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
二戰(zhàn)時期紙質地圖的保護修復
倫敦丘吉爾作戰(zhàn)室(CWR, Churchill War Rooms)的丘吉爾博物館地圖室展示有二幅大尺寸地圖:不列顛群島及北海地圖(2208mm×2815mm)和世界地圖(5410mm×2460mm)。為配合地圖的陳展狀態(tài),對處于展覽原位的地圖相關區(qū)域進行表面清潔、加固和修復保護。
諾佳修復工作室(Noga Conservation)修復人員經調查和測試發(fā)現(xiàn),地圖損害大多是由于自二戰(zhàn)以來持續(xù)使用時,受到的電燈光照和大氣污染所致。雖然是印刷版,但兩幅地圖上均有多處人工使用石墨、彩色鉛筆和墨水所加的注釋,有多張使用金屬針固定的紙標簽和幾個用絲線固定在地圖前的薄木板。確定主要解決兩個保護修復問題:第一是加固地圖在戰(zhàn)爭時期被圖釘固定時導致的粉化和脆弱區(qū)域;第二是清除地圖底部區(qū)域的一層厚污垢。為避免清洗時地圖受到染色污染,研究選取海蘿(funori)用作地圖的主要清洗和加固材料。海蘿無毒,安全性、滲透性良好,能迅速有效減少污漬,而且對脆弱區(qū)域起到加固作用。將海蘿分次敷于底部污垢各個小的區(qū)域30s至1min后用棉簽去除,然后用吸墨紙吸干水分。破損處海蘿加固后,使用日本桑皮紙(Japanese kozo paper)和小麥淀粉糊進行修復。本研究的保護處理方法為處于展覽狀態(tài)的紙質地圖的保護修復實施提供了一種借鑒。
馬江麗 參考文獻《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Conservation》,2016,39(2):13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