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 靖
社交媒體與傳播人際性的重構
文/姚 靖
傳播活動從產生之初,就具有社會性和人際性的雙重特性。但是,隨著傳播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大眾傳播時代的到來,人類傳播活動的社會性不斷增強,而人際性卻不斷弱化,甚至被社會性所遮蔽。直到互聯(lián)網時代及其以后的媒介產生,為恢復傳播的人際性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力圖闡釋以社交媒體為主要代表的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的媒介是如何恢復被大眾傳播所遮蔽的人際性的。同時,文章也指出這種人際性的恢復存在一定的問題。
社交媒體 傳播活動 人際性
人類的傳播活動始終伴隨著社會性和人際性,但是在具體的傳播媒介演化和傳播實踐發(fā)展過程中,呈現(xiàn)出社會性與人際性的雙重變奏現(xiàn)象。一方面,隨著大眾傳媒時代的到來,人類傳播活動的社會性不斷增強,傳播成為社會中具有重要意義的組成部分。但是,傳播的社會性不斷增強,導致傳播本身具有的人際性不斷被遮蔽甚至被忽視。而傳播人際性得以被重新發(fā)現(xiàn)、重視還在于傳媒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正是以互聯(lián)網技術為主要平臺的各種技術的不斷產生,為傳播人際性的恢復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性。在移動社交媒體時代,人際性的恢復是兩方面的:一方面,社交媒體為人際性的恢復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人際性;另一方面,人際性的恢復是具有代價的,即其表現(xiàn)為虛擬空間人際性的恢復而現(xiàn)實世界人際性的不斷收縮。
人類傳播活動本質上是具有社會性的傳播活動,其產生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又是一定社會關系的體現(xiàn),這說明了傳播的社會性特征。對此,黃旦教授在其著作《新聞傳播學》一書中提出了一個觀點,認為新聞傳播活動的產生源于兩個重要原因。一是新聞傳播活動的產生是社會勞動的產物,社會性勞動結成了關系,有關系就需要信息的交流與傳播,于是出現(xiàn)了新聞傳播。因此,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推動了社會相互關系的發(fā)展,關系的發(fā)展促進了信息需求的進一步發(fā)展,而社會的信息需求又成為新聞傳播發(fā)展的動力。如此循環(huán),形成了社會與新聞傳播之間的良性互動。這一點已經為眾多新聞傳播學者所公認。
二是傳播又具有人際性的特征,而這是為大多數學者所忽略的。傳播之所以具有人際性的特征,這是和傳播產生的原因相關的,在這一點上,黃旦教授論述得比較清楚,他認為新聞傳播活動的產生也源于人際性。因為,新聞傳播說到底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和互動,是從人際性關系和社會性關系來看,新聞傳播活動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會性勞動,在于社會關系。但是,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畢竟是不同的,人際關系是社會關系中的特殊一類,時時刻刻打著社會關系的烙印;人際關系總是要受到社會關系的制約,同樣,學者查爾斯·庫利認為,“所謂傳播是人際關系借以成立的基礎,又是它得以發(fā)展的機理”。因此,傳播是一種建立在人際性之上的社會性活動。
由此,僅僅從傳播活動的原因進行分析就可以知道傳播活動是具有社會性和人際性雙重屬性的活動。此外,關于傳播的社會性和人際性分別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播的社會性的表現(xiàn)
1.傳播是社會系統(tǒng)的一部分,一種社會性機制。在這一點上,傳播的社會性表現(xiàn)為傳播本身作為一個社會信息系統(tǒng),是整個社會系統(tǒng)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這是傳播的一個特征。作為社會系統(tǒng)中的一部分,傳播在社會中成為社會信息傳播和控制的重要的工具和渠道。因此,傳播是一種社會性的控制機制。
2.傳播與社會形成多邊依賴關系。傳播作為社會系統(tǒng)中的一部分,與其他系統(tǒng)處于一種相互依賴的狀況。傳播系統(tǒng)和社會其他系統(tǒng)之間相互依賴并形成了雙向的“結構依賴關系”。即一方面?zhèn)鞑ハ到y(tǒng)因為具有強大的信息傳播能力和影響力,使得其容易受到其他社會系統(tǒng)的親睞;另一方面,傳播系統(tǒng)要進行傳播活動,完成自己的任務和目的,不得不依賴其他社會系統(tǒng)和部門。其他的社會系統(tǒng)為傳播系統(tǒng)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同時,又成為傳播溝通和服務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傳播與社會其他系統(tǒng)形成雙向依賴關系,也是傳播的社會性一個重要體現(xiàn)。
3.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傳播的社會性還體現(xiàn)在其社會中的結構和功能。傳播的社會功能是傳播社會性的集中體現(xiàn)。對此,傳播學的奠基人之一,拉斯韋爾認為傳播有三大功能:環(huán)境監(jiān)測功能、應對環(huán)境的功能和文化遺產傳承功能。此外,傳播學教授施拉姆則又論述了傳播的經濟功能。這說明傳播作為社會系統(tǒng)的一部分,和社會其他系統(tǒng)具有依賴關系,在這種依賴關系中傳播實現(xiàn)著自己的功能和作用。
(二)傳播的人際性的表現(xiàn)
1.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方式。傳播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方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實際上也是一種傳播,正是傳播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一個具體的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來看,傳播活動包含著至少三個要素:傳者、內容和接收者。傳播者加工信息,將內容傳播給接收者,這其中就包含著傳者和接收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一定程度上,傳播活動就是人與人之間交往方式的一個具體形態(tài)。
2.對人的依賴和尊重,以人為核心形成的相互關系。傳播的人際性還體現(xiàn)在傳播活動實際上是基于人的相互關系的活動,這種活動表現(xiàn)為對人的依賴和尊重,其以人為傳播的中心。一方面,傳播活動是傳播者和接收者行為的體現(xiàn),缺少其中一方則傳播難以進行,因此它對傳播主體具有依賴性;另一方面,傳播對傳播客體即內容具有依賴性,而這本質上是對人的依賴,因為任何傳播內容都離不開傳播主體的加工和制作,傳播內容是傳播者人工的產物。此外,從傳播的目的來看,其還在于服務于人,為人的生活生產提供信息和決策依,也是對人的知情權的一種尊重和滿足,因此,這也體現(xiàn)了傳播的人際性。
從傳播本身誕生來看,傳播無疑具有社會性和人際性的雙重特征。但是,傳播本身又是一個極度依賴技術發(fā)展的社會系統(tǒng)。技術本身的變革也在塑造著傳播形態(tài),改變著傳播結構和屬性。物質媒介的介入帶來了傳播關系、傳播模式的變革。如果說早期的傳播更注重人際性關系的話,那么隨著媒介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技術在介入傳播過程的同時,不僅改變了傳播模式和關系,也改變了傳播具有的基本屬性。就傳播本身來講,人類傳播從開始的社會性和人際性并重的平衡狀態(tài)轉變?yōu)榇蟊妭鞑r代傳播的社會性增強,人際性減弱的失衡狀況??梢哉f,技術的介入與媒介的工具屬性帶來了大眾傳播強勁的社會性功能,與此同時,其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傳播中的人際性一面受到了遮蔽和弱化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播凸顯出非個人化的特征。隨著大眾傳播的不斷發(fā)展,傳播的社會性不斷增強,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傳播的非個人化特征逐漸凸顯。這主要是說,傳播者和新聞傳播者無論以何種面目出現(xiàn),其均不代表個人而是社會中的一個組織或者機構。由此,傳播本身的機構性增強。
2.傳播的機構性特征。因為傳播者本身不再以個人的身份出現(xiàn),職業(yè)化的傳播者和專門的傳播機構誕生,在這種情況下,傳播機構面臨的是與其他社會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直接的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關系。無論是報紙、廣播還是電視,其實際上都是以傳播機構為傳播者而進行的傳播活動。這是一種點對面的傳播模式,即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傳播,這被稱為“第一媒體時代”。在“第一媒體時代”里,凸顯的是傳播機構的力量和作用,這不同于“第二媒介時代”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傳播環(huán)境中強調傳播個體力量的特征。
3.傳播只對社會整體負責。這是指傳播活動本身不再關注社會成員個體,而將關注點放在整個社會的運行和發(fā)展上。在這一點上,實際上強調的是傳播的社會功能和作用,而非傳播對個體的功能和作用。機械媒體的出現(xiàn)不僅使得傳播雙方之間出現(xiàn)了機械物,而且媒介本身的特點也注定了其只能對整個社會發(fā)言,而無法顧及社會中的個人。
如果說大眾傳播時代凸顯的是傳播的社會性特征,那么,互聯(lián)網及其以后的媒介則更加凸顯出傳播的人際性特征。兩者的轉變是基于傳播媒介技術的發(fā)展而產生的??梢哉f,互聯(lián)網是傳播人際性的開端。因為互聯(lián)網作為一種媒介,有史以來允許傳播者與接收者同時接受和生產信息。馬克·波斯特在《第二媒介時代》中提“第二媒介”時代的概念,沒有了傳播中心,幾乎人人都可以參與散點的雙向交流。人與媒介之間的關系從少數人說、多數人聽的“第一媒介時代”轉入所有人說、所有人聽的“第二媒介時代”之后,主體獲得了解放。這種主體性得到解放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傳播人際性不斷增強的過程。由此,傳播實現(xiàn)了從大眾傳播時代社會性向互聯(lián)網時代及其后期的人際性的轉移。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播主體的個人化,傳播方式的人際化。隨著移動新媒體時代傳播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媒介演變的總趨勢是傳播主體個人化,傳播方式的人際化,媒介世界最終演變?yōu)橐匀穗H傳媒為主體的全球一體化點網狀媒介系統(tǒng)。一方面,就傳播者本身而言,由于社交媒介本身提供技術上的可能性,使得大眾傳媒時代的受眾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和生產者。這改變了以媒介機構為主導的傳播模式,形成了以個人為傳播主體的傳播模式,由此,人人都是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另一方面,隨著社交媒體的出現(xiàn),信息的傳播方式也體現(xiàn)為人際間的傳播。這不同于大眾傳播時代信息傳播以媒介機構為中心,其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傳播。就社交媒體本身而言,以微信為例,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和轉發(fā)等就是信息的人際間傳播。
2.人成為傳播活動的中心,傳播具有“人”的偏向性。學者李沁提出了“沉浸傳播”,他認為在“沉浸傳播”時代,媒介本身不再是收集和傳播信息的中心,而是人變?yōu)橹行??!皩⒚總€人作為中心”的追求使沉浸傳播形成最具民主性的傳播功能,從而重構社會人際關系,社交媒體本身為沉浸傳播的出現(xiàn)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其實際上是一種無時不在的全面立體的傳播方式。而依托于智能手機的社交媒體本身也就具有手機的伴隨性特征,不僅如此,其突破了時空限制,是沉浸傳播的理想媒介。在這種傳播形態(tài)中,人是傳播活動的中心,一切以人的行為和需求為導向。這不同于大眾傳媒時代以信息或者以傳播機構為中心主導的傳播模式。在這種以人為中心的傳播形態(tài)中,傳播媒介成為具有“人”的偏向性媒介。對此,李沁教授認為,沉浸傳播為人定身打造,離開了人則沒法實現(xiàn),沉浸傳播不僅是以人為中心,人也是沉浸傳播得以實現(xiàn)的原因,因為在沉浸傳播中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媒介本身。因此,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沉浸傳播,其偏向是什么?既不是時間,也不是空間,而是“人”?!叭恕笔浅两鞑サ乃负退蕾?。
3.從面對面的人際傳播到“點對點”的人際傳播。
社交媒體時代的傳播人際性還表現(xiàn)在傳播行為是對原始的面對面?zhèn)鞑サ幕謴?。在以技術為中介的傳播活動中表現(xiàn)為“點對點”傳播的實現(xiàn)。這種“點對點”的傳播本身是面對面?zhèn)鞑サ囊环N恢復,但又不是面對面?zhèn)鞑サ膹椭啤F渚哂凶陨淼奶卣?,這表現(xiàn)為社交媒體時代的“點對點”傳播具有傳播關系的虛擬性特征。而這在面對面?zhèn)鞑ブ惺遣淮嬖诘?。“點對點”的關系傳播意味著傳播活動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xiàn),但是正是因為這種虛擬性,使得其在虛擬空間的實現(xiàn)以現(xiàn)實世界人際關系的萎縮為代價。
傳播的社會性和人際性是傳播的雙重屬性,這種雙重屬性伴隨著傳媒技術本身的演化而不斷變化,在大眾傳媒時代,傳播的社會性不斷增強而人際性不斷削弱,甚至被遮蔽。隨著社交媒體本身的出現(xiàn),其為人際性的恢復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由此,傳播的人際性得以恢復。但是,傳播的人際性的恢復不是對面對面?zhèn)鞑r代人際性的復制,其又有自身的特征,即傳播關系的虛擬性。而正是這種虛擬性使得其對人際性的恢復以犧牲人際性本來具有的意義為代價。
作者單位 玉林師范學院政法學院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黃旦.新聞傳播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7.
[3]丁未.回歸人際性大眾傳播的另一個視野[J].現(xiàn)代傳播,1997(06).
[4]呂怡然.傳播:交流與溝通[J].新聞記者,2001(03).
[5]李沁,熊澄宇.沉浸傳播與“第三媒介時代”[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