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
古詩詞中往往有著豐富的意象。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jīng)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了解作品中的意象,幫助他們更好地解讀作品。下面,筆者就說說如何引導學生了解古詩詞中的意象。
一、引導學生了解意象的類型
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我們可以將意象分為不同的種類。從意象的生成來看,我們將其分為原型意象和即興意象。原型意象是指那些在傳承中獲得了固定意義的意象,它們的含義、功能不會隨意變化,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中的“明月”、“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的“夕陽”、“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中的“楊柳”、“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中的“落花”等。即興意象是指那些不具有約定性意義的意象,它們往往是作者生活、情感的自我寫照,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菊花”、“桃花水到報平渠,喜動新流見躍魚”中的“桃花”等。
在講解白居易的《琵琶行》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中“杜鵑”和“猿鳴”是屬于原型意象還是即興意象。學生經(jīng)過思考發(fā)現(xiàn),“杜鵑”“猿鳴”在其他古詩詞作品中也出現(xiàn)過,而且它們一般都有固定的意思。杜鵑徹夜不停地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容易喚起人們的情思。如果仔細端詳,人們會發(fā)現(xiàn)杜鵑的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因啼叫而流血了,“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所以有了“杜鵑啼血”的說法?!杜眯小分械摹岸霹N”屬于原型意象,用以營造凄涼的氛圍,表達悲傷之感。“猿鳴具有凄切、哀婉的特點,容易勾起人的愁思,如“猿聲一聲如叫人,悽悽惻惻勾心魂”?!杜眯小分械摹霸厨Q”也屬于原型意象。之后,教師可以再引導學生思考這首詩歌中有沒有即興意象。通過閱讀,他們發(fā)現(xiàn)作者在描寫琵琶的聲音時借用了一些意象,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中的“急雨”“大珠”“小珠”等,新穎生動,屬于即興意象,寫出了琵琶聲的渾宏悠長、清脆動人。了解了意象的類型,學生對作品也會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引導學生了解意象的組合方式
所謂意象組合,就是按照一定的美學原則把若干個意象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密集而精致的意象群,使它們產生隱喻、對比、反襯、遞進、象征等藝術效果,通過組合一系列的意象為讀者呈現(xiàn)出一幅幅生動鮮活的畫面。意象的組合方式有很多,如并列式、發(fā)散式、對比式等。并列式,即將兩個以上(含兩個)的意象以并列的方式有機組合在一起,它們之間沒有時空的限定和關系的承接,連接它們的主要紐帶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如“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詞人將“深山”“夕照”“秋雨”三個意象疊加在一起,委婉地表達出了心中的孤寂、惆悵之情。發(fā)散式,即由一個主導意象裂變出一系列意象,從而推出一個新的意象復合體,讀者可以從不同的側面去把握意象,體會作者的情感。如“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詩人描寫的主意象是“春”,由此裂變出“春江”“明月”“花林”三個意象,“春”為所有意象提供了合適的環(huán)境背景,正是有春回春去,才有潮起潮落、花開花謝、月盈月缺,奠定了全詩哀而不傷的基調。對比式,即將有著相反、相對內涵的意象進行組合,構成一正一反、一平一奇的意象系統(tǒng),造成一種出人意料、發(fā)人深省的審美效果。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與“路邊的凍死骨”形成鮮明的對比,貴族人家的美味佳肴食用不完,只好讓它腐爛發(fā)臭,而黎民百姓饑寒交迫,悲慘地死在路邊。詩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難,揭露了執(zhí)政集團的荒淫腐敗。了解了意象的組合方式,學生就能更好地體會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古詩詞中的意象,探究作品的思想內涵,讓他們更好地解讀作品,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高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