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文欣
摘 要: 本文以??诮?jīng)濟學院為例, 在大學英語課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行動研究,探索適合大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實踐證明:在大學英語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營造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融洽課堂氛圍。
關鍵詞: 行動研究 大學英語 小組合作學習
一、小組合作學習行動研究的理論基礎
行動研究作為一種教學理論研究方法,發(fā)起于國外,近年來受到國內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Kemmmis和McTaggart認為行動研究是一種自我反思的方式,社會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過這種方式提高他們對自身所從事的社會或教育事業(yè)的理性認識和評價;對自己的工作過程和工作環(huán)境做出理性認識和正確評價。Numan概括了教學行動研究的基本要點,即“行動”和“研究”兩者相結合,在實踐中探討新觀點和新方法,提高對教學大綱、教學和學習過程的理解和認識,其結果是改進教學質量。Kemmis和McTaggart總結了行動研究的基本過程:計劃——設計一個研究方案以改進現(xiàn)狀;實施——把這個方案付諸實踐;觀察——觀察并記錄實施這一方案的效果;反思——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反思,分析評估效果,并在此基礎上做下一步的研究方案??梢娊虒W行動研究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通過觀察、鑒別、反思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制訂行動計劃,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并在教學中不斷進行自我反思,通過反思提高對自己的教學活動、教學過程和教學環(huán)境的理性認識和正確評價,這種實踐探索性活動對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科研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有很重要的影響。
合作學習是“對傳統(tǒng)教學進行改革, 科學地利用了生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成為世界教學方法中的主流方法之一。它對于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與時代相適應的合作觀和競爭觀等,起到了極其積極的作用,其實效令世人矚目”(王坦,2002:105)。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合作學習的代表人物約翰遜(Johnson)認為,合作學習是在教學中采用小組的方式以使學生之間能協(xié)同努力,充分地發(fā)揮自身及其同伴的學習優(yōu)勢(馬蘭,2005:4)。
二、行動研究的實施
針對目前國內大學英語教學一般都是以大班授課為主,雖然教師大部分都會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但是,效果往往無效或者低效。為此,筆者在大學英語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行動研究,以期找到大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模式。
本研究以筆者所教授的2015級財務管理本科7班和2015級電子信息2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開展行動研究,小組合作學習從2015年2月到2016年7月, 實施一個學期。在此期間,筆者采用課堂觀察、問卷調查、訪談記錄等形式對此次行動研究進行跟蹤調查。
筆者按照異質分組的原則,6人~8個人一組,每組設1名責任心和組織能力較強的組長,負責小組活動的具體落實和開展。根據(jù)本學期大學體驗英語的課程任務及教材編排特點,筆者在開學初將所有單元適宜合作學習的任務設計好, 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貫穿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部分。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分工協(xié)作,在課前制作跟所學單元主題相關的PPT,或小組預習并回答所預留的問題。拿到任務后,小組成員共同討論,以自己的形式展示課前搜索到的信息。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學會了如何利用網(wǎng)絡信息資源進行信息檢索,學會了如何合作學習并制作PPT展示。課中,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請每組學生承擔課文中的一小段,一起研讀并回答問題,或就課文中的問題進行討論并呈現(xiàn)觀點。課后采用小組做課后習題、小組檢查課文朗讀與單詞聽寫的形式來檢查課文掌握情況,當然,課堂上教師要進行檢查,亦可根據(jù)班級的具體情況安排課后拓展練習,比如小組主題戲劇表演。
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除了做到教師對小組整體進行綜合評價和個體評價外,還應盡量做到組員之間的組內評價和各小組之間的組間評價。
三、行動研究的結果及反思
此次研究進行了一個學期,在學期末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為的是從學生角度來審視此次行動研究的效果,發(fā)放問卷73份,回收73份。問卷調查情況如下:62名學生(84.9%)喜歡在大學英語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4名(5.5%)不置可否,僅有7名(9.6%)不喜歡;40名學生(54.8%)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強化英語課的教學效果幫助很大,31名(42.5%)認為有一點幫助,僅有2名(2.7%)認為沒有幫助;通過小組合作學習,27名學生(37%)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有很大提高,39名(53.4%)認為有一點提高,僅有7名(9.6%)認為沒有提高;20名學生(27.4%)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對提高自己學習英語的自主性有很大幫助,47名(64.4%)認為有一點幫助,6名(8.2%)認為沒幫助;通過小組合作學習,62名學生(84.9%)覺得英語老師更親和了, 1名(1.4%)覺得更嚴厲了,10名(13.7%)覺得對英語老師的印象沒改變;58名學生(79.5%)對大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效果表示滿意,14名(19.2%)表示不太滿意,1名(1.4%)表示不滿意。
從問卷調查結果可知,在大學英語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行之有效的,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主能力,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力,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有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融洽,學生的英語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高,但學生之間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仍有待進一步增強。
在行動研究的班級中,筆者所采用的小組合作方式有:小組預習并回答預留的問題、小組檢查課文朗讀與單詞聽寫、小組主題表演、小組做課后習題、小組制作主題PPT 并講解和小組討論觀點并呈現(xiàn)。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們比較喜歡的小組合作方式是:小組制作主題PPT并講解、小組預習并回答預留的問題和小組做課后習題。學生認為這些方式有利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并對課文的主題內容有較深的了解,可以鍛煉英語口語能力,提高學習的效率。課堂教學觀察也發(fā)現(xiàn)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以后,班級整體的課堂教學氛圍較活躍,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更融洽、頻繁。
當然,此次調查研究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少問題值得教師反思并給予改進:(1)對英語基礎普遍比較好的班級進行異質分組效果較好, 但也會出現(xiàn)包干現(xiàn)象,即任務幾乎都是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在做,其他學生則坐享其成,搭便車。對此,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挑選有威信、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人為組長,教師布置的任務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有參與度、明確分工,任務完成后,教師可以以問問題的方式來確認其他組員是否參與,其他組是否認真聽,然后教師應對小組整體和小組具體成員給予及時客觀的評價,并進行組內和組間評價。此時,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同學間的相互監(jiān)督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2)對于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的班級, 仍然按照異質分組,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跟組長訪談時,組長反應小組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基礎差的組員老是推諉不做,理由是不會。 因此有組長建議:分組時組員之間的差距不要太大,要不然會出現(xiàn)“包干”和“甩手”現(xiàn)象。在跟教師訪談時,也有教師覺得對基礎普遍較差的班不能按異質分組,強弱結合的分組對弱的學生英語水平改變不大,而應該在班級內按層次來分組,好的一組, 差的一組,這樣組內學生的英語水平差距不大,再根據(jù)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任務。有老師希望學??梢詫Υ髮W英語進行分層次教學,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小組合作會比較理想,因為水平相當高而展開教學。(3)在教師訪談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師覺得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沒有特別大的實質性效果,但比不做要好些,還是有一定的作用。她們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時發(fā)現(xiàn)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當問及“您對小組合作學習有何改進建議”時,有相當部分教師的回答是沒有什么好的建議, 這表示教師缺乏反思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善于進行教學反思,針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思考并探究解決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結語
本文是基于??诮?jīng)濟學院大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研究的一個反思過程,提出由異質分組、任務型互動活動設計、小組組織運行和合作學習效果評價四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組成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實踐表明,這種模式有利于小組成員間取長補短、互幫互助、共同提高,不僅提供了更多個人參與與展示的機會,還鍛煉了團隊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行動研究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改善證實,比如“在基礎普遍比較差的班級進行好的一組和差的一組分組效果如何”,還有待實踐的驗證。希望有越來越多的教師可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行動研究,在行動中反思并尋求最佳解決方案,最終培養(yǎng)出具有合作意識且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較強的人才。
參考文獻:
[1]Kemmis & McTaggart.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Victoria, AUstral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2.
[2]Numan,D.The teacher as researcher.In.C.Brumfit &R.Mitchel(eds).Research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CLASSELL,1990.
[3]馬蘭.合作學習[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何文娟,劉劍,楊帆.大學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行動研究[J] .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5).
[5] 王薔.英語教師行動研究[M] .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2.
[6]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M] .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7] 張紅霞.大學英語課堂有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及其效果的研究[J]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