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建
(江蘇省如東縣雙甸鎮(zhèn)雙甸小學,江蘇南通 226400)
引導實驗探究 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
劉紅建
(江蘇省如東縣雙甸鎮(zhèn)雙甸小學,江蘇南通 226400)
在小學科學課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十分重要。通過實驗探究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本文結合教學實例論述了制訂實驗計劃,培養(yǎng)探究設計能力;進行實驗論證,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進行實驗交流,培養(yǎng)分析推理能力的策略與方法。
小學科學;實驗探究;科學素養(yǎng)
科學探究活動屬于探究活動的一種,就是把科學學習當成主要內容來進行的活動。這項活動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積極性,并有兩點好處:第一,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能夠充分感受到探究的樂趣,從而愿意主動進行觀察和思考;第二,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得到提高,其中也包括科學素養(yǎng)。小學科學教材中安排了很多科學實驗活動,這些活動大多在形式上體現為科學探究實驗。對于教師而言,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他們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需要發(fā)揮三個主要職責,分別是“培養(yǎng)”“引領”“幫助”,通過有效引領來提升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yǎng)。
作為科學實踐活動的一種,探究實驗具有鮮明的特點,具體表現為計劃性、目的性和階段性。在課程教學中,學生需要先“想”而后“做”。具體來說,就是在動手進行實驗前,首先應該了解實驗的主要目的,并對以下幾個問題有所了解:這次實驗當中,有哪些問題需要得到解決?需要事先準備哪些材料?具體的步驟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項?可能會出現哪些結果?在實驗開始前,教師需要和學生一起解決這些問題,并對實驗的步驟進行簡單梳理,再共同制定實驗方案。
例如,在學習“日食形成”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采取模擬實驗的形式,幫助學生了解日食的相關知識,首先和學生一起分析日食現象產生的原因,并針對結論進行討論。與此同時,還可以利用身邊的教具,模擬日食時的天體狀況、運動方式,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來判斷他們之前的猜測是否正確。在進行具體教學時,我首先請學生描述日食的特點。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后,是這樣敘述的:“太陽就像被一個很大的物體遮蓋住了”“遮蓋它的物體好像一個圓球,并且不透明”……敘述結束后,我對學生進行引導,請他們重點關注以下兩個問題:“在實驗中,我們需要準備哪些工具?可以模擬哪些天體?”在之前的描述中,學生對日食的特點已經有所了解,在實驗工具中,他們選擇了手電筒、地球儀和兵乓球,分別代表著太陽、地球和月球。之后,我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大家能用這三個物體來模擬天體運動的過程嗎?”“在試驗中,可能會有哪些情況出現呢?”
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進行熱烈的討論,并在實驗之后展示結果。通過這種“模擬操作”的形式,學生會了解到事物的本質,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制訂科學研究計劃的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這對于他們今后的科學后續(xù)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在開展科學探索的同時,教師需要尊重事實,設計合適的活動,幫助學生得出結論。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加強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實證能力,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構建起系統化的科學體系。
例如,在開展“抵抗彎曲”的實驗活動時,教師需要遵循“尊重數據、對概念進行建構”的原則,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整個過程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可以通過具體幾個步驟來進行:首先,教師請學生對可能出現的現象進行預測,比如結合自身經驗,選用幾個寬度不同的紙梁(具體尺寸為3cm、6cm及12cm),再估算它們大概可以承受多少墊圈,并進行具體的說明;其次,教師和學生一起制定實驗方案,對變量進行適當的控制,還可以在實驗的過程中對變量進行適當的調整,在此基礎上進行觀測,計算不同寬度的橋梁分別能承受多少個墊圈;再次,教師引導學生多次進行實驗,并記錄結果;最后,再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通過上述幾個步驟,學生可以進行實證研究,并在實驗中得到比較真實的數據,這樣的數據具有很強的實證意義和依據效力。
在開展實驗活動時,具體的方案可以由學生來進行。當設計工作完成后,教師需要及時進行鼓勵、評價和引導,幫助學生對實驗的現象、結果進行研究,抓住重點,預測實驗的現象、結果和相關的數據,同時及時進行思考,看看目前的問題可以通過哪些證據來解決。之后,可以讓學生多次進行實驗,除了對實驗數據進行記錄外,還要讓他們掌握一定的概念意識。至于記錄方式,可以劃分為許多種,比如文字、圖片等,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
教師在進行科學教學時,需要著重關注以下兩點:首先,關注科學概念;其次,當學生形成概念時,除了讓學生利用證據驗證自己的概念外,還可以在邏輯上和學生一起進行推理。此時,教師的作用非常重要,他們需要在課程中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建立起一定的邏輯關系,具體來說,也就是實驗現象和科學概念、事實依據之間的關系,并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在實際生活中逐漸建立起科學概念。實驗結束后,教師可以請學生把學到的邏輯關系應用到具體的問題之中。久而久之,學生不但學到知識,還能夠具備一定的推理能力。
例如,在開展“身邊的物質”這一實驗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對課程的重點、難點有所了解,此次實驗的難點是讓學生了解到物質的變化過程,看看是否有“新物質”出現。當學生完成了“折斷粉筆”和“燃燒火柴”的實驗后,意見并不完全統一。經過教師的歸納,他們的意見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粉筆被折斷后,并沒有新物質出現?;鸩袢紵?,有新的物質出現,也就是灰燼”;“粉筆被折斷后,有新的物質出現,也就是粉筆灰;而火柴燃燒后,也有新的物質出現,也就是灰燼”;“粉筆被折斷之后,新的物質出現,也就是粉筆灰;火柴燃燒后,生成的新物質有兩種,除了灰燼外,還有些許黑色物質”。
通過上述兩個實驗的學習,學生逐漸意識到,之所以他們最后的意見不太統一,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新物質”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些學生認為:“只要有東西出現,就屬于新物質?!笔聦嵣?,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為此,我及時引導學生發(fā)現自己的失誤:首先通過交流質疑,和學生一起探討“新生成的黑色物質、粉筆灰、灰燼是否都屬于新物質”;隨后,再進行引導和驗證,讓學生發(fā)現,當粉筆灰被收集在一起時,還可以用來在黑板上進行書寫,其實質并沒有發(fā)生改變,因此并不屬于新物質。和粉筆灰相比,火柴燃燒后產生的物質則不同,灰燼在實質上發(fā)生了變化,因此應該屬于新物質。最后,學生得出結論:“假如火柴能夠完全燃燒,那么就會有新物質出現。反之,如果燃燒得不夠充分,就會形成炭。炭和灰燼相比,并不具有相同的形狀,因此屬于不同的物質”。
以上的教學有兩點好處:第一,學生圍繞課程結果展開討論;第二,學生經過引導,會回顧整個實驗的過程,并及時總結經驗,學會反思,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科學素養(yǎng)。
在小學課程中,由于許多學生還缺乏科學認知能力,教師需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把握好這個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及時進行引導,可以采取“三個策略”(主要針對計劃、數據和交流)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水平,并不斷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1]谷海波.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09):195,197.
[2]張慶.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3(26):126.
劉紅建,1969年出生,男,江蘇如東人,本科學歷,主要從事小學科學教學與研究,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