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光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學生文學基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小學素質(zhì)教育的主要教育載體及手段,還承載著提升小學生情感認知的職能。小學生因自身年齡限制對于事物仍處于認知階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小學生的思維成長、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以及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但是,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仍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不能滿足小學的實際成長要求,因此,如何加強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際作用,成為小學語文教師所共同探討的重要教學課題。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從小學生實際成長需求出發(fā),對小學語文情感教學提出幾點建議,供大家交流探討。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 實施策略
小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對小學生的教育情況,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內(nèi)容。在小學教學體系中,小學語文教學占有重要地位,這是由于小學語文教學更加貼近小學生生活、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這一特性決定的,相應的小學語文教學承載了更多的教學職能。小學語文除去基本的語文知識教學職能外,還承擔著對小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職能,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素質(zhì)教育的重點內(nèi)容。通過小學語文所包含的情感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健康成長、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以及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但是,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學不能滿足小學生的實際成長需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從小學生成長需求出發(fā),在教學中投入更多的心血,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水平。[1]
一、小學語文中開展情感教學的實際意義
1.增進師生間感情
情感教學的實質(zhì)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充分發(fā)揮積極情感的促進作用,通過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豐富學生的情感內(nèi)容,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求知精神,最終塑造學生自身健全、獨立、個性的人格特征。[2]
開展情感教學的基礎是教師無私地情感投入,同時小學生出于對事物的認知階段,對于接觸對象的態(tài)度是極度敏感的,當教師無私地投入自身情感的同時,無形間拉近了師生間的關系,這對于開展后續(xù)教學工作、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以及塑造學生獨立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3]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教師無私地情感投入,將會營造出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這種氛圍中,通過與教師的交流及同學間的合作,可以更輕松、愉快地獲取知識,進而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激發(fā)自身學習興趣。
3.提高學生情感認知能力
情感教育的另一個重要功用就是通過教師情感的投入,影響、豐富小學的情感內(nèi)容,并引導學生對于情感與認知間的關系,進而塑造學生自身的健全、獨立、個性的人格特征。這個過程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影響都是巨大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人生態(tài)度。
二、小學語文中開展情感教學的實際措施
1.注重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提升
教師作為情感教育的執(zhí)行者,其自身素質(zhì)是決定情感教學效用的重要因素。這不僅需要教師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還需要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現(xiàn)階段的小學生普遍是獨生子女,在他們的內(nèi)心中希望與人交流、交很多的朋友,但是缺少有效、正確的表達方式。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求教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和思想動態(tài),做到與學生的平等交流,培養(yǎng)自身在學生中的信任度,進而實現(xiàn)有依據(jù)的、針對性的情感教育。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通過教材中著重體現(xiàn)的德育教育內(nèi)容,對小學生的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討論教學、互動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通過活動實踐,將自身對于情感的感悟轉化為自身的知識。[4]
2.創(chuàng)造恰當?shù)慕虒W情境
由情境教學的定義可得,小學語文中情感教學可行度最高的方式,就是通過創(chuàng)造恰當?shù)慕虒W情境進行情感教學。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絕對的教學主體,對學生實施“灌輸式”教育,即教師單方面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教學,這種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情感成長。
情感教學情境是指結合教學內(nèi)容設定特定的情境,這個情境包含著教師想表達的情感內(nèi)容。教師依托這種特殊情境開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引起學生與教學情感的共鳴,通過這種共鳴在學生腦海中形成對這種情感的認知,最終由形成學生自身的知識。
3.實施合理的評價標準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限制,正處于對事物的認知階段,故而在對一些情感的理解上,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偏差。學生產(chǎn)生錯誤的情感認知,在小學語文情感教學中是正常且可接受的現(xiàn)象,對此教師不應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這樣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主思考積極性,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理解偏差入手,通過實例講解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例如,在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堂上,教師正在講解《烏鴉喝水》一課?!稙貘f喝水》主要表達的是,當我們面對困難時,應學會變通,靈活運用已有資源,進而解決問題。教師在上課時,有的學生提出“烏鴉為什么不能到別的地方喝水,為什么一定要喝瓶子里的水?”的疑問,這是由于學生對故事所設定情境不清而導致的。教師在教學時不應直接否認學生的想法,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可以對故事情境進行適當?shù)臄U展,進而對學生提問:如果瓶子周圍存在其他水源或沒有石子時,烏鴉的正確做法又是什么呢?這樣即完成了教學目標,同時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性、發(fā)散性思維,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結語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更多的教育職能,其中包含的情感教育對于豐富學生的情感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求知精神,進而塑造學生自身健全、獨立、個性的人格特征,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成長需求出發(fā),提升自身綜合素質(zhì)、在教學中注重情境的應用以及對學生實施科學的評價標準,通過這些實際措施,充分發(fā)揮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促進作用,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姜吉敏.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5(01).
[2]趙雷娜.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實施策略探究[J].未來英才,2016(01).
[3]張玉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實施策略[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5(02).
[4]楊煒.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未來英才,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