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國作家毛姆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以法國后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為基礎,圍繞思特里克蘭德的繪畫之路,深入探討了生活和藝術兩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小說對“月亮”和“六便士”的意象進行了充分解讀,使其帶上了特殊的象征意義,又充滿了神秘色彩。“月亮”既象征著塔希提島的自由生活,也象征著對真摯愛情的追求,更象征著人們對理想的向往;而“六便士”則象征著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人們?yōu)樽非笪镔|而不惜犧牲愛情和理想。
關鍵詞:毛姆 《月亮與六便士》 象征 矛盾
象征手法是歐美現(xiàn)代主義文學中常見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在文學領域,象征主義強調的是“用象征的方法暗示作品的思想、事物的發(fā)展和抽象的哲理,尤其是在作者內(nèi)心深處隱蔽的思緒”。在作品中,使用象征手法,可以使文章更有深意,更加神秘,也更通俗易懂。
在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毛姆筆下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原先“是個十足的小市民”,“在證券交易所干事兒,是一個典型的經(jīng)紀人”,“是一個令人起敬的社會成員,一個恪盡職守的丈夫和父親”,然而,就在他不惑之年之時,他的心智好像是“被魔鬼附了體”,迷上了繪畫。為了繪畫,他突然拋棄相守17年的妻子以及子女,離家出走,到巴黎追求夢想。在巴黎期間,為了尋找靈感,思特里克蘭德無論是在精神生活還是物質生活方面,都經(jīng)受著常人難以理解的折磨和痛苦;同樣是為了追求理想,在為人處世上,既折磨著自己,也給別人帶來了痛苦,種種行為表現(xiàn)都超脫于倫理之外,讓人鄙視而又無法理解。后來,主人公離開喧囂的西方文明世界,離開了動亂的戰(zhàn)爭,離開了物欲橫流的社會,只身來到了“世外桃源”的塔希提島,在這里,他終于放下了“六便士”,找到了心中的“月亮”,找到了自己靈魂深處的驅動力,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又一幅震驚世人的作品。但是在他患病臨終時,又與這些曠世奇作共同付之一炬,其行為令人震驚之時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小說通過對這個怪才及其周圍的人與物的敘述,通過對西方文明世界與塔希提島自由生活的描寫,在理想與現(xiàn)實、真愛與虛偽、精神與物質方面,對標題“月亮”和“六便士”進行了深刻的象征性意義解讀。
一、“月亮”與“六便士”——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性解讀
象征包括象征體和本體兩部分,兩者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象征性意義,同時兩者又存在一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可以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實現(xiàn)。小說題目中的“月亮”和“六便士”兩個意象是本體,理想和現(xiàn)實分別是本體的象征體,這也是這部著作中象征手法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地方。
對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來說,從小的夢想就是做個畫家,然而在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熏陶下,父親認為學藝術賺不了錢,于是他就做起了生意,成為了一家證券交易所的經(jīng)紀人。在不惑之年,他為了摘天上的“月亮”,追求內(nèi)心深處藝術夢想,放棄了眼前的“六便士”,毅然拋棄家庭,放棄穩(wěn)定的工作,在巴黎一座破爛骯臟污濁的小樓里悶頭繪畫,在一間黑暗的屋子里追求藝術,甚至因為他的出現(xiàn),造成了好朋友戴爾克·施略特夫家破人亡、背井離鄉(xiāng),然而,更讓人氣憤與無解的是,面對道義的責難和周遭的譴責,思特里克蘭德表現(xiàn)的卻是完全不屑一顧,沒有絲毫的愧疚和不安。到了塔希提島后,思特里克蘭德才算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歸宿,他成名于此,成家于此,同時也把理想埋葬于此。他苦苦追求的藝術,最終與他一起付之一炬。這不免讓人困惑,既然備受煎熬追求藝術,為何又要將藝術拒之于門外?
理想與現(xiàn)實永遠是一對難以區(qū)分的矛盾體,要想實現(xiàn)理想,必須要切合實際,接近現(xiàn)實,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種種行為,也是為了理想的實現(xiàn)在努力。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主人公把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演繹得淋漓盡致,赤裸裸地呈現(xiàn)在讀者和世人面前,從某種程度上說,主人公為了實現(xiàn)心中的夢想,而忽略了現(xiàn)實生活中要面對的種種問題,而且也沒有處理好這些問題。作者也把“月亮”和“六便士”的象征手法表現(xiàn)得合情合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理想與現(xiàn)實并不完全是一對矛盾體,因為追求“月亮”,就要以“六便士”為物質基礎,在小說中思特里克蘭德在瘋狂追求“月亮”的過程中,同樣離不開“六便士”的支撐,離不開謀生的必需品。
二、“月亮”與“六便士”——愛情真?zhèn)蔚膽騽⌒越庾x
在古希臘神話中,月亮女神狄安娜是皎潔純凈的化身,因此在西方世界,“月亮”往往被賦予感性意義,是純潔無瑕、美麗健康的寓意,也常常象征著真摯純粹的愛情。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愛情的真?zhèn)我彩恰霸铝痢焙汀傲闶俊钡南笳黧w。
斯特里克蘭德與其太太的愛情有名無實,雖然是合法妻子,但是缺乏真愛。也許對外人來說,思特里克蘭德太太與主人公相敬相愛,育有一兒一女,有著穩(wěn)定的工作,有著令人艷羨的幸福家庭。然而如果走進他們的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婚姻毫無真情可言。思特里克蘭德太太虛偽、好面子、物質化,并且孤芳自賞,當思特里克蘭德離家出走后,她的第一反應是外面有了別的女人,給她留下的錢也不多,當提到死去的丈夫時,她的內(nèi)心甚至沒有一絲的難過,而是沉浸在丈夫的名畫給自己帶來的榮譽上,炫耀與驕傲一覽無遺。
作為戴爾克·施略特夫的太太,在作者的描述中,勃朗什·施特略夫心地單純、不愛說話,起初堅決反對生病的思特里克蘭德到她家養(yǎng)病,后來又不顧一切地愛上了這個古怪的男人,這個變化之快令人驚訝,然而,無私的付出,換回來的卻是思特里克蘭德對她的冷漠和不屑,毫無任何感情和感激,哪怕最終勃朗什以死亡結束了自己的人生,都難以撼動他堅如磐石的鐵石心腸。這也把思特里克蘭德“冷酷無情、卑鄙自私”的惡劣形象刻畫到了極點。他們之間的感情介于“月亮”與“六便士”兩者之間。
在塔希提島,跟愛塔結婚是思特里克蘭德一生中最幸福的件事。在塔希提島,他不僅找到了追求理想的象牙塔,而且也遇到了愛塔,一個愿意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而這個女人也獲得了他的真心。愛塔這個幾乎沒有受到世俗社會侵蝕的土著女人,給了他所需要的一切,寧靜、家庭、生活。當思特里克蘭德患麻風病要去山里生活的時候,愛塔堅決隨他一同前往,對此冷酷無情的思特里克蘭德竟然眼睛里含著淚水。這種愛情,超出物質的束縛,達到月亮般的純潔。
三、“月亮”與“六便士”——塔希提島與歐洲社會的象征性解讀
在小說中,“月亮”除了象征著理想與真愛,還象征著一片神圣的凈土——塔希提島,而“六便士”則象征著20世紀初物欲橫流、矛盾尖銳的西方社會。駱謀貝指出《月亮與六便士》出版時正是一個西方傳統(tǒng)價值觀不斷解體,孤獨感和異化感攪亂現(xiàn)代人內(nèi)心平靜的年代。
“如果不是戰(zhàn)爭的動亂使我有機會踏上塔希提島的話,我是不會把我的一些回憶寫在紙上的。”20世紀初的歐洲,西方的物質文明迅猛發(fā)展,社會矛盾也日趨尖銳。正如一位歐洲的歷史學家所說“歐洲已經(jīng)變成一只‘火藥桶,只需一?;鹦菍⑺??!币粦?zhàn)的爆發(fā),讓人們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同時,“戰(zhàn)爭來了,戰(zhàn)爭也帶來了新的生活態(tài)度?!币驗閼?zhàn)爭,作者跟隨主人公的視角踏上了塔希提島。
塔希提島這個郁郁蔥蔥的荒島是一個遠離塵囂、與文明決裂的原始野蠻叢林。環(huán)顧思特里克蘭德生活的周圍:椰子樹、芒果樹、巴豆花、小河、魚群、螃蟹、山上的野橘子樹……與歐洲社會相比,儼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一塊遠離文明社會的綠蔭。在這里,思特里克蘭德躁動的靈魂安靜了下來,追求夢想的心靈興奮起來,他夜以繼日、白天黑夜地畫畫兒、看書,偶爾在傍晚時分同心愛的愛塔“坐在涼臺上,一邊抽煙一邊望著天空”。悠然地作畫、愜意地生活,正是主人公靈魂深處所向往的東西。也因此,在島上,他創(chuàng)作出一幅幅震驚世界的曠世之作,這些作品“讓人感到作畫者已滲入到大自然的冥冥之中,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原始的、野性的、令人戰(zhàn)栗的東西,以致使人覺得這偉大的畫章是不屬于人間塵世的”。
他在島上一點兒也沒有引起別人的厭嫌。在英國或法國,思特里克蘭德或許是個不合時宜的人,“圓孔里插了個方塞子”,而在這里卻有各種形式的孔,什么樣子的塞子都能各得其所。
象征就是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表現(xiàn)某種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作品《月亮與六便士》正是通過“月亮”和“六便士”這兩種形象和符號的重新組合,催生出了信念、愛情和地域這三種象征體,在這種藝術手法的渲染下,使得作品更加生動,形象更加鮮活,意義更加豐富,內(nèi)容更加可讀。
參考文獻:
[1] 呂偉民,王國明.論象征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征[J].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4):121-124.
[2] [英]威廉·薩摩賽特·毛姆.月亮與六便士[M].傅惟慈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27.
[3] 駱謀貝,陳兵.傳統(tǒng)土壤上開出的現(xiàn)代之花——論《月亮與六便士》現(xiàn)代主義敘事技巧[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111-119.
[4] 魯苓.追尋自我的路程——讀《月亮和六便士》[J].外國文學研究,1999(83):75-78.
作 者:郭麗峰,太原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編 輯: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名作欣賞·下旬刊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