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帆
【摘要】本文通過對高效課堂的剖析,以及一種新模式的教學,即“以學定教,導學互動”的高效課堂模式的原理的闡述,乃至這種模式教學如何操作實施,闡述了“以學定教,導學互動”在新形勢下課堂教學的作用和給學生、老師們帶來的福音,隨著這種課堂模式的開展,材料的豐富,經驗的積累,我們的課堂效率只能越來越好。
【關鍵詞】以學定教 導學互動 高效課堂 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192-02
在日常教學中,課堂低效一直是擺在諸位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學生一進入初中,面對新老師新環(huán)境,應該說對新的課堂是充滿著一種好奇和期待,如果老師不對守舊的課堂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添油加醋的話,部分學生一段時間后可能就不會那么感興趣于課堂了。因此,作為老師或許終身會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即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當中。
那么何為高效課堂呢?那應該是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知識的吸收以及鞏固。我們的課堂,有一點是既定的,就是時間,那么用最少的時間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即為高效。高效課堂沒有最高效,只有更高效,因此才有持續(xù)不斷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
在課改的實施過程中,有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不斷地被采用,那就是以學案為基本教學材料和工具,在不斷地創(chuàng)設情境和引出問題的包袱過程中,引導學生一步步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從而使學生快樂地在既定的課堂時間內完成知識的吸收和鞏固,乃至創(chuàng)新。這種模式我們學校稱為“以學定教,導學互動”。接下來我們詳細來介紹下這種模式的原理。
一、交流讓學生獲得快樂及共享資源
交流是信息互換的過程。交流也是將別人想知道的和自己不了解的地方告訴對方并回答對方不解的地方,相互溝通。這種體驗式的導學互動秉承了學術上的研討和交流,會產生思想上的碰撞和火花,有交流,才有發(fā)展,這是鐵定的事實和原理。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獲得了快樂,并實現(xiàn)知識資源的共享。
二、生活化的問題和知識總會讓人親切和親近
生活化教學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xiàn)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導學互動過程中的問題包袱,盡量引用生活中的例子,知識點溶于生活例子中,學生倍加興趣,會覺得學有所用,并學以致用。
三、團隊的作用,獲得友誼,培養(yǎng)了集體意識,很好地完成我們的情感目標的教學目的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只有組建團隊,融入團隊,與團隊一起奮斗,才能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團隊(Team)是由基層和管理人員組成的一個共同體,它合理利用每一個成員的知識和技能協(xié)同工作,解決問題,達到共同的目標。“以學定教,導學互動”需要建立小組,小組就是團隊,組內設組長即管理人員,毋庸置疑,幾個人一起有效地學習,會大大縮短知識疑難的分解和吸收,就是發(fā)揮團隊的作用。
那么“以學定教,導學互動”這種教學模式是如何操作實施的呢?
一、編制預習提綱,即要提前發(fā)給學生的學案
這個應該是整個模式中關鍵的一步。在一堂新課之前,教師必須精心研究教材,然后根據(jù)教材編制成學生自學的學案。預習提綱應以問題為主線,不斷地埋下問題包袱,每個包袱都必須能夠引領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梯度設計,突出學習的重點,分解難點。
編制預習提綱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在預習提綱的引領下自主學習,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過程,用自己理解的程度去完成預習提綱所提問題,同時安排一個組的學生分工合作在黑板上板演預習提綱所提問題,讓學生充分暴露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重視課堂知識的生成、形成過程。學生的板演為下一步交流展示提供素材。
二、導學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板演講解,教師管理課堂環(huán)節(jié)
課堂老師設下包袱,調查下學案的完成情況和質量,鼓勵每一組同學力爭本節(jié)課的優(yōu)勝小組。(期初須制定一套適合班級學情的小組合作評價管理方案。)
學生教學生,整堂課應以學生為主體,生生互動,組內討論,組組交流,共享知識的生成和形成過程?!白约航獭笔菍Α白约簩W”的反饋,更是升華。結合學生的板演,學生按小組為單位提出看法,讓學生自己體會學習中的不足,抓住學習中的重點。學生講解不到位的,或者沒辦法提及的,老師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并以“提示”“主講”為輔幫助學生理解到位。學生“自己學”中的錯誤在“自己教”中得到改正,及時得到改進,印象深刻,真正感受到了收獲和進步帶來的喜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精選作業(yè)題,課后進行檢測和評價,從而真正地提高課堂效率,并為下一節(jié)課做準備
課堂結束后,教師應對全班同學進行檢測,親自批改,下節(jié)課反饋給學生。這樣做有利于老師了解本堂課學生的學習情況,用學生的學來檢驗老師,及時反思在編寫預習提綱和組織課堂中還有哪些不足。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在課改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傳統(tǒng)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逐漸被生動活潑的數(shù)學體驗式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說、敢做、敢爭論,充滿著求知欲和表現(xiàn)欲。這就是“以學定教,導學互動”給學生及老師們帶來的福音,隨著這種課堂模式的開展,材料的豐富,經驗的積累,我們的課堂效率只能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