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建
摘 要:數學教學的啟蒙階段為小學階段,在這一時期為學生打好數學基礎是促進他們以后形成良好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判斷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保證。若想小學生學好數學這門課程,必須從引起學生的興趣著手,增強教師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實現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能力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教學;數學課程;趣味性學習
以人為本,重視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明確要求,通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而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下本文將著重探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趣味性的實踐方法,以期對各位數學教學工作者有所裨益。
一、讓學生在游戲的課堂中學到數學知識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因而其注意力往往無法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但是大家不難發(fā)現小學生很喜歡做游戲,因為游戲可以讓他們收獲快樂,那么,教師就可以準確地把握住這一點,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數學游戲,改變傳統(tǒng)單調乏味的教學氣氛,讓小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游戲中來,從中體驗到學習的趣味性,從趣味中提高自身的發(fā)散性思維、不斷創(chuàng)新的能力和想象力,進而達到最佳的數學教學效果。
例如,引導學生做“拍7令”游戲,這個游戲的游戲規(guī)則很簡單,全班同學從1~99報數,但有人數到含有“7”的數字或“7”的倍數時,不許報數,要拍一下手,下一個人繼續(xù)報數。如果有人報錯數或拍錯人則輸,由錯的人從1開始重新報數。這個小小的數學游戲雖然很簡單,但是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快速思維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有力地促進了腦力的開發(fā)和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為小學生成為綜合素質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二、將學習和日常生活相關聯,強化學習的趣味性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對于一些數學知識涉及的抽象概念在理解和運用上存在較大困難,因此,為了打破這一困境,教師要運用一些合理的方法將抽象概念直觀展現在小學生面前,進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數學教學工作能順利開展,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學會將數學知識與身邊日常生活相關聯,這種教學方法是最直接有效的,它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和數學產生情感的共鳴,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從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發(fā)現自己喜歡的數學問題,進而去主動探索、尋求真知,強化已經學到的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解應用題中的“誰比誰多多少,誰比誰少多少”之類的問題時,就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講解??梢噪S機抽選一名小學生:“小明,你的爸爸今年多少歲?”學生:“30歲?!薄澳悄愕臓敔敹嗌贇q呢?”學生:“64歲?!苯處熇^續(xù)發(fā)問:“那你的爸爸比你的爺爺小多少歲呢?”學生很自然地回答:“小34歲?!蓖ㄟ^采用這種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既完成了數學教學任務,又使整節(jié)課堂的氣氛充分活躍了起來。
三、增強教師語言魅力,融洽師生關系
語言是增強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重要橋梁,而教師的教學語言更是一把將學生帶入知識殿堂的情感鑰匙,也是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但這并非單純指的是教師的口語交流,還包括必要的肢體語言,例如,使用教具的過程和用靈活的肢體擺出平面幾何圖形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既要做到教學語言的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又要保證肢體語言運用的大方得體,進而使傳統(tǒng)教學中乏味無聊的數學知識的講解轉變?yōu)橛哪溨C的探索和追求。
例如,運用激勵性語言鼓勵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大多都會遇到學生回答不上來問題的時候,這時教師可以說:“別著急,再好好想一想,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過的?!庇只蛟S是學生回答上來教師的問題時,說:“嗯,你的想法很獨特?!薄袄蠋熣J為你是最棒的,因為你比老師想的還多呢!”等,教師這種強烈的鼓勵、肯定和期盼會成為小學生學習中前進的動力。
又如,運用幽默的肢體語言增強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往往會遇到計算題的講解,以減法運算為例,可以對小學生這樣講解:“假設老師現在是個漁夫”,說著做出掛餌拋線的動作,“第一次老師釣到兩條魚”,做手摘魚進桶的動作,“第二次老師釣到三條”,做驚喜的表情,最后向學生發(fā)問:“那么,老師一共釣到幾條魚呢?”通過采用這種幽默的肢體語言,可以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積極思考,最終得出正確答案。
總而言之,小學生正處于開發(fā)智力學習數學的黃金時期,數學教師應當掌握小學生這一時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積極開展有趣的數學游戲,聯系生活實際,加強自身語言魅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使之和睦融洽,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航行,體會數學中的樂趣。
參考文獻:
[1]葉永紅.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J].新課程(小學),2015(12).
[2]莊宗蒜.互動式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四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