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施萍
(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江蘇南通 226400)
優(yōu)化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探究
沙施萍
(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江蘇南通 226400)
在歷年的高考英語試題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閱讀理解部分占據(jù)了試卷的大部分版面,而且閱讀理解題所占的分數(shù)也是各題型中分數(shù)最高的,可以說閱讀理解題得分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高考英語成績的高低。因此,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優(yōu)化高中英語教學是其最為有力的保障,也是提高閱讀理解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課堂教學;優(yōu)化方法
英語閱讀教學就是讓學生通過對生詞、短語、語法及句子等的記憶和學習,閱讀具有一定題材的英語文章,從中獲取文章的內容和包含的信息,然后根據(jù)這些獲得的信息解答文章后面所附的試題。通過對試題的解答,進一步讓學生搞懂文章所講述的內容,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積累一定量的閱讀經驗。這就要求對現(xiàn)有的閱讀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對其中不合理的、不科學的地方進行優(yōu)化,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英語閱讀成績。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重要的教學活動,更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需要應用專門的閱讀教學理論進行指導。對高中英語教學進行指導的官方文件僅有《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雖然很多學校已經組織老師進行了多次的學習和研究活動,但是很多老師仍然不能完全掌握新課標的精髓,仍然不能對新課標有更深刻的認識。因此,在高中英語的教學中,英語老師就缺乏完整的閱讀教學理論對閱讀教學活動進行科學的指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只有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理論進行指導,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才不會是盲目的實踐活動。
目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被動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先對新課的單詞進行預習,然后老師帶領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和講解,學生跟隨著老師的教學進度被動地前行。這樣的教學形式是滿堂灌的教育方法,不但限制了學生主動的思維能力,而且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局限于老師的講解中,限制了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拓展。閱讀理論與教學實踐表明,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如果能主動對閱讀材料進行思考,有目的、有方向、有創(chuàng)新地閱讀課文,就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更好地對閱讀素材進行理解,并根據(jù)解題的需要對信息進行加工、整理等,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推理,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解題能力。
學生的英語知識是在老師講解教材的過程中學到的,因此,教材的權威性是不容置疑的。這就使得部分老師過于強調教材的權威性,常常以對或錯來評判學生的答案,而對學生答出答案的思維過程重視不夠。這就造成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思維過程能力培養(yǎng)的忽視,也忽視了英語閱讀課堂多樣性的構建,更忽視了對教學情境的構建。這樣的教學是純理論的教學形式,是脫離了生活實際的教學形式,不但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而且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喪失了興趣。學生進行思維的過程,就是利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判斷、檢驗給出答案的過程,但是僅僅重視對答案的對與錯的評價,剝奪了學生思維的樂趣和思考的權利,只是被英語老師灌輸了教材上已有的觀點和理論。這樣的閱讀教學方式,嚴重地打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難以把學生的閱讀水平提到更高的層次。
英語閱讀理論中比較重要的是圖式閱讀理論,這種理論強調了內容閱讀和形式閱讀。內容閱讀就是讀者對文章的背景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它說明了英語閱讀教學的本質,就是學生在學習閱讀材料的過程中,不但要掌握閱讀材料的本身,而且要了解閱讀材料涉及的相關的背景文化和背景知識;形式閱讀就是讀者對文章的篇章結構和段落排列的掌握。例如,在講授蘇教版牛津高中英語教材模塊8中的Unit 1 The written word時,就需要英語老師在備課時把課文當中涉及的一些大文豪的背景知識和寫作的著名作品收集起來,例如 Charles Dickens, Shakespeare, John Keats, Katherine Mansfield等,以圖片、文字或圖表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學生掌握了這些與課本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后,就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課文中講解的知識,就可以提高學生對課文精髓的掌握。這樣學生不但學習了課文知識,而且擴大了學生對英國古代作家及作品的了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學生的見聞,為學生儲備了一些文學方面的閱讀知識。
高中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如果能夠對文章中的閱讀素材進行有選擇的閱讀,就會提高閱讀的速度,更好地理清文章的結構和脈絡,提高對文章內容的熟悉程度,從而更好地掌握文章的精髓。這些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起著重要作用,同時這也是老師教給學生的應該掌握的閱讀策略。閱讀策略的形成和掌握的熟練程度,需要學生不斷進行練習。另外,除了掌握相關的閱讀策略外,學生還需要了解其他的一些策略,以便更好地跟隨課堂的教學進度和了解老師的授課方式,從而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
學生不但是教學的主體,更是學習的主體,而且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以老師為主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要把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比如可采用小組教學的模式或者相互討論的模式等,以發(fā)揮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強化學生在教與學中的主體作用。
例如,為了讓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出來,提高對課堂的參與度,在教授具體的教材內容時,可把將要講授的和課文內容相關的單詞、語法、句型等知識,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在課前或課外提前觀看微課。這樣學生就能對將要講授的知識有個大概的了解,哪些知識是重點,哪些知識是疑點,從而在上課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地進行聽講,以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和教學效率。
要想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題的解題能力,僅僅靠英語閱讀課堂內的閱讀教學和學生的課堂上的閱讀訓練,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引導和指導學生在課外獨立自主的進行精讀和泛讀。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對具有不同英語基礎和水平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例如,對于英語成績好、基礎扎實的學生,就可以讓他們閱讀一些原版的外國名著;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就可以讓他們訂閱一些國內的專業(yè)英語雜志和報紙,比如《瘋狂英語》閱讀版、《China Daily》英文版等;對于成績差的學生,在課外要讓他們對學過的課文多進行復習,在保證復習效果的前提下,可閱讀一些簡單的、有趣的英語故事,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欲望。通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可以提高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的閱讀水平,更可以提高他們的獨立自主的閱讀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英語閱讀教學方式的變化以及英語閱讀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英語教師應該時刻注意最新的英語閱讀教學理論的發(fā)展動向,并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教學水平,結合現(xiàn)有的閱讀教學現(xiàn)狀,優(yōu)化閱讀教學,提高閱讀的教學水平。
[1] 謝迎春.對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水平的策略之探討[J].中學英語之友,2010(10).
沙施萍,1981年生,女,江蘇如東人,如東縣掘港中學英語教師,優(yōu)秀備課組組長,曾獲青少年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及縣嘉獎,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