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鴿,文學博士,現于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任教,教授中國古典文學、古代漢語以及中華文化經典等課程。曾于美國波士頓大學訪問學習,出版多部專著譯著,于報章雜志發(fā)表各類作品多篇。云游方內,嗜書如命,偶弄琴以寄意,日以寫詩、小酌遣興。
已經不記得當年為了爭取去美國訪學,我在給老師的郵件里都說了些什么,只記得那時心里很激動,為求學的理想而激動,打字的手不停顫抖。素昧平生的老師給了我這個機會,沒有太多言語,只是臨行前他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幾秒,那幾秒很長,有殷殷叮嚀,也有信心和希望。到了美國的第一周,我給他發(fā)郵件報了平安,初在異國,又值春陰晝雨,我禁不住言及自己的落寞和孤獨。和每次一樣,總是不出24小時就收到老師的回信,他是來信必復的人,雖然日理萬機,但能做到最快回信。我曾笑問他何以做到,他說他每天早晨打開郵箱,會看到很多新郵件,他會一一打開,了解是些什么事,如果無法當即詳復,他也一定簡單回復,哪怕只是告知對方“來信收悉勿念將盡快回復”等幾個字。老師在回信中問我住宿飲食等是否安排妥當,并以自己曾經的訪學經歷現身說法安慰我,最后一句在我心里重若千斤:離開中國,每個人都是文化使者。我心里一震,感到某種偉大的使命!
辦理簽證準備材料的繁瑣,令我深感出國門之不易。我從未做過美國夢,但希望能出去開闊視野。拿到簽證的那天,同行的一位同學在走出美國大使館的一刻,對著三月的藍天大聲喊到:我的美國夢實現了!我卻有點茫茫然,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即將開始,內心隱隱激動著,又莫名憂慮著。
第一次出國,耳聞目見皆新鮮而深刻。在飛機上俯瞰北極附近的冰山,感受在時間交錯中的迷失,第一眼看到的美國土地,一切刻骨銘心。白詩朗(Berthrong)教授此前在郵件中說波士頓已經是春天了,而對于我們依然寒冷如冬。鐵路兩邊的樹林和草地上,零星地開著些野花,樹木還在沉睡?;疖囧七娊涍^一個個地方:長林、栗山、布魯克林村、牛頓高地、艾略特、林地,這些名字令我感覺如同時空穿梭。河畔終點站到了,拖著兩個大箱子下了火車,瑟縮在早春的料峭風中,等白教授的一個中國學生來接。我們要去的房子是沃克中心的一所教會房子,聽說那里住了好多波士頓大學哲學和神學院以及哈佛醫(yī)學院的博士。還聽說那座房子坐落在開滿鮮花的山坡上。
果然,沿著一條林陰大道逶迤走上去,路過兩排漂亮寧靜的房子,到了坡路的盡頭就看見沃克中心。雖然花尚未開,但古色古香的兩棟房子,雅致溫馨,旅途勞頓為之一洗。從花園繞到后面,推開小門,靜悄悄,廚房窗明幾凈??蛷d里有兩個美國人在輕聲交談,見我們來了便熱情起身招呼,他們就是后來和我成了朋友的T和F, 熟悉之后T告訴我,第一次看到我還以為我是美國本土的,我開玩笑說有可能我前世就是印第安人呢,他很認真地說應該是的,后來他跟我學做中國菜,并把我給他取的中文名“泰德”貼在自己門上。有一次我和F在廚房聊到《圣經》(了解西方文化的源頭之一《圣經》,也是我為自己訪學定下的目標之一),他是波大神學院的博士生,我問到人的原罪問題,F給我講起創(chuàng)世紀,他說夏娃聽了蛇的話偷吃禁果這件事有很多隱喻,“想想為什么不是亞當而是夏娃?為什么誘惑她的是蛇?如果夏娃真的愛上帝,她就應該無條件相信上帝,而不是聽到蛇的話就內心起疑,因為愛是完全的信任!”他當時正在案板上切雞,手里的刀激動地揮動著,四月的陽光透過大玻璃窗,照在他神采奕奕的臉上。我立即想起沃克中心的經理卡羅琳說的話:在這里工作最幸福的是,我的身邊總是圍繞著一堆博士,如同置身智慧的寶庫。
第二周開始辦入學手續(xù)。出國前我曾對已經從哈佛訪學歸來的室友說:“要去美國了,我心里挺怕的,語言文化上的差異,寄人國土的氣短和不安?!笔矣演笭栆恍Γ骸皶m應的,再說了,你是去上學,是有組織的,去了自有安排?!钡拇_,人生地不熟的,有個學校有個老師可以投奔,走在街上不至于心慌。入學手續(xù)很簡單,白教授帶我們去系里報了到,然后又去校辦公室辦了張校園卡(后來發(fā)現這張卡非常有用,有時可以當護照)。辦好手續(xù),白教授特為我們三個新來的中國學生在波大那家北京餃子館接風洗塵。同席還有別的中國學生,白教授親切隨和,讓我們的心安了下來。
剛開始我倍覺吃力,由于平日讀的大多是中國古典文學,雖然也很喜歡英語文學,但英語聽說能力還是很不夠。白教授一周給我們上兩次哲學課,其實是他帶的研究生和博士的討論課。課室就在神學院三樓他那間辦公室隔壁的會議室,每次我們若提前到了,會議室的門還沒開,聽見我們的腳步聲,白教授辦公室的門開了約一尺寬,他朗聲喊我們進去坐。來自學者之家的白先生溫文儒雅,在波大教了幾十年書,對學術和學生熱情不衰。和他在一起,你永遠不會感到拘束,他非常健談,講他的生活,他讀的和寫的書,他以前的經歷。白教授讀得懂中文書,但平時和我們交流以及上課都是用英語。課堂上氣氛也很活躍,他講孟子,講荀子,講朱熹,講王陽明,就好像他們是他的情人。他的熱情、深情和忘情讓人有被洗禮的感覺。因為英語表達不夠流利,也或許因為本來表達思想的能力欠佳,我們中國學生在課上大多數時候默默的,就算發(fā)言也總是低聲細氣,而那些美國學生不管對問題了解得是否深入,他們總是能積極而清晰地表達自己。這在當時很讓我慚愧。
我在波大還旁聽了一門講《圣經》中預言傳統的課。之前以為美國的大學課堂都是公開的,可以隨便出入的,去了才知道教授對課堂人數有嚴格的限制。如果要旁聽,務必先請求老師的允許。白教授專門寫信給教《圣經》課的C教授,他慨然應允,第一次課我發(fā)現教室里每人一桌,已經坐無虛席。除了我和一個韓國學生兩張東方面孔,一個巴西學生,幾個歐洲學生,其他都是美國學生。C教授來自阿根廷,也是個親切熱情的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在課堂時不時就要說“在我的國家”如何如何,如果需要在全世界范圍舉例子,他總是舉他國家的例子。C教授在波大也教了十幾二十年了,但心始終眷戀著自己的國家。C教授的課讓我對《圣經》有了全新的認識,首先《圣經》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圖書館。我當時正在做我的博士論文,題目是《魏晉時期〈莊子〉閱讀史》,C教授給了我一個啟示,即如何看待一本在歷史中形成的書,《莊子》雖然不是一個圖書館,但它也是一本由不同時代人編寫而成的書,而成書的過程本身就反映著思想的變遷和沉淀。C教授課上非常注重對《圣經》的文本分析,引導學生反復討論文本涉及的問題,并對希伯來文和英文的文本進行仔細比較?;蛟S由于東方思維本身的概括性和模糊性,我感覺對文本的細讀以及不同語言的文本之間進行詳細比較是國內大學課堂所缺少的,而文本細讀對于如何看待文本并理解評價文本卻至關重要。
文本細讀也是我在哈佛大學旁聽時最受益的收獲之一。我在哈佛大學旁聽了兩門課,一門是王爾德文學課,另一門是在燕京學社的魏晉南北朝文學課。開學前,我就在哈佛的網站上看了課表,想去聽的課實在太多,但恨無分身術,一個人除了上課,還要照顧孩子,寫博士論文,無奈只有抱憾割愛,最后選了這兩門。王爾德文學是一門本科生的課,我想應該是個大教室,所以沒有提前向老師請示。結果第一周到了那里,發(fā)現只是個小小的圓桌會議室,總共十五個學生。老師是一個年輕帥氣頗有王爾德之風的男老師,他讓大家先做個自我介紹。我恰好坐在他旁邊,由于不了解情況,我當時無知者無畏,很鎮(zhèn)定地自我介紹了一番,其他學生都瞪大眼睛聽著我結結巴巴的英語,老師一直彬彬有禮地微笑著。中間休息時,他才把我叫我門外,問我什么情況,他說哈佛學生想選這門課的有五十多個,他們每個人都提交了一份學習計劃書,最后經他篩選只留下這十五個學生。我忙為自己的冒昧道歉,并說自己不遠萬里從中國前來求學,很喜歡王爾德的書,如若有幸旁聽此課,將不勝榮幸!老師略一沉吟,便道:“既如此,教室正好也多了個空位,那你就來吧?!痹谶@個小班上,我對哈佛傳說略見一斑。十五個學生,其中業(yè)余舞者、歌手、作曲者四五人,出書寫詩者五六人,有一個學計算機的男生,他是每次課堂思維最活躍的發(fā)言者。時不時,有同學會帶點心到課堂,然后大家邊吃邊談。盡管是本科課,但每周的閱讀量都在五六百頁,如果不能完成將無法參與課堂討論,不僅十分尷尬,而且會直接影響平時成績。
在哈佛燕京學社旁聽的魏晉南北朝文學課讓我受益匪淺,授課的教授是我仰慕已久的田曉菲老師。此前讀過她的一些文學評論,心里頗有戚戚之感,希望能有緣結識她本人,于是借旁聽之請,我便提前發(fā)了封郵件給她。很快收到她的熱情回信,信末說旁聽她的課有一個要求,即務必做到善始善終。我復信保證能夠做到。第一次課我提前二十分鐘到燕京學社,在樓道正巧遇見曉菲老師,彼此一下子認出對方,她比我從她的照片和文字中所想象的更美。無法用語言形容那樣的美感,沉靜、典雅、雍容又和善親切,她端坐授課的樣子總讓我想到觀世音菩薩。課室在二樓最東邊一間小教室,大家也是圍著圓桌而坐,雖然上課用英語,但由于對內容比較熟悉,加上曉菲老師闡述十分清晰,所以上她的課感覺很在狀態(tài)。這門課與我的博士論文關系密切,不僅關注的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而且曉菲老師本人也常常從哲學和文化史的角度對文本進行深入闡釋,尤其是莊子,她在兩次上陶淵明的課時多次談到,陶淵明詩集我此前讀過不下三遍,然而還是發(fā)現不少自己沒有留意到的地方,比如陶淵明詩中對莊子思想的化用非常多,還有古代作家的自傳傳統。這門課為我打開了解讀古典文學的新視角,那些視角與我們并不隔閡,相反恰恰是卸下意識形態(tài)及各種標簽之后,以一顆素心與文學的直接相遇。記得最后一次課,小會議室已經變得有些擁擠,從一開始只有我一個訪問學者,到后來的六個。季節(jié)悄然流轉,窗外的大樹上只剩下稀疏的黃葉,陽光依然靜好,市聲如海潮隱隱,我們這些中國人,與美國學生在哈佛大學共讀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國文學,那一刻令我想到天下大同。
十一個月,有時覺得漫長,有時又覺得倏忽。沮喪過,孤獨過;欣喜過,快意過。三百二十多天,我沒有一天休息。每天日程都安排滿滿,忙自己的功課,忙論文,忙孩子,周末還要帶孩子出去玩?;貒螅腥苏f訪問學者在外面很輕松,好多都是吃喝玩樂,或許有,那不是我,我沒那么幸福,我必須不負此行,不負老師的厚望,不負家人的支持。很多美國朋友無私地幫過我,我住的蘋果街上的鄰居叫我“自行車女孩”,因為我是唯一每天騎自行車帶孩子的人。當我的自行車丟了,當地警察將他媽媽的自行車半賣半送給了我,一位帶狗的好心人看到我走路,聽說我丟了自行車,便默默把一輛自行車放到我租住的房子后院。我喜歡和他們交談,把中國文化中最美的所在講給他們,他們說這和從媒體新聞上看的可大有不同。我想這就是文化交流的意義,人與人的傾聽,文明與文明的相識與相知。那時日子雖因過于緊張而苦,然而也是痛并快樂著。彼時渴望早日回國,真要走的時候心里又舍不得。流光拋人,轉瞬間回國已經三年。那時常聽的音樂,現在還在電腦里,往往一首單曲循環(huán),可以讓我在對那些日子的回憶中虛度半天。我想有的經歷,比如在美國訪學的那段日子,注定會成為生命旅途上流動的盛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