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平
飛厄華采孕姿容
朱小平
《松風(fēng)吹解帶 山月照彈琴》吳志實/作
《錄唐人語》(右圖)吳志實/作
吳志實兄久負文名,著述逾尺。出版有《品嘗生活》《快樂問題》《窗外風(fēng)景》《古典與現(xiàn)代之間》《走過云南》《那個年代》《寓言的寓言》《記憶的旅程》《尋常年月》《文墨閑篇》等文集十余部。近年來以書家出世,令人稱奇。古人云:“古來才大人,面目不專一”,或以為是。志實兄真誠溫厚,每自謙退避,自認只是書法愛好者。
其實寫好書法很難,能夠成家更難。比如看明代那些二三流的書家,我們今人似乎也很難比肩斯人斯境。我很欣賞清人楊守敬《學(xué)書邇言》中的幾句話:“……謂學(xué)書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見次之,多寫又次之,此定論也?!嘤衷鲆远阂灰犯?,品高則下筆妍雅,不落塵俗;二要學(xué)高,胸羅萬有,書卷之氣,自然溢于行間。古之大家,莫不備此,斷未有胸?zé)o點墨,而能超軼等倫也。”以上述比列志實兄,似無不可。因為書比畫難,所以古人論書頗多玄妙。天分是必須承認的。志實兄讀帖甚多,胸襟廣闊,自然窮目高遠。由此品高脫俗,下筆則妍雅逸致。漸成清新靈動、瀟灑大氣的風(fēng)格,每令觀者耳目一新。
其實遑論碑學(xué)、帖學(xué),皆應(yīng)取法乎上。志實兄墨楮出古入新,儼然形成風(fēng)韻,正應(yīng)了明人楊慎的名言“書法唯風(fēng)韻難及”。志實兄游歷甚廣,旁博雜覽,金玉其內(nèi),恣肆于外,極有助他涵芬咀華,人書俱老。司空圖《詩品》中“采采流水,蓬蓬遠春。如將不盡,與古為新”,用到志實兄的書法,再恰當(dāng)不過。
志實兄以文名,尤其雜文,署“甲乙”,名滿南北。而今“大雅久不作”,故友人嘗贈閑章曰:“曾經(jīng)甲乙”?,F(xiàn)在則以書法行世。胸羅萬卷,下筆則盡見出處。每觀其書,各有氣格,兼寓姿質(zhì),并見高明。書分各品,品高則脫俗。不以名分,所
謂盛名之下,未必字佳。昔唐人張懷瓘將王獻之草書列神品第三,而王右軍草書則列神品第八,時有異議,張氏乃答:右軍草書有女郎才而無丈夫氣。或如劉熙載所云:“取姿致何如尚氣格耶?”姿致可達,氣格難求。所以上品乃至神品之難達也。譬如神韻,豈可浪得也哉!既如姿致,亦非尋常,不可不有,亦不可太溢。溢則生媚,氣格則遠。君不見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志實兄讀帖甚伙,境界高遠,觀其氣格,隱隱乎噓拂于紙上矣。姿致者,眾所喜也,氣格者,木秀于林,高標(biāo)逸拔,固不能令眾生愛,則必令知者生敬。所以書者,固不必使之愛,但必使之敬,此則為上品、神品之所以然也。
《春日》吳志實/作
山東、北京、福建,皆曾仰觀志實兄書法展,有俚句記感,抄來為短文結(jié)束:
龍蛇四壁動心旌,圍樹春深豈瘦生。
行腳書櫥崛健筆,飛厄華采孕姿容。
文壇息影琴簫寂,墨帖填胸面目驚。
一葉知聲方鵲起,凌云臺上更云凌。
吳志實簡介:
吳志實,筆名甲乙,在雜志社和出版社工作二十余年。曾任民盟中央宣傳部長、民盟中央美術(shù)院常務(wù)院長。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散文委員會委員、北京雜文學(xué)會副會長。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20世紀80年代初發(fā)表作品,寫過小說、報告文學(xué),后多寫雜文,近年來以散文隨筆居多,獲得過多種獎項。著有《品嘗生活》《快樂問題》《窗外風(fēng)景》《古典與現(xiàn)代之間》《走過云南》《那個年代》《寓言的寓言》《記憶的旅程》《尋常年月》《文墨閑篇》等文集十余部。閑暇讀碑臨帖,潛心研究書法,臨池不輟,漸成清新靈動、瀟灑大氣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近年在山東、北京、福建等地多次舉辦書法藝術(sh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