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卿,高麗莉
(內蒙古工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從關聯(lián)理論看翻譯中的詞際聯(lián)系
——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例
張亞卿,高麗莉
(內蒙古工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關聯(lián)理論認為,言語交際是一個尋求最佳關聯(lián)性的明示—推理過程,通過推理理解進行語境假設,獲得足夠的語境效果,進而正確理解說話者的交際意圖,更是一種跨文化、跨語言的特殊交際行為。以盛譽世界文化舞臺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為參照,依托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內涵,基于關聯(lián)翻譯理論對典型個例進行分析,研究翻譯中的詞際聯(lián)系方法與翻譯技巧,使譯文讀者更多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從翻譯的效果和效應上傳達最佳關聯(lián)信息。
關聯(lián)理論;文化視野;翻譯
翻譯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尤其是涉及文化作品的翻譯一直備受熱議。傳統(tǒng)的翻譯研究是從語言學的立場出發(fā),認為翻譯是單純的語碼轉換。如我們所熟知的尤金·奈達(Eugene Nida)、紐馬克(Peter Newmark)、卡特福德(Ian Catford)等就是研究當代西方翻譯研究的語言學轉向[1]17。然而,語言學翻譯理論在解釋翻譯中的文化等問題時明顯存在不足之處,因此學者們透過傳統(tǒng)語言學翻譯觀,開始試圖把其他學科(如文化學、美學、信息論、語用學等)的研究成果引入翻譯研究領域,從嶄新的視角研究與闡釋翻譯??梢姡@些新的研究視角賦予當代翻譯研究以新的面貌——跨學科、多視角。關聯(lián)理論就是其中的一個新視角。該理論認為,翻譯是一個從明示到推理的動態(tài)過程,是一種特殊的非純語言交際,譯者的職責是將源語作者的意圖有效地傳遞給目的語讀者,以達到最佳的信息展開效果。
當今,各國文化作品倍受世界讀者關注,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集傳統(tǒng)與現代于一體的經典之作,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先后被譯成了多種語言在國外播映,有英語、俄語、日語、德語等?!渡嗉馍系闹袊肥亲畛晒Φ奈幕瘋鞑シ独?,從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展現中國式的禮儀和倫理,向外傳播的不僅是中華的美食,更微妙地將中國人的傳統(tǒng)價值觀、人際關系、生存狀態(tài)甚至是哲學思考向世界各地傳播。同時,《舌尖上的中國》譯本的研究覆蓋廣泛,角度多樣,如闡釋學、功能對等理論、目的論、生態(tài)美學等,但從關聯(lián)理論角度研究譯本的仍為少數,筆者從這一角度進行譯本的翻譯研究是一個較新的嘗試。同時,將新穎、系統(tǒng)的關聯(lián)理論應用于文化作品的翻譯也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舌尖上的中國》的翻譯有助于推動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走出去”的發(fā)展戰(zhàn)略,能夠更客觀地展現出世界文化的差異與共通,加強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文化價值認同,對跨語際的文化翻譯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中國文化即漢文化,是多元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舞臺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全球化的到來,世界各國之間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學術界,近年來由于國內外學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各類翻譯學術會議頻繁召開,極大推動和促進了文化翻譯研究的長足發(fā)展。目前,《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在國內研究內容不斷豐富,角度多種多樣,而且在國外研究的領域也不僅僅局限于飲食與文化領域。譯者主要是國外的漢學家及外籍華人,他們從原文本身特色出發(fā),對核心概念詞、文化差異等的對比、解釋占了大量篇幅,視角涉及哲學、民俗學、歷史學、美學、語言學等諸多方面。
20世紀以來,學者對語言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詞法、句法等層面[2]15。特別是符號學興起后,一些學者認為所有語言活動都應該以簡單的代碼模式為基準,交際就是編碼—解碼的過程。但是,僅通過這種代碼模式來解釋諸如語言交際中的特定文化含義等問題是行不通的。認知科學的產生為翻譯開啟了新的篇章,人類的認知系統(tǒng)可以對語言的或非語言的信息加以處理。
1986年,西方語言學家斯珀波和威爾遜以認知科學為基礎,合著了《關聯(lián):交際與認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一書[3]55-58。從認知角度出發(fā),他們對話語理解提出了一個新理論——關聯(lián)理論,并系統(tǒng)地論述了關聯(lián)理論的相關內容,提出了許多新穎的觀點。他們認為,人們本能地根據關聯(lián)性或是關聯(lián)信息進行交際信息的推導,即關聯(lián)性是提供給交際雙方正確選擇交際信息的推導線索。這些觀點當時引起了西方學者的強烈反響,關聯(lián)理論的提出更是成為自認知語用學出現以來理論上的一大突破,向相關領域的解碼邁進了一大步。
關聯(lián)性、最佳關聯(lián)、認知語境,這三點貫穿于關聯(lián)理論的始終,也是該理論的突破之處。因此,從這三方面看,《舌尖上的中國》的譯文無疑實現了認知語境的的最佳關聯(lián)。翻譯的意義實際上只對聽話者推斷說話人要表達的意義起作用,但不足以承載說話人每一句話要表達的意義,聽話人會把解碼過程的輸出正確地理解成用以推斷說話者意圖的論據。在這一過程中,說話者不是僅僅進行簡單的信息傳遞,而是既傳遞基本的明示信息,又能使聽話者從明示信息中知曉隱含意義,推理出真正的交際意圖,實現最佳關聯(lián)[4]99-101。下文以《舌尖上的中國》中兩道美食的翻譯為例,分析翻譯中最佳關聯(lián)的實現。
例1:河南省開封美食“童子雞”
俄譯:Курица без половой жизни(還沒有交配過的雞)[5]56
從詞源的角度來看,譯者用文化中解析詞來替代,采用解釋說明法,讀者確實容易理解,產生共鳴,取得了與原文一定的關聯(lián)。同時,了解了飲食文化的內在含義,與原文意思沒有偏差,使讀者明了清晰。關于“童子雞”的來歷,據記載,清咸豐五年,童子雞創(chuàng)始人的后裔馬有仁,重返故里開封,并帶回一桶百年“陳年老湯”,隨后在開封辦起馬豫興童子雞店。馬豫興童子雞自1982年以來在商業(yè)評比中年年奪魁,河南省在招待國內外賓客時都少不了它。烹飪中所用到的雞,是指生長剛成熟但未配育過的小公雞,或飼育期在三個月內體重達一斤至一斤半、未曾配育過的小公雞,后來人們以這種食材的特點給這個河南省傳統(tǒng)美食起名為“童子雞”。
俄譯本的譯者很巧妙地運用了詞際間的關聯(lián),對文化背景也作了系統(tǒng)研究,而沒有簡單地將“童子雞”直譯成雛雞或是幼雞,使信息的傳遞達到了明示的效果,概念很清晰,并能全面地傳遞出原文作者的交際意圖。
例2:“游龍戲鳳”
俄譯:Варить кальмар и куриные грудки на пару[5]78(快炒明蝦、雞片、魷魚)
很明顯,譯者對中國傳統(tǒng)美食十分了解,漢學家們在翻譯的時候潛心查閱了不少相關資料。相傳明正德年間,武宗朱厚照一次私訪來到某縣小城梅龍鎮(zhèn),鎮(zhèn)上有一家由李龍和其妹李鳳姐開設的酒店。武宗來到時,見李鳳姐有沉魚落雁之貌,閉月羞花之姿,于是便命鳳姐備美味佳肴。鳳姐親手做了一道由雞魚合烹的菜式,武宗嘗后大為贊賞,問此菜何名,鳳姐未說,武宗便封此菜名為“游龍戲鳳”。從此,此菜就成為明朝宮廷名菜,一直流傳至今,現也成為北京市和遼寧省等地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
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王克非教授指出:“翻譯是跨語言、跨文化的現象,是來自源語又不同于源語、形成于目標語又不完全是目標語的介乎兩者之間的現象,這也是翻譯復雜之所在?!盵6]翻譯本身是不同社會文化間的空間轉換現象,需要研究歷史的變遷,研究文化的本源與差異。其一,語言與文化聯(lián)系密切,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精神財富,而精神財富正是文化內涵的重要體現。因此,語言與文化即意圖與價值。其二,語言與文化是相互制約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傳播工具,文化因語言的傳播而存在。然而,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會出現新的詞語和表達方式,文化的不同又制約著語言翻譯與交流。其三,語言與文化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文化又影響著語言,它決定了語言的表達內容、表述方式。優(yōu)秀的譯者往往以最佳的連接方式表現出源語的意圖與美麗,傳達出源語的生命信息。換句話說,不存在沒有語言的文學文化,也不存在沒有文化價值的語言。其四,語言與文化又相互區(qū)別。就二者的定義而言,“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其語音、語法和詞匯等方面的差異使得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語言系統(tǒng)。而“文化”是一個寬泛、復雜的概念,對其的定義多達上百種?!掇o?!分械亩x是:“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7]38-40《舌尖上的中國》在傳達不同民族文化間的差異與共通方面實現了完美融合,它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世界文化交流所產生的價值不容忽視。譯者盡可能準確地將原作的“真”與“美”傳遞給美食文化的愛好者,又不失本國語言的特性,能夠做到文學與文化的完美互通,增強了原作的語境效果,實現了最佳關聯(lián)。
語言是一個民族最深層次的東西,《舌尖上的中國》是匯集勞動人民的智慧、傳承歷史文化的一部經典作品,語言豐富,意義深遠。一部優(yōu)秀作品所呈現出的文化價值、美學價值無法估量,它賦予了作品活力與生命力。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的譯者對詞際關聯(lián)的運用也存在差異,完美地再現原作實屬不易。翻譯是兩輪交際活動中的重要“樞紐”,既承擔著第一輪交際活動的推理任務,又要負責第二輪交際的明示工作[8]130-138。要想真正發(fā)揮樞紐作用,就要在翻譯過程中盡量減少詞義損失,在第一輪交際過程中全面、準確地與原文取得最佳關聯(lián)。進入第二輪交際活動后,應盡量做到尊重原文,同時充分發(fā)揮譯者的主觀能動性,使譯文讀者取得原文“美”的最佳關聯(lián)。
《舌尖上的中國》無論原文還是譯文,它的語言魅力和文化魅力一直吸引著海內外許多學者進行研究。當然,要翻譯好這部極具語言藝術價值的作品,對于譯者來說不是一件易事。不管譯成哪種語言,都應該力求接近原文的風格,保留源語文化精髓,傳遞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避免將固有的思想觀念帶到翻譯中來,使譯文讀者更多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從翻譯的效果和效應上傳達最佳關聯(lián)信息。
[1] 奈達.語言與文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2] 何自然,冉永平.語用與認知:關聯(lián)理論研究[M].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3] 斯珀波,威爾遜.關聯(lián):交際與認知[M].蔣嚴,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4] 李建軍.文化翻譯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5] 顧柏林.漢俄大辭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5.
[6] 王克非.翻譯需從語言和文化兩個層面來認識[J].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4(6):52-54.
[7] 滕樹立.淺談文化差異比較是做好翻譯和語言學習的橋梁[C]∥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2009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貴陽:2009.
[8] 根茨勒.當代翻譯理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王菊芹)
A Research on the Inter-Word Connection of Translation Based on Relevance Theory — TakingABiteofChinaas an Example
ZHANG Yaqing, GAO Lil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010080, China)
According to relevance theory, 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 search for the optimal relevance ostensive inferential process. In the process, Contextual assumption is completed by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 to obtain adequate contextual effects, and then understand the speaker’s real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What’s more, it is a special intercultural and language-crossing communication behavior. This thesis takes “A Bite of China”, a documentary which has a great reputation on the world culture stage, as a reference, relying on the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alyzing the typical case based on 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 studying the inter-word connection methods and skills in translation, which make the target-text read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nvey the optimal relevant information from the effect and response on translation.
relevance theory; cultural horizon; translation
2016-11-21
內蒙古自治區(qū)教育廳高等教育研究項目 “俄、德、英語中詞際聯(lián)系的重要性——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例”(NJSC14075)
張亞卿(1984—),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翻譯、跨文化交際。
H159
A
1008—4444(2017)01—01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