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兵
【摘 要】本文基于提升班主任工作效率是諸多班主任關注的熱點,研究了高中班主任角色轉換的技巧,試圖以此來搞好班級管理工作。
【關鍵詞】班主任 角色互換 平等對話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9B-0059-02
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在這一時期里,學生的人生觀會初步形成,心理和生理都發(fā)生較大變化,因此高中班主任的工作異常重要。高中班主任擔任著多種角色:教育管理者、學習指導者、平等對話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導者等,這些角色都是界定在“班主任”這一角色之下。高中作為學生從思想幼稚朝成熟發(fā)展的一個時期,高中生的叛逆性決定了班主任的角色既是管理教師又是學生的朋友。班主任要打開學生對“老師”的戒備之心,讓學生能夠與自已坦誠交流,同時還要良好地管理好班級,因此,班主任勢必要做好“管理教師”與“知心朋友”雙重角色的互換。
一、基礎—— 得到學生的肯定與崇拜
古語有云:“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币胱屌涯嬷械膶W生心服口服,班主任自身的修養(yǎng)品格是基礎。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師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备咧邪嘀魅我胪瓿伞鞍嘀魅巍迸c“知心朋友”兩者之間的良好互換,首先要保證自己持身周正,用人格魅力去征服學生。比如現(xiàn)下很多高中學生通過網絡學得一些知識,這些知識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開拓了學生的眼界,另一方面也讓學生產生一個錯誤的認知:網絡可以教會他很多,他根本不需要老師。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首先要分析“班主任”相對于網絡文化的優(yōu)勢與劣勢,網絡文化包羅萬象,這是“班主任”一個人所不及的,但是網絡文化卻是良莠不齊的,這是網絡文化中的一大缺陷。班主任可以利用這一點,不斷優(yōu)化自我知識結構的同時,將自已身上的優(yōu)質文化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所傳達出來的正能量,感受到班主任自身的魅力。
因此,高中班主任要學會坦率地進行自我表達,關心學生的生理、心理成長,用美德與溫暖讓學生感受到自已的高尚人格。同時,無論班級情況如何,在“恩威”并施之中也要把握住度,盡最大努力地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溫馨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班級中感受到溫暖。班主任是這個溫馨氛圍的營造者,而并不是管教者的身份。班主任要成為學生的楷模,充實自我,嚴以律己,將自已的優(yōu)點與能力展現(xiàn)出來,并在生活與教學中提升自我修養(yǎng),從而收獲學生由衷的敬佩。高中學生對“有本事”“好品格”的人更有崇拜心理,在得到學生崇拜的前題下,班主任才能夠更加自如地在“班主任”與“知心朋友”兩個角色間進行轉換。
二、包容—— 做一個聆聽者
“制度管人”對于高中生只能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而這種約束往往也會引起青春期的高中生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在“制度管人”的同時要配合著以情管人、以理服人,才能更好地領導學生。高中生開始擁有較高的認知能力,感情也不斷豐富,班主任要做好他們的“知心朋友”,要學會做一個聆聽者,了解學生的心聲,與學生交心。比如當代高中生的早戀現(xiàn)象頻繁出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對這種早戀現(xiàn)象往往都是想盡一切辦法與家長共同阻撓,以“耽誤學習”“不正當關系”等理由批評學生,更有甚者會罵學生敗壞校風。在學生萌生了悸動情懷時,他們對這份感悟的態(tài)度往往都近乎于虔誠,因此,班主任與家長如果一味地給他們潑冷水,那么反而會造成他們逆反,他們會認為是“制度”扼殺了自已的情感,嚴重的還會傷害到學生的內心。
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時,首先要營造一個輕松的溝通氛圍,拋開“制度”與學生深入溝通。筆者曾在辦公室擺上茶具,就早戀問題跟一個學生邊飲邊聊,聊天的內容天南海北,其中穿插著說一些早戀的事。筆者還故意夸他“真有眼光”。在聊天中,他羅列了一大堆女生的優(yōu)點,對這些優(yōu)點筆者給予了肯定。學生坦言自已害怕影響學習,怕媽媽知道了傷心,怕班主任知道了會對他失望等。當學生對筆者完全坦誠了之后,筆者從“知心朋友”的角度慢慢又轉回了“班主任”的角色,幫他分析了當前談戀愛的利弊。最后筆者與學生達成了共識,先把感情放一放,等到高考之后,再去追求自已的甜蜜。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學會做一個聆聽者,學會聆聽,學會認同,學會包容,從而讓“朋友”的角色更加深入,讓“班主任”的工作更為有效。
三、平臺—— 建立平等對話的條件
平等對話是高中生的渴望,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而且有了自已的思想,他們希望可以在與家長的相處、與老師的相處中感受到一種平等,而不僅僅是“領導與被領導”“管教與被管教”的關系。所以,班主任要抓住這一心理特征,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比如筆者利用網絡平臺,建立了一個QQ群,在課下,筆者與學生在網絡上打成一片,“沒大沒小”,跟大家一起吐槽,一起討論電影、足球。對一些問題進行激烈討論,讓學生在這個平臺上感受到“平等”的存在。這種狀態(tài)停留在網絡中,而在現(xiàn)實中,他們依然把筆者(下轉第61頁)(上接第59頁)當成“班主任”,不會像網上那么“放肆”。但學生對筆者的態(tài)度明顯有了大的變化,有時候會調侃一下,可最終都會按筆者的要求辦事。比如有次學校提出讓大家每日抽時間誦讀國學經典,筆者安排好每天的誦讀時間之后不久,學生課后在QQ里開始吐槽,絲毫不避諱筆者的存在。筆者甚至也跟著吐槽:“說真的,這樣盲目誦讀確實沒多大意義,所以啊,既然學校給咱們規(guī)定了這個東西,那么咱得想辦法讓它變得有用,怎么辦呢?咱自已得用心,從作品中獲得領悟,這才能體現(xiàn)它的價值?!贝蠹彝虏弁?,發(fā)泄了情緒,同時也聽進了筆者的意見,有效利用起了這段時間。這樣的平等對話是當代高中生十分渴望的,他們渴望被尊重,渴望在一個平等的前提下與老師進行溝通,希望自已的情緒有一個發(fā)泄口。因此,班主任要把握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為他們搭建這樣的一個平臺,讓學生從中獲取他們所需要的平等與尊重。
四、研究—— 與時俱進地創(chuàng)新
教育理論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諸多創(chuàng)新理論,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班主任往往都是以傳統(tǒng)教學經驗來對班級進行管理,而忽略了創(chuàng)新所能帶來的好處,忽略了學生的“信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睘槿藥熣咭粩嗵嵘晕宜刭|,加強自我專業(yè)能力,并與時俱進地學習新的教學理論,這樣才能讓班級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之下,高中生越來越獨立,而且越來越具有強的民主意識。因此,當代高中生需要最多的是自由,如若班主任仍然以經驗主義來管理班級,那么就會與學生的實際發(fā)展現(xiàn)狀不相符。所以,班主任要做的是研究,從一個教條主義管理者,轉變?yōu)橐粋€新型管理的研究者,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健康成長道路上的引路者。
對身邊發(fā)生的每一個教育事件都不可忽視,要仔細研究,從中總結規(guī)律,研究當前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在面對各種教育事件時的心理變化,從中找到理性的規(guī)律,做好敘事研究以及行動研究。對班級管理中的教育故事要詳細記錄,再從這些故事中深刻反思,從中研究出潛藏的理性規(guī)律。將各種教育事件、教育故事以及學生的日常舉動都做詳細記錄,從管理實踐中總結經驗,研究教師管理工作與學生行為之間的潛在關系。新時代高中班主任面對學生意識的不斷變化,要實現(xiàn)學習、實踐、研究的全面結合。一個研究型的班主任更容易摸透學生的內心,知道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的感受,明白自已的管理措施會對學生帶來哪些影響,會產生怎樣的學生行為,從而構建高效管理體系。
高中生的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班主任要協(xié)調好“班主任”與“知心朋友”兩者之間角色的有效轉換。角色轉換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知心朋友”的角色中,完成“班主任”的使命,將兩者融合起來。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