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琳琳
[摘要]為國家培養(yǎng)綜合性高素質的外語人才,是大學開設外語課的重要目的,隨著英語在世界各個國家的發(fā)展,在國際的更廣泛使用,英語已然成為許多國家的第二語言,當然也包括中國。大學的在校生多是90后學生,他們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于單一的教學模式。為了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能力,就要以綜合素質為核心的現(xiàn)代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對其進行培養(yǎng)與探索。
[關鍵詞]綜合素質 大學英語 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0-0195-02
現(xiàn)代企業(yè)不斷要求員工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得到提高,大學就是在為現(xiàn)代企業(yè)培養(yǎng)需要的人才?,F(xiàn)在的企業(yè)大多在向國際化發(fā)展,對企業(yè)需要的人才要求也高,為了能更好地增加大學生的英語能力,為了大學生以后能更好地為社會、為企業(yè)做出貢獻,要掌握英語的核心素養(yǎng)概念,核心素養(yǎng)概念:在相應學段的學生接受相應教育的過程,對適應個人終生發(fā)展、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的逐步形成。
一、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
大學英語是我們在學校學習英語的最后階段,它也要求我們對英語的應用能力的提高。在大學我們是有英語四、六級的考試,而大多數(shù)學生在上大學之后已經(jīng)放棄了英語的學習,所以四、六級的考試情況可想而知。多數(shù)大學生會認為畢業(yè)后就用不到英語了,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經(jīng)濟全球化發(fā)展,很多企業(yè)面臨轉型,要向全球化發(fā)展,這對外語人才的需要是急迫的。多數(shù)大學生還沒有從初高中的教學模式走出,對英語的學習是被動的,對英語學習更是看重分數(shù),不重視學習過程和不愿意主動發(fā)言,并對學習有抵觸情緒,這怎么能讓我們的大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得到提高?[1]
而全國英語四、六級英語考試的改革,是對大學英語改革向實現(xiàn)邁出的重要一步。而出現(xiàn)的新題型,更能體現(xiàn)出中國大學生英語的缺點。如寫作中構思困難、文筆較生硬和對題目的理解出現(xiàn)一些偏差等等,很多學生對于英語的一些問題不知道如何適當表達。而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效率和應用能力這方面,大多數(shù)老師都缺乏關注。如很少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批改和評價,更沒注重學生的興趣、思考活動和關鍵需求,學生對他們也不是很滿意。
二、大學英語的情景式教學
情景式教學導入快,對于問題的探究容易設置,能把學生學習動力最大程度激發(fā)出來。所以,情景教學是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可以在輕松氛圍中讓學生掌握最佳的接受知識的途徑。“情”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境”是學生所處的教學環(huán)境,既是物理環(huán)境又是教學雙方的關系,要做到情境和諧統(tǒng)一??梢栽趫鼍爸羞\用英語交流解決設置的問題,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當然,要以綜合素質為核心,運用情景式教學來教學生的英語。我們要知道以綜合素質為核心的核心素養(yǎng),它是結合體,是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結合;注重學生在培養(yǎng)過程中的體悟,不是最后結果引導的方向;同時要有穩(wěn)定性、開放性和發(fā)展性,是畢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發(fā)展、前進的動態(tài)優(yōu)化過程,是學生確定能夠適應未來社會、促進一生學習和實現(xiàn)整體發(fā)展的基本保障。核心素養(yǎng)是關鍵的,不是全面的。核心素養(yǎng)要反映“個體需求”和“社會需要”。
運用情景式教學法,可以對具體的案例情景進行分析,也可以有目的地對情景進行推動,實際生活和企業(yè)運作可以跟語言應用進行結合。主要因為情景教學法的教學生動、參與度高和如實描繪事物,從而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枯燥無味,學生不用再死記硬背單詞或者進行無味的文章閱讀,更能體會語言在生活中運用的魅力,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在場景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語言思維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成為學生的必備技能,這是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很難培養(yǎng)出來的能力,它是可以提高大學生運用外語的相互溝通的能力,在完善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職業(yè)技能方面有一定效果。[2]如課文Unit 1 Growing Up(成長),我們在導入這節(jié)課時,通過讓學生回憶自己在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學的變化,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也跟他們自己生活貼近;并讓他們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提高他們英語溝通交流能力,然后讓幾名同學上來舉例說明自己的成長,當然全程英語交流,如有不會的老師進行及時糾正,并給學生鼓勵。
三、大學英語的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教學是滿足學生的最基本的心理需要的教法,認為滿足了個體內(nèi)部需要的過程就是學習,將注重突出教學的情意功能放在教學目標上,在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上讓學生平均平衡地達成。要在教學中滿足學生基本心理的需求,特別是所有權和戰(zhàn)略影響,情感性較強。只有創(chuàng)造教學條件,通過完成一系列工作,滿足學生的所有權和戰(zhàn)略影響,才會讓學生感到好好學習是有意義的,才愿意去學習。任務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充滿了情意色彩。
很多人認為將任務型教學運用在中國的英語課堂上是有必要的。但是學生的英語水平是高低不一的,程度好的學生少,大部分都停留在中級或中低級。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限制了活動和任務的開展。但很多英語教學中,還是以老師為中心,老師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比較重視,從而使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受到限制。所以,老師要著重花時間多講解英語的語言知識和語法,使學生在交流中更流暢。在任務型教學中,讓課堂上的學生有更多機會開口說英語,這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和個人學習能力,可以讓他們學習英語時更自信、更熱情。當然也要進行有效技巧的交流和句子的分析等等。[3]
任務型教學的基本步驟包括:任務的目標(Goals)、任務內(nèi)容的輸入材料的構成(Input)、基于這些材料而設計的各項活動(Activities)。教師設計教學活動要從學生的視角來,使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地進行學習活動,制定計劃并指導學生完成,也要完整地把任務告訴學生,分組進行任務,在任務中要記好時間,啟發(fā)學生、鼓勵學生。完成任務后,要求學生將此次任務總結成報告形式,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啟發(fā)和糾正學生的不足的地方,提升學生的意識,老師也要在過程中掌控教學進度,幫學生克服英語學習的障礙。電腦是任務型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可以用PPT給學生更直觀地展現(xiàn)英語。為了讓學生更完整有效地表達他們自己的思想,可以借助電腦軟件的幫助。如《新視野大學英語》中Time Conscious Americans(注重時間的美國人)這一課。先設計問題“What time is?(時間是什么)”“Why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time?(為什么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要注意使用時間?)”讓學生課前預習,還可以上網(wǎng)搜查有關資料,對問題積極用心。然后讓學生積極進行分組,小組成員根據(jù)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討論,找出其中的問題并積極找出解決方案。讓學生對課文快速瀏覽,大體知會課文意思。在進行具體分段朗讀時可以設置一些較簡單的問題和具有層次性的問題如“Americans' attitudes toward time(美國人對時間的態(tài)度)”“How do Americans use the time?(美國人是怎么運用時間的?)”“How can we make better use of our time?(我們?nèi)绾尾拍芨玫乩梦覀兊臅r間?)”,讓同學探索和認證。把課文分解,并總結各個大段段意:Americans focus on time(美國人注重時間);The meaning of time(時間的意義);How do Americans use the time?(美國人是怎么利用時間的?)然后讓學生自行理解課文,討論課文的詞匯和句型的運用方法。最后再進行復述,可以讓學生觀看關于時間的電影《Clockstoppers》(時光駭客)并寫下自己的感受。
四、情境式和任務型結合
情景式和任務型的結合能更大幅度地提高大學英語課堂的效率,提升學生的英語實景應用能力,促進教學目的更好地完成。對學生應要因材施教,設計的任務要適合學生自身需要,還要達到教學目的。實行任務時,小組合作學習自己領悟知識點,認真完成任務。完成任務之后,就自身原因和小組討論情況進行分析,再跟其他小組對比,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老師在最后對學生進行指導鞏固和糾正錯誤。我們要有利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把情景式和任務型有機結合;但它弱化了老師的作用,所以老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正確引導學生,可以更快提高他們英語學習水平,促使其更好地發(fā)展,讓他們各自做好分工,協(xié)調(diào)好合作關系。如Learning the Olympic standards for Love(學習奧林匹克愛的標準),放出奧運項目的圖片(The Olympic Games picture)并向學生提問“Do you know what time the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你知道奧運會什么時候舉行嗎?)”“How long held?(多長時間舉行一次?)”等,然后進行小組討論,老師解決學生的疑問,并對重點Olympic Games need love(奧運會需要愛)進行分析,最后,各小組進行對比,找出自身不足,老師及時糾正錯誤。這樣可促進學生整體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五、總結
所以,要以綜合素質為核心,培養(yǎng)大學生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而情境式和任務型的教學方法結合,可以發(fā)揮出一定的作用,可以提高英語教學課堂的效率,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英語能力,為大學生步入社會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吳秀芳.大學英語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J].教育教學,2014(03):64-63.
[2]范學瑩.以培養(yǎng)綜合素質為核心的大學英語情景式、任務型教學法[J].素質工程,2012(14):24.
[3]胡入云.從理論到實踐——淺談英語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課堂的實施[J].教學科研,2013(09):85-86.
[4]賈京,雷叔恩.任務型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在高爾夫英語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教海探新,2015(18):86-87.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