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城
摘要: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問題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講究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體性,幫學生們找到學習數學的好方法,快速抓住數學的重點,使數學學習變得簡單。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現今初中數學教學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在素質教育下,只要初中教師不斷地調整和改革教學策略,就一定能找到最合適的數學教學方式。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1、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
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該善于使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不僅要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同時要展開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評價。但是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師普遍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成績的提高上,教師應該一改這種思想,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對初中教學有效性展開綜合性分析。作為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性學科,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與此同時,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促進了教學目標的轉變,這也是素質教育對數學的一項新要求。因此,數學教師應該意識到教學有效性提高的作用。
2、激發(fā)興趣,是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2.1、巧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有著嚴密的邏輯性與高度的抽象性,致使數學教育工作者僅僅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照本宣科”,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打天下很難真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往往會感到教學語言的蒼白無力,最終教學效果難以實現.數學情境是一種以激發(fā)學生問題意識為價值取向的數據材料和背景信息,是從事數學活動的環(huán)境,產生數學行為的條件。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架設起數學與生活這座橋,讓學生往返于數學與生活之間,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自然地學習“現實的數學”.從而使學生有興趣去進行思考和探索,引起強烈的探索欲,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案例1】某賓館有50個房間供游客居住,當每個房間的定價為每天180元時,房間全部住滿,當每房間每天定價增加10元時,就會有一個房間空閑。如果游客居住房間,賓館需對每個房間每天支出20元的各種費用,房價定為多少時,賓館利潤最大?
其實,實際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用課本中的知識來解決,關鍵是教師要用心挖掘生活素材資源,耐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和運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2.2、利用多媒體構建多彩的數學課堂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現代教育中的一種必要且有效的手段.適時恰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案例2】在講圓錐側面積時,要學生理解圓錐側面積的計算方法,關鍵是要學生理解圓錐側面積就是側面展開圖形的扇形的面積,扇形弧長就是圓錐的底面圓周長,母線長就是扇形半徑。如果光靠教師的嘴巴說,學生不好理解,讓學生動手畫,但由于畫圖不準確,導致得不到要得到的關系。有了多媒體技術,利用動畫演示圓錐與其側面展開圖扇形的形狀,學生就可以直觀地、清晰地得出扇形弧長與底面圓周長、扇形半徑與母線長的關系,這使學生觀察的重點得以突出,難點也加迎刃而解,變抽象為具體。
2.3、設計適合學生特點的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初中數學的內容和初中生活潑好動的特點,設計趣味性高、參與性強的游戲導入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讓學生在一種輕松快樂的氛圍中解決問題,這樣,他不僅獲得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3、提高數學提問的藝術性
為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就要鼓勵學生多加思考,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就需要提高數學提問的藝術性,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教授學生數學知識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一系列數學問題。因此優(yōu)秀的數學問題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積極性,觸發(fā)多向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數學問題的設計必須具有針對性,在新課引入時,教師要將課堂教學的目標定位在重難點知識突破上,最后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其次,提出的數學問題必須具有層次性,由淺入深地帶領學生階段性地做出知識突破,照顧到一些理解力較差的學生,帶動所有學生進行思考;最后,設計開放性的數學問題,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4、將課堂交給學生,明確學生的課堂主導性
教師要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學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在課堂上進行鼓勵性的教學,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進來,通過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或者是相關的練習,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盡情發(fā)揮。
數學教師要與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和溝通,與學生培養(yǎng)感情,讓學生能夠對自身有一個良好的印象,從而使學生愛上數學學習。此外,教師還應該在教學活動以及教學方式上保證趣味性。例如,在進行方程式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分組進行自由討論,通過學生之間彼此的交流、協(xié)作提高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能夠自由闡述自己的觀點,獨立思考的時間也會增多,學生也會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而且在這一過程中課堂的氣氛活躍。
5、利用多媒體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
單一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要想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就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將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充分結合,以此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教師可以先了解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實際需求,再利用網絡上豐富的數學資源制作優(yōu)質的課件,加強數學知識點課件的針對性,將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化,幫助學生理解,通過圖文并茂的立體式教學,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例如,在進行《立方體的展開圖》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展示一個教室中十分常見的物件———粉筆盒,然后對學生提問:“若是沿著粉筆盒的棱邊將它的側面展開會形成一個什么圖形呢?”讓學生對照著教師手中的粉筆盒展開想象并畫在紙上,最后教師將正確的圖形通過多媒體投放在白板上,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立方體展開圖的形狀。再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帶一個立方體的物件,然后讓學生自己操作將立方體的側邊展開,通過自己動手更深入了解了立方體的結構,積累了一些立體幾何的知識。
總之,數學是從學生步入幼兒園就已經開始接觸的學科,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教師要想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就要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現如今,教育在不斷改革,數學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改進,教師可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幫學生找到學習數學的好方法,快速抓住數學知識的重點,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況達,余靜.淺談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4,02:201.
[2]陳燕萍.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農家科技,2011,04:51-53.
[3]晏磊.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1,26:180.
[4]李平.關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民營科技,2013,03:141.
[5]董秀欽.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快樂閱讀,2013,3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