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
摘 要:情境教學是開放式教學中的一種具體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它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較好地實現認知、理解、運用和創(chuàng)新的統一,從而達到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語文學科的特點,結合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以及自身的教育實踐,重點就人們對該方法在理解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粗淺的分析。
關鍵詞:情境教學;開放式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一、對教學情境和情境教學認識上的模糊
在情境這個概念的解釋上,教育領域有不同的說法,但共同的特點是,在定義上都對教育情境的必要性和積極性做了正面的強調,對此,筆者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舉個例子來說,教師走上講臺,按部就班地教學生聽、說、讀、寫,中間也有提問,但課堂氣氛沉悶。這是不是一個教學情境呢?很明顯這也是一個教學情境,但這樣一個教學情境是存在問題的。
結合心理學者的看法來講,情境對人體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意義和社會意義的具體環(huán)境。這個概念有兩點需要強調,一是情境所表現的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環(huán)境和環(huán)境狀態(tài),二是這種環(huán)境狀態(tài)在刺激人的某種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這種刺激作用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因此,無論教師在課堂上是否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本身就是一個教學情境。但是有教學情境,卻不一定有情境教學,這當然就會對教學效果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問題出在哪呢?這就涉及如何通過情境教學方法來改變教學情境的關系問題了。
二、情境教學與開放式教學等類似概念的混淆
同情境教學一樣,開放式教學也是近幾年中小學教育研究中的一個熱點,此外還有別的一些類似的提法。如果把情境教學和開放式教學的論文或研究成果放在一起,我們會對如何區(qū)分這兩種方法感到迷惑。舉個例子來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庇谑怯薪處熢谔接戦_放式教學的論文中就認為,可以通過開放式課堂的營造來體現對學生個性差異的尊重。那么,在具體表現上,開放式課堂同情境教學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嗎?
開放式教學和情境教學在基本主張上大致是相同的,都以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為目的,強調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和潛能的開發(fā),密切聯系實際,以解決現實問題為目的等。但是,要使開放式教學和情境教學的研究科學化,就應當劃清他們在方法體系中所屬的科學層次,給它們應有的科學定位,不至于造成理論和具體方法之間的混淆,使他們能夠有一個明確的、健康發(fā)展的方向。
三、情境教學方法在使用上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情景教學,既要符合語文的學科特點和教育目的,也要把握兒童的身心特點,這是我們的出發(fā)點。在實際操作中,因為對出發(fā)點的考慮不到位,導致對情景教學方法出現泛用、誤用、濫用等情況。下面的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1.情境教學的泛化
情境教學不是為了情境在而情境化,而是為了學生主動求知而讓其情境化。在情境教學泛化的表現中,比較典型的是在情境中出現的學科泛化和模式泛化。
小學語文本身的學科特點和教學目的是非常明顯的。它不是數學課,不是音樂課,不是科學課,而是語言和言語的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個理念下,有些老師丟棄了語文的學科根基,把語文課上成了大雜燴,導致情境教學的學科泛化,結果是過多的學科信息干擾和弱化了語文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本末倒置,不利于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提高。對于學生來說,語文課上的情境創(chuàng)設,應該是讓字、詞在他們的意識里活起來,讓他們借助字、詞、句、文這樣的知識工具認識世界,為他們學習語文知識與技能提供支撐。
2.情境教學的教條化
在情境教學中,教師對情境的創(chuàng)設,主要是依據教材中的文本來進行的。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能會利用盡可能多的手段和器具來達到目的。情境雖然有了,卻并不意味著我們真正使用了情境教學方法,情境教學的教條和僵化就是這種反映,它有兩個典型表現。
(1)課堂教學程序化,學生主體性得不到尊重,思維發(fā)展受到限制。有了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意味著我們使用了情境教學方法嗎?情境教學具有“雙主體”性,教師是主體,學生也是主體。師生之間要進行積極的、有益的互動,這是情境教學產生效能的關鍵。有些教師創(chuàng)設了情境,但在方法上卻走向傳統,在情境要素的使用上,依然是我聽你說,我問你答,學生只是在配合教師的設計,而非主體的學習和感知。用這樣的方式來授課,教師即使創(chuàng)設了情境,也可能只是一廂情愿,沒有引起學生的共鳴和熱情的參與。語文情境教學要關注的,不應只是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了情境與否,更要注重對師生關系的觀察,如,師生間的關系是否對等,是否產生了師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有沒有真正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有沒有具體的收獲等。
(2)多媒體教學手段使用上的僵化。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就意味著采用了情境教學方法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注重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確實豐富了情境教學的手段,但是,對于在情境教學中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一個突出的問題是為了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使得這種技術成為象征性的擺設。
參考文獻:
瞿建國.新課改下對基礎教育課堂教學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