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生
[摘 要]根據國家的要求,到2017年,各省高考(除北京、上海等少數地區(qū)自主命題外)將重新使用全國卷,我省已經確定在2016年采用全國卷。全國卷從試題的素材和內容上來看,試題做了局部的調整,將部分知識放在實際情景中進行考查,引導學生提高對數學信息的提取與處理能力,滲透了數學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我國實行新課標后,對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提高了重視,教學目標也因此得到了轉變,本文針對高考全國卷形勢下的數學復習提出了建議策略,希望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應用數學;高考全國卷;數學復習;復習策略;數學素質
根據對歷屆全國卷高考試卷進行分析得知,試卷的難度適中并連年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選擇題和填空題最后一題較難,主要是考察學生對知識靈活應用的能力,解答題頗有新意且難度適中,根據這一特點,指導學生高考數學復習時我們不僅要傳授數學知識,而是要以鍛煉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及數學素養(yǎng)為主,只有這樣才能讓有限的復習時間得到最大程度的應用和優(yōu)化配置,從而讓學生的高考成績得到進一步提升。
一、合理采用變式教學
數學高考復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對學生數學問題應用能力以及數學思維的重視,采取多樣性措施進行培養(yǎng),從而讓學生在練題及思考中鍛煉數學素質。應用變式教學能夠讓學生參與到數學問題的全過程,掌握認知、發(fā)現、設計、解決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充分掌握問題解決的相關規(guī)律,讓零碎知識系統(tǒng)化,有效誒生數學素質和能力。例如原題是在某拋物線中哪一點到指定位置的距離最短,該題可以有以下幾種變式途徑。其一,變動原題條件或者結論,但不偏離原題范圍;其二,把原題特殊條件換成普遍條件,符合從特殊到一般的規(guī)律;其三,變換部分條件形式,深化問題,提高學生求知欲;其四,將抽象問題是計劃,將問題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例如,在某給定拋物線y2=4x中求一點,使其到某點A(2,0)的距離最短。變題時可以將拋物線關系式中4用a來代替,也可以將A點橫坐標2改成a,或者高腳酒杯軸截面屬于拋物線,方程為y2=4x,杯中放一小球,多大的小球能夠觸及杯底?在進行變式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靈活掌握,讓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數學熱情和課堂氛圍得到保證。
二、讓學生參與到命題中來
在高中前兩年,學生還沒有穩(wěn)固的數學基礎,自主性較弱,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強,而在高三階段,學生腦海中的數學知識以及解題技能已經足夠系統(tǒng)化。此時我們要給予學生自我發(fā)展的空間,在高考數學復習階段,要鼓勵學生自主命題,在命題的過程中對例題進行歸納和總結。例如,教師給出題目:讓六個人站在一排,有多少種排法?學生在解答之后可以自己將題型拓展,自主命題,然后交于同桌解答。學生會設計不同的問題。如甲乙分別占兩邊、甲不站排頭、甲乙均不站兩邊、甲乙相鄰、甲乙之間隔一個人等條件。通過教師給出的簡單題目,即使是數學基礎較差的同學也能夠應用簡單公式輕易的解決這個問題,從而獲取信心和動力。這種教學方式的應用要明確變式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自己,老師只是發(fā)揮了引導作用。學生在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之后積極思考、加強對問題的分析討論,解決問題后在腦海中形成一套針對該題型的解決方式以及規(guī)律。這樣不僅提升了課堂氛圍,點燃了學生的學習激情,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數學素質和能力,讓數學高考復興更加有效。
三、學生自己小結
在高中復習的三個階段中,老師常常在第一階段就將所有分化的數學知識通過每一章、每一學期、每一學年的方式將其綜合,從而讓數學基礎知識能夠形成一個整體,各知識之間形成了縱橫聯(lián)系,這樣學生就對整個高三時期所掌握的數學知識能夠形成宏觀系統(tǒng)的認識。然而部分老師在這過程中,將定理、推論等通通列在黑板上,學生主要負責做筆記,難以達到復習效果。教師要轉變過去包辦主義,要知道總結出來的數學知識體系是老師自己的,對學生產生的作用不大,教師應該積極發(fā)揮引導作用,讓學生自己去總結各章節(jié)知識,我們則主要是從旁協(xié)助。學生應用自己的記憶梳理數學知識,將知識體系自己總結出來,并將其通過圖表形式建構在自己的腦海中。
四、教師要自己動手組卷
在信息時代,高中數學老師都會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過程當中,例如教師備課,應用多媒體講解復雜的公式和定理等。部分老師還會直接從網上下載試題打印之后交于學生練習,試卷測試能夠反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形成教學反饋,讓老師改進教學方式并修補薄弱環(huán)節(jié),我們應該規(guī)避拿來主義,自己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設計試題,從而有效達到提升學生數學素質的效果。在命題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能力加強考察,也要明確雙基考查的作用,要保證試卷的難易程度能夠充分符合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水平、知識掌握程度以及班級成績結構等,這樣才能有效的檢測出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水平,題目最好能一道題涵蓋多個知識點,學生通過答題能夠將知識點回顧一遍。
五、掌控試題難易方向
高考全國卷難度適中,簡、中、難試題比例符合標準,難題比例較小。這就要求我們在分析全國卷題型特點的情況下組織復習教學,在現實中,很多數學教師一味重視難題,對于難度適中的題卻重視不夠,認為學生只要會做難題,難度適中的題自然能容易應付了,這就導致學生在高考時出現難題不會做,簡單題得分又不理想的情況。所以,一定要杜絕和防止將太多的時間花費在難題和偏題上面。
六、結語
數學高考復習和新知識教學是不一樣的,它立足于學生充分掌握數學知識體系并了解了一定解題經驗的現實情況。復習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對基礎知識加強深化,達到靈活應用、觸類旁通的效果,我們在高考復習教學中一定要立足于全國卷的題型和特點,以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為目標,合理應用相關策略,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吳望茂,李曉春.基于方法論的高考數學復習理念、結構及策略[J].井岡山醫(yī)專學報,2008,03:116-117+122.
[2]龐紅梅.高考備考數學復習策略與學法指導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6:131-132.
[3]覃尚猷,姚曉潔.探究性學習在高考數學復習中的策略分析[J].柳州師專學報,2015,06:132-134.
[4]張先龍,鄧軍民.高考全國卷背景下的數學復習策略芻議[J].課程教學研究,2016,0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