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黨建研究會課題組
新形勢下嚴肅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的調查與思考
山西省黨建研究會課題組
當前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部分黨員存在黨性觀念不強、先鋒作用發(fā)揮不好,組織生活形式化、閑置化,黨員隊伍結構老齡化、家族化,教育乏力、管理不善,“兩個責任”履職缺位、方法缺少、責任缺失等?;鶎狱h組織政治生活突出問題形成的重要原因有:管黨不力、治黨不嚴,經(jīng)濟體制改革帶來的影響,民主發(fā)展不健康,政策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落后文化以及封建殘余文化沉渣泛起等。新形勢下嚴肅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要夯實“五個責任”,牽牢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牛鼻子;抓住“五個環(huán)節(jié)”,突出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重點;實現(xiàn)“五個轉變”,創(chuàng)新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方式;做到“五個堅持”,強化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保障。
全面從嚴治黨;黨內(nèi)政治生活;基層黨組織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nèi)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nèi)政治生活嚴起?!眹烂C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是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是貫徹落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戰(zhàn)略思想的一項基礎性和長期性任務。圍繞“新形勢下嚴肅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的調查與思考”這一課題,課題組深入到呂梁市部分縣(區(qū))進行了調研。先后召開各類座談會19次,參加座談的黨員干部群眾共395人;發(fā)放調查問卷500份,收回467份。通過集體座談、個別交流和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情況,收集問題,進行了梳理匯總和剖析,探討性地提出對策建議,形成了如下調研報告。
(一)部分黨員存在黨性觀念不強、先鋒作用發(fā)揮不好等問題
一些基層黨員黨性弱化甚至消失。調研中38.1%的人認為存在該問題。有的黨員對共產(chǎn)主義信仰缺失,認為是虛無縹緲的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心缺乏;有的精神空虛迷茫,不信馬列信鬼神,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一位1966年入黨的老黨員說:“過去入黨為奉獻,現(xiàn)在入黨只為利,一些年輕黨員黨性弱、素質低、品質差?!庇械膶巶瓌t,不傷感情,面對不良風氣不敢批評抵制,對不良現(xiàn)象不敢較真碰硬;有的同志說:“一些人入黨后覺得既要交黨費又要參加活動,感到后悔?!?/p>
一些基層黨員先鋒作用不發(fā)揮,忘掉黨員身份、失掉黨員意識。調研中58.3%的人認為存在該問題。一位老支書說:“過去群眾對黨員尊重、羨慕,對組織敬畏、信服;現(xiàn)在對黨員和黨的組織無所謂,沒感覺?!庇械狞h員從來不學習,一心只在錢上;有的跟組織講條件,討價還價,甚至與民爭利,損害群眾利益;有的脫離組織,做隱身黨員、口袋黨員;有的本身就是貧困戶,缺乏脫貧致富能力;有的自身比較富裕,但缺乏帶領、帶動、幫扶意識和行動;不少非公企業(yè)黨員認為自己是“被雇傭”的,只顧埋頭干活、掙錢,不參加組織生活。
(二)組織生活存在形式化、閑置化等問題
一些基層黨組織存在組織生活形式化問題。調研中71.4%的人認為存在該問題。有的把組織生活會開成學習傳達會、事項研究會、工作總結會;有的很少開民主生活會,在群眾路線和“兩學一做”等學習教育活動必須召開時才被動應付。一名村支書在調研中被問到:“你村‘三會一課’堅持的如何?”,他反問:“甚是‘三會一課’?”有的很少開展黨員思想?yún)R報和談心談話工作;有的農(nóng)村黨組織開民主生活會,要么“沒說的”,要么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要么“火藥味”太足,開成“攻擊會”“內(nèi)斗會”;有的機關黨組織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辣味”剛濃起來,但隨著黨員干部不作為、不敢為、不愿為問題的凸顯,黨員不敢批評、不愿批評、批評“蜻蜓點水”等問題又有重新抬頭的現(xiàn)象。
一些基層黨組織存在組織生活閑置化問題。調研中28.6%的人認為存在該問題。有的農(nóng)村黨組織活動陣地門上鐵鎖生銹、室內(nèi)灰塵滿地,組織生活很少開;一名貧困村的支書說:“我村三分之二的黨員外出打工,剩余是七八十歲的老黨員,除‘七一’和換屆選舉外,因身體等原因,一般召集不起來?!?/p>
(三)黨員隊伍結構存在老齡化、家族化等問題
不少農(nóng)村黨組織黨員老齡化、家族化等問題較為突出。調研中認為存在該類問題的占比分別為58.9%、43.5%。如:某村有7名黨員,1991年之后因村內(nèi)派性嚴重再未發(fā)展過黨員,年齡最大的96歲,村支書79歲;某自然村有8名黨員,其中6名黨員系一家人,3名黨員系父輩親兄弟,3名黨員系子輩叔伯兄弟。
(四)教育管理存在教育乏力、管理不善等問題
調研中53%的人認為存在“教育乏力”問題,29.8%的人認為存在“管理不善”問題,41.1%的人認為存在“評議畫圈”問題。一些基層黨組織日常教育較為普遍地存在:方法單一化,只會念報紙、誦文件、讀講話,缺乏吸引力;標準形式化,一味要求記筆記、寫心得,缺乏靈活性;過程教條化,說教多于引導、灌輸多于啟發(fā),缺乏愉悅性;內(nèi)容空洞化,不能與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具體工作實際和業(yè)務緊密結合起來,缺乏針對性等。有的退休人員把組織關系介紹回村,混同農(nóng)民黨員交納黨費,黨費由一年幾百元變成幾塊錢。一些基層黨組織民主評議黨員存在做樣子、搞形式等問題。不少黨員認為民主評議黨員無非就是“畫個圈,打個鉤,坐在一起嘮一嘮”,沒必要較真;一般情況都是評好,很少評差;結果不公開,對不合格黨員偏袒縱容、放任自流,有的“評”的多、處理的少,有的干脆不評。
(五)“兩個責任”存在履職缺位、方法缺少、責任缺失等問題
一是主體責任履職缺位。調研中35.8%的人認為存在該問題。一些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對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認識模糊、思路不清、措施不力;一名鄉(xiāng)鎮(zhèn)領導在上級檢查匯報時,竟把“兩個責任”說成“兩個主體責任”;一些基層黨組織無責任清單,無具體行動,僅僅停留在開會傳達上;一些機關黨組織與單位領導班子是“兩套人馬”,人權、財權、事權都在行政機構有關負責人手中,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有的是一些無權無職的普通黨員干部或一些待安排領導干部,導致主體責任難以落實;一些村支書家住縣城,遙控指揮,主體責任“懸空”。二是方法缺少,集中表現(xiàn)為一些基層黨組織負責人不會管、不敢管、不愿管、不能管等問題。調研中38.1%的人認為存在該問題。一些基層黨組織負責人是換屆新當選的,黨務知識匱乏,對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沒概念、沒辦法;一些基層黨組織負責人,任職時間長,任期內(nèi)或多或少有一些問題,怕惹麻煩,不敢去管;一些基層黨組織有關責任人,對黨員個性化傾向心有顧忌,擔心一旦按原則清理不合格黨員,會立馬引發(fā)上訪,平白無故惹來麻煩,所以不愿去管。三是監(jiān)督責任缺失。調研中31%的人認為存在該問題。一些縣直單位紀檢組和鄉(xiāng)鎮(zhèn)紀委監(jiān)督責任嚴重缺失,對管黨治黨中存在的問題不提醒、不調查、不建議;大部分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不能有效履行職責,農(nóng)村監(jiān)督人員普遍存在不愿監(jiān)督、不會監(jiān)督、不善監(jiān)督等問題,致使村級監(jiān)督形同虛設。
(一)管黨不力、治黨不嚴是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突出問題形成的直接原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nèi)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zhí)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盵1]71改革開放以來,一些地方黨委片面注重經(jīng)濟建設,放松了黨的建設,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一些基層黨組織甚至把黨務工作當作務虛,逐漸淡化了管黨治黨意識和責任,政治生活的力度、頻率和效果日漸衰微;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一些基層黨員干部思想呈現(xiàn)出趨利化、個性化、多元化等新變化,基層黨員干部經(jīng)濟收入呈現(xiàn)出差異化、多樣化、階層化等新情況,基層黨員干部自身活動呈現(xiàn)出分散性、流動性、無規(guī)則性、不確定性等新特征,這都加大了管黨治黨的難度。如何針對這些新變化新情況新特征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和管理監(jiān)督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難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致使基層黨組織管黨不力、治黨不嚴問題突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八項規(guī)定”開始,從整治“四風”入手,從高壓反腐抓起,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群眾路線和“三嚴三實”教育活動效果明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成效顯著。盡管如此,“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基層黨組織的問題可謂“積習難改、積弊難除、積重難返”。說到底,上述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與曾風行一時的“四風”頑疾以及一系列嚴重的腐敗問題可以說是“同根同源”,都是一些地方黨組織長時間管黨不力、治黨不嚴造成的。
(二)經(jīng)濟體制改革帶來的影響是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突出問題形成的利益性現(xiàn)實根源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經(jīng)濟是基礎,經(jīng)濟決定政治。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2]501馬克思還說:“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3]82在農(nóng)村,改革開放前實行的是完全或較為完全的集體所有制,村黨組織直接掌握著村內(nèi)經(jīng)濟資源的決策、管理、控制和利益分配權,成為農(nóng)村具有絕對權威的、理所當然的“執(zhí)政者”。但隨著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和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村黨組織與農(nóng)戶之間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經(jīng)濟關系日趨微弱,村集體經(jīng)濟逐漸衰退,一些村成為“空殼村”,廣大農(nóng)民從集體經(jīng)濟中獲得的各種利益日益減少甚至消失,村黨組織的向心力、吸引力、影響力因此大大減弱,農(nóng)村黨員逐漸淡化了政治生活熱情。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得見,一個“零資源”“零收入”的“空殼村”黨組織與給村民分別墅、分現(xiàn)金、分消費券、分股份的無錫江陰長江村黨組織相比,其影響力、吸引力、凝聚力和黨員參與政治生活的激情與熱心,可謂天壤之別。與過去集體勞動、集體活動、集體分配相比,個體化、分散型生產(chǎn)方式勢必對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加之不少農(nóng)村黨員外出打工,對黨員參加組織生活更是帶來諸多不便和影響。在非公企業(yè),緣于經(jīng)濟雇傭這一基礎,黨員很難找回在公有經(jīng)濟時代“主人翁”的感覺和意識,整體缺乏歸屬感,這種現(xiàn)實的物質利益關系淡化了非公企業(yè)黨員實際參與政治生活的激情。
(三)民主發(fā)展不健康是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突出問題形成的政治性因素
首先是村委會直選對村級政治生活的影響。美國喬治敦大學有一位教授撰文寫道:“民主是民治,卻引誘人民作出最差的表現(xiàn)?!盵4]自1988年《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實施以來,村民直選村委會使農(nóng)村從黨的一元化領導轉變?yōu)槎獧嗔Y構,出現(xiàn)了兩個權力主體——村黨組織和村委會。因兩個權力主體的權力來源不同、更多時候兩者的主要負責人不是同一人或者說兩個主要負責人思想不同、代表利益不同以及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對村黨組織領導權和村委會自治權的邊界、范圍的明確與規(guī)定還不夠清晰等因素,且一些非黨村干部的不規(guī)范行為按照法律制裁夠不著、紀律不能用,更有少數(shù)地痞流氓當上村委主任,與村黨組織唱“對臺戲”,形成兩個權力主體不斷發(fā)生矛盾、沖突與碰撞,越權、爭權等事件屢屢發(fā)生。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后,村黨組織只是提議,黨員大會只是審議,一般情況村民代表會才是真正的決議,而村民代表卻是村委會主持下選舉產(chǎn)生的,且村委會才是具體落實者;加之家族、宗派以及黑惡勢力的影響與滲透,這一切嚴重削弱了村黨組織的影響力,嚴重沖淡了農(nóng)村黨員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第二是無序的、不健康、低層次的民主對村級政治生活的影響。比如:前幾年,某村在修建高速公路時拆遷了部分村民的窯洞,需給拆遷戶重新選址安置,村民代表中沒有拆遷戶,安置方案兩次經(jīng)村民代表會討論表決均未通過,村兩委主干商議后給村民代表一些好處,村民代表拿錢后簽字同意,群眾舉報后有關責任人受到紀律處分。一名村支書說:“我村有一戶人家,老兩口承包土地,兩個兒子全家戶口都不在村,老人已去世,修田間路需占該塊地,該家二兒子出面擋住要補償,村干部說‘你父母的地按政策已收回集體’,該二兒子說‘那是政策不合理,反正不能占’,態(tài)度蠻橫致使該田間路整修工作只能停下?!钡谌窃诟邏悍锤瘧B(tài)勢下,一些村民借機上訪、要挾村黨組織負責人,嚴重影響了村黨組織負責人開展政治生活的積極性。如:某村支書劉某因有村民提出想入黨,劉某認為他不符合條件未答應,后劉某被舉報。村民的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村黨組織特別是負責人履職與擔當。
(四)政策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是基層組織政治生活突出問題形成的制度性因素
鄧小平說:“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盵5]333改革首先從經(jīng)濟領域開始,隨著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政治體制的一些領域越來越不適應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要求。表現(xiàn)在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領域,就是隨著經(jīng)濟基礎的深刻變革,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究竟該如何跟進、如何適應、如何變革,對此一直沒有作出具體的、詳細的、符合實際的規(guī)定?!洞迕裎瘑T會組織法》及相關配套法規(guī)雖規(guī)定了村黨組織在村內(nèi)的領導地位,但具體的、配套的確保加強農(nóng)村黨的領導的規(guī)定不健全、不完善。如:未明確村委會成員和村民代表中黨員的比例要求,導致有的村委會成員和村民代表中黨員比例明顯太低甚至沒有,嚴重弱化了黨的領導;對非黨村干部缺乏類似紀律性制約的規(guī)定,村干部報酬缺乏規(guī)范性文件等。同時三年一屆的換屆選舉期限較短,使村黨組織負責人更多地從換屆選舉的角度考慮問題,對黨員一味遷就、拉攏、和稀泥,不敢堅持原則,從嚴要求、從嚴管理黨員;一些基層黨組織存在制度照抄照搬、流于形式,缺乏針對性、可操作性、實效性等,特別是政策制度執(zhí)行力差的問題更為突出。這些都是造成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問題突出的主要原因。
(五)落后文化以及封建殘余文化沉渣泛起是基層組織政治生活突出問題形成的重要原因
毛澤東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jīng)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jīng)濟。”[6]663-664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放活了社會生產(chǎn)力,激發(fā)了社會創(chuàng)造力,但也帶來貧富兩極分化。市場經(jīng)濟的趨利性、交易性、博弈性等特性催生了以自私自利為核心、以個人本位主義為實質、以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為特征的資產(chǎn)階級腐朽文化,使一些黨員干部參與政治生活的動力和激情逐漸淡化乃至消退;傳統(tǒng)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家長制”和“人治”等觀念影響著基層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為,有的支書和主任都想“自己說了算”,挖空心思經(jīng)營自己的“小圈子”,發(fā)展家族黨員、親信黨員、關系黨員、問題黨員等,把民主生活會開成“攻擊會”、“斗爭會”,會上教育與私下教育“兩張皮”等;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放活了農(nóng)村生產(chǎn)力,但也誘發(fā)了封建文化中“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但求無過”、“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小農(nóng)”意識,反映到黨內(nèi)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多栽花少栽刺”、“不管事總沒事”等陳舊、庸俗思想泛起,“老好人”思想再度盛行,致使黨員干部的黨性、原則性逐漸減弱乃至喪失。沉渣泛起的腐朽文化誘發(fā)了人性的卑劣面,使得基層組織政治生活問題更為嚴重復雜。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充分體現(xiàn)了黨中央對治國理政宏觀大勢的深刻洞察,對管黨治黨規(guī)律的科學把握。個別基層干部“蒼蠅”式腐敗,損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侵蝕的是黨的執(zhí)政根基。只有進一步嚴肅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才能進一步凝聚黨心民心,厚植黨的執(zhí)政根基。新形勢下嚴肅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應通過以下四條具體路徑:
(一)夯實“五個責任”,牽牢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牛鼻子
1.夯實地方黨委的領導責任。嚴肅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地方黨委負領導責任。各級黨組織都要建立健全以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為基礎的黨建工作責任制,列清、列細責任清單,責任分解到崗、具體到人,形成清單式定責、留痕式履責、鏈條式傳責、倒逼式追責等責任體系。各級黨委領導班子要堅持與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考核。黨委書記要帶頭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既牽頭抓總、抓全面、抓部署,又掛帥出征、抓重點、抓落實;既帶頭參加政治生活,又發(fā)揮“班長”作用,督促班子其他成員履職盡責。
2.夯實相關部門的推進責任。組織部門是管黨治黨的重要職能部門,是黨委抓黨建的“參謀部”和綜合協(xié)調機構。組織部門既要把嚴肅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任務細化分工、安排部署,督導所屬各級黨組織守好“責任田”;又要及時挖掘總結推廣嚴肅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工作的好做法、好經(jīng)驗,把具有普遍意義的做法上升到制度層面固定下來、推廣開來,同時要抓好考核評議等工作。宣傳部門要重點抓好宣傳教育,黨校要重點抓好教育培訓,突出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夯實基層黨組織的落實責任?;鶎狱h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是整個黨組織的“神經(jīng)末梢”,承擔著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落地生根的重要責任?;鶎狱h組織負責人要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對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做出具體安排部署,列出工作計劃,細化任務分解,一項一項推進,一項一項落實,切實把黨內(nèi)政治生活嚴在日常、嚴在經(jīng)常、嚴在細節(jié)。各有關責任人員要抓好具體落實,一項一項抓實,一項一項抓細,及時檢點、及時匯報、及時總結、及時提煉。
4.夯實基層黨員的具體責任。要通過開展經(jīng)常性的教育,讓黨員牢記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正確、科學、合理使用自己的參會權、言論表達權、建議倡導權、批評檢舉權、選舉和被選舉權、申辯權、保留意見權、申訴和控告權,忠實履行理論學習、模范帶頭、無私奉獻、遵紀守法、維護團結、批評與自我批評、密切聯(lián)系群眾、踐行道德規(guī)范等八項義務。作為基層黨組織要把黨建工作以及經(jīng)濟發(fā)展、脫貧攻堅、幫扶困難群眾等工作逐一分解到每名黨員頭上,切實夯實黨員的具體責任。
5.夯實紀檢部門的監(jiān)督責任。紀檢部門要持續(xù)深化“三轉”,聚焦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切實履行好監(jiān)督責任。要牢固樹立嚴管就是厚愛的理念,正確運用“四種形態(tài)”,真正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tài);緊盯重要時間節(jié)點,突出重點領域,一個節(jié)點接著一個節(jié)點抓,一風接著一風剎;加強廉政警示教育,堅持用身邊案例教育身邊人,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切實加大問責力度,對落實“兩個責任”不力,黨內(nèi)政治生活不嚴、不力、不開展的,必須嚴肅責任追究,以問責常態(tài)化促進履職到位。
(二)抓住“五個環(huán)節(jié)”,突出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重點
1.堅定黨員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重點要以開展中心組理論學習、黨員講黨課、集中培訓等為主要抓手,堅持不懈抓好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必須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廣泛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分清是非界限、抵制錯誤思想侵蝕。要通過堅持不懈的理想信念教育,讓廣大黨員切實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群眾路線,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以信念、人格、實干立身。
2.堅持民主集中制這一根本制度。正確處理好“班長”與班子成員的關系,要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諒解、互相監(jiān)督;正確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系,對重大問題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再經(jīng)集體討論;正確處理好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的關系,堅持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同時在貫徹決議中由班子成員各盡其職、各負其責;正確處理多數(shù)與少數(shù)之間的關系,始終堅持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認真聽取少數(shù)人的意見,實現(xiàn)科學決策。堅決糾正“決策時民主不夠,執(zhí)行時集中不夠”的現(xiàn)象。
3.抓好落實黨內(nèi)政治生活基本制度。重點要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雙重組織生活會、黨員定期匯報等基本制度,按規(guī)定召開各類會議,認真開展民主評議、黨性分析、黨內(nèi)談話等工作,確保黨內(nèi)政治生活嚴肅認真、扎實有效;按照“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務實管用,突出針對性和指導性”的要求,對現(xiàn)有制度進行集中清理,本著于法周延、于事簡便的原則,抓好相關制度的廢改立;加強制度的學習宣傳,讓黨員明確“應做什么、不應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應做而未做或未做到位必須承擔什么樣的責任”等內(nèi)容,讓制度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4.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要始終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這一指導方針,堅持“團結——批評——團結”這一科學公式,關鍵要做到:在民主生活會前下足功夫,把問題找準找實、把根源剖深剖透;主要負責同志要發(fā)揮表率作用,自我批評直奔主題,主動揭短亮丑;相互批評要抹開面子、直言不諱、一針見血,問題是什么就批評什么,問題是什么性質就說成什么性質,問題嚴重到什么程度就講成什么程度,不“夸大”、不“縮小”;要把查出的問題逐一梳理匯總、建立臺賬,限期整改落實,全程跟蹤督辦,確保整改落實到位。
5.夯實黨員日常管理工作。要嚴格按照“堅持標準”和“成熟一個,發(fā)展一個”的原則,做好黨員發(fā)展工作,嚴把“黨員入口關”;運用好黨員考核管理證,嚴格黨員日常管理;安排專人做好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工作,嚴格黨員組織關系及黨籍管理;區(qū)分基層單位黨員領導干部,機關普通黨員,村、企黨員干部,村、企普通黨員,離退休、年老體弱、不識字、流動黨員等不同情況,實行分類管理;對于理想信念喪失、組織紀律渙散、長期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交黨費、不做黨組織分配工作等不合格黨員,堅決予以處置。
(三)實現(xiàn)“五個轉變”,創(chuàng)新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方式
1.思想教育方式要有新轉變。教育方式要由“灌輸式”向“互動式”轉變,有效運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開展情境式、模擬式教學;教育方向要由“理論型”向“實踐型”轉變,堅持把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外出參觀考察、志愿服務等活動結合起來;教育方法要由“單一式”向“多樣式”轉變,適應新時期黨員的個體化特征,采取開短會、個別談心、觀摩學習等形式,切實增強教育的靈活性、實效性和吸引力、說服力。
2.管理活動方式要有新轉變。日常管理要由“管理式”向“關懷式”轉變,針對基層黨員生產(chǎn)生活、生產(chǎn)技術、思想意識等不同情況分類進行培訓指導、分配任務、關心幫助;活動載體要由“模式化”向“實效化”轉變,根據(jù)農(nóng)村、機關和非公企業(yè)等黨組織的不同情況以及各地方的具體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三級聯(lián)創(chuàng)”“兩聯(lián)一帶”“群眾滿意機關”等活動;組織生活要由“機械化”向“現(xiàn)代化”轉變,充分利用網(wǎng)站、微博、微信、短信、QQ等傳播媒介,探索信息時代組織生活新模式。
3.黨員干部作風要有新轉變。指導監(jiān)督要由“指揮型”向“督導型”轉變,黨建工作人員要切實轉變作風,做到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督導在一線開展;聯(lián)系群眾要由“懸浮式”向“深入式”轉變,嚴格執(zhí)行黨員干部包片聯(lián)戶走訪、下鄉(xiāng)掛職鍛煉、 “擔任第一書記”等制度,黨員人人要與群眾交朋友、拉家常,心貼心幫群眾出主意、想辦法,手把手向群眾傳技術、教方法,全程代辦服務式幫助群眾辦實事;黨員身份要由“隱身式”向“亮身式”轉變,黨員要人人向組織和群眾作出承諾,并通過黨員佩戴黨徽、懸掛黨員家庭戶牌等方式,讓黨員身份亮出來,忠實履職盡責,并由群眾評議。
4.黨員干部選拔任用導向要有新轉變。在農(nóng)村,要嚴格執(zhí)行“兩推一選”制度,真正把各方面素質過硬的同志選拔進村黨組織領導班子,特別要選優(yōu)配強黨組織負責人,努力建設一支懂經(jīng)濟、會經(jīng)營、善管理、有責任的村級領導班子。在非公企業(yè),選優(yōu)配強符合“守信念、講奉獻、重品行,懂經(jīng)營、會管理、善協(xié)調,熱愛黨務工作和熟悉群眾工作”等要求的非公企業(yè)黨組織領導班子。在機關單位,盡可能采取單位領導班子與黨組織領導機構“一體化”模式,便于“兩個責任”的落實。
5.考核辦法和結果運用要有新轉變。考核辦法要由“一刀切”向“差異化”轉變,區(qū)別不同情況逐項細化分解任務、明確工作職責、設定考核指標、完善考核體系;監(jiān)督檢查要由“一次性”向“經(jīng)常性”轉變,重點圍繞組織活動開展、履職盡責、黨務公開、民主集中制執(zhí)行等情況開展經(jīng)常性的監(jiān)督檢查,檢查結果要記入年度考核總分;考核要求要由“軟任務”向“硬約束”轉變,堅持把黨建工作的考核結果作為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工作實績評定的重要內(nèi)容及黨員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培養(yǎng)教育和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jù),并切實抓好黨員考核評議工作。
(四)做到“五個堅持”,強化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保障
1.堅持“嚴”“實”貫徹始終?!皣馈本褪且獓涝谒枷虢逃?,嚴在質量標準,嚴在制度執(zhí)行。“實”就是要聚焦突出問題,緊扣實際,科學開展黨內(nèi)政治生活,注重實際效果。嚴字當頭,實處著力,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黨員干部才能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行穩(wěn)致遠。
2.堅持深化黨務公開。要按照規(guī)定,能公開的盡量公開。同時要做到表述通俗易懂,內(nèi)容重點突出,形式一目了然;做到常規(guī)性工作定期公開,階段性工作及時公開,臨時性工作隨時公開。
3.堅持加強監(jiān)督制約。健全完善黨建工作“雙向”述職評議制度,加大對下級“一把手”的監(jiān)督力度;及時研究制定《紀委(紀檢組)監(jiān)督同級領導班子實施辦法》,切實強化同級內(nèi)部監(jiān)督;把評判權交給群眾,暢通監(jiān)督批評渠道;教育引導黨員人人起來監(jiān)督、人人習慣監(jiān)督,讓監(jiān)督成為常態(tài)。
4.堅持營造良好生態(tài)。在“廉”上用功,落實兩個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壓實黨委主體責任,形成以上率下的良好氛圍。在“慎”上用心,抓住關鍵少數(shù),運用多種方式警示干部,職位越高,權力越大,越應心存敬畏,如履薄冰。堅持運用改革、科技、法治、制度等多種手段把權力籠子扎緊扎牢;著力打造“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堅決整肅庸政懶政怠政行為;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敢于擔當?shù)母刹繐敗楦矣谪撠煹母刹控撠煛?/p>
5.堅持強化經(jīng)費保障。健全完善黨建經(jīng)費保障機制,把基層干部補貼、黨組織活動、黨員干部培訓、黨員活動陣地建設等經(jīng)費有計劃地列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并根據(j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情況和黨建實際需要,逐年增加黨建經(jīng)費投入,推動黨建工作責任制的落實,促進經(jīng)濟社會健康發(fā)展。堅持把黨員活動陣地建設與文化陣地建設等有機結合起來,努力營造黨員的“溫馨之家”和群眾的“文化樂園”。
嚴肅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是基層黨組織永葆生機和活力、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法寶,是解決基層黨組織黨內(nèi)矛盾和問題的“融合劑”,是基層黨員干部黨性錘煉的“大熔爐”,是凈化基層黨風政風的“清潔機”。其實質是習近平總書記“三嚴三實”精神在基層黨組織政治生活中的具體實踐運用和有效貫徹落實,重在經(jīng)常、貴在認真、要在細節(jié),務必要抓早抓小抓常、抓緊抓實抓好,不斷抓出新成效,為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的組織和政治保障。
[1]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6.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賈森·布倫南.西方民主存在根本缺陷[N].參考消息,2016-09-12.
[5]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責任編輯 趙 春】
A Research and Reflections on Implementing Strict Intra-Party Political Life in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under New Circumstances
Task Force of Shanxi Party Building Society
Currently, problems in intra-Party political life amid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manifest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some Party members hold weak consciousness of Party spirit, fail to play the vanguard role of a Party member; Party organization activities become mere formalities or are set aside; aging, family-bonds are salient in the teams of the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is ineffective, management is inadequate; the "two responsibilities of accountability and oversight" are not performed at all, lacking methods, accountability, etc. The causes for the problems lie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weak oversight and governance over the Party, negative impact of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unhealthy democratic development, unsound and imperfect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ill effect of backward culture and residues of feudal cultures, etc. To promote strict political life in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under new circumstances, we should attache importance to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Fulfill the"five responsibilities" in real earnest and grip the crux of the matter; grasp the "five links"and highlight the focuses; achieve the"five shifts"and develop new forms; stay true to the "five adherences"to ensure a strict political life within the Party.
strict self-governance of the Party in every respect; intra-Party political lif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
2017-02-21
課題組組長:張曉峰(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正廳長級〉);課題組成員:余國琦(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黨建研究所所長),李強(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黨建研究所副所長),張海文(中共柳林縣委常委、紀委書記),李永鑫(中共柳林縣紀委副書記、監(jiān)察局長),王維(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黨建研究所主任科員)。
D262.6
A
號】1674—0351(2017)02—00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