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西方空間理論的影響,國內文學批評在21世紀初迎來了“空間轉向”。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間可以說是中國的文學批評在西方空間理論的引導下,進行“空間轉向”的過程。從2000年初開始把空間理論從不同的角度引入文學研究領域,到后來深入空間理論與文本的結合,研究文學空間理論的建構,國內空間批評研究的內容、范圍和意義不斷得到深化和拓展。本文通過對2000年至2010年國內文學批評“空間轉向”的相關研究進行綜述,理清國內文學批評“空間轉向”的發(fā)展脈絡,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內文學批評 空間轉向 發(fā)展脈絡 文學空間
一、引言
當代空間理論20世紀后半葉在西方興起, 突破了西方哲學重視時間而忽略空間的傳統(tǒng),引領新思潮,形成了西方學術20世紀后期的“空間轉向”。西方空間理論在90年代被引入中國后,也為國內相關學科領域的發(fā)展提供了的新視角。文學批評作為相關領域之一,在空間理論的啟發(fā)下也迎來了新的發(fā)展。以2000年為起點,直至現(xiàn)在的十五年間,中國文學批評的空間性研究漸漸推進,并在最近五年里成為了研究熱點。以中國知網的人文與社科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的數(shù)據(jù)為準,2000年至2010年這十年間,主題是空間理論并包含文學的相關文獻僅有44篇,然而從2010年到2015年五年間,談論空間理論和文學兩者的文獻有107篇。由此可見,國內的空間批評在最近五年備受青睞;而2000年至2010年這十年間,則可以說是中國文學批評在空間理論的引導下,逐步進行“空間轉向”的過程。與對西方“空間轉向”的關注強度相比,國內學者對國內文學研究本身的“空間轉向”的發(fā)展過程和脈絡關注得相對較少。因此,本文主要探討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間,在西方空間理論引導下的國內文學批評“空間轉向”的狀況。
二、國內文學批評“空間轉向”的開啟
2000年以來,受西方空間理論的影響,國內學者開始意識到重時間輕空間的文學研究的局限,注意力逐漸轉移到文學的空間性研究上來。2001年張世君教授在《中國古典小說評點空間敘事理論探微》一文中以空間為出發(fā)點,梳理中國古典小說空間敘事的概念和理論。2003年,龍迪勇先生在江西社會科學報發(fā)表的《論現(xiàn)代小說的空間敘事》一文中,也從空間的視角分析小說敘事的文本,探討小說的空間敘事。其實以張世君和龍迪勇兩位教授的研究為代表,早年國內就小說空間敘事方面的研究頗為深入,他們對空間理論的關注為國內文學批評在現(xiàn)代西方空間理論引導下的“空間轉向”埋下了伏筆。
2004年8月陸揚在《外國文學研究》發(fā)表《空間理論和文學空間》,探討愛德華·索雅的第三空間、列斐伏爾的社會空間與文學空間的關系。他認為“文學與空間理論的關系不復是先者再現(xiàn)后者,文學自身不可能置身局外,指點江山,反之文本必然投身于空間之中,本身成為多元開放的空間經驗的一個有機部分”。這其實是作者對國內文學研究“空間轉向”趨勢的洞察。次年,郭元波在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發(fā)表了《從<一間自己的屋子>解讀伍爾芙同時代女作家的社會空間》一文,嘗試了從空間的角度解讀伍爾芙《一間自己的屋子》的社會空間和精神空間。雖然作者的文本分析還缺少空間理論的支撐,但這也是利用空間理論重新解讀女性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新之舉,為國內的空間批評樹立范例。
21世紀最初幾年對文學的空間性研究開啟了空間批評的研究新范式。之后,國內學界研究就形成了一股文學批評“空間轉向”的浪潮,其主要的研究內容可分為兩大方面:一方面是探討西方空間理論對文學研究的啟發(fā)和引導意義;另一方面是研究文學空間理論的建構,和空間理論與后殖民、女性文學等各類文本的結合。
三、西方空間理論對國內文學批評“空間轉向”的引導
關于這一方面的研究,劉進在其論文《20世紀中后期以來的西方空間理論與文學觀念》中通過思考韋格納、列斐伏爾、詹姆遜等人對空間問題的論述,清晰地指出,當代西方空間理論對文學領域的影響最根本地體現(xiàn)在文學與文學之外的世界的關系、文學文本空間及闡釋、文學對現(xiàn)實的批判力量的呈現(xiàn)方式等這些最基本的文學觀念發(fā)生了有別于傳統(tǒng)的變化。同年,侯斌英的博士論文《空間問題與文化批評——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與文化批評》深入探討了空間理論凸顯的權力、身體,以及全球化三個問題對文化研究的引導意義。這為空間批評與女性主義文學、后殖民主義文學的結合提供了依據(jù),拓寬了空間批評的范圍。2009年,黃繼剛的博士論文《愛德華·索亞的空間文化理論研究》探討了愛德華“第三空間”理論與邊緣、文化身份、女性地理的聯(lián)系。根據(jù)黃博士的分析,從索雅的空間視角切入文學批評領域,可以為邊緣文化、后殖民批評、女性主義地理批評、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學史等問題的研究提供新視野,可見空間批評的意義之深遠。
四、空間理論與文本的結合:文本空間批評理論的構建
當然,除了挖掘空間理論對文學研究的意義,也有不少深入到文本空間批評理論構建的研究。2007年4月江正云在《文學評論》發(fā)表了《論文學空間及其消費形態(tài)》,從文學消費形態(tài)的角度把文學空間建構為文本文學空間、影像文學空間、物象文學空間三種。次年,張鵬在《從“生活空間”到“文學空間”——“空間理論”作為文學批評方法》中則結合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從“文學空間”在作品中的表現(xiàn)形式的角度,把文學空間大體上分為“意象型”“幻象型”和“意境型”三種模式。隨著對空間批評研究的深入,劉進在2007年又發(fā)表了《論空間批評》,從文學空間來源的角度,提出文學空間的多元性和文本空間的異質性??臻g批評突出文學對現(xiàn)實空間的參與性、并置性, 強調凸現(xiàn)文學多重闡釋中的批判功能。無獨有偶,同年,《世界文學評論》也發(fā)表了文章《當代空間批評評析》,作者吳慶軍也指出,后現(xiàn)代文學空間的異質性和碎片化特征為文學空間解讀提供了直接的方法論指導。隨著文本空間批評理論研究的系統(tǒng)化,空間理論與文本細讀的研究也趨于成熟。吳慶軍教授在之后的《空間批評下的喬伊斯小說解讀》一文中,以西方現(xiàn)代空間理論為基礎,建構了“景觀空間、社會空間和個體空間”三大空間來解讀喬伊斯的意識流小說,其理論與文本的結合更加緊密。2008年《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收錄了徐穎果《空間批評:美國族裔文學闡釋的新視角——美國華裔作家趙健秀短篇小說評析》一文。作者從空間批評的視角,分析了美國華裔重要作家趙健秀的短篇小說《鐵路標準時間》。論文引發(fā)了學者的思考:空間批評在審視當代文學和批評中的重要主題,如階級、種族、性別、身份等問題時,是如何起作用的?對空間的關注會給身份形成的過程帶來怎樣的影響?文學和文化文本如何幫助我們想象出新的空間?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研究課題,影響著以后文學研究的風向。
綜上所述,至2010年為止,國內的文學批評在“空間轉向”方向下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也越來越得到重視。從空間批評的范式的開啟,到后來逐漸深入研究文學空間理論的建構,并把空間理論與后殖民、女性文學等各類文本具體結合,關注空間理論凸顯的權力、身體、性別、種族等等重要主題,國內空間批評研究的內容、范圍和意義不斷得到深化和拓展。國內文學批評在這十年的“空間轉向”的研究成果成為最近幾年的空間批評蓬勃發(fā)展的根基。2010年之后,在前十年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圍繞西方空間轉向、空間和文化批評的關系、構建文學空間理論、空間理論分析文學文本的空間等問題展開討論的文章更是層出不窮。
參考文獻:
[1] 張世君.中國古代小說評點空間敘事理論探微[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7):17-21.
[2] 龍迪勇.論現(xiàn)代小說的空間敘事[J]. 江西社會科學,2003(10): 15-22.
[3] 陸揚.空間理論和文學空間[J].外國文學研究,2004(4):31-37.
[4] 郭元波.從《一間自己的屋子》解讀伍爾芙同時代女作家的社會空間[J].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5(3):103-105.
[5] 劉進.20世紀中后期以來的西方空間理論與文學觀念[J].文藝理論研究,2007(6):19-25.
[6] 侯斌英.空間問題與文化批評——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與文化批評[D].四川大學,2007.
[7] 黃繼剛.愛德華·索亞的空間文化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09.
[8] 江正云.論文學空間及其消費形態(tài)[J].文學評論,2007(4):31-34.
[9] 張鵬.從“生活空間”到“文學空間”——“空間理論”作為文學批評方法[J].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11-16.
[10] 劉進.論空間批評[J].人文地理,2007(2):119-122.
[11] 吳慶軍.當代空間批評評析[J].世界文學評論,2007(2):46-49.
[12] 吳慶軍.空間批評下的喬伊斯小說解讀[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
[13] 徐穎果.空間批評:美國族裔文學闡釋的新視角——美國華裔作家趙健秀短篇小說評析[A].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C].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1).
作 者:植耀瑩,廣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編 輯: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名作欣賞·學術版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