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薇
摘 要:近幾年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題,一般是一篇一二百字的淺顯文言文,所有知識點均與課內所學知識有關聯,但要求考生能在新的語境中進行靈活運用,要求能分析文章、概括文意,體現出文言文閱讀的遷移能力。文言文教學得法于課內而得益于課外,正如葉圣陶所說:“領悟之源廣開,能熟之功彌深?!币虼宋覀冊谖难晕慕虒W中,要始終如一地培養(yǎng)學生博覽文言文的能力,養(yǎng)成課外讀書的好習慣,學生會終身受益。在新課改背景下,不管采取何種具體有效的方法教學,都應體現學生是主體。教師要相信學生的主觀潛能,強調熟讀,運用巧法妙招,激發(fā)興趣,課內外合理科學地安排閱讀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參與意識。這樣,才能使文言文教學充滿生機活力,充溢奇思妙想。
關鍵詞:文言文 養(yǎng)成 閱讀 實踐
目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 ,基本上是教師大包大攬 ,講得過多過細,力求字字落實。而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太小 ,以致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大失 ,更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首先,我認為,文言文教學存在弊端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文言文教學機械化,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大多數教師都是沿著“讀—譯—抄—背”的思路展開,千篇一律,把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文質兼美的篇章、內容豐富多彩的教材定格成了生產流水線,僵化的教法、煩瑣的方法導致文言文教學的程式化和模式化。因為教師的講解占用了課堂教學的絕大部分時間,學生很少有機會自己讀課文、做練習。即使教師講得再好,學生也只能從聽講中得到某些益處;而長期缺讀少練的結果,勢必影響學生文言閱讀能力的提高,實在有點得不償失。
二是文言文教學過于功利化,以致弱化誦讀
在文言文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盡可能地拿到更多的分數,較長時期以來,教師舍不得把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花在誦讀上,布置學生利用早自習誦讀但檢查力度不夠,所以學生誦讀的只是考試大綱要求背誦的篇目,不要求背誦的一些篇目甚至無法讀通。大多學生背誦名句名篇也是死記硬背,不愿意去理解字句、揣摩內容,甚至連注釋也懶得看。殊不知正是這種觀點作祟,使得學生背誦課文的效率很低,即使勉強記住,錯別字也很多。如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援”字寫成“巖”、將“取之無禁”寫成“取之無盡”等,這些皆因不理解意思而造成,也導致今年高考“根據文意寫名句”的慘敗。
三是文言文教學目標重于“言”而忽視“文”
文言文教學側重于“言”,古漢語知識的傳授是教學的主要目標。在這種目標下,課堂教學自然就成了對實詞意義、虛詞用法、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古漢語知識的講堂,而忽略了文言文更為重要的“文”,如此一來,“字字落實,句句過關”成了金科玉律,“滿堂灌”成了不二選擇。
四是文言文教學不注重遷移,忽視課外文言文閱讀
語文教學忽視課外文言文閱讀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學生基礎和學習自覺性差,教師便以此為理由認為學生閱讀課外文言文能力不夠,高三才涉及,導致起步太晚,收效甚微。二是教師對語文高考教學認識不到位。一些責任感不強的教師認為課外文言文教學是高三教師的事,平常的文言文教學只注重課內文言文以應對學年檢測和學業(yè)水平測試。文言文教學“從本到本”,缺少遷移,造成了教師教了“一”,學生只知其“一”,卻不知“反三”的結果。
其次,針對考試實際,我們應對的基本策略是:致力于
課內,實踐于課外——以內養(yǎng)外。一是注重課內知識的整理積累要扎扎實實地學好每一篇課內文章,記憶背誦規(guī)定的篇
目并整理有關的文言知識,如文言實詞中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現象及特殊句式等,這是為向課外延伸打下扎實的基礎。如果沒有這些知識積累,想閱讀課外文言文就成了“天方夜譚”。
二是尋求課外閱讀的可行之法
1. 通讀全文,了解大意
現就自己的能力將文章內容閱讀一遍,看看是否有文字障礙,能否理解全文內容。
2. 聯想推敲,仔細辨別
應該說,根據九年級學生的文言知識積累,課外語段十之八九是看得懂的,但也會有個別詞句像“絆腳石”一樣橫在途中,影響對整篇文章的閱讀理解。碰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用聯系上下文推敲猜想的方法來解決。但推敲也要有一定的“路徑”,以下介紹幾種方法,請你不妨試試。
1.
跳讀。逐字逐句固然需要,但靈活跳讀也很必要。遇到半天都弄不懂的地方可暫時跳過,待后文讀懂了再跳回來,或先利用跳讀弄懂文章大意,再來細究個別疑難之處。
2.
連估帶猜。閱讀課外古文時不能思維僵化,要結合課內的用例,放開思維大膽估猜,估猜出來的詞義再放入原文,看是否能夠講通,是否符合整篇文章要表達的主題思想,這樣反復嘗試,直至找到貼切的詞義。
3.
聯系上下文。跳讀和估猜時必須緊密聯系上下文。不然脫離原文,跳來跳去也難尋大概,估猜成了胡估亂猜。
4.
聯系課內古文。閱讀課外古文時應該充分利用課內所學知識,絕大多數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在相同的語言結構中是可以套用的。相同作者相近時期的文章,寫作風格大致思想傾向也是相同的。
以上四種方法不是獨立的,應該綜合運用、融會貫通,
才能事半功倍,否則可能就會“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三是總結實踐體驗中的感悟規(guī)律有了好的文言文閱讀方法,還要有一定量的閱讀訓練,
才能使你的知識得到鞏固。俗話說“熟能生巧”,你只有在親身實踐中才能體會適合自己的昀佳學習方法,總結出昀實用的方式方法。
相信隨著更多的課外古文題型的出現、課外古文閱讀教學探索的不斷深入,我們將獲得更多閱讀課外古文的經驗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