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津津
大學生憲法教育是就是通過了解憲法知識,形成憲法意識 ,樹立憲政精神并將憲法自覺內化為實踐中基本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的過程。大學生作為國家法治建設的未來接班人,對其進行憲法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首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就提出了“要以設立國家憲法日為契機,深入開展憲法宣傳教育,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切實增強憲法意識”在近期召開的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在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方面上再次強調,要“維護憲法權威”“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當前,憲法教育已成為對大學生進行法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2015年新修訂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也凸顯了憲法教學地位。因此,認識大學生憲法教育的意義及討論如何有效提升大學生的憲法教育的有效性是當前的重要法治教育任務所在。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它規(guī)定著公民與國家之間的基本關系,是一切政治生活的最高準則,是凝聚著我國人民的基本共識和基本價值觀。憲法教育能讓大學生更清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掌握我們國家制定的規(guī)則和社會秩序。憲法是法治的基礎和核心所在,我國所有的法律的來源和基礎就是憲法。大學生法治思維的養(yǎng)成前提是習得一定的法律知識,而目前我國已經(jīng)形成法律體系,法律條文浩瀚如海,對大學生來說,法治意識的培育和法治思維的養(yǎng)成并不是要通達每一部法律,知曉每一條法律規(guī)定,而是要懂得法律條文背后蘊含的理性價值和法治精神。我們要從法律的基礎和來源入手,這就是憲法。所以,加強大學生憲法教育有利于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形成和法治思維的養(yǎng)成。
對大學生進行憲法教育是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捷徑之一。“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了當今時代對國家、社會、個人的價值追求,是大學生樹立理想、堅定信念、奮發(fā)有為的價值基礎。憲法集中體現(xiàn)了黨和人民的意志,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和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我國憲法經(jīng)過幾次修訂完善,現(xiàn)行憲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大量相符合的內容,它容納了平等、公平、正義、誠信、愛國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部精神,確立了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最高地位[1]??梢哉f,憲法共識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基礎。因此,憲法教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yǎng)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升大學生憲法教育的有效性有利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yǎng)成。
大學生作為即將走向社會的公民階段的群體,他們公民意識程度的高低,對我國今后實現(xiàn)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實現(xiàn)有著至關重要作用。合格的現(xiàn)代公民應該是能夠認識公民在憲法上的主體價值與尊嚴,即具有憲政意義上的公民人格。正如羅爾斯所說:“任何文明社會的成員都需要這樣一種觀念,這種觀念能夠使他們把自己理解成為具有某種政治地位的成員——在一個民主社會中,就是平等的公民身份的政治地位,以及了解這種政治地位如何影響他們與其社會之間的關系”。而憲法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形式,它構成公民意識的主要內容,不是自然承襲,而是需要培養(yǎng)和教育。由于歷史的和現(xiàn)實的原因,目前來看,我國公民較大程度缺乏憲法意識。在法治社會建設過程中,如果憲法不能成為公民的基本準則和一切行動的基本規(guī)則,全面依法治國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就只是天方夜譚。提升大學生憲法教育,能直接推動大學生憲法意識的形成,能幫助大學生形成以民主、法制和權利意識為主要內容的公民意識。
當前我國法治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對憲法的了解和深入,從而對大學生的憲法教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
中國的憲法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有100多年的滄桑歷史,然而人民的憲法意識并不樂觀,這與憲法教育在高校教育中長期處于無足輕重的地位是密切相關的。一是憲法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頂層設計不完善。目前,大學生一般是通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等課程接受普及性的法治教育,但法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一直處于劣勢地位,關于憲法教育就更是少之又少。近年的大學生高校教育中,法治教育雖得到一定重視,但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法治教育的地位還依然較低,憲法教育在法治教育所占的比重更是十分有限。即使高校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中專設有憲法部分,面向所有專業(yè)學生進行通識教育,是大學生憲法教育的主渠道。但由于實踐中教師能夠講授的課時所限,大學生一般只有三到五個課時學習憲法部分,這對于要實現(xiàn)培育大學生的憲法意識、形成大學生法治思維、樹立大學生法治信仰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除此以外,課堂教學之外的憲法教育還較為隨意,沒有固定化和常態(tài)化,通常都是不定時組織一些法治座談、學術講座、文化節(jié)目來宣傳憲法知識和法治理念,沒有統(tǒng)一的計劃和編排來系統(tǒng)地推動大學生憲法教育的實施和深入發(fā)展。二是受教育者對我國憲法的重視不足。一方面,憲法不直接影響公民的權益使得大學生對憲法的關注度不高。在我國,憲法作為規(guī)定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社會制度的根本大法。它多是對國家的基本制度、大政方針相關聯(lián),與公民日常衣食住行的基本行為的原則性、概括性的宏觀指向,并無具體懲罰性的規(guī)定,所以不直接影響人們的權益。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大學生對一些實用性較強的法律較為感興趣,如刑法、民法、婚姻法、合同法等法律的學習積極性較為濃厚;另一方面,在憲法知識教育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教育關系的認識上存在著重知識、輕理念,重道德教育、輕法治教育的窠臼。上述兩種狀況造成了大學生對憲法遙不可及的仰視。這在實踐中大大削弱了大學生學習憲法的積極主動性。
列寧曾說過,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我國的法治教育初期發(fā)展的時候,整體上深受蘇聯(lián)以維辛斯基為代表的蘇聯(lián)法學家長期以來將憲法看作國家法,受此觀念的影響,我國的憲法學教學和研究也一直特別強調憲法的國家意志性。在高校憲法教育的基礎課中的教授部分,對公民基本權利部分講授的比例明顯較少,更多強調義務的履行。大部分基礎課老師大都是思政教育專業(yè)背景出身,法律專業(yè)、法學專業(yè)的老師大都承擔專業(yè)課的教學任務,很少承擔“基礎課”教授工作。因此,在“基礎課”中,一些教師有因為不好講、講不好等原因就少講、不講。有的教師只是介紹一些憲法條文而一帶而過,沒有深入分析憲法背后所蘊含的法治價值;更有些老師干脆不講,讓學生自學。種種現(xiàn)象讓大學生不能深入了解憲法所賦予的基本權利,培養(yǎng)憲法意識、樹立法治思維更無從談起。
高校禮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正確的法治理念的樹立,其最終目的是全面提升公民的法治素養(yǎng)。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體現(xiàn)的“依法治國、執(zhí)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與憲法是有著相同的政治共識基礎。深入領會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蘊涵是大學生樹立“憲法至上”法治意識和樹立大學生法治信仰的基礎。一要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價值底蘊的理解。高校在教學實踐中應該以時代主題為切入點,將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十八屆四中全會的主題相結合,從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要求和新任務出發(fā),去幫助大學生加深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解,讓大學生從宏觀上領會到“憲法至上”的精神實質。二是改革教學的方式方法,提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實踐教育。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特別是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只有讓大學生親自參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宣傳、憲法精神宣傳、個案調查走訪等實踐環(huán)節(jié),把憲法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加深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解,形成守法意識、法律平等意識、維權意識、監(jiān)督權力運行的意識,把憲法內化為自己一切行為的基本準則,從自發(fā)到自覺,對憲法和法律的產(chǎn)生崇敬和信仰。
目前在對大學生的法治教育中,憲法教育得到一定的提升和加強,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中專設有憲法部分,面向所有專業(yè)學生開設,是廣大非法律專業(yè)大學生進行憲法教育的主課堂。但在實踐中,在課程安排設置上,一般只要求3~5課時的憲法課程時長,而想通過這么有限的課時樹立大學生憲法至上的法治理念、樹立憲法至上的法治信仰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法治教育課程設計者應加大憲法教育在法治教育中的比重。高??蓪iT開設憲法通識課程和部分基礎法選修課程。在基礎課方面,教師應該書本有限的內容上進行拓展,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態(tài)等多個角度,讓非法律專業(yè)的大學生能深入了解憲法的內容,并結合與大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法律課程來加強大學生對民生、權利與義務、權力運行的監(jiān)督、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方面內容的關注度,提升大學生運用憲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開設法律選修課方面,可開設與憲法相關的法律選修課,鼓勵學生選修此類課程。教師應該聯(lián)系大學生在就業(yè)、生活等方面的內容,精心選擇相關的案例進行講解,讓學生通過此類課程,激發(fā)對憲法的情感,樹立憲法至上的信仰。同時,還應該充分運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新媒體力量,來提升大學生學習憲法、維護憲法權威的自覺性。如開展微信平臺憲法知識競賽、傳播與大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案例等來提升大學生了解憲法的興趣和積極性。
當下的時代潮流,是一個權利的時代,這是我國的趨勢所向,也是當下世界各國的潮流。過去我國的法治教育更多強調的是義務與責任,而現(xiàn)實生活中暴露出來的權力腐敗、維權受阻現(xiàn)象越來越多,這使得一些大學生把憲法教育當成一種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教育,將其束之高閣?!肚嗌倌攴ㄖ谓逃缶V》強調“將權利義務教育貫穿始終,使青少年牢固樹立有權利就有義務、有權力就有責任的觀念”。權利與權力的關系是憲法最基本的內容,也是大學生憲法教育的主要內容。憲法教育主要包含四大核心內容,即民主教育、權利教育、權力教育和法治教育[2]。其中,大學生權利教育是使大學生了解并正確行使國家憲法賦予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做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權力教育是通過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一切國家權力都應正確行使的法治理念。因此,提升大學生憲法教育的有效性,必須厘清權利和權力的關系,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權利權力觀。在“基礎課”中,高校教師不僅應該詳細地介紹憲法所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還應該把維護自身權利和監(jiān)督權力的運行作為憲法教育的重點內容,提升大學生維護權利的法治意識,提高大學生對權力運行的監(jiān)督意識,培養(yǎng)起大學生的自我主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同時,還要把一些關鍵節(jié)點講清楚。例如,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依法治國與依憲治國的關系、憲法基本權利與社會主義的關系、愛國與責任的價值追求等等,只有這樣把一些重要的邏輯關系講明白,才較好地完成憲法教育的教學任務。
《中共中央關于全而推進依法治國若十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法治權威能不能樹立起來,首先要看憲法有沒有權威”,“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這為加強大學生憲法教育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按照《決定》精神對大學生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高校教師應該在課程教學中主動增強憲法教育的比重,在實踐性教學中向大學生傳播憲法至上的法治理念。一是從頂層設計上看,應修正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比例結構。應提高法律知識部分在“基礎課”的比重,加大法治教育力度。同時,修改法律部分的課程結構,加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學習,法律通識部分可課后布置成作業(yè)或者實踐部分加以深化。二是明確憲法精神教育內容。要重點講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對國家和社會生活具有極為廣泛的、深刻的影響和作用,憲法在國家制度體系中具有統(tǒng)領性和最高法源性[3]。三是通過分析大學生身邊的維護個人權利等案例,結合我國國情和憲法知識,使憲法精神深入人心,樹立起憲法至上的清醒認識。法治入憲不僅關乎國家與社會的發(fā)展,與大學生也有著緊密聯(lián)系。因此,高校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引入各類貼近大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發(fā)展、貼近國家國情的教育資源,充分發(fā)揮大學生主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增強學生的憲法精神和樹立起大學生的法治信仰,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憲法教育的實效性。四是高校應加強憲法精神宣傳教育。宣傳教育活動應覆蓋全校師生員工,如組織教職工學習憲法,開展座談會等。高校應鼓勵學生個體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親朋好友、同學同事進行宣傳,如可將大學生對弘揚憲法精神方面的實踐納入年度學生的社會實踐體系。同時,充分利用寒暑假和“三下鄉(xiāng)”等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國家憲法日等重大紀念日來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如在國家憲法日這一天,可組織新入職的教師和大一、研一新生集體向憲法宣誓,通過儀式感來激發(fā)學生和教師對憲法的崇敬感和神圣感,為憲法精神的樹立打好基礎。
[1]李炳輝,周葉中.論我國憲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尋找當代中國的共識基礎[J].法學論壇,2012(04):51-58.
[2]鄧海娟.鄒議當代大學生的憲法教育[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09):45-46.
[3]陳大文,王一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背景下大學生法治教育新任務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5(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