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群
被世人誤解的鳥
——短耳鸮
○徐立群
“短耳鸮是什么東東?”很多人都會發(fā)出這樣的疑問,但對“貓頭鷹”“夜貓子”沒幾個人感到陌生。俗語“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說的是人們認為夜貓子進宅,家里就會發(fā)生不幸的事?!耙关堊印薄柏堫^鷹”是鸮形目鳥的俗稱。這完全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jù),人的好運或者厄運不會由一只鳥來決定。而在日本,一些鸮類(主要是沒有耳羽簇的種類)被認為是吉利的。
鸮形目鳥多數(shù)具有一個比較大的面盤,兩只向前的眼睛,很多品種還有耳羽簇幫助收集聲音,因而它們的臉很像貓的臉,所以人們就把鸮類叫貓頭鷹。同時,大部分鸮類為夜行性,因此又被稱為“夜貓子”。
鸮形目主要包括三個科:第一個是原鸮科,已經(jīng)全部滅絕,只有化石記錄;第二個是草鸮科,此類貓頭鷹都有個桃心臉兒,種類比較少,外形比較相似;第三個科叫鴟鸮科。
短耳鸮是分布最廣的鸮類之一,屬鴟鸮科。體長38厘米~40厘米,黃褐色。翼長,面龐顯著,棕黃色,并雜有黑褐色的羽干紋。眼為金黃色,眼圈暗色。面部眼周為黑色,眼先為白色,并綴有黑色羽毛。飛行時黑色的腕斑顯而易見。頭頂兩側(cè)染有黑褐色,兩簇耳羽簇短小、不甚顯露,腹部羽毛具有縱紋。嘴和爪均為黑色。
在我國,短耳鸮主要在內(nèi)蒙古東部、黑龍江和遼寧等地區(qū)繁殖,越冬時幾乎見于全國各地。短耳鸮通常棲息于森林、沼澤、草甸、草地等,不喜歡上樹,主要棲息在山林的灌木叢和草叢中,愛結(jié)成小群集居。常貼近地面滑翔,悄然無聲。短耳鸮與一般的鸮類不同,常能在白晝看見,但是在陽光下飛行不穩(wěn)定,多在夜間捕食。它是控制鼠害的能手,主要以鼠類為食,也吃小鳥、蜥蜴、昆蟲等,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有人曾對40只短耳鸮及其幼鳥的食量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它們在100多天中,共吃掉了44000多只鼠類。為此,必須大力開展宣傳鸮類的益處,進一步糾正民間對它們所持有的反感觀念,切實做好保護工作。
短耳鸮的繁殖期為4月~6月。通常營巢于沼澤附近的地面草叢中,也見在次生闊葉林內(nèi)朽木洞中營巢。每窩一般產(chǎn)卵4枚~8枚,卵白色,卵圓形。雌鳥孵卵。孵化期為24天~28天。雛鳥為晚成性,孵出后經(jīng)過24天~27天即可飛翔。
短耳鸮是世界瀕危物種之一,為聯(lián)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一種,是我國Ⅱ級重點保護動物,也是《中日候鳥保護協(xié)定》的保護鳥類。
“與哈利波特媲美”的奇幻片《守衛(wèi)者傳奇》是史上第一部以貓頭鷹為主角的電影。觀看這部電影,你一定會被其中大大小小的貓頭鷹們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