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關鍵詞〕哀傷輔導;喪親;高三學生
一、背景描述
葉子,女,18歲,高三文科班學生,成績優(yōu)異(班級排名前5位),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中等,非常熱愛家庭。在父親病故后,葉子的期中、月考成績下滑明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葉子的母親極度擔心女兒受父親病故影響,一蹶不振。同時,葉子自身也處于極大的精神壓力下,思念父親,擔憂母親。特別是擔心母親身體狀況,以至于每節(jié)課間都要打電話確認母親安好,才會放心。來訪者自述睡眠較差,食欲減少,體重未有明顯變化,但近來胃部明顯疼痛,惡心嘔吐。在母親的要求下由班主任介紹前來咨詢。
二、個案診斷
初步診斷為中度應激焦慮,經(jīng)來訪者同意,對來訪者做了SCL-90自評測試,經(jīng)統(tǒng)計量表九個因子得分如下表:
來訪者除哀傷情緒外,焦慮情緒明顯,尤其是與母親相依為命的現(xiàn)實,讓來訪者非常害怕母親“出事”,高頻率地給母親打電話,確認母親的安全。同時,自身也承受著來自對父親尚未報答的愧疚與悔恨、對自身成績下滑的擔憂,以及對未來茫然無措的焦慮。
三、個案干預
一般情況下,班主任和家長都希望孩子能盡快從悲傷中走出,減少喪親對學業(yè)成績的影響。然而,研究顯示,青少年哀傷過程要經(jīng)歷四個階段,即面對生活的巨變、體驗喪親的痛苦失落、在哀傷中繼續(xù)生活、重新詮釋死亡。從葉子的現(xiàn)狀來看,正是處于面對生活巨變,經(jīng)歷喪親痛苦的失落階段,與其安慰,暗示不要悲傷,不如給予理解、允許悲傷。
本案例中,咨詢師首先與來訪者核對其需要,建立安全信任的咨訪關系,然后使用角色書信療法、社會關系圖,宣泄悲傷,覺察自身擁有的支持力量。再次,使用空椅技術(shù),處理未完成事件,允許個體體驗哀傷。最后,重建認知,澄清悲傷情緒的療愈價值,最終有勇氣直視驕陽。
四、輔導過程
第一次會談:核對需求,建立安全信任的關系
在葉子到來之前,我了解到班主任的需求是減少喪親事件對學生成績的影響,葉子母親的需求是減少女兒的擔心。但是,葉子自身的需求我并不確定,是盡快提高成績?還是走出低谷?亦或是需要一個發(fā)泄渠道,紓解情緒?
充分尊重來訪者的需要是走進葉子內(nèi)心的關鍵,因此,首次會談的重要任務就是與葉子核對其真實需求,共同商定咨詢目標。并且,由于葉子是由班主任介紹來到咨詢室,本身可能尚未做好接受咨詢、面對創(chuàng)傷的準備,首次會談還需要謹慎,逐步建立安全、信任的咨訪關系。
師:坐在這里感覺怎么樣?(葉子身體略有僵硬)
生:還好…(面帶尷尬,很有禮貌)
師:你可以讓自己慢慢放松下來,在椅子上稍微調(diào)整一下,讓自己坐得更舒服一些(葉子略作調(diào)整,身體放松很多)。最近發(fā)生的事情,班主任知道你非常不容易,他非常關心你,所以聯(lián)系我,看看能否幫助到你……能跟我說說最近發(fā)生了什么嗎?
生:我爸爸9月18日去世了……(語氣從控制下的平靜,到逐漸顫抖,在談及自己尚未盡孝父親已經(jīng)不在時,失聲痛哭…這一過程中,我始終沒有打斷,并用眼光鼓勵她多講一些,充分釋放哀傷)
……
師:說完這些,現(xiàn)在感覺怎樣?
生:好多了,在家里我不敢跟我媽媽說,她看我哭比我還傷心,我擔心她的身體,因此一直忍著,我一直不敢這么放肆地哭,我現(xiàn)在感覺好一些了。
師:你很體諒你的母親,想照顧好媽媽。不過,在我們想要照顧別人之前,是不是需要先照顧好我們自己?只有自己有力量了才能照顧別人。
生:是。
師:所以,你想通過咨詢先梳理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更有力量,然后去幫助母親?
生:是。
從咨詢對話中可以看出,葉子真實的想法,是擔心母親的情緒和身體健康,接受咨詢也是為了降低母親的焦慮,滿足母親的要求,改變母親的情緒狀態(tài)。然而,葉子不首先調(diào)整,就不可能去影響母親。因此,通過對話,咨詢師幫助葉子意識到要想照顧母親,首先需要照顧好自己。得到葉子的認可后,咨詢目標就從照顧母親、幫母親降低焦慮,轉(zhuǎn)移到改變自身、聚焦處理自身的情緒上。
第二次會談:覺察自身支持系統(tǒng),宣泄哀傷情緒,完成對話
考慮到葉子正處于高三,客觀環(huán)境確實需要她更快地從悲傷中走出,恢復高效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在取得葉子信任,建立良好咨訪關系的前提下,第二次咨詢我加快了腳步。
第一步:回憶生命中的重要他人。重要他人包括家人、朋友、老師或者其他給過她支持和影響的人,男性用“□”,女性用“○”標注出來。目的在于發(fā)掘來訪者的支持系統(tǒng)和潛在的心理資源。
第二步:梳理關系。關系密切用“直線”連接,關系疏遠用“虛線”連接,關系沖突用“曲線”連接。目的在于進一步厘清來訪者與這些重要他人的關系性質(zhì),如圖1所示。
第三步:運用角色書信,寫下心里話。分別和這些重要他人說說話,將自己心底最深的話寫出來。目的在于幫助來訪者宣泄悲傷情緒,處理未完成事件。
師:做這件事兒需要一點勇氣,跟生命中的每個人說說話,可能會有一些難過,有一些悲傷,沒有關系……就讓自己有機會跟生命中的每個人做一次接觸,給自己一個自我療愈的機會……花一些時間…跟生命中的每個人說說話,就像他在你面前一樣……想哭就哭出來,因為有些話沒有來得及跟他講…筆不要停,沒有對錯,只是一種表達……跟生命中的每個人打個招呼,有些害怕,那是正常的,邀請自己,把最深的話寫出來……
生:(完成書寫,如下)
爸爸:對不起,我沒有能夠花時間陪你說話,陪你分擔你心里的想法和痛苦,沒有關注到你的身體狀況,沒有真正為你付出什么……我為什么沒有提醒你不能吃那么多的藥還喝酒呢,我為什么沒有將你的情況告訴媽媽讓她去醫(yī)院看你……太多太多的懊悔,我那時怎么不能將自己的手機、學習暫時放下,陪你多聊聊天,多讓你去看看身體,多關注你……可我終究沒能做到,沒有付出全部努力,你就不在了……爸爸,我是一直愛你的女兒,爸爸,你一直以為我不愛你,我只愛媽媽,其實不是這樣的,我雖然沒有來得及報答你、讓你開心,但我真的愛你。
媽媽:我擔心你,擔心你的身體像爸爸一樣出了問題,擔心你太過擔心我,擔心家……我一直很害怕,我不希望你總是那么擔心我,我只希望你多關注自己,為自己著想……讓你開心健康就是我最大的愿望,無論你是否真的了解我內(nèi)心的想法,我都一直愛你,希望你能照顧好自己,讓我報答你……
自己:你不要總是在那里焦慮了,好好學習就是對媽媽爸爸最大的報答,爸爸媽媽不是總說嗎,希望看到你考上理想的大學,有個比他們要好的人生,這就是他們的心愿……好好做自己,好好照顧媽媽,為了自己,為了爸爸媽媽。
第四步:讀出書信內(nèi)容。想象對方就在你面前,將寫給他的話念出來。目的在于向自身“承認”所有情緒,處理內(nèi)心的未完成事件,并且從中獲得內(nèi)心的力量。
經(jīng)過這次咨詢,葉子的情緒有了很大的紓解,并發(fā)現(xiàn)其實有很多人在支持自己,來自媽媽的,姥姥的,朋友的,老師的……自己并不孤獨,也并不懦弱。為了爸爸和家人,愿意努力調(diào)整心態(tài)。
第三次會談:進一步處理未完成事件,允許自身體驗悲傷
第三次會面,葉子說白天在學校已經(jīng)可以正常地學習,上課注意力也集中了很多,但是害怕晚上的到來,因為晚上一個人的時候,特別容易想念父親。當悲傷情緒來襲時,會像第二次咨詢時那樣,把心底的思念、后悔都寫下來,但還是感到傷心。
師:當你把心底的思念寫下來時,感覺怎么樣?
生:不舒服。
師:那個不舒服是指什么?
生: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再有機會看到爸爸,再多陪陪他了……
師:你想對爸爸說些什么(在葉子的面前放一把空椅子,代表父親就在面前)來這里,跟你的爸爸說說。
生:爸爸……我一直都特別愛你……我要是早點關心你的身體,就不會這樣……
師:告訴他你心里多難過,多不舍,說說你的心里話。我白天很努力地集中注意力學習,我知道那是你愿意看到的,爸爸,你都看見了嗎……
師:現(xiàn)在感覺怎么樣?
生:(深呼吸)……
師:你已經(jīng)在努力調(diào)整了,白天努力地學習,晚上的時間留給自己思念父親,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不再完全地陷入悲傷、無法自拔,你已經(jīng)在努力地調(diào)整,白天讓學習和生活繼續(xù),只是晚上的時間還是想和爸爸待在一起,是這樣嗎?
生:是的。
師: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不舍得,不是不能走出來的時候,你感覺怎么樣?
生:我不是沒有能力,只是我很舍不得。
師:是的,其實你已經(jīng)在調(diào)整,在改變了。
生:感覺自己好多了。
師:那我們可以走一小步就好好地肯定自己一下嗎?
葉子的情緒一部分來自對父親離世的思念,另一部分可能來自對自己的不滿。在葉子的觀念中“不應該影響學習”“要堅強”的規(guī)條一直影響著她。
師:爸爸去世,傷心是可以的嗎?
生:傷心是可以的,但老傷心、影響學習就是不可以的。
師:所以,白天你專心學習,集中到晚上悲傷。
生:(哭泣)是的。
生:好像媽媽和老師都希望我能盡快恢復,我不想讓他們擔心,所以白天我就好好學習,晚上沒人的時候,我堅持不住了。
師:哭出來感覺怎么樣?
生:舒服很多。
師:所以,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并沒有做錯什么。在你的觀念里覺得“不應該哭”,誰制定的這個要求?
生:我自己。
師:這對你來講,有什么不同嗎?
生:我一直以為是媽媽希望我不要哭,原來是我自己要求自己。
師:是的,發(fā)現(xiàn)這點,你愿意做些改變嗎?
生:我可以允許自己傷心。
家長和老師常常會期望學生“不要太悲傷,集中注意在學習上”,學生從家長、老師的期待中習得了這些,也要求自己不要太悲傷,不要影響學習。因此,當悲傷情緒突然來襲時,學生就批評自己,認為“不應該悲傷,不應該哭泣”。然而,喪親時悲傷的情緒是控制不住的,要求“不要悲傷”和“忍不住悲傷”之間的落差,會使得學生感到挫敗,感到無力,結(jié)果在悲傷的情緒中又加入了自責、愧疚和著急。
事實上,親人離世,一段時間的哀傷是必要的。這是完成哀傷任務,實現(xiàn)心理重組達到平衡的必經(jīng)階段。生活中的睹物思人,突然的悲傷來襲也是會發(fā)生的,這些都是正常的。承認自己處于悲傷的情緒中,接納自己的悲傷狀態(tài),允許自己體驗悲傷,才能真正完成哀傷任務,走出痛苦。
因此,在本次會談中,葉子意識到是可以悲傷的,并且每個人走出悲傷的時間不一樣,沒有對錯之分。允許自己悲傷,接納悲傷的存在,反而在情緒上舒服很多,軀體上的壓力癥狀也會減少。
第四次會談:心理重建,直視驕陽
來訪者描述在過去一周中,允許自己悲傷,反而傷心的情緒少了很多,而且不再擔心上課時走神兒,更加放松,學習效率已經(jīng)恢復得和以前差不多。
在認知層面上,來訪者意識到,無論何人,無論是否做好準備,在生命的某一階段都有可能面對親人離世。哀傷意味著我們珍視,哭泣意味著我們深愛。直視驕陽,面對死亡,往往更加啟發(fā)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親人離世,允許自己有一段時間去體會哀傷,思念亡者,完成哀傷任務,是心理重新整合達到新平衡的過程,接納悲傷,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咨詢已經(jīng)接近結(jié)束,評估來訪者現(xiàn)狀,情緒穩(wěn)定、身體放松,學習效率逐步恢復。
四、給予家長和班主任的反饋
本案例的咨詢過程,得到班主任和家長的極大關注,因此咨詢結(jié)束后,在征得來訪者同意的前提下,將主要內(nèi)容反饋給班主任,并希望通過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進一步在學校和家庭兩方面為學生提供較為寬松的環(huán)境,幫助其度過心理危機。
首先,建議班主任對葉子的哀傷反應“視之正?!?。像這樣,在一段時間內(nèi)表現(xiàn)出哀傷情緒,行為退避,甚至成績下降的學生,其實是在完成哀傷任務,是逐步走向正常的必經(jīng)階段;反而那些假裝什么事兒都沒有,強裝鎮(zhèn)定的學生才更加危險。因此,老師和家長如果能夠理解孩子的行為,視之為正常的心理重建過程,就能允許學生在一段時間內(nèi)表現(xiàn)出情緒低落,當學生覺得悲傷是可以的,不需要掩飾,壓力會小很多,反而能更快地從悲傷中走出來。
其次,對于家長,建議營造一種寬松的家庭氛圍。因為傳統(tǒng)的文化觀念中,許多中國家庭是回避談論死者的,如果母親不知道怎么做合適,那就尊重孩子有獨自哀傷的需要,這是青春期孩子獨立的一種表現(xiàn),別干涉,少擔憂,如果家長能夠理解并給孩子一個相對寬松的家庭氛圍,孩子也能盡快恢復起來。
五、咨詢效果追蹤
咨詢結(jié)束一個月后,葉子描述可以重新投入學習,雖然偶爾仍會感到悲傷,但允許自己去體驗悲傷,不自責,不糾結(jié),沒有了焦慮輕松很多。
班主任反饋葉子近來情緒狀態(tài)好轉(zhuǎn),很多老師都觀察到葉子上課狀態(tài)集中。在給咨詢師的反饋中,班主任寫道:“真的非常感謝,我問過葉子,她說跟您聊過之后好多了,謝謝您?!蹦赣H在家觀察葉子的情緒穩(wěn)定,家長和老師均感到放心。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無論遇到多大危機,成長的力量總能推動生命的自我療愈,而每個生命本身都具有從悲傷中走出的強大力量,只要我們給予一定的空間,在完成哀傷任務后,他們必會在更高層面上實現(xiàn)新的成長。
(作者單位:北京市第九中學,北京,100041)
編輯/劉 揚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