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川
摘 要 形成性評價最初是由美國的斯克里芬(G.F.Scriven)在其1967年所著的《評價方法論》中首先提出來的。形成性評價是指在活動運行的過程中,為使活動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軌道所進行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明確活動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及時修改或調整活動計劃,以期獲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本文在形成性評價中主要研究籃球教學技術的實施。
關鍵詞 形成性評價 籃球技術 手段
中圖分類號:G804.85 文獻標識碼:A
1籃球教學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主要手段
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通過授課和糾正等教學形式,運用自己的知識技能指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反復的進行糾正和反饋,已達到將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目的。在籃球的形成性評價教學中,主要的評價手段有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
1.1教師評價的主要手段
教師在學生完成動作后,在很短的時間內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準確的判斷,要把握好評價的時機。要在深入了解學生技術動作的基礎上,對事實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時刻關注學生學習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觀察仔細,發(fā)現學生身上值得表揚的優(yōu)點,教師就要進行適當的表揚加上鼓勵,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在各個方面都在關心自己,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大幅度增加。
案例:在學習基礎投籃技術的教學中,發(fā)現有的學生籃球姿勢完成較好,有的學生投籃力度不夠。
分析原因:(1)投籃時,投籃脫手時猶豫不決,導致投籃時間太晚。(2)沒有瞄準籃框就投了。(3)投籃力度不夠,球沒有形成正常的軌跡,投不中。(4)力量原因,力量過大籃球反彈;力量過小,籃球碰不到籃框。
糾正方法:針對錯誤原因,教師及時進行糾正,直到動作正確為止。教師在學生練習動作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學生的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積極性,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并進行分組教學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練習。(1)對于那些技術動作已經掌握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指導他們進行鞏固、提高練習,也可以幫助動作完成不好的同學糾正完善動作,達到合作學習的效果。(2)對于尚未掌握技術動作的學生,根據技術動作的掌握的情況進行分組,每組中要求有1-2 名學生(根據現場情況而定)達到了熟練掌握動作技術的程度,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組練習糾正技術動作。
1.2學生自評的主要手段
在籃球技術動作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學生通過對照教師技術動作的標準,自己找出自己技術動作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對自己的動作做出一個評價。在籃球技術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從教師的指導、學生之間的交流中發(fā)現自己的錯誤之處,針對這種錯誤,及時的做出改進。
案例分析:
在學習雙手投籃技術動作時,乙同學投籃不是力度不夠就是籃球偏離籃框。糾正方法:通過觀察教師正確的投球動作,與同學相互交流,發(fā)現是自己在投球瞬間力度使用不均勻的原因,然后對這個技術動作的完成情況作一個評價,對錯誤之處進行及時的改正。
1.3小組互評的主要手段
在籃球技術教學中學生之間通過互相觀察,相互進行技術動作評價。教師教完新的技術動作進行小組練習時,學生通過觀察小組內學生的動作,跟正確的動作技術標準作出比對,及時的指出同伴出現的優(yōu)缺點,指出優(yōu)點可以提高同伴的學習積極性,以確立自信心,而且優(yōu)點可以供組內相互學習;指出缺點可以及時幫助同伴糾正錯誤的技術動作,以防影響技術動作的完善以及提高。分組練習技術動作后,各個小組之間相互交流投球心得,闡述在學習技術時所出現的問題,給出相對應的解決辦法,好的學習方法同學之間相互分享,通過這種交流與分享,達到全實驗組共同提高的效果。
案例分析:
在正手側身弓投球技術的小組練習中,學生丙投球后,球的落點總是落在籃框的一側。小組同伴分析原因:(1)側身方位角度大,導致投球點不適應難投中(2)判斷籃框不是很準確,存在夠著打或者擠著打的現象……糾正方法:小組內同學參考正確的投球時機及方法指出該生的錯誤之處,相互討論出現這種動作的原因。
2形成性評價在籃球技術教學中的操作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是教、評相結合。教師評價次數是指在單元課程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逐一進行的技術動作分析指導的評價。學生自評常常出現在學生進行新的技術動作學習后,而小組互評往往是在分組練習以及教學內容結束后,在小組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分享中出現。教師評價在技能學習初期相比在技能學習后期的評價次數更多,這是因為在技能學習初期,學生對動作的掌握情況不是特別理想,這就需要教師控制教學過程,對技術動作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分享可以幫助學生從多方面解析技術動作、吸收多方面的經驗教訓,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3形成性評價在具體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具體原則
在形成性評價中,教師應當通過仔細的觀察,積極尋找學生的進步,并適當地加以鼓勵,這些都會增加學生積極性的提高。同時,學生由于接受能力較差會產生逃避學習技能的心理,教師應當及時的發(fā)現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對其進行鼓勵教學。教師的關心和鼓勵,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從而推動學習的動力。
形成性評價應尊重客觀事實,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在技術教學中,不應隨意對學生的進步或者是技術完成的好壞進行夸大,如果對學生的評價不符合實際,就達不到評價的效果,有時候還會適得其反。形成性評價應該注重及時性,關鍵性。能在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技術動作的評價,以免動作技術成型后,出現難以改正的情況。
參考文獻
[1] 趙新民.“多元反饋教學法”在籃球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0.
[2] 張全寧,趙新民.多元反饋教學法”的籃球教學實驗研究[J].運動,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