期間,朝廷詔作太廟,新廟作十三室,未及遷奉而國有大故,有司疑于昭穆序次,遂命集議之,吳澄則主張“悉考古制而行之”,而不能“以宗廟序次而不考古”。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年),朝廷開經筵進講,經學即由吳澄負責。吳澄因深得“古人勸講之體”,“首當其任”,后來者即以效法。后朝廷有旨令國史院修英宗實錄,由吳澄總其事分局。纂修既畢,吳澄即有歸志,此時吳澄年已七十七歲。同年十一月吳澄回到豫章。此后又以其才學德行與師表而曾受到多方薦賢舉任,但因其年事已高而止。吳澄則專心于為弟子講學和著述。
元文宗天歷元年(1328年),《春秋纂言》撰成。二年,《易纂言外翼》撰成。此時吳澄門下的南北之士,前后多達千百人。三年,吳澄的第三子吳京受任撫州路儒學教授,為其講學的方便,迎接吳澄至城府,學者得受其教,雖然偶病少間,也未嘗輟其問答。天歷四年(1331年),《禮記纂言》撰成。這一年的六月,吳澄因病臥床,多日之后不再近醫(yī)藥,遂使門人告訴其子孫準備辦理后事,之后便拱手正身而臥。丙戌日正午,吳澄神氣泰然而逝,其壽在八十五歲。
以上,我們根據吳澄的門人虞集所撰《吳公行狀》,大致對吳澄一生的講學和著述經歷進行了梳理。從《行狀》記述中可知,吳澄在有關經學方面的著述,有《孝經定本》《易纂言》《易纂言外翼》《書纂言》《春秋纂言》《儀禮逸經》《禮記纂言》等,均收錄在《四庫全書》當中,而吳澄的禮學著述則有《三禮敘錄》《周禮說》《中庸綱領》《辯王肅說》《辯胡仁仲說》《辯感生帝》《辯成王賜魯天子禮樂》等各種篇章。
就禮學而言,吳澄以整合自古傳承下來的古禮文獻中的經、傳、記三種文本為中心,結合歷代注疏家們的解說,附以自己的見解和認識,從而形成了一整套禮學思想體系,在一定意義上是承繼了朱熹的禮學思想傳統(tǒng)而有所發(fā)揚。
(一)整理《儀禮逸經》八篇和《儀禮傳》十篇及其宗旨
從前述吳澄的學術生涯來看,整理《儀禮》經傳,成為吳澄禮學的首要工作。他在與學人答問中,也提到對于《儀禮》傳承的認識:“古文《禮》五十六篇內十七篇與今文《儀禮》同,余三十九篇謂之《逸禮》,鄭玄注《儀禮》《禮記》屢嘗引用,孔穎達作疏之時猶有,后乃毀于天寶之亂?!保?](P23)那么,吳澄對《儀禮逸經》整理匯集和編纂也就是他要做的第一項工作。
在《儀禮逸經》卷一的《目錄》之下,吳澄列出了具體的篇目和編排次序,即《投壺禮》第一,《奔喪禮》第二,《公冠禮》第三,《諸侯遷廟禮》第四,《諸侯釁廟禮》第五,《中霤禮》第六,《禘于大廟禮》第七,《王居明堂禮》第八。隨后吳澄有一段不很長的文字說明,主要是追述了所謂《逸禮》的有關歷史,以及他自己纂次《儀禮逸經》的基本考慮,如其所言:
右《儀禮逸經》八篇,澄所纂次。漢興,高堂生得《儀禮》十七篇,后魯共王壞孔子宅,得《古文禮經》于孔氏壁中,凡五十六篇。河間獻王亦得而上之。其十七篇與《儀禮》正同,余三十九篇藏在秘府,謂之《逸禮》。哀帝初,劉歆欲以列之學官,而諸博士不肯置對,竟不得立???、鄭所引逸《中霤禮》、《禘于太廟禮》、《王居明堂禮》皆其篇也,唐初猶存,諸儒曾不以為意,遂至于亡,惜哉!今所纂八篇,其二取之《小戴記》,其三取之《大戴記》,其三取之《鄭氏注》?!侗紗省芬?,《中霤》也,《禘于太廟》也,《王居明堂》也,固得《逸禮》三十九篇之四,而《投壺》之類,未有考焉。疑古禮逸者甚多,不止于三十九也?!锻秹亍?、《奔喪》篇首與《儀禮》諸篇之體如一?!豆凇返热m已不存此例,蓋作記者刪取其要以入記,非復正經全篇矣?!锻秹亍罚笮〈鞑煌?;《奔喪》與《逸禮》亦異,則知此兩篇亦經刊削,但未如《公冠》等篇之甚耳。五篇之經文,殆皆不完,然實為《禮經》之正篇,則不可以其不完而擯之于記,故特纂為《逸經》,以續(xù)十七篇之末。至若《中霤》以下三篇,其經亡矣,而篇題僅僅見于注家片言只字之未泯者,猶必收拾而不敢遺,亦我愛其禮之意也。[5](P4)
按照吳澄的說明可知,第一,吳澄認為,當然也是在他之前學界比較普遍的認識,自漢高堂生傳《儀禮》十七篇,后來在魯共王和河間獻王那里,分別發(fā)現(xiàn)有與此十七篇不同的《古文禮經》,多至三十九篇藏于秘府;西漢哀帝時劉歆提出將之立于學官而沒有成功,但是直到東漢末鄭玄、唐初孔穎達稱引《逸禮》,也還有《中霤禮》《禘于太廟禮》《王居明堂禮》,可見其存,只是這些《逸禮》文獻未能得到學者重視,逐漸亡佚。不過,在漢儒編集的大小戴《禮記》,以及鄭玄《三禮注》當中,都保留有一些相關的篇章。因此,吳澄就從這些文獻中取出并匯集編次成為《儀禮逸經》八篇。其中,《投壺禮》《奔喪禮》兩篇,取自小戴《禮記》;《公冠禮》《諸侯遷廟禮》《諸侯釁廟禮》三篇,取自《大戴禮記》;《中霤禮》《禘于太廟禮》《王居明堂禮》,取自鄭玄《三禮注》所引的逸文。
第二,吳澄認為,保留在大小《戴記》當中的《投壺禮》《奔喪禮》《公冠禮》《諸侯遷廟禮》《諸侯釁廟禮》五篇,作為禮的經文,大概都不是完整的篇章,但是確實應該作為《禮經》的正篇來看待,而不能因其不完整,就“擯之于記”當中。至于《中霤禮》《禘于太廟禮》《王居明堂禮》三篇的內容,盡管只在如鄭玄《三禮注》當中有“片言只字之未泯者”,但也還是要細加“收拾而不敢遺”的。
此外,在《投壺》篇末最后一章之后,吳澄又有說明:“此篇取之小戴《記》,《大戴》亦有此篇,其文大同小異,不可偏廢。今既書之附于篇末矣。此章小戴所無,雖多缺誤,然存之可備參考。故大書之以補經后之記?!蓖瑯樱凇吨T侯釁廟禮》篇末,吳澄也有說明:“此篇取之《大戴記》,小戴亦載此篇于《雜記篇》中,其文大同小異。今小書附注篇末,記兩節(jié)大戴所無,故大書之以補正篇之文?!?/p>
再有,在《儀禮逸經》卷一后面的卷二《目錄》之下,吳澄則列出了作為《儀禮傳》的篇章和次序,即《冠義》第一,《昏義》第二,《士相見義》第三,《鄉(xiāng)飲酒義》第四,《鄉(xiāng)射義》第五,《燕義》第六,《大射義》第七,《聘義》第八,《公食大夫義》第九,《朝事義》第十。隨后,吳澄也有一段不很長的文字說明,主要是講述了他對《禮記》當中《冠義》等六篇的認識,以及將《射義》分為《鄉(xiāng)射義》、《大射義》兩篇,根據北宋劉敞所補的兩篇,還有從《大戴禮記》取《朝事》“以備《覲禮》之義”的道理,其所言曰:
右《儀禮傳》十篇,澄所纂次,案《儀禮》有《士冠禮》、《士昏禮》,《戴記》則有《冠義》、《昏義》;《儀禮》有《鄉(xiāng)飲酒禮》、《鄉(xiāng)射禮》、《大射禮》,《戴記》則有《鄉(xiāng)飲酒義》、《射義》;以至《燕》、《聘》皆然。蓋周末漢初之人作,以釋《儀禮》,而戴氏抄以入《記》者也。今以此諸篇正為《儀禮》之傳,故不以入《記》。依《儀禮》篇次稡為一編,文有不次者,頗為更定。《射義》一篇,迭陳天子、諸侯、卿大夫之射,雜然無倫,厘之為《鄉(xiāng)射義》、《大射義》二篇?!妒肯嘁娏x》、《公食大夫義》則用清江劉氏原父所補,并因朱子而加考詳焉。于是《儀禮》之經自一至九,經各有其傳矣。唯《覲義》闕,然大戴《朝事》一篇,實釋諸侯朝覲天子及相朝之禮,故以備《覲禮》之義而共為傳十篇云。[5](P16)
由此可見,吳澄所編次的《儀禮傳》十篇,也都是各有依據和來歷。然而,誠如清代四庫館臣在《四庫全書·儀禮逸經提要》中指出的那樣,北宋劉敞除了有被吳澄采用的《士相見義》《公食大夫義》兩篇之外,還有“擬記而作”的《投壺義》一篇,也見于《公是集》當中,但是不知為什么而“澄偶遺之”。
還有,如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卷二第二十一篇《言古文?禮經?以證?書?》當中所指出的,鄭玄注《三禮》曾引用《逸禮》的篇章文字,即“《周禮注》有《天子巡守禮》《中霤禮》《烝嘗禮》《軍禮》,《儀禮注》有《朝貢禮》《禘于太廟禮》,《禮記注》有《中霤禮》《王居明堂禮》,別有《奔喪禮》,皆逸篇之文”。閻若璩還一一列舉各條文字,“凡二十五條,為篇名者八”,從而證明說“吳草廬《逸經》八篇,僅及其三”。[6](P81-82),[7](P175-176)清四庫館臣據此認為吳澄“亦不免有所疏漏”。當然,在四庫館臣看來,吳澄此書“較之汪克寬書則條理精密多矣”,①指元汪克寬《經禮補逸》一書。這是比較中肯的評價。
(二)對《禮記》一書的序次編排及其宗旨
在《三禮敘錄》和《禮記纂言序》中,吳澄講述了他對《禮記》的認識,以及他對其中的三十六篇所進行的編次工作。他說:
《小戴記》三十六篇,澄所序次。漢興得先儒所記禮書二百余篇,大戴氏刪合為八十五,小戴氏又損益為四十三,《曲禮》《檀弓》《雜記》分上下;馬氏增以《月令》《明堂位》《樂記》,鄭氏從而為之注,總四十九篇,精粗雜記,靡所不有。[1](P10)
其中可見,吳澄是明確認同東漢馬融增補《月令》等三篇的說法。吳澄接著又說:
秦火之余,區(qū)區(qū)掇拾,所存什一于千百,雖不能以皆醇,然先王之遺制,圣賢之格言,往往賴之而存,第其諸篇,出于先儒著作之全書者無幾,多是記者旁搜博采,剿取殘篇斷簡,會稡成書,無復銓次。讀者每病其雜亂而無章,唐魏鄭公為是作《類禮》二十篇,不知其書果何如也,而不可得見。[1](P10)
在這里吳澄認為,由于《禮記》各篇“多是記者旁搜博采”,還有不少內容是“剿取殘篇斷簡”,薈萃成書之后卻沒有得到很好的整理,以致令后來讀者感到有的地方雜亂無章。為此,從唐朝魏征開始就有將其內容歸類整理的著述出現(xiàn),但是此書不傳,不得見其內容如何。《舊唐書·魏征傳》記載:“征以戴圣《禮記》編次不倫,遂為《類禮》二十卷,以類相從,削其重復,采先儒訓注,擇善從之,研精覃思,數年而畢。太宗覽而善之,賜物一千段。錄數本以賜太子及諸王。仍蔵之秘府?!贝蟾乓舱且驗楫敃r《類禮》一書抄錄不多,又藏之秘府,使其書未得傳播。朱熹也曾提到此書說:“魏征以《小戴禮》綜類不倫,更作《類禮》二十篇,數年而成。太宗美其書,錄置內府。今此書不復見,甚可惜也。”[8](P3697)那么,就朱熹對三禮篇次有過的整理計劃和具體工作,在吳澄看來,在《禮記》本身而言,也還是有進一步梳理工作可做,因此他又說:
朱子嘗與東萊先生呂氏商訂三禮篇次,欲取戴記中有關于《儀禮》者附之經,其不系于《儀禮》者仍別為記,呂氏既不及答,而朱子亦不及為。幸其大綱存于文集,猶可考也。晚年編校《儀禮》經傳,則其條例與前所商訂又不同矣。其間所附戴記數篇,或削本篇之文而補以他篇之文。今則不敢,故止就其本篇之中,科分櫛剔,以類相從,俾其上下章文義聯(lián)屬,章之大旨標識于左,庶讀者開卷了然。[1](P10)
在具體的篇次類別歸屬上,吳澄認為:
若其篇第,則《大學》《中庸》程子朱子既表章之,《論語》《孟子》并而為《四書》,固不容復廁之禮篇。
而《投壺》《奔喪》實為禮之正經,亦不可以雜之于記。其《冠義》《昏義》《鄉(xiāng)飲酒義》《射義》《燕》《聘義》六篇,正釋《儀禮》,別輯為《傳》以附經后
矣。[1](P10)
也就是說,吳澄將以上諸篇不再作為《禮記》當中的篇章來進行整理,而“此外猶三十六篇”,對此,吳澄做了以下的幾種分類:
一、“曰通禮九,《曲禮》《內則》《少儀》《玉藻》,通記小大儀文;而《深衣》附焉?!对铝睢贰锻踔啤穼S泧抑贫?,而《文王世子》《明堂位》附焉?!?/p>
二、“曰喪禮者十有一,《喪大記》《雜記》《喪服小記》《服問》《檀弓》《曾子問》六篇既喪,而《大傳》《間傳》《問喪》《三年問》《喪服四制》五篇,則喪之義也?!?/p>
三、“曰祭禮者四,《祭法》一篇既祭,而《郊特牲》《祭義》《祭統(tǒng)》三篇,則祭之義也?!?/p>
四、“曰通論者十有二,《禮運》《禮器》《經解》一類,《哀公問》《仲尼燕居》《孔子閑居》一類,《坊記》《表記》《緇衣》一類,《儒行》自為一類,《學記》《樂記》其文雅馴非諸篇比,則以為是書之終。”[1](P10)
最后,吳澄感嘆說:“嗚呼!由漢以來,此書千有余歲矣,而其顛倒糾紛,至朱子欲為之是正而未及,竟豈無所望于后之人與?”又說:“用敢竊取其意,修而成之,篇章文句秩然有倫,先后始終頗為精審,將來學禮之君子于此考信,或者其有取乎,非但戴氏之忠臣而已也?!保?](P11)
這也就是吳澄作《禮記纂言》時的篇目范圍和基本宗旨所在。
除了對小戴《禮記》的整理編次,吳澄對《大戴禮記》也進行了整理編次,在《三禮敘錄》中,吳澄寫到:
《大戴記》三十四篇,澄所序次。按《隋志》,《大戴記》八十五篇,今其書闕前三十八篇,始三十九,終八十一,當為四十三篇。中間第四十三、第四十四、第四十五、第六十一,四篇復闕。第七十三有二,總四十篇。據云八十五篇,則末又闕其四?;蛟浦拱耸?,皆不可考。竊意大戴類稡,此記多為小戴所取,后人合其余篇仍為《大戴記》,已入《小戴記》者,不復錄,而闕其篇。是以其書冗泛,不及小戴書甚。蓋彼其膏華,而此其查滓耳。然尚或間存精語不可棄遺。[1](P11)
以上可以說就是吳澄對《大戴禮記》的基本認識。而在具體的篇次整理歸類上,通過與小戴《禮記》的對比,吳澄認為:
其與小戴重者,《投壺》《哀公問》也?!锻秹亍贰豆凇贰吨T侯遷廟》《諸侯釁廟》四篇,既入《儀禮逸經》;《朝事》一篇又入《儀禮傳》;《哀公問》,小戴已取之,則于彼宜存,于此宜去。此外猶三十四篇,《夏小正》猶《月令》也,《明堂》猶《明堂位》也,《本命》以下雜錄事辭,多與《家語》《荀子》《賈傳》①應該指漢代賈誼論禮諸篇章。等書相出入,非專為記禮設《禮運》以下諸篇之比也。
小戴文多綴補,而此皆成篇,故其篇中章句罕所更定,惟其文字錯悞參互考校,未能盡正,尚俟好古博學之君子云。[1](P11)
也就是說,吳澄對《大戴禮記》的整理,僅限于篇次歸類、文字錯誤的考校方面,并沒有在章句上有所更定。
(三)對《周禮》的基本認識
在以《儀禮》為經,以《禮記》為傳的思想意識之下,對于《周禮》吳澄又有怎樣的認識呢?在《三禮敘錄》中,吳澄說到:
《周官》六篇,其《冬官》一篇闕,漢《藝文志》序列于禮家,后人名曰《周禮》。文帝嘗召魏文侯時老樂工至,因得《春官大司樂》之章。景帝子河間獻王好古學,購得《周官》五篇,武帝求遺書得之,藏于秘府,禮家諸儒皆莫之見。哀帝時,劉歆校理秘書,始著于錄略,以《考工記》補《冬官》之闕。歆門人河南杜子春能通其讀,鄭眾、賈逵受業(yè)于杜。漢末馬融傳之鄭玄,玄所注,今行于世。宋張子、程子甚尊信之,王安石又為《新義》。朱子謂此經周公所作,但當時行之,恐未能盡,后圣雖復損益可也。至若肆為排抵訾毀之言,則愚陋無知之人耳。《冬官》雖闕,今仍存其目。(《冬官》雖闕,以《尚書·周官》考之,《冬官》司空掌邦土,而雜于《地官》司徒掌邦教之中,今取其掌邦土之官,列于司空之后,庶乎《冬官》不亡。)而《考工記》別為一卷,附之于經后云。[1](P9)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引文括號當中“《冬官》雖闕”至“庶乎《冬官》不亡”的一段文字,據說原本是屬于《三禮考注》當中的《周禮敘錄》的文字,其表明以《尚書·周官》為依據,以《冬官》司空掌邦土雜于《地官》司徒掌邦教之中,于是“取其掌邦土之官,列于司空之后”,由此而視為“《冬官》不亡”。對此,明代學者羅倫、孫宜、鄭瑗,以及清代學者朱彝尊,還有四庫館臣,都曾提出過質疑,這也直接涉及到后世對《三禮考注》一書的認識。
再有,吳澄還在有關經學的問答中對包恢非毀《周禮》有所批評,又對王申子作《周禮正義》有所肯定。他說:
毀《周禮》,非圣經,在前固有其人,而皆不若吾鄉(xiāng)宏齋包恢之甚,毫分縷晰,逐節(jié)詆誹,如法吏定罪,卒難解釋,觀者必為所惑。如近年科舉不用《周禮》者,亦由包說惑之也。包說印行,比之卿《正義》其多十倍,然愚嘗細觀,不過深嘆其無識而巳。今卿所言,比之于包極為平,恕以包之苛細嚴刻識者,猶笑其為蚍蜉撼大樹,而凡諸家之所詆,愚皆有說以答之,累千言未可既也,今不復言。[1](P38)
不過,在三禮當中,盡管吳澄也很重視《周禮》,但是由于其本人更多的精力放在《儀禮逸經》和《禮記纂言》上,所以并沒有太多關于《周禮》的著述。
(一)關于托名于吳澄的兩部禮學著作
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禮類》當中,列有兩部被認為是托名于吳澄的著作,一部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卷(通行本),另一部是《三禮考注》六十四卷(兩淮馬裕家藏本),對這兩部書,《四庫提要》都有所介紹和辨析,其意見值得我們今人參考。
首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篇幅并不很長,只有四千六百余字。[9](P316-323)篇頭有一段138字的小序,其中講到“七十二候”前后載于《呂氏春秋》和《禮記·月令》,“與六經同傳不朽”,到了北魏“則載之于歷,欲民皆知以驗氣序”①《魏書·律歷志》。在《上》《下》篇有兩處引述“推七十二候術曰”,可證此處所言。。但是從其中的物候現(xiàn)象來說,“其禽獸草木多出北方,蓋以漢前之儒皆江北者也,故江南老師宿儒亦難盡識”。又有批評說“陳澔之注,多為謬說,而康成、穎達亦有訛處”。且自稱“因是廣取諸家之解,并《說文》《埤雅》等書,而又詢之農牧,似得所歸,然后并將二十四氣解之于稿,以俟博識者鑒焉”。對于此書,清四庫館臣固然標出“舊本題元吳澄撰”,但是最終并不認同。一方面概括其內容為“以七十二候分屬于二十四氣,各訓釋其所以然”,另一方面又有所辨析說:“考《禮記·月令》,本無七十二候之說,《逸周書·時訓解》乃以五日為一候。澄作《禮記纂言》亦引《唐月令》,分著五日一候之義,然不聞更有此書?!?/p>
就該書的內容,四庫館臣則認為其“考證名物,罕所發(fā)明”。還舉例指出其多處存在的問題,比如“既以螻蟈為土狗,又載鼯鼠五技之說,自相矛盾”,還有“既以虹為日映雨氣,又引虹首如驢之說”,“兼采雜書,亦乖解經之法”。據此,四庫館臣得出結論說:“疑好事者為之,托名于澄也?!雹凇端膸炜偰刻嵋分腥A書局,1965年。[11](P192)值得注意的是,此書后來又以《氣候集解》的題目,全文出現(xiàn)在明代郎瑛的《七修類稿》卷三當中,但是并沒有標出采自何處。③《七修類稿》卷三,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第27-34頁。[10](P27-34)或可以說,其書因吳澄的知名而托之,其書又因托名吳澄而得到流傳。
其次,對于《三禮考注》一書,《四庫總目提要》有介紹說:“舊本題元吳澄撰。其書據《尚書·周官篇》以改《周禮》六官之屬。分《大司徒》之半以補《冬官》,而《考工記》別為一卷?!秲x禮》十七篇為正經,于《大》《小戴記》中取六篇為《儀禮》逸經,取十六篇為《儀禮》傳。別有《曲禮》八篇?!崩^而《提要》又有所辨析說:“然澄作《尚書纂言》,不信古文,何乃據《周官》以定《周禮》。即以澄《三禮敘錄》及《禮記纂言》考之,所列篇目亦不合。其經義混淆,先后矛盾者,不一而足?!保?1](P200)
有關該書的來歷以及明清學者的見解,《提要》中有所敘述和引證。先說到:“虞集作澄《墓志》,宋濂《元史》澄本傳,皆不言澄有此書?!庇种v述此書在明代發(fā)現(xiàn)的情形說:“相傳初藏廬陵康震家,后為郡人晏璧所得,遂掩為己作,經楊士奇等鈔傳改正。”并稱楊士奇所作《序》和成化中羅倫《??绦颉范紤岩善錇殛惕邓鳌9仕膸祓^臣認為發(fā)現(xiàn)此書的當時就有不同結論。進而《提要》約略地述楊士奇之言稱:“聞諸長老,澄晚年于此書不及考訂,授意于其孫當,當嘗為之而未就?!贝藶橐徽f。詳細可見楊士奇《跋三禮考注后》。[12](P141)《提要》又引述朱彝尊《經義考》也稱曾經購得吳澄孫吳當所補《周官禮》,但是“以驗今書,多不合”,故有所質疑。[13](P666)
然而,經考察也可看到,明中期邱濬《大學衍義補》卷七十五在講到“《周禮》六官,冬官未亡”說時,即提到宋代俞庭椿著《復古編》、宋嘉熙年間王次點復作《周官補遺》,元泰定中丘葵又參訂二家之說以為成書,并稱吳澄作《三禮考注》也是肯定這些說法的,“且謂冬官未嘗亡,而地官之文實亡也”。[14](P861)還有明末劉宗周在《禮經考次序》中將吳澄與朱熹禮學著述對比時也說到《三禮考注》,稱朱子晩年始有《儀禮經傳通解》之編,與其原旨“不無少異”,使讀者“終不無牽合附會之疑”,所以元儒吳澄“復葺為《三禮考注》及《禮記纂言》等書,其在二禮較朱子頗為完整,惟《戴記》不無遺憾”。[15](P32)可見,邱濬、劉宗周并沒有懷疑《三禮考注》非吳澄所撰的跡象。
另外,《提要》引述張爾岐《蒿庵閑話》中的說法也比較詳盡,明確指出《三禮考注》一書之偽。[16](P285-286)張爾岐有所考辨說,偶得吳氏《考注》一書,看到“其注皆采自鄭、賈,往往失其端末”,而“其不用鄭、賈者四十余事”,除了小有可謂“有功于經”處,“余皆支離之甚”,不禁疑惑“草廬名宿,豈應疏謬至此”?對比吳澄《三禮考注序》,發(fā)現(xiàn)有多處與《序》要旨不合,故認為“遂確然信其非吳氏之舊也”、“其不出于吳氏也審矣”。并且深責此書“何物妄人,謬誣先儒”,“真可恨也”。張爾岐還提到,“《考注》一書,前人已判其為偽,而猶流傳至今者,以此經習之者鮮,人不及深考,遂致坊賈流布不已”,這可謂從學術辨別力上的判定。
根據以上質疑性的說法,四庫館臣即在《提要》中認定《考注》一書之偽“可以無庸疑似矣”。故在他處又多稱“偽本吳澄《考注》”、“偽吳氏本”等等。①《四庫全書總目》卷二十三《周禮集注(明何喬新)提要》、《周禮定本(明舒芬)提要》,卷二十四《禮記章句(清任啟運)提要》,中華書局,1965年,第182、198頁。不過,另一位清代學者秦蕙田的《五禮通考》在針對《儀禮》卷九《鄉(xiāng)飲酒禮》“坐取觶,不祭,遂飲,卒觶興,坐奠觶,遂拜,執(zhí)觶興,盥洗”一節(jié)的《儀禮疏》所謂“釋曰:執(zhí)觶興洗北面者,案《鄉(xiāng)射》、《大射禮》皆直云取觶洗,南面反奠于其所,不云盥,此俗本有盥者,誤”的說法,從而指出的“蕙田案:唐石經‘洗’字上有‘盥’字即疏所云俗本也,吳澄《三禮考注》亦承其誤”[17](P14)一節(jié),也言及此書,但并沒有懷疑的意思。難道也是如張爾岐所說的那樣“不及深考”嗎?或者是關注點只在《考注》其文本本身,而不在是否為吳澄所作上。
(二)其他涉及禮學的篇章與問答
1.《中庸綱領》的內容和意義
在此篇,吳澄是從程顥對《中庸》的理解入題并加以闡明,在概括說明通篇內容上的綱領主旨的同時,在文本上則部分地依照朱熹《中庸章句》的章次劃分并有所調整,又將通篇分為七節(jié)。
首先,吳澄引述程顥的話說:“程子謂: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這是程顥概括《中庸》一篇內容的話,見于朱熹《中庸章句》開篇部分所引,又見于《程氏遺書》卷十四《明道先生語》。[18](P140)吳澄由程顥之言而引發(fā)出他自己的理解說:“蓋嘗思之,以首章而論之,‘始言一理’者,天命之性,率性之道是也?!猩槿f事’者,修道之教,以至戒慎、恐懼、慎獨,與夫發(fā)而中節(jié)、致中和是也?!秃蠟橐焕怼?,天地位,萬物育是也。”在這里吳澄認為,從《中庸》首章的內容既可以證明程顥所言的意義,也正合乎后面吳澄稱首章內容“是一篇之綱領也”的認識。進而,如果擴大到對《中庸》整篇內容的認識,程顥之語也是可以解釋得通的,亦即,“以一篇而論之,‘始言一理’者,首章明道之源流是也?!猩槿f事’者,自第二章以下說中庸之德,知仁勇之事,歷代圣賢之跡,及達道五、達德三,天下國家有九經,鬼神祭祀之事,與夫誠明、明誠,大德、小德是也。‘末復合為一理’者,末章無言不顯,以至篤恭而歸乎無聲無臭是也?!蹦敲?。吳澄對程說的理解和重視,是否表明一種繼承性,應該是可以肯定的。
接著,吳澄就《中庸》一篇的章節(jié)內容依次地分節(jié)、分章進行概括。而值得注意的是,就章節(jié)而言,吳澄將《中庸》一篇以“今又分作七節(jié)觀之”而分成了七節(jié),又在章數上比朱熹《中庸章句》多出一章而為三十四章,章次上在后半篇即第二十章以下的部分又有形式上的分合。以下就是吳澄對《中庸》的分節(jié)和分章,以及概括。
第一節(jié)首章,吳澄指出其“言性、道、教,是一篇之綱領也;繼而致中、和中是性,和是道,戒慎恐懼是教也”。
第二節(jié)第二章以下總十章,吳澄將其內容概括為“論中庸之德在乎能明、能行、能擇、能守,明其所謂道,所謂教也”。其中各章分而言之,吳澄指出,第二章“說君子小人之中庸”,第三章“說民鮮能中庸”,第四章“說道不行不明”,第五章“說道不行由不真知”,第六章“說舜之大知能取諸人”,第七章“說能知不能守,由不明”,第八章“說回之真知能擇能守”,第九章“說能知仁勇之事而不能中庸”,第十章“說子路問強,以進其勇”,第十一章“言索隱行怪,半涂而廢,唯圣者能中庸”。
第三節(jié)第十二章以下總八章,吳澄將其內容概括為“論道之費隱有體用小大,申明所謂道與教也”。其中各章分而言之,吳澄指出,第十二章“言道費而隱,語大語小,此說費隱由小至大也”,第十三章“言道不遠人”,第十四章“言素其位而行”,第十五章“言道如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吳澄認為以上三章是“論費之小者也”。接著,吳澄指出,第十六章“言鬼神為德之盛,此說費隱由大包小也”,第十七章“言舜其大孝”,第十八章“言無憂者文王”,第十九章“武王、周公達孝”。吳澄認為以上三章是“論費之大者也”。
第四節(jié)第二十章以下總四章,吳澄將其內容概括為“論治國家之道在人,以行其教也”。其中各章分而言之,吳澄指出,第二十章“說哀公問政在人,又當知天”,第二十一章“說達道五、達德三,以修身”,第二十二章“言天下國家有九經,以治國平天下”,第二十三章“說事豫則立,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明知仁之事”。
對于第二十章以下的部分章次,與朱熹所定《中庸章句》不同,吳澄將在《中庸章句》原本屬于第二十章當中的“天下之達道五”以下作為第二十一章;將原屬于第二十章當中的“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以下作為第二十二章;將原屬于二十章當中的“凡事豫則立”以下作為第二十三章。這樣,原本為第二十一章的“自誠明”以下作為第二十四章而歸為第五節(jié)。又將原來的第二十二章和第二十三章合為一章作為第二十五章。以下的章次就與原來朱熹的《中庸章句》有很大的不同。
第五節(jié)第二十四章以下總六章,吳澄將其內容概括為“論明誠則圣人與天為一也”。其中各章分而言之,吳澄指出,第二十四章(原第二十一章)“言誠則明,明則誠”;第二十五章(原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言至誠能盡性,致曲能有誠”;第二十六章(原第二十四章)“言至誠可以前知”;第二十七章(原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中的前一部分)“言誠自成,道自道,故至誠無息”;第二十八章(原二十六章中后一部分)“言天地之道為物不貮,生物不測”;第二十九章(原第二十七章)“言大哉圣人之道,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第三十章(原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言愚而無德,賤而無位,不敢作禮樂,宜于今,及王天下有三重焉”。
第六節(jié)第三十一章以下總三章,吳澄將其內容概括為“論孔子之德與天地為一也”。其中分章而言之,吳澄指出,第三十一章(原第三十章)“言仲尼之道同乎堯舜文武天時水土”,第三十二章(原第三十一章)“說至圣為小德川流”,第三十三章(原第三十二章)“說至誠為大德敦化”。
第七節(jié)第三十四章(原三十三章),吳澄將其文句有始有終地逐一論之,即“始之以‘尚錦惡文之著’,說學者立心為己為立教之方”;“‘潛雖伏矣’,說慎獨之事”;“不愧屋漏’,說戒懼之事,以明修道之教之意”;“‘無言不顯’,明率性之道之意,民勸民畏”;“‘百辟其刑’、‘予懷明德’,明修道之教之效”;“‘篤恭而天下平’,說致中和之效”。最后,“終之以‘無聲無臭’,說天命之性之極”,吳澄認為“此蓋申言首章之旨,所謂‘末復合為一理’也”。
在此《綱領》的末尾部分,吳澄又歸納性地以“今復述首末章之意,以盡為學之要”的筆調將《中庸》首章、末章放在全篇最突出重要的位置,而以三段論的形式指出:“首章先說天命、性、道、教為道統(tǒng),中說戒慎恐懼為存養(yǎng),慎獨為克治,后說致中和則功效同乎天地矣,蓋明道之源流也。”又說:“末章則先教次克治而后存養(yǎng),繼說其效,終則反乎未命之天矣,蓋入道之次序也?!弊詈笳f:“此《中庸》一本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學者所宜盡心玩味也?!边@里,吳澄力圖以此說明《中庸》一篇的內容包含和體現(xiàn)的具有形而上意義的理論層次及思想邏輯。應該說,這也是構成吳澄的理學思考和哲學思想的一種表現(xiàn)。
2.關于《大學》的答問
《答海南海北道亷訪副使田君澤問》[1](P38-)有關于《大學》一篇的內容,從中我們既可以看到吳澄對《大學》一篇的認識,也可以看到他對宋儒二程和朱熹在更定《大學》之得當與否方面的認識。
例如,吳澄一方面肯定二程將《禮記》中的《大學》篇特別提出來作為儒學承傳的理論載體的積極意義,同時也指出二程在文本上對《大學》的更定不如朱熹的更定得當。如其所言:
《大學》一書,舊來只雜于《禮記》中。河南二程子,生于千余載之后,獨得圣道之傳,故能識此篇為圣人之書,并《中庸》一篇皆自《禮記》中取出,表而顯之。明道、伊川二先生皆有更定《大學》傳文次第,然皆不如晦庵之當。經一章渾然如玉,豈可拆破。[1](P39-40)
上面最后一句話,指的是《大學》的開頭部分從“大學之道”至“未之有也”的“凡二百五字”,朱熹《大學章句》作為“經一章”而指稱,并說“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19](P4)吳澄則將其文句分為六節(jié),分屬前后兩個半章,即為:
第一節(jié)自“大學之道”至“在止于至善”,言三綱領;第二節(jié)自“知止而后有定”至“慮而后能得”,覆說上文五句,各有“而后”兩字;第三節(jié)“物有本末”至“則近道矣”,總結上文。此以上三節(jié)為前半章。
第四節(jié)“古之欲明明德”至“致知在格物”,言八條目,與第一節(jié)相對;第五節(jié)“物格而后知至”至“國治而后天下平”,覆說上文七句,各有“而后”兩字,與第二節(jié)相對;第六節(jié)“自天子至于庶人”至“未之有也”,總結上文,與第三節(jié)相對。此以上三節(jié)為下半章。[1](P40)
吳澄所列上述自“大學之道”至“未之有也”一章六節(jié)的序次,正是朱熹《大學章句》開篇一章文句的序次。吳澄認為這一章“經文二百余字”是“謹嚴簡古,真圣筆也”!又說其“與傳之文體全然不同”。我們知道,在朱熹《大學章句》中,此“經一章”以下的“凡千五百四十六字”的內容“其傳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而且,朱熹《章句》還說:“舊本頗有錯簡,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經文,別為序次?!保?9](P4)由此可以判斷,二程與朱熹所指傳文部分在更定上是有所不同的,這也就是吳澄而后提出問題的關鍵所在。
再如,吳澄針對當時學人王申子(字巽卿)在更定《大學》經傳中存在的問題指出:“今乃拆破經之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以補‘致知格物’之傳,豈不識經傳文體之不同乎?而此兩節(jié)欲強解作‘致知格物’之義,亦且不通。徒見有一‘物’字,有一‘知’字,而欲以為‘格物致知’之傳,無乃不識文義之甚乎?且經文中除了此兩節(jié),豈復成文?如一玉盤打破,而去其一角,但存其三角,豈得為渾全之器哉?”這里吳澄一連串的反問,表現(xiàn)出對王巽卿更定中破經拆句、強為解釋的治經方法所持的質疑態(tài)度。吳澄的這一批評性判斷,又得到明朝學者葉盛的肯定,稱其“為言當矣”。[20](P24)
又如,吳澄還指出關于《大學·平天下章》,“程子故嘗更定其傳文矣,而朱子獨以舊文為正”,并約略地引述朱熹《大學或問》之言加以申明其旨:“此章所言已足,而復更端以廣其意,有似于易置而錯陳,然其端緒接續(xù),血脈貫通而丁寧反復之意見于言外,不可易也。必欲以類相從則其界限雖若有余而意味反或不足不可不察也?!蹦敲矗屯跎曜铀鞲ǖ脑u價,吳澄則直言道:“今詳觀卿所更,又不如程子之明且易,朱子不以程子之所更定者為然,愚豈敢以卿之所更定者為然乎?”[1](P40)從中也可見吳澄針對朱子、程子在學術傳承上頗具學術史意義的判斷。
3.答吳適可問所涉及的古制、學禮及其意義所在
宋元時期,鄉(xiāng)飲酒禮多有實行[21],也涉及一些古制與經典的理解問題。而吳適可所問,就是關于這方面的問題,他說:“近有學官敦請鄉(xiāng)寓公充學賓,其書辭云:古制鄉(xiāng)學,嚴事大賓,以象三光,何也?”這里所指的是,當時州郡鄉(xiāng)縣一級的學官有聘請寓居當地的有德行名望的人士當嘉賓,參加鄉(xiāng)學舉行的禮儀活動,大概在嘉賓聘書上寫有“古制鄉(xiāng)學,嚴事大賓,以象三光”的字樣,那么其所問于吳澄的就是在這方面古制的依據及其含義是什么。
吳澄先就古制的依據回答說:“古者,鄉(xiāng)大夫行鄉(xiāng)飲酒于鄉(xiāng)學,以賓禮興賢者、能者,而升其書于天府?!边@在《周禮》鄉(xiāng)大夫之職中有規(guī)定,即“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鄉(xiāng)老及鄉(xiāng)大夫帥其吏,與其眾寡,以禮賓之”。在具體的儀節(jié)上的一項內容,就是吳澄所說的“擇其最賢者為賓,其次為介”,這就是見于《儀禮·鄉(xiāng)飲酒禮》的“主人就先生而謀賓、介”。吳澄又說其選擇的標準是“以德選,不以齒論”,盡管“其齒雖在眾賓之下,而其坐席則在眾賓之上”。說到古代等級社會尊卑的標準,孟子早有言曰“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孟子·公孫丑下》)。吳澄又講到其他的禮賓排序,“賓介之外為眾賓,則序以齒,眾賓之中齒最長者三人升階,拜受爵者為三賓;三賓之外則不拜受爵”。之所以給三賓這樣的排序,是因為“蓋三賓者,德在賓介之下而齒在眾賓之上者也”。行鄉(xiāng)飲酒禮,使“天下之達尊三”得以“各有所尊”,也就是“賓介尊其德也,三賓尊其齒也,僎坐于賓之東,主之北,尊其爵也”。于此,吳澄依據三禮和孟子所言而簡明扼要地解釋了鄉(xiāng)飲酒禮的古制依據和意義所在。
繼而,吳適可又問:“‘以象三光’何也?”吳澄回答說:“此《鄉(xiāng)飲酒義》之文也,蓋七十子以后之儒所作,其言不足據。”這里體現(xiàn)出吳澄對《禮記·鄉(xiāng)飲酒義》內容的不以為然。至于“象三光”,《禮記·鄉(xiāng)飲酒義》的原文有“賓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陰陽也。三賓,象三光也。”鄭玄注云:“‘三賓象天三光’者,系于天也?!薄抖Y記》原文還有:“鄉(xiāng)飲酒之義,立賓以象天,立主以象地,設介僎以象日月,立三賓以象三光。古之制禮也,經之以天地,紀之以日月,參之以三光,政教之本也?!编嵭⒃疲骸叭?,三大辰也。天之政教,出于大辰焉?!睂Υ?,吳澄也說:“釋三光者,曰日月星。”但是吳澄認為,既然“其上文云‘賓主象天地,介僎象日月’”,而且“三賓在賓介之外”,那么《鄉(xiāng)飲酒義》“又曰象三光”則屬“其義重復”了;也正因為如此,“故注家不以日月星釋三光,而釋曰三辰者,蓋避重復也”。這里指的就是鄭玄的解釋。倒是唐代孔穎達《禮記正義》并沒有認為重復,而言其“前文雖備,此更詳也”。之所以《禮記》前后有如上兩處大同小異的解說,清人孫希旦更有解釋說,“鄉(xiāng)飲酒之義”以下,“蓋傳禮之家,各為解說其義,本異人之作,別為一篇,記者見其與前篇所言義雖大同,而間有為前之所未備者,不忍割棄,因錄而附于前篇之末。”[22](P1433-1444)孫氏的解釋點明了《禮記》各篇成篇的背景與實際。由此可以理解的是,吳澄正是出于不滿意于《禮記》諸篇存在的這種情況,才對《禮記》諸篇的結構章句進行大幅度調整和編纂而作《禮記纂言》,也從合邏輯性的解讀和梳理的意義上為當時乃至后世提供了一個和原典相對照的通順本。
綜上所述,吳澄作為元代通儒性質的禮學家,承繼南宋朱熹為代表的宋代禮學的綜合性傳統(tǒng),對三禮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整理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禮學著述,在禮學傳承和禮學經典的各種價值的詮釋與發(fā)掘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1] 吳澄.吳文正集·附錄[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9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 虞集.道園學古錄(卷四十四)[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0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 王頲點校.虞集全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4] 宋濂等.元史·吳澄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6.
[5] 吳澄.儀禮逸經[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 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M].黃懷信,呂翊欣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 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 朱熹.晦庵集(卷七十一)[M].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第六冊)[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9] 四庫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88冊)[M].濟南:齊魯書社,1997.
[10]郎瑛.七修類稿(卷三)[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11]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2]楊士奇.東里文集(卷十)[M].劉伯涵,朱海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
[13]朱彝尊.經義考(卷一百二十五)·周禮考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8.666
[14]邱濬.大學衍義補(卷七十五)[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1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5]劉宗周.劉蕺山集(卷九)[M].吳光.劉宗周全集(第四冊)[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1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蒿庵閑話[M].濟南:齊魯書社,1997.
[17]秦蕙田.五禮通考(卷一百六十七)[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8]二程集[M].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1.
[19]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0]葉盛.水東日記(卷四)[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4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1]申萬里.宋元鄉(xiāng)飲酒禮考[J].史學月刊,2005(2):28-36.
[22]孫希旦.禮記集解[M].沈嘯寰,王星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9.
Wu Cheng’s Writings on Ritual Study and Related Issues
WANG Qi-fa
(Institute of Histor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As one of the famous scribes in Yuan Dynasty,Wu Cheng wrote many writings on ritual studies during his life time.These writings resulted from Wu Cheng’s academic career and research interests.The paper examinedXingZhuangwritten by his student Yu Ji,and interpreted Wu Cheng’s statements and arguments about ritual studies.It explored his academic focus and concerns,as well as the outlines of the ritual studies developed by Wu Cheng.Related issues on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history of ideas we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Wu Cheng’s ritual studies and that of Zhu Zi,demonstrating his bridging roles in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history of ideas.
Wu Cheng;Xingzhuang;writings;ritual
B244.99
A
1008—1763(2017)02—0102—11
2016-09-16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3&ZD058);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3BZX048)
王啟發(fā)(1960—),男,北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歷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國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