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界主義的概念由來已久,從公元前四世紀到啟蒙運動時期理論家哲學家們進行的爭論,再到19世紀以來世界主義真正付諸實踐并逐步成為現實。從世界主義的角度對文學文本進行闡述給文學評論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維度,使我們不僅僅局限于本民族的文化和文學傳統,從而能夠找到文學文本在更廣闊語境中的普遍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世界主義;普世主義;文化多元主義;文學世界主義
作者簡介:紀麗麗,女,天津科技大學講師,碩士,主要研究領域: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2--02
一、世界主義的歷史
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來自希臘語kosmopolites,cosmo指宇宙的,世界的,polites指的是人民公民,因此世界主義一開始指的是世界公民。世界主義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戴奧真尼斯(Diogenes)和公元前四世紀的犬儒學派。戴奧真尼斯拒絕根據一個人的出生和社會環(huán)境來定義身份,他對于自己的定義是基于世界的意義上的。戴奧真尼斯之后的斯多葛學派繼承了他的這種世界主義的思想,認為人類的道德責任感應該來源于全球社會(universal community),而人類的正義和善的概念也應該以此為基礎。這種對責任感的新的認識即是社會學家特納(Bryan Turner)所說的“世界主義美德”(cosmopolitan virtue)[1]。努斯鮑姆(Martha Nussbaum)指出,這種世界主義的姿態(tài)就意味著把個人從身份認同的舒適感中剝離出來,這種身份認同是建構在公民社會和現代國家基礎上的[2]。成為世界公民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流放狀態(tài),是脫離愛國主義的一種生活方式,是從宇宙的角度去衡量正義和善。
到歐洲啟蒙運動時期,世界主義概念又有了新的發(fā)展。隨著歐洲民族國家的建立,世界主義成了民族主義(nationalism)的代名詞,同時,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對世界主義做了更全面深刻的哲學主義的解讀。1784年,在他的《世界公民觀點之下的普遍歷史觀念》中康德指出了建立一個與自然界相一致的世界主義的歷史的可行性。他在闡釋了世界主義憲法(cosmopolitan constitution)之后,他認為更具有可行性的是一個普遍接受國際權利的法制聯邦(lawful federation)。戴維·赫爾德(David Held)對康德的世界主義架構進行了描述,認為康德的世界主義觀念可以稱為一種“世界主義權利”,這種權利指的是擁有超越政治群體的話語權和對話權。托馬斯·博格(Thomas Pogge)也提出了相應的理論,認為世界主義具有這樣三個基本原則,個人主義原則,普遍主義原則和一般主義原則。羅爾斯(John Rawls)對康德、赫爾德、博格等提出的這些概念和原則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在深化自己的正義理論的時候,羅爾斯把民族國家看做個人,認為開明國家應該對一些符合條件的不開明國家保持寬容的態(tài)度,這里他所說的不開明國家指的是那些等級制度的國家,這些國家要能夠尊重人權和政見不同,并且是協商性質的等級制度的話,我們就應該對他們持寬容的態(tài)度。羅爾斯的這種多元主義和包容性使其他的能夠被接受的社會形式和政體的存在成為了可能。[3]保羅·詹姆斯(Paul James)把康德和羅爾斯的這種世界主義成為實用世界主義。這種實用世界主義所強調的是在全球化世界中能夠促使世界主義道德形成的組織架構的方法。德里達曾經對康德的世界主義做過這樣的評價。他認為康德的世界主義是建立在某些條件之上的,其中的一個條件就是認為一個他者是屬于另外國家的公民,他者權利僅限于對這個國家的拜訪而不是居住,所以德里達認為康德的世界主義是具有局限性的。
二、文學與世界主義
世界主義與普世主義(universalism)是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首先,普世主義與種族中心主義是相對的,普世主義倡導平等對待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是帝國主義的基本力量之一,這種態(tài)度能將各個被征服民族國家和個人納入帝國的核心,從而不斷擴大帝國的權利范圍,超越最初的民族基礎。世界主義同樣也倡導平等對待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承認民族和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但是,不同于世界主義的是,普世主義認為這種差異性和多樣性是需要解決的問題,盡管對于差異應該持有寬容的態(tài)度,但這種寬容是解決差異性和多樣性的起點,從而能夠把差異變成相同。世界主義與多元文化主義也是不同的。雖然世界主義與多元文化主義都強調尊重文化差異的重要性,多元主義文化的重點是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樣性,并對之采取包容的態(tài)度。世界主義是在承認和接受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嘗試超越這種文化之間的界限,從而進行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和對話。
想象的文學作品是一種他者(otherness),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閱讀就是讀者與他者的經驗和思想對話和交流的過程,是一種社會性實踐, 因此也是一種世界主義實踐。努斯鮑姆在她的《詩性正義》(Poetic Justice)中說到文學想象能幫助我們在民主社會中形成一種公眾話語(public discourse),她認為,對于讀者而言,文學想象首先能夠給道德和政治理論的建構提供洞見,其次能夠提高公民辨別是非的能力。[4]她還認為,閱讀小說特別是主流的現實主義小說更能讓讀者產生共情。閱讀的過程首先是共情的過程,即是從小說中的人物的角度出發(fā),去理解和經歷小說人物所經歷的一切。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小說的閱讀者就像是觀看悲劇的觀眾,不僅僅是要站在悲劇角色的角度去理解究竟發(fā)生了什么,還要做出自己的判斷,不僅要理解人物的困境,還要認識到這種困境并不是因為人物自身的錯誤所引起的。這是一種能夠對不幸的根源做出判斷的能力。這種能夠對事物做出判斷的能力是超越共情能力的,被亞里士多德稱為憐憫(pity)。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共情是尋求共同性,而憐憫則是發(fā)現不同的過程。閱讀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具有雙重性的,首先是尋求共性的過程,也就是讀者與文本產生一種聯系,這種聯系是建立共情的基礎上的。其次是讀者與文本產生聯系的基礎上,與文本進行的互動,這種互動突出地體現在文本意義的確定上。文本意義的確定是一種讀者與作者的協商,文本就是這種協商的媒介。所以閱讀是一種雙重意義上的社會活動,首先是讀者跟作者建立聯系的過程,其次讀者參與到文本意義的確定的過程,就文本的意義跟作者進行協商。
那么,應該怎樣對文學作品進行世界主義解讀呢?首先,我們并不能籠統地說某個文本就是世界主義的。斯賓塞(Robert Spencer)曾經在談到什么是世界主義小說時提到,當我們需要去評價在閱讀和分析文學文本時的世界主義效應的時候,重要的不僅僅是我們應該選取哪些文本進行解讀,而是如何用世界主義的視角去解讀。[5]世界主義文本的框架包括這樣三個問題:1)一個文本如何在它寫作的時代超越它的時代和空間而成為全球文本的?2)出版和批評或是演出的歷史是怎樣把文本變成全球文本的?3)一個文本通過全球媒體的各種形式,包括喜劇,電影,小說,或虛擬藝術的形式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文化遺產?要回答這三個問題,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文本進行分析。首先我們先要對文本的模式和文本所產生的時間進行分析,即文本是屬于什么文學形式,是小說、詩歌亦或是戲?。课谋井a生的時間也可以給讀者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解讀文本的背景。其次,要了解與文本相關的關于作者的問題,有些文本可以看做是作者的自傳,有些是與作者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作者自身的經歷密切相關的,這些關于作者的問題可以促進讀者與作者進行以文本為媒介的深層次的對話。再者,就是要分析文本的歷史的、道德的、政治的、宗教的或者哲學的等等語境,也可以理解為文本的非語言性語境。最后,我們要在對以上問題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對文本的主題進行解讀。當然,所有的這些步驟并不是一步一步進行的,對文本的解讀應該是建立在所有這些分析和解讀基礎上的,所以整個文本解讀的過程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每一次的解讀都讓我們對文本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談到怎樣解讀文學文本的時候提出了他的“期待視野”理論(horizon of expectations)。期待視野理論認為,我們在閱讀文本的時候,頭腦中是會有期待(expectations)的,這種期待是我們特定的社會、文化、歷史、審美的語境的產物。對于文學文本的世界主義閱讀所要進行的就是與本身這種期待(expectations)的對話和協商的過程。世界主義解讀本身所要求的就是突破自己的固有的理念去接受不同的理念,從而與之產生對話的過程,這個過程既是對文本重新解讀的過程,也是突破自己的期待視野的過程,從而一次次改變自己的這種期待視野。
三、結語
世界主義由來已久,但是對于世界主義的定義卻一直屬于內涵模糊、外延不清的狀態(tài),其實這正是世界主義本身的意義所決定的。世界主義從來就不是一個靜態(tài)的可以被定義的術語,而是一個動態(tài)的、不斷變化的范疇。世界主義視角既是民族的視角也是世界的視角,既是對于共同性的追求,也是對于差異的尊重與理解,更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共同與差異之間的融合和對話。世界主義視角為我們對文學文本的評價和解讀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維度。我們在進行文本解讀的時候,不能局限于本民族和本國的視閾,而應該把目光指向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找到所有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東西,也就是世界主義所指的共性和差異,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作家、文本和讀者之間的協商和對話,這樣能夠找到文學文本在更廣闊語境中的普遍意義和價值。
注釋:
[1]Bryan Turner, Rights and Virtues , Oxford: Bardwell, 2008, p15.
[2]Cyrus R. K. Patell, Cosmopolitanism a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Palgrave Macmillan: New York, 2015, p5.
[3]Cyrus R. K. Patell, Cosmopolitanism a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Palgrave Macmillan: New York, 2015, p5.
[4]Martha Nussbaum, Poetic Justice: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and Public Life , Boston: Beacon, 1995, p12.
[5]Robert Spencer, Cosmopolitan Criticism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Palgrave Macmillan: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