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正當化探析

2017-01-24 13:46:26馬貴翔徐加祥
政法學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生效檢察院裁判

馬貴翔,徐加祥

(復旦大學 法學院, 上海 200438)

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正當化探析

馬貴翔,徐加祥

(復旦大學 法學院, 上海 200438)

我國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主體設置不合理且缺乏完善的審查和救濟程序,亟需對刑事再審啟動程序進行正當化改革。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正當化應當遵循決定者中立、控辯平等對抗和程序公開以及區(qū)分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審和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設置明確再審事由等五項原則,重點從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決定主體和審查、救濟程序兩方面進行改革,促進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和公開化運作。

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正當化;決定主體;審查程序

一、問題的提出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再審審理認為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婦女案原判未達到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jù)確鑿的定罪要求,宣告撤銷原判,改判聶樹斌無罪。*聶樹斌案首報記者:錯殺決策人應追溯. 鳳凰網(wǎng),http://news.ifeng.com/a/20161202/50353250_0.shtml,2016-12-02.被冤殺的聶樹斌終于沉冤昭雪,然而已經(jīng)21年過去,距真兇王書金2005年落網(wǎng)也已經(jīng)12年了,正義是否來的太遲了?為何在真兇王書金出現(xiàn)的情況下,聶樹斌案遲遲未能啟動再審程序。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關鍵性制度原因是我國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正當化不足,即從接受申訴材料到作出決定之間缺乏完備的程序規(guī)制和約束來防止再審決定主體的恣意妄為。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guī)定,法院和檢察院對于生效裁判可以事實認定或法律適用確有錯誤為由決定啟動再審程序。此外,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規(guī)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親屬認為生效裁判存在錯誤的,可以向法院、檢察院申訴,由法院、檢察院審查和決定是否再審。法院主動決定啟動再審程序和檢察院向法院提出抗訴引發(fā)再審程序的事由為原生效裁判認定事實或適用法律確有錯誤。*2012年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刑訴法解釋》”)沒有對法院主動決定再審的事由作出具體規(guī)定;2012年修訂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試行)》(以下簡稱“《刑訴規(guī)則》”)第591條將檢察院抗訴的事由細化規(guī)定為10項內容,包括:(一)有新的證據(jù)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jù)以定罪量刑的證據(jù)不確實、不充分的; (三)據(jù)以定罪量刑的證據(jù)依法應當予以排除的; (四)據(jù)以定罪量刑的主要證據(jù)之間存在矛盾的; (五)原判決、裁定的主要事實依據(jù)被依法變更或者撤銷的; (六)認定罪名錯誤且明顯影響量刑的; (七)違反法律關于追訴時效期限的規(guī)定的; (八)量刑明顯不當?shù)模?(九)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十)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對于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向法院、檢察院申訴的理由,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做出了規(guī)定,涵蓋事實認定、法律適用和訴訟程序三個方面存在的錯誤。*《刑訴法解釋》第375條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申訴的理由細化規(guī)定為9項,其內容基本與上述《刑訴規(guī)則》第591條的規(guī)定基本一致,略微有不同之處。刑事訴訟法沒有對刑事再審啟動的審查程序作出具體規(guī)定,《刑訴法解釋》對此作了簡單規(guī)定。

從這些已有規(guī)定可以看出我國刑事再審啟動程序不僅啟動決定主體多重繁雜并缺乏中立性*我國刑事再審啟動決定主體缺乏中立性主要指法院外部缺乏相應的制約機制,由此造成再審啟動主體難以完全避免相互袒護的部門利益傾向。,其完善的審查及救濟程序也接近空白,由此造成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許多可能存在錯誤的案件遲遲不能啟動再審程序重新審理,例如聶樹斌案及此前的許多冤案均經(jīng)過多年才能啟動再審程序糾正生效裁判錯誤,例如浙江張高平、張輝叔侄強奸、故意殺人案經(jīng)過8年,佘祥林案和趙作海案均經(jīng)過7年,呼格吉勒圖強奸、殺人案歷經(jīng)19年,海南陳滿案則歷經(jīng)23年。這使得生效裁判的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嚴重影響公眾對司法的信任,減弱司法公信力。另一方面部分不應當提起再審的案件進入再審程序,例如河南王剛案中原審判處被告人免予處罰,原判生效后在當事人未申訴和檢察院未抗訴情況下,案外人河南信陽羚銳大廈和信陽市人民政府駐鄭州辦事處兩個單位作為“申訴人”向鄭州市金水區(qū)人民法院申訴,法院審查后啟動再審程序改判被告人構成綁架罪,處以10年有期徒刑。*后來該案又2次再審。參見周澤律師.王剛案第三次再審辯護意見.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b1fa00100d041.html,2009-04-21.不應當提起再審的案件重新進行再審損害生效裁判的穩(wěn)定性和程序的安定性,降低司法權威。因此遵循程序正當化的基本原則對我國刑事再審啟動程序進行正當化改革,保證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公開化運作應屬當務之急。

二、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正當化的內涵及原則

(一)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正當化的內涵

刑事再審程序是刑事訴訟中糾正生效裁判錯誤的特殊的、非正常的救濟程序,包括啟動程序和審理程序兩個階段。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是在決定啟動再審審理程序之前,享有再審啟動決定權的機關對當事人雙方提出的再審申請(申訴或抗訴)遵循一定的順序、步驟和方式審查、決定是否啟動再審程序的過程。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是刑事再審審理程序的前置性程序和必經(jīng)程序,對于刑事再審功能的發(fā)揮具有重要作用。刑事再審啟動程序主要包括再審啟動主體和再審啟動的審查程序等內容。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正當化就是需要遵循刑事訴訟程序的設計的基本要求以及刑事再審啟動程序自身的特殊性質設計再審啟動程序,實現(xiàn)其合理化、科學化。從縱向的角度看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正當化包含材料的接受及初步審查與后續(xù)的正式審查兩個階段,并且以后續(xù)的正式審查程序的正當化為中心;從橫向的角度而言,啟動程序的正當化包括審查方法和機制的科學化,例如聽證制度的設計、書面審查的適用等。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正當化要能夠發(fā)揮兩種功能:其一,可能存在嚴重錯誤、需要提起再審的案件能夠及時啟動再審程序重新審理,糾正生效裁判存在的錯誤,增強公眾對司法的信任,提高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權威;其二,合理控制啟動再審程序的案件,防止不應當啟動再審程序的案件提起再審程序損害生效裁判的穩(wěn)定性和程序的安定性。

“從理性的角度考察法制的運作,可以發(fā)現(xiàn)真正合理的決定既需要尊重原則(體系理性或原則理性),因而必須堅持形式正義,也需要臨機應變、考慮情境條件(實踐理性或機會理性),因而必須容許進行裁量。但后者往往導致對前者的否定,難免存在對抗的緊張,為了在兩者之間緩和緊張,保持適當?shù)钠胶猓枰獪贤ㄕ{整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程序是基于反思理性而實現(xiàn)矛盾動態(tài)平衡化的一種中介裝置?!盵1]季衛(wèi)東教授將程序作為平衡形式正義(原則理性)和實質正義的矛盾的過程和中介裝置。刑事再審啟動程序同樣涉及形式正義和實質正義之間的矛盾及其平衡問題。從程序正義的角度而言,只要刑事案件遵循公正的程序作出生效裁判就具有既判力,即使存在錯誤也不應當糾正,這是形式正義也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從司法實踐而言,生效裁判存在嚴重錯誤,如果不重新審理進行糾正容易引起當事人的不滿,甚至可能影響社會穩(wěn)定,因此需要設置再審程序對可能存在嚴重錯誤的生效裁判予以糾正。但是對生效裁判的重新審理可能損害生效裁判的穩(wěn)定性,影響程序的安定性,不符合程序正義的要求。在此要求保持生效裁判穩(wěn)定性和程序安定性的形式正義(程序正義原則)和糾正生效裁判錯誤的實質正義產(chǎn)生矛盾、對抗,需要通過正當化的程序實現(xiàn)二者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

(二)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正當化的原則

刑事訴訟涉及控辯審三方之間的關系,控辯雙方平等對抗、法官居中裁斷是刑事訴訟的理想格局。刑事訴訟程序圍繞該理想格局進行設計需要實現(xiàn)法官中立和控辯平等。刑事再審啟動程序作為刑事訴訟程序的一個階段其正當化必須遵循刑事訴訟程序正當化的基本要求,因此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框架設計的基本原則包括:第一,再審啟動決定主體的中立原則。只有保障再審啟動的決定主體(即法官和下述刑事再審審查委員會)是中立的裁斷者,不偏不倚,才能確保決定主體充分、認真聽取控辯雙方的意見并在此基礎上做出正確的裁判。第二,控辯雙方平等對抗原則。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控辯雙方為被告人與被害人、檢察院??剞q雙方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的對抗,如果控辯雙方的地位是不平等將會變成一方對另一方的傾軋,雙方無法有效地展開充分的辯論??剞q雙方充分地對抗,提出己方的證據(jù),表達自己的主張并進行辯論,將正反兩方面的意見充分展現(xiàn),為法官居中裁斷提供理性選擇的基礎,使法官的中立性變?yōu)楝F(xiàn)實可能性。但是應當說明的是遵循上述原則的啟動程序的正當化與正式審判程序的正當化存在程度上的差異,例如在法官中立方面即使是再審啟動的一般審查程序(普通程序)中法院也可以不組成合議庭,由法官獨任審理;不需要組成陪審團進行審理;在控辯雙方平等對抗方面不適用嚴格的直接、言辭原則,可以出示書面證人證言、不排除傳聞證據(jù)等;在證明標準方面適用民事訴訟的優(yōu)質證據(jù)證明標準而不適用刑事訴訟的排除合理懷疑標準等等。

此外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制度設計還應遵循程序公開原則,公正應該通過看得見的方式得到實現(xiàn),這就要求程序公開,程序公開是保證公正和彰顯公正的制度保障。[2]為強化對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和決定的監(jiān)督,限制再審啟動的任意性,確保刑事再審啟動程序功能的發(fā)揮,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正當化也應當遵循程序公開原則。

另外刑事再審程序作為非常救濟程序不同于一般的刑事審判程序具有自身獨特的性質,需要根據(jù)其自身特質提出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設計的特殊原則,如此才能真正實現(xiàn)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正當化,充分發(fā)揮其功能。刑事再審程序不同于正常的初審和上訴審程序,在已經(jīng)存在生效裁判的情況下啟動再審程序直接涉及維護生效裁判的穩(wěn)定性和糾正生效裁判錯誤之間的矛盾,還可能造成對被告人的重復追訴,使被告人遭受雙重危險。因此,要平衡二者之間的矛盾就必須設置符合刑事再審程序非正常救濟程序性質的原則,這主要表現(xiàn)為在刑事再審啟動程序中設置初步審查階段,對進入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案件設定前置性條件限制,防止當事人或檢察院隨意提出申訴或抗訴,維護生效裁判的穩(wěn)定性。初步審查階段的設置應當遵循兩項原則:其一,區(qū)分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審和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原則。基于保護被告人人權的價值理念,許多國家嚴格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即使允許提起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的國家,也對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設置更加嚴格的條件和程序控制。美國在“禁止雙重危險原則”的指導下不允許提起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大陸法系的法國、意大利和日本也嚴格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僅允許啟動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審程序。[3]110而德國、俄羅斯和英國雖然允許提起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但是相對于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審而言對于前者在啟動事由、啟動主體和審查程序等方面都設置了更加嚴格的限制??紤]到我國追求事實真相的傳統(tǒng)以及目前公眾對于犯罪追訴和懲罰力度的強烈要求等原因,現(xiàn)階段不宜絕對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但應當借鑒德國、俄羅斯和英國的經(jīng)驗在審查主體、再審事由等方面設置更加嚴格的限制,逐步減少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的啟動。其二,設置明確的再審啟動事由原則。刑事再審程序作為非正常救濟程序不僅應當考慮追求事實真相,還應當注重法律和程序的安定性,實現(xiàn)維護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和糾正生效裁判錯誤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因此再審啟動程序不能隨意啟動,應當設置明確的再審啟動事由作為前提性條件,將不符合再審事由的案件排除在再審啟動程序之外,合理控制進入啟動再審程序的案件。我國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對檢察院抗訴和當事人申訴規(guī)定了較為具體的再審事由,但是這些再審事由范圍太過廣泛、缺乏明確性和可操作性;而且法院主動啟動再審程序的事由法律并未作出具體規(guī)定,再審啟動程序的“門檻”太低。

三、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決定主體及其權限

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決定主體即刑事再審啟動權由何種機關享有是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重要內容。世界各國刑事再審程序的決定主體設置存主要有三種類型*除下述兩種類型外還有司法部門啟動型。例如加拿大和設立刑事案件復查委員會之前的英國,都是由中央政府司法部門負責審查再審申請,并由司法部長決定是否將案件提交法院再審。但是基于三權分立的理念,司法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不愿過多干預法院的運作,對啟動刑事再審程序存在諸多顧慮;司法部門不具有調查的權力且其人員多為行政人員,不具有審查復雜刑事案件的能力,導致許多可能存在錯誤的案件不能及時啟動再審程序,影響刑事再審啟動程序功能的發(fā)揮。:第一種類型為法院啟動型,這主要是德國、法國和日本等國采用。檢察機關和被告人對生效裁判不服的,只能向法院申請再審,由法院審查決定是否啟動再審程序。例如《法國刑事訴訟法典》第623條規(guī)定,司法部長、被判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被判刑人死亡或宣告失蹤后其配偶、子女、親屬等可以向最高法院提出再審申請,由最高法院全體會議指任的5名法官組成的委員會對再審申請進行審查。[4] 372《德國刑事訴訟法典》第367條規(guī)定,由法院管轄受有罪判決人或檢察機關提出的再審申請。[5]134在這些國家強調司法的高度統(tǒng)一性,法院是唯一的司法機關,當事人的申訴作為一種訴訟活動只能由法院受理、審查和決定是否啟動再審程序;而且法院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權威,公眾信任由法院做出的再審決定。[6]第二種類型為檢察/司法部門啟動型。例如加拿大和設立刑事案件審查委員會之前的英國,都是由中央政府司法部門負責審查再審申請,并由司法部長決定是否將案件提交法院進行再審審理。[7]21但是基于三權分立的理念,司法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不愿過多干預法院的運作,對啟動刑事再審程序存在諸多顧慮;司法部門不具有調查的權力且其人員多為行政人員,不具有審查復雜刑事案件的能力,導致許多可能存在錯誤的案件不能及時啟動再審程序,影響刑事再審啟動程序功能的發(fā)揮。[8]464第三種類型為英國的特殊機構啟動型。英國于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對中央政府司法部門負責審查再審申請的制度進行改革,其《1995年刑事上訴法》規(guī)定設立附設于議會的刑事案件審查委員會(Criminal Case Review Commission)負責審查和決定是否提起再審。刑事案件審查委員會附設于議會,獨立于行政機關和法院,避免法院負責審查的決定是否再審可能存在的保護部門利益的傾向。刑事案件審查委員會成員由首相提名、國王任命且人員構成廣泛。[8]465因此英國刑事案件審查委員會不僅具有獨立性且有能力審查復雜多樣的刑事案件。

我國刑事再審啟動模式源自對前蘇聯(lián)刑事再審啟動程序的借鑒,但是2001年俄羅斯新通過的《俄羅斯聯(lián)邦刑事訴訟法》取消了法院主動啟動再審的權力和檢察院的再審啟動權,僅保留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訴或檢察院抗訴進行審查和決定是否啟動再審的權力。俄羅斯刑事訴訟法第402條和406條規(guī)定,對于生效裁判,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辯護人、被害人及其代理人和檢察長有權向法院提出申訴或抗訴,由法院審查和決定是否啟動再審程序。[9]322, 324與其他國家的刑事再審啟動決定主體的設置相比,我國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決定主體的規(guī)定嚴重違背刑事訴訟構造的基本要求。首先,法院主動啟動再審程序違背審判中立的要求。生效裁判是由原審法院作出的,其在再審啟動程序中對案件進行審查時難以保持中立、開放的態(tài)度。而且啟動再審程序就意味著生效裁判可能存在錯誤,原審法院作為生效裁判的作出者與再審程序的啟動存在利害關系,特別是強化司法責任制的情況下,法官需要對錯案終身負責,啟動再審程序查明原審確有錯誤的情況下可能涉及對原審法官及法院相關領導的追責。而原審法院的上級法院或最高法院同屬于法院系統(tǒng),啟動再審程序查明生效裁判確有錯誤可能損害法院的權威,同樣與案件是否啟動再審程序存在一定的利害關系,損害上級法院或最高法院的中立性。其次,檢察院作為控訴方對刑事再審程序的啟動享有決定權;而被告人只享有申訴權,其向法院申訴需要經(jīng)過法院審查,法院認為被告方的申訴符合法定條件才能啟動再審程序,即被告人申訴能否成功啟動再審程序取決于法院的審查。這造成檢察院和被告人雙方的地位極不平等,違背刑事訴訟控辯平等的要求。因此我國應當遵循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正當化的基本原則對再審啟動程序的決定主體及其權限進行重構,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第一,增設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由于我國現(xiàn)在由法院審查和決定是否再審的中立性受到質疑,而且法院審查容易受到法院系統(tǒng)內部或其他機關的干預,因此我國可以借鑒英國刑事案件審查委員會制度,建立附設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獨立機構負責刑事案件再審啟動的審查和決定,可以一定程度避免法院作為刑事再審審查和決定主體可能存在的部門利益傾向。該獨立機構的名稱可暫定為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該委員會仿照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按照大區(qū)設立巡回法庭的模式設立分委員會。全國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及其各分委員會均設30-50名委員,其成員統(tǒng)一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從律師、大學教授、會計師和醫(yī)生等職業(yè)人員中選任,并為每名委員配備2-3位工作人員協(xié)助其工作。

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各分委員會負責受理、審查下列刑事案件:1)檢察院或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下統(tǒng)稱“被害方”)提起的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抗訴案件;2)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下統(tǒng)稱為“被告方”)或檢察院對下述法院做出的不予再審決定不服向刑事案件審查委員會提起復查申請的案件。而被告人可能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重大刑事案件則由全國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直接受理、審查并決定是否啟動再審程序。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經(jīng)審查認為申訴或抗訴的理由真實、合法,決定啟動再審程序的,將案件提交原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由原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提審或指定原審法院同級的其他法院負責再審審理。

第二,法院和檢察院刑事再審程序啟動權的重構。首先,原則上禁止法院主動啟動再審程序,僅保留法院對當事人或檢察院的申訴或抗訴進行審查和決定是否啟動再審的權力。法院主動啟動再審程序違背控審分離和審判中立的基本要求,應當廢除其主動啟動再審的權力,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形下禁止法院主動啟動再審程序不利于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因此需要賦予法院在符合法定條件時主動啟動再審程序的權力。法院主動啟動再審程序應符合下列條件:1)被告人已經(jīng)死亡且沒有近親屬;2)被害方?jīng)]有申訴且檢察院沒有抗訴;3)符合啟動再審程序的其他條件。其次,廢除檢察院再審啟動權。檢察院抗訴必然引起再審程序即檢察院享有再審啟動決定權不利于實現(xiàn)控辯平等,應當廢除檢察院的刑事再審程序啟動權。檢察院提出抗訴,接受抗訴的法院(或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對檢察院的抗訴進行審查,經(jīng)審查認為抗訴符合法定條件的,由法院(或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決定啟動再審程序。

被告方提出的申訴和檢察院提出的有利于被告人的抗訴由原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受理,原審法院受理后可以自行審查或指定原審法院的其他同級法院具體負責審查。法院審查后認為符合再審條件的由上一級人民法院作出啟動再審程序的決定,不符合法定再審條件的由上一級人民法院作出不予再審的決定。被告方或檢察院對不予再審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下述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提起復查申請。

第三,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決定主體的權限。除享有啟動再審程序的決定權以外,為保障法院和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充分、全面地對申訴和抗訴進行審查,應當賦予其相應的權力。例如英國刑事案件審查委員會就享有向所有公共機構調取材料和委任警察作為外部調查官進行調查的權力。我國法院和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受理申訴或抗訴后應當有權調取與案件有關的所有案卷及相關證據(jù)材料,以保證其充分、全面了解案件情況,在必要時法院和刑事案件審查會可以自行或委托公安機關進行調查。此外,為保證法院和檢察院充分聽取控辯雙方的意見,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其有權決定邀請專家和人民陪審員作為聽證人員舉行聽證。

四、刑事再審啟動的審查及救濟程序

《刑訴法解釋》第三百七十一條至三百七十七條對法院審查當事人申訴的程序作了簡單規(guī)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案外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訴,并且可以委托律師代為申訴。申訴人應當提交申訴狀、生效判決或裁定及相關證據(jù)材料。申訴一般由終審法院審查處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可以由上一級人民法院直接審查處理。人民法院經(jīng)審查認為符合再審啟動事由的,決定重新審判;不符合再審事由的,說服申訴人撤回申訴,申訴人仍然堅持申訴的,人民法院書面通知其駁回。申訴人對駁回申訴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上一級人民法院的審查處理程序與上述程序類似。我國刑事再審啟動審查程序實行書面審理,呈現(xiàn)一種行政化、秘密化運作的特點,不能保障控辯雙方的充分參與,違背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正當化的控辯平等對抗和程序公開原則的要求。英國刑事案件審查委員會將再審申請的審查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并且在案件審查結束但是尚未決定是否將案件提交給上訴法院再審之前,會向申請人發(fā)出一份臨時的理由說明,申請人有機會對此提出意見和進一步表達異議。[10] 33《法國刑事訴訟法》第623條則規(guī)定,最高法院刑事案件復查委員會在審查過程中可以直接或委托進行各種有益的調查、聽證、對質與審查并收集申請人及其律師以及檢察機關的書面和口頭的意見陳述,而且依申請人或其律師的請求,委員會應當公開開庭作出決定。[4]372

我國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應當遵循刑事再審啟動程序正當化的原則,借鑒英國、法國等國的經(jīng)驗并結合我國國情,刑事再審啟動的正式審查程序分為一般審查程序和特別審查程序兩種:

第一,一般審查程序。一般審查程序的核心在于適用聽證程序,在2015年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復查聶樹斌案時就邀請專家舉行聽證,但是該案聽證并不是控辯雙方當面進行辯論,而是“背靠背”式,雙方先后進行陳述,缺乏有針對性的辯論,不利于發(fā)現(xiàn)案件存在的問題。有學者已經(jīng)提出刑事申訴聽證的具體制度設計,其中對聽證人員的構成提出兩種方案,一是強調申訴案件的專業(yè)性選取部分專家學者單獨作為聽證人員;二是由專家和普通公民共同組成聽證團。聽證會由申訴方和原辦案單位當面陳述意見并進行辯論。聽證會結束后聽證人員的意見作為法院是否啟動再審程序的參考。[11]筆者認為雖然申請再審案件有其復雜性、專業(yè)性,應當邀請專家參與,但是聽證制度和陪審制度相似都是司法民主的體現(xiàn),應有普通公民參與,以體現(xiàn)聽證制度的民主代表性;同時普通公民的社會經(jīng)驗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專家學者的認識偏差,增強聽證意見的合理性。因此建議法院或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舉行聽證可以邀請3名專家和所在地方基層法院的人民陪審員庫中隨機抽選的6名人民陪審員共同組成聽證團,并且聽證團的組成實行“一案一組成”的原則。聽證會中被告方與檢察院、被害方當面提出證據(jù)、陳述意見并對爭點問題針對性地進行辯論。聽證程序中不適用嚴格的直接、言辭原則,雙方一般出示書面證據(jù)材料,在對證人證言的真實性產(chǎn)生重大疑問的情況下,經(jīng)負責審查的法官或刑事再審審查委員會委員決定可以傳喚證人到場進行直接詢問。聽證結束后聽證團成員按照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二分之一以上)原則形成統(tǒng)一意見,作為法院或刑事再審審查委員會決定是否再審的參考。為強化聽證團意見的參考性,如果法院或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不采納聽證團形成的統(tǒng)一意見的,應當在決定書中說明具體理由。

再審啟動程序的審查組織: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受理案件后,委員會全體會議根據(jù)案件具體情況指定3名以上5名以下委員集體負責對申訴或抗訴案件進行審查和決定是否再審;法院審查有利于被告人的申訴則由1名法官獨任制形式對案件進行審查和決定是否再審。

第二,特別審查程序。為提高刑事再審啟動審查的效率,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對一般審查程序簡化適用,無須舉行聽證,但是法院或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根據(jù)案件審查需要仍然可以進行調查、收集當事人和檢察院的意見。提起申訴或抗訴的案件符合下列情形的,法院或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可以適用特別審查程序:被告方或檢察院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申訴或抗訴,被害人沒有異議的。在該種情形下法院或刑事再審審查委員會經(jīng)審查決定不予再審的,應當在決定前書面告知當事人或檢察院并說明具體理由,當事人或檢察院可以在15日內提交書面材料,進一步說明其申訴或抗訴理由。

最后,為保障刑事再審啟動程序良好發(fā)揮功能,需要設計救濟程序,保障被告人獲得救濟的權利。首先,法院對被告人的申訴進行審查后作出不予再審決定的,被告人可以向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提出復議請求,由刑事再審審查委員會對法院作出的不予再審決定進行復查;其次,對于不利于被告人的檢察院抗訴或被害人申訴,刑事再審審查委員會審查后作出決定的,被告人可以請求復議一次。刑事再審啟動審查委員會對被告人的復議請求的審查適用特別審查程序進行審查。經(jīng)審查后認為被告方的復議請求不符合法定條件并作出駁回復議請求決定的,被告方不得再提出復議請求或申訴。通過賦予被告方對法院和刑事案件審查委員會的審查決定提起復議請求的救濟權利,防止不應當啟動再審的案件啟動再審程序,降低被告人受到重復追訴的危險,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禁止被告方復議請求被駁回后再次提出申訴或復議請求的權利,防止被告方反復申訴損害生效裁判的穩(wěn)定性。

[1]季衛(wèi)東. 法律程序的形式性和實質性——以對程序理論的批判和批判理論的程序化為線索[J].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113.

[2]王晨光.借助司法公開深化司法改革[J]. 法律適用,2014,(3):51.

[3]黃士元.刑事再審制度的價值與構造[M].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

[4] 羅結珍.法國刑事訴訟法典[M]. 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

[5]李昌珂.德國刑事訴訟法典[M].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

[6]鄧思清.完善我國刑事再審啟動程序之構想[J]. 當代法學,2004,(3):143.

[7]錢兆寧. 英國刑事案件審查委員會再審審查程序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

[8]麥高偉. 英國刑事司法程序[M]. 姚永吉,譯.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9]黃道秀. 俄羅斯聯(lián)邦刑事訴訟法典[M]. 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

[10]趙燕,郭志媛.英國刑事案件審查委員會的再審功能[M].陳光中. 刑事再審程序與人權保障.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1]陳衛(wèi)東,趙恒. 刑事申訴聽證制度研究[J]. 法學雜志,2016,(1):48-59.

責任編輯:馬 睿

On the Justification of Criminal Retrial Starting Procedure

Ma Gui-xiang,Xu Jia-xiang

(School of Law,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8, China)

The main setting of criminal retrial starting procedure is irrational and the criminal retrial starting procedure lacks perfect review and relief procedure.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reform the criminal retrial starting procedure. The justification of the criminal retrial starting procedure should follow five principles, namely, neutrality of the decision-maker, equalization of the prosecution and defense, publicity of the procedure, distinction between unbeneficial retrial to the defendant and beneficial retrial to the defendant and stipulating specific reasons for retrial. The reform should focus on deciding subject and review and relief procedure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open operation of the criminal retrial starting procedure.

criminal retrial; starting procedure; justification; deciding subject; review procedure

2017-04-15

馬貴翔(1964-),男,山西岢嵐人,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刑事訴訟法學、證據(jù)法學研究;徐加祥(1993- ),男,河南葉縣人,復旦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

D915.18

A

1009-3745(2017)04-0005-07

猜你喜歡
生效檢察院裁判
扶貧隊“砸鍋”——記山西省檢察院扶貧隊員武海龍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股權轉讓了合同卻未生效
廣州化工(2020年5期)2020-04-01 01:24:52
法律裁判中的比較推理
法律方法(2019年4期)2019-11-16 01:07:10
清代刑事裁判中的“從重”
法律史評論(2018年0期)2018-12-06 09:22:28
近期生效的IMO文件清單
西安市檢察院依法對白雪山案提起公訴
方圓(2017年6期)2017-04-07 21:06:42
基層檢察院檢務督察工作之完善
《巴黎協(xié)定》有望生效
新疆鋼鐵(2016年3期)2016-02-28 19:18:54
福清市| 涿州市| 新乡县| 平阳县| 紫阳县| 马尔康县| 义马市| 科尔| 博罗县| 辽中县| 商丘市| 柳江县| 翁牛特旗| 弥勒县| 陕西省| 天全县| 甘德县| 宜川县| 江城| 台北市| 洛川县| 屏东县| 班戈县| 康定县| 开原市| 西城区| 类乌齐县| 阆中市| 曲阜市| 苗栗市| 保康县| 定襄县| 保靖县| 隆德县| 瑞金市| 渝中区| 皋兰县| 杭锦后旗| 昆山市| 沁水县|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