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記憶基礎知識
安徽省碭山二中新校區(qū) 武小東
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苦惱:一些課程的基礎知識記不住、記不準、記不牢。這就直接影響了考試成績的提高。
記憶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它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三個基本階段。從信息論觀點來看,所謂記憶,也就是對信息的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這三種過程必須是有序而完整的。這里提供幾種行之記憶知識的基本方法。
有意識記是指有預期的目的,并運用一定的方法,必要時,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識記。它要求人們具有高度的積極性與自覺性。識記那些不能自然而然記住的事物,必須依靠有意識記。比如,思想政治課的基礎知識,一般說來,必須有意記憶。記憶是由感知到思維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必須通過心理活動來實現(xiàn)。因此,我們在記憶思想政治課的基礎知識時,必須開展積極的心理活動,有意識地進行記憶,否則往往就會收效甚微。
它是以體驗過的某種情感為內(nèi)容的記憶。如果以愉快的心情去記憶知識,效果肯定很好。反之,如果以痛苦的心情去記憶知識,那肯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同學們可能有這樣的感受:我們聽音樂、看相聲、看小品,或者獲獎時的情景,我們都記得很清楚。另外,如果我們受到強有力的刺激,也會留下極其深刻的記憶。所以,我們在記憶知識的過程中,可以用情感記憶法,以愉悅的心情去記憶,或者采用強有力的刺激方法幫助記憶,這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想記住某個知識,首先要理解這個知識點。例如,文化的含義:文化是相對于經(jīng)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chǎn)品。首先要理解文化是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chǎn)品,是人類社會特有的,既包括意識形態(tài)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識形態(tài)的部分。其次,它是相對于經(jīng)濟、政治而言的。當然,人類的精神活動和產(chǎn)品離不開物質(zhì)活動和載體。這樣,文化的含義也就記住了。
記憶的知識必須保持,然后才能再認或回憶。再認是指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事物再度作用于我們時,我們會感到熟悉,確認它是以前識記過的。考試中的選擇題、是非題就是通過再認來回答的?;貞浭侵冈?jīng)經(jīng)歷過的事物不在面前時,而能在頭腦中重現(xiàn)出來。我們解答主觀題時,就是通過回憶來實現(xiàn)的。要達到保持,進而再認和回憶的要求,必須遵循認識規(guī)律,反復記憶、循環(huán)記憶,與遺忘做斗爭。
一些同學反映,這個知識理解了,記住了,可是過不了幾天,又忘記了。其實,這并不奇怪。根據(jù)遺忘規(guī)律,一個知識的記憶需要經(jīng)過多次反復。特別是剛剛記住的知識,在最近幾天,遺忘率是最高的。因此,對于剛剛記住的知識,我們在近幾天必須再記憶一次。為什么學校要安排單元測試、期中檢測、期末檢測呢?就是有意識地督促同學們循環(huán)記憶。一個單元學完了,我們應該及時復習。幾個單元學完了,學校安排期中檢測,我們又要復習一遍。到學期結束,學校又要舉行期末檢測,我們還要把所學的知識再復習一遍。這樣,需要記住的知識,也就記住了。
以上提供的幾種記憶方法僅供同學們在記憶基礎知識時參考。同學們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實踐總結出更好的方法??傊覀儜撟裱?guī)律,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記憶好基礎知識,為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創(chuàng)造條件。這樣,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