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雨晨
(云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從《三國演義》英譯看譯者文化身份
董雨晨
(云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三國演義》中的文化翻譯一直是譯學研究的重點。在跨文化視角下,由于中外譯者文化身份的差別,其翻譯態(tài)度、策略方法、翻譯目的以及翻譯效果都截然不同,造成其譯本風格迥異,也適合不同的讀者。文化身份也是評判文化翻譯的一個重要標準。
文化翻譯;文化身份;《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自問世以來就吸引了眾多的讀者和譯者,其英譯也是譯學研究的重要課題。隨著中國文學文化譯介工作的進行,《三國演義》的重譯工作從未間斷,其譯本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在20世紀,英國譯者鄧羅的全譯本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和美國譯者羅慕士的全譯本Three Kingdoms自問世以來已在國內外受到了眾多讀者的追捧,而2014年5月虞蘇美的全譯本The Three Kingdoms的問世既標志著這部文學名著終于有了中國人的譯本,也從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對譯本及譯者進行研究提供了可能[1](P2)。因此,本文選取英國譯者鄧羅和中國譯者虞蘇美的兩個英譯本,從跨文化角度探索譯者的文化身份,探究兩位譯者采用不同的翻譯態(tài)度、策略方法背后的原因,意在為《三國演義》中的文化翻譯研究提供一個新的維度,為中國文學英譯以及讀者譯本選擇提供有益的指導。
隨著20世紀80年代西方譯學界翻譯文化轉向的興起,文化因素成為了翻譯研究的新焦點。文化研究與翻譯研究產生了更多的交集,于是文化身份(Cultursl Identity)這一文化學概念也逐漸成為了譯界對譯者進行研究的一個重要視角。關于“文化身份”的含義,由于標準不一,不同學者給出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在國內,一些學者認為,文化身份是一個個體、群體或者民族所具有的“自我形象”,并因此區(qū)別于其他的個體、群體或民族,價值體系是其核心[2](P72)。個體的文化身份包含了價值觀、語言、家庭體系、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等因素,而作為一名譯者,其文化身份大致可以分成國家身份、民族身份和地域身份三個類別[3](P128)。首先,作為一種社會性的活動,翻譯必然受到國家政治思想和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譯者必然從屬于特定的國家,其所賦予譯者的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tài)也不盡相同,因此不同譯者對同一文本的翻譯也往往呈現出一定的差異,即譯者的翻譯活動體現了其國家身份。其次,譯者的民族身份主要受其所處的文化體系所決定,會通過影響其對文化翻譯策略的選擇而左右其翻譯過程。居于強勢文化的譯者將弱勢文化譯入自己的文化體系時,傾向于迎合自己文化之下的讀者的閱讀品味,采用讀者易于理解的語言和文風,對原文進行一定的調整甚至是改動,從而忽略對弱勢文化因素忠實準確的傳達;而弱勢文化譯者翻譯強勢文化時,出于文化推介的考慮,會下意識地向自己的文化輸入強勢文化的思想和理念,采用有違讀者閱讀品味的語言及文風,進行強勢文化的植入。于是不同譯者在翻譯同一文本時就產生了文化信息交流不對等的現象。再次,不同譯者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不同,其翻譯時的遣詞造句也會帶有相應的地域特征,造成對原文本不同的解讀,于是造就了不同譯本迥異的風格,即譯者的翻譯體現了其地域文化身份。以上三種譯者文化身份常常影響著譯者對譯文的態(tài)度,左右其翻譯策略和方法的選擇,決定了其翻譯目的,從而造成截然不同的翻譯結果。
從上一部分中的定義可以看出,為了闡明譯者的文化身份,首先必須對其人生經歷及社會歷史環(huán)境進行探討。英國譯者鄧羅(C.H.Brewitt-Tsylor)出生于19世紀80年代的英國,后來來到中國擔任清朝的海關工作人員,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任職,利用業(yè)余時間對《三國演義》進行了翻譯。他的全譯本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于1925年在上海由英國出版商別發(fā)印書館(Kelly&Wslsh)出版。但是,由于清末民初中國國力衰微,國際地位低下,對中國文化元素真正感興趣的西方人并不多。更多的西方讀者是抱著一種獵奇心理,希望通過閱讀中國古典名著來滿足對這個東方神秘國度的好奇心,以達到身心愉悅;而中國學習者也迫切地希望通過名著的譯本來了解英語的面貌[4](P1-2)。鄧羅的人生經歷及所處歷史背景就決定了他更多地是從一個英國人的視角來理解這部文學作品,其翻譯目的是將《三國演義》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傳達出來,以吸引好奇的中西讀者。他在譯本的前言里也說到,他希望能通過翻譯《三國演義》,將這樣一部非常引人入勝的具有東方特色的小說介紹給廣大讀者。于是,鄧羅的個人經歷及其讀者的需求就決定了他的翻譯態(tài)度、方法及目的,從而決定了他獨特的翻譯風格。中國譯者虞蘇美出生于1940年,先后獲得華東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學位及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學位,并長期任教于華東師范大學,從事英語教學及翻譯工作。后來在美國經濟學家艾弗森(Ronsld C.Iverson)的邀請下,虞蘇美承擔了《三國演義》的重譯工作。她的譯本The Three Kingdoms于2014年5月由新加坡的塔特爾出版公司(Tuttle Publishing)出版。塔特爾的經營理念在于向西方讀者傳播東方文化、歷史及藝術,以促進雙方的相互理解;作為該譯本的資助者及編輯,艾弗森在書的后記里也說到,他決定發(fā)起《三國演義》的重譯工作,旨在向西方讀者介紹這部中國優(yōu)秀文化巨著體現出的中國傳統(tǒng)哲學理念及軍事政治策略,傳播中國文化的精髓。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受其人生經歷的影響,針對新的讀者及其新需求,虞蘇美對《三國演義》的態(tài)度必然會有別于鄧羅;她也會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及方法;其翻譯目的也已不僅僅是簡單地傳達故事的情節(jié),而是需要同時將小說所體現出來的中國文化元素全面而準確地傳遞出去。這就決定了她在翻譯《三國演義》時,必定會展現出與鄧羅不同的翻譯風格,產生不同的翻譯結果,最終迎合新時期的讀者,達到文化交流的效果。
英國譯者鄧羅和中國譯者虞蘇美在國家身份、民族身份和地域身份上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這在兩個譯本中也有清晰的體現。
(一)國家身份的體現
例1: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并赴國難。[5](P39)
鄧譯:We,Shso snd his confederstes,fesring for the ssfety of the imperisl prerogstives,hsve sssembled militsry forces to rescue the Stste.[6](P51)
虞 譯 :We,Shso, snd hisconfederstes, hsve sssembled militsry forces to rescue the country from cslsmity.[7](P61)
例 2: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5](P302)
鄧譯:You know well thst he who goes with the fsvour of Hesven trsvels sn essy rosd,he who goes contrsry meets difficulties.[6](P424)
虞譯:You know well thst he who goes with the lsws of Hesven lesds sn essy life snd he who scts contrsry toils sll the yesr round.[7](P25)
從以上兩例可以看出,由于各自的國家身份導致政治思想和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兩位譯者對“國”和“天”的解讀呈現出了很大的差別。一方面,出生于19世紀末,成長于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鄧羅受當時的個人主義影響頗深[5](P176);另一方面,作為清朝海關的高級工作人員以及一名資深的漢學家,他也深受中國儒家和道家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5](P187),并與李鴻章、張之洞等朝廷高官關系密切[8](P124),這就導致其譯本中體現出了鮮明的封建階級性。他將“國”解讀為“Stste”,意指國家的政權,從而忽略了廣大人民群眾,體現了其個人主義及封建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他將“天”譯為“the fsvour of Hesven”,鮮明地展現了中國傳統(tǒng)世界觀里生死有命,天意難違等“天數”思想[9](P77),這也是鄧羅的政治思想使然。因此鄧羅的譯文呈現出了《三國演義》中所體現出來的中國封建主義政治理念及哲學思想,為西方讀者揭開了中國這個遙遠的東方國度的神秘面紗。相反,虞蘇美的譯本問世于21世紀,其對“國”和“天”的解讀也必然受到譯者國家身份的影響。她的譯文“country”既指代一個民族,也代表了一個國家的人民群眾,而不僅僅是一個政權,因此她的譯文體現了中國集體主義和家國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9](215);此外“the lsws of Hesven”這一解讀又體現了其唯物主義的政治哲學思想,因為比起主觀性很強的“fsvour”,“l(fā)sw”這個概念更明確地體現了“天”作為一種“自然規(guī)律”的客觀性。她的譯文因此體現出了很強的時代特征,為現代讀者展示了新時代中國的政治和哲學觀念。
(二)民族身份的體現
例3:須先理其氣;氣若順,則呼吸之間,自然痊可。[5](P391)
鄧譯:You must get the humours into good order before the drugs will hsve sny effect.[6](P553)
虞譯:You must get your qi*into good order to regulste your bresthing before the drsught will hsve sny effect.
*Note:According to Chinese medicine,qi is the driving force thst regulstes the functioning of vsrious orgsns in the humsn body.Notice the pun in在huge Lisng’s reply-ss qi csn slso mesn“sir”,在huge Lisng wss seemingly tslking sbout 在hou Yu’s illness,but sctuslly implying his concern for the lsck of southessterly wind.[7](P149)
例4:融有二子,年尚少,時方在家,對坐弈棋。[ 5]( P325)
鄧 譯 : Now K’ung Jung hsd two sons, both young,who were sitting st home plsying wei-ch’i,...[6](P455)
虞譯:Now Kong Rong hsd two sons,both young,who were sitting st home plsying weiqi(s kind of chess),...[7](P56)
在對一些文化專有詞的處理上,譯者不同的翻譯策略和方法體現了其民族身份?!皻狻痹谶@里既是一個中醫(yī)術語,同時又一語雙關,指代赤壁大戰(zhàn)的“東風”,因此它承載著博大精深的中國語言和文化。鄧羅從西方人的觀念和理解標準出發(fā),對原文進行了改造,將其譯成了西方讀者耳熟能詳的“humour”,即起源于古希臘的體液學說,使其譯文對于讀者來說通俗易懂,也更加親切,從而迎合了西方讀者的閱讀期待。但是這也造成了原文雙關語和中醫(yī)文化元素的丟失;從中國人的視角出發(fā),虞蘇美將其音譯為“qi”,并使用腳注進行了解釋,從而使譯文篇幅明顯長于鄧譯本。這雖然導致其譯文不如鄧羅的流暢易懂,但是在傳達中國文字游戲和傳統(tǒng)文化這一點上卻更勝一籌。例4中,針對“圍棋”一詞,兩位譯者均采用了音譯的方法,但是鄧羅未對他的音譯做出更多解釋,而虞蘇美使用文內加注的方法解釋了什么是“weiqi”。鄧羅的譯文雖然更加簡短,但是缺乏相應的解釋可能會給不了解“wei-ch’i”含義的讀者帶來閱讀上的困惑,干擾了譯文的可讀性,也沒有起到應有的文化推介作用。相反,受中華民族身份的影響,本著傳遞中國文化的原則,虞蘇美音譯加注的做法不但很好地對外宣傳了中國文化元素,也為讀者掃清了理解上的障礙。
(三)地域身份的體現
例5:倘收豪杰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山東非公有也。[5](P29)
鄧譯:If they sssemble bold spirits snd csll up their clients,sll the wsrriors will be in srms sndShsntung will be lost.[6](P38)
虞譯:If he sssembles bold spirits snd disciples,sll the vslisnt wsrriors will rise in srms snd the vsst sres esst of Husshsn Mountsins will be lost.[7](P48)
例 6:路有錦江之險,地連劍閣之雄。[5](P478)
鄧譯:The rosds sre intersected by stresms snd the lsnd bristles with steep mountsins.[6](P676)
虞譯:The lsnd is msgnificent.It offers such splendid scenery ss the Jing River snd the Sword Psvilion.[7](P267)
地域身份的不同導致了兩位譯者對地名的不同解讀。例5中兩位譯者對“山東”的處理就大不相同。原文中的“山東”并非指代今天的山東省,而是華山和崤山以東的地區(qū),包括了今天的山西、河南、安徽、山東、河北等地,范圍非常廣闊[10](P343)。鄧羅將其譯成“Shsntung”,非但不能表現出原文所要表達的廣闊之意,還會給讀者造成原文指代的就是山東省的誤會,實是一種誤譯;相比之下,虞蘇美基于對中國地理的正確理解,其譯文“the vsst sres esst of Husshsn Mountsins”更為準確且恰當。例6的譯文展現了兩位譯者迥異的翻譯風格。原文生動形象地描述了西川險要的地形,具有一定軍事戰(zhàn)略意義。在翻譯“錦江”和“劍閣”兩個地理概念時,鄧羅基于其作為英格蘭人對地理的理解,將這兩個詞寬泛地譯成了“stresms”和“steep mountsins”。在英語中,“stresm”除了可以指代河流以外,還可以指代“小溪”,因此這一譯文雖然簡短流暢,促進了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但是造成了原文“錦江之險”這一文化元素的缺失。同時,“steep mountsins”這一寬泛的處理也很難體現出劍門關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的雄偉景觀,因此也不能傳達出原文所要表現的“蜀地之險”的意義,無法讓讀者領會原文所要表現的西川戰(zhàn)略優(yōu)勢。相反,虞蘇美從中國地域身份的角度出發(fā),基于對中國地理的充分了解,忠實地再現了原文中的各個意象。她的譯文雖然信息量較大,簡潔和流暢程度均略遜于鄧羅,但是在向讀者介紹中國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軍事地形這一方面又技高一籌,也符合其翻譯目的。
從以上例子及分析可以看出,兩位譯者不同的國籍、人生經歷以及時代背景造就了他們不同的文化身份。在其文化身份的影響下,面對不同的讀者,兩位譯者對原文中的文化因素抱有不同的態(tài)度,采用了不同的翻譯策略和方法,形成了風格迥異的譯文,也造成了不同的翻譯結果,迎合了不同的讀者。所以,從翻譯目的的實現層面來看,兩個譯本都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起到了中國文學文化外宣的作用,因此都是符合時代特征和要求的成功的譯本。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變遷,中國文學英譯工作需要對譯者進行新的審視。順應翻譯文化轉向的內在要求,譯者文化身份也是新時期譯者研究及翻譯批評的一個重要標準。不同譯者的國家身份、民族身份及地域身份不同,其對同一文本的翻譯也會呈現出一定的差異,翻譯的產物也會截然不同,從而適合不同的讀者。因此,在文學翻譯中,只有準確把握譯者文化身份,并將其與譯者所處的歷史背景、翻譯目的、受眾讀者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擺脫傳統(tǒng)對等理論的桎梏,使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不是一味的追求對原文的忠實復制,而是根據翻譯要求和目的,采取靈活且適當的翻譯策略,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才能創(chuàng)造出符合時代特征,受讀者歡迎的譯本,以實現成功的文學外宣及跨文化交流。
[1]劉克強.三國演義詩詞英譯[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
[2]張裕禾,錢林森.關于文化身份的對話[A].跨文化對話[C].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3]張景華.全球化語境下的譯者文化身份與漢英翻譯[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19(4).
[4]Csnnon C.I.Public Success,Privste Sorrow:the Life snd Times of Chsrles Henry Brewitt-Tsylor[M].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9.
[5]羅貫中.三國演義[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6]Brewitt-Tsylor C.H.Roms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M].Tokyo:Tuttle Publishing,2002.
[7]Yu Sumei.The Three Kingdoms[M].Singspore:Tuttle Publishing,2014.
[8]馮雷.《三國演義》英譯本研究:描述翻譯學理論的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9]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較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10]沈伯俊,譚良嘯.三國演義大辭典[M].北京:中華書局,2007.
(責任編輯:王麗)
The trsnslstion of cultursl elements in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is s significsnt subject in trsnslstion stud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sl communicstion,domestic snd foreign trsnslstors exhibit remsrksble distinction in terms of their trsnslstion sttitudes,strstegies,methodologies,purposes ss well ss end-products,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different styles of their trsnslstions snd their different resders.Cultursl identity thus serves ss sn importsnt criterion for cultursl trsnslstion criticism.
cultursl trsnslstion;cultursl identity;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H315.9
A
(2017)02-0041-04
2017-03-17
董雨晨(1990-),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學外國語學院2014級英語語言文學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