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鷓鴣飛》原為湖湘一帶的民間樂曲,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趙松庭和陸春齡二位竹笛演奏大師將其改變成為竹笛獨奏曲后,這首曲子更是煥發(fā)出蓬勃的生命力,逐漸成為笛曲當中的名曲,許多高校的竹笛表演專業(yè)將其列為必學曲目,廣大非音樂專業(yè)的竹笛愛好者對《鷓鴣飛》也是耳熟能詳,甚至演奏這首曲子。竹笛獨奏曲《鷓鴣飛》能在眾多的笛曲當中獨具魅力,這與曲子流傳的悠久歷史和獨特的意象是分不開的。本文將對笛曲《鷓鴣飛》的意象加以分析,以便人們更好的欣賞這首笛子名曲。
關鍵詞:鷓鴣飛;擬音;意象
《鷓鴣飛》本來是湖南民間樂曲,曲譜最早見于嚴固凡收集整理的《中國雅樂集》(1926年出版),作者在題下作了說明:“湖南鷓鴣飛,簫小工調、二胡外尺內合。本曲不宜用笛,最好用聲音較低的樂器,似乎幽雅動聽”。1938年民樂大師衛(wèi)仲樂赴美國巡演的時候用竹笛演奏了《鷓鴣飛》,衛(wèi)先生除了運用了加花等獨特的竹笛演奏技巧之外,對原曲譜未作改動。真正使《鷓鴣飛》重新煥發(fā)魅力的是竹笛大師趙松庭和陸春齡,上世紀五十年代,二位先生先后將《鷓鴣飛》改編成為竹笛獨奏曲,此后這首曲子便逐漸風靡全國,陸春齡先生的版本更是被譽為笛子十大名曲之一。
竹笛獨奏曲《鷓鴣飛》之所以能獨具魅力,原因有很多,如舒緩悠揚的旋律,獨特的神韻和詩意;C調大曲笛圓潤醇厚的音色等等。但是最動人的卻是曲子對“鷓鴣”意象的成功營造。
意象,也稱象征意象,是客觀物象經(jīng)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是藝術形象的高級形態(tài)。意是我們內心的情感,象指外在的物象,內心的情感必須借助外在的物象來傳達,從這個角度來看,外在的物象其實是我們內心情感的載體。意象在我國起源很早,在我國上古巫卜文化時期便已極其繁榮。作為我國文化之源的《周易》,無論是卦象還是爻辭都是表意之象,也就是意象?!兑?系辭上》說:“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比纭兑住で浴氛f:“乾。元,亨,利,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庇们詠硐笳魈斓倪\行;“初九:潛龍勿用”,用龍這種善于變化之物來象征陽氣的發(fā)展?!痘茨献印ひ浴分姓f道:“略雜人間之事,總同乎神明之德。假象取耦,以相譬喻,——所以曲說攻論,應感而不匱者也?!币馑际钦f,你只要大致的觀察世間的事物,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事物總是和神明相互感應、相互象征,只要你善于發(fā)現(xiàn)物象和神明之德之間的聯(lián)系,你將能輕而易舉地將深刻的、難以表達的道理表達出來。三國時的哲學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說:“觸類可為其象,合意可為其征?!币馑际钦f,要用此物象征彼物,那么二者之間必須要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從相似的物象可以向意推衍和體悟。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說過:“象征的特點是:它永遠不是完全任意的;它不是空洞的;它在能指和所指之間有一點自然聯(lián)系的根基。象征法律的天平就不能隨便用什么東西,例如一輛車,來代替?!比绺枨短J花》(賀東久作詞,印青作曲)中的潔白的蘆花象征著純潔的愛情;歌曲《灞橋柳》中柳和留讀音相近,所以柳的意象寄托著送別者難舍難分的情感。
作為我國古代創(chuàng)立的美學范疇,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形成了一些比較典型的意象,其象征意義往往比較穩(wěn)定。如“菊花”象征著堅強不屈的品格和清高的氣節(jié),南宋詩人鄭思肖《寒菊》詩云:“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蓮”與憐音同,象征著愛情,南朝詩歌《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就是“憐子”;“ 杜鵑鳥”因其凄厲的鳴叫聲象征凄涼和悲傷,宋朝詞人賀鑄《憶秦娥》詞云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p>
笛子獨奏曲《鷓鴣飛》的曲名已經(jīng)揭示了曲子的意象,那就是“鷓鴣”?!苞p鴣”意象與“燕子”“ 鴛鴦”“ 杜鵑”一樣,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因其鳴叫聲聽起來很像“行不得也哥哥”,很容易勾起旅人對前路艱難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進而感嘆人生多艱而黯然神傷。早在唐朝詩人張籍就有《湘江曲》云:“湘水無潮秋水闊,湘中月落行人發(fā)。送人發(fā),送人歸,白萍茫茫鷓鴣飛?!弊詈笠痪涿鑼懨C5陌灼颊谧×穗x人的逐漸遠去的船帆,耳邊傳來鷓鴣鳥凄切的鳴叫聲,使人倍感惆悵;南宋詞人辛棄疾有《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宋朝南渡后,金兵從南昌一路追殺隆祐太后至江西萬安縣造口,隆佑太后棄舟登岸步行得脫。四十七年之后,詞人辛棄疾任江西提點刑獄,赴治所在江西贛州上任,途經(jīng)造口時,思想起當日隆祐太后的窘境,不禁暗自感嘆國事的艱難,加之山深江晚,前路難行,同時耳邊傳來鷓鴣聲聲“行不得也哥哥”,更覺沉郁苦悶。
笛子獨奏曲《鷓鴣飛》在營造“鷓鴣”意象的手法上具有高超的技巧。首先,曲子多處運用擬音的方法塑造鷓鴣的意象。如曲子一開頭就運用高超的顫音技巧模仿鷓鴣哀怨凄切的鳴叫聲,一直到第五小節(jié),除此之外,曲中還有許多地方運用了多種顫音技巧逼真地模仿鷓鴣鳥的鳴叫聲;其次,曲子通過對吹奏氣息強弱控制從而令人感覺鷓鴣鳥的叫聲此起彼伏,忽遠忽近,若有若無,仿佛置身幻境之中。C調大曲笛低徊沉郁的笛聲令人仿佛置身于深山古道,耳聞凄清悲切的鷓鴣聲聲,觸發(fā)了旅人的許多鄉(xiāng)愁旅思。
“鷓鴣”意象經(jīng)過千年的傳承和發(fā)展,其寓意和寄托已經(jīng)比較穩(wěn)定了。鷓鴣不是自然學意義中的一種像野雞的鳥,而是寄托著藝術家獨特情感的載體。隨著時代的更迭,演奏樂器的改變,甚至演奏技法日益完善,但是“鷓鴣”的意象仍然閃耀著獨特的光輝,散發(fā)出迷人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閻黎文.中國竹笛名曲薈萃[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4.
[2]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音樂詞典》編輯部.中國音樂詞典[Z].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3]葉棟.民族器樂的體裁與形式[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
作者簡介:肖勁飛(1977—),男,湖北工程學院音樂學院教師,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