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 要:本文針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展開研究,在探索中小城鎮(zhèn)初中化學課堂存在的問題與矛盾的基礎上,得出實踐性的結論:通過提高初中化學教師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加強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認識和探索興趣、促進化學學科在學生中間的課題研究或創(chuàng)新探索等方式,最終達到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同步提升,使學生的化學成績不斷進步。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10B-0044-01
相對于城市的初中教育而言,郊區(qū)以及中小城鎮(zhèn)的教育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師資力量的參差不齊、教學資金支持的不到位、教學設備的不夠完善以及教學模式的相對落后。初中化學學科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
由于來自不同背景的家庭,學生的個性和學習成績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在教育教學中,初中化學教師往往將更多的精力和機會給予那些學習成績相對優(yōu)異的學生,忽視對化學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的開導和教育。
因此在課堂上就會出現(xiàn)比較普遍的一種現(xiàn)象:教師將化學動手試驗和回答問題的機會留給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使這部分學生成績越來越好,而化學成績不太好的學生成績越來越差,逐漸喪失對這門學科的興趣,這是化學教學不平等的突出表現(xiàn)。
另外一個突出的教學問題就是化學實踐部分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所占的比重不足,造成學生們在課堂上體驗化學試驗的精彩和探索化學原理的興趣不到位,更不要說讓學生進行課外的化學創(chuàng)新試驗了。
除此之外,盡管有些學校依照課標要求實現(xiàn)了試驗進課堂,但是化學試驗在操作中缺乏安全性或者是沒有達到預期的實驗效果,讓學生對于化學試驗失去期望。學生對于試驗過程、結果和原理只能機械背誦??v觀初中化學課標,有二十幾個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操作的試驗,如果只是通過背誦或者是教師講解達到學習的效果,結果肯定是不理想的,抹殺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探索意識。
二、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
時代和科技的進步使當前初中生具有更多的個性,而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模式已經不能完全保證教學效果的達到。因此,在充分了解當前初中生個體特征以及發(fā)展狀態(tài)的情況下,初中教育應當加以改革,從而不斷滿足學生的需求,提升教學效果,這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上述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背后的原因,解決方案必須得到落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首先,學校應當向當?shù)氐慕逃块T申請更多的資金支持,加強教學設備的完善,在化學學科主要是保證化學試驗器具的足量和保質。學校還需要將一部分資金用于化學教師隊伍的建設,不斷促進化學教師的能力和素質。學校應在化學教育教學上嚴抓,貫徹初中化學課標的要求,加強對化學教師隊伍的考核和能力提升,將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支持放在化學學科上。
其次,初中化學教師如果沒有認識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沒有從學生的特點出發(fā)分析教學設計和教學效果,也會造成課堂教學中對待學生的不平等。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看重化學實踐的作用,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引導學生挖掘自己對于化學學科興趣上,落實化學學科的素質教育。教師在講解《燃燒的條件》章節(jié)時,為了加深學生對燃燒條件的認識,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探究試驗,讓學生思考熱水中的白磷也燃燒起來該怎么辦?;瘜W教師在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的基礎之上設計教學內容,兼顧每個層次的學生,做到平等教學。教師應督促自己不斷進步,尋求更好的化學教學方法。
最后,學生對初中化學學科的興趣沒有提升起來,沒有認識到化學學科的精彩,缺失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主動性,學習思想比較懶散。例如:在講解《酸的性質及作用》時,可以結合鐵制品生銹、水壺底部產生水垢等問題的處理,利用酸的性質,處理這些問題,使學生掌握酸有哪些性質。學生要在老師的引導之下,認真對待每堂化學課,珍惜每次化學試驗的機會,課下積極探索化學原理。
三、結束語
當今社會科技不斷革新,給學校的教育以及學生的學習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初中化學學科因為實踐性的增強,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探索意識都有所要求,所以需要給予初中化學學科更多的關注。本文就中小城鎮(zhèn)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給予簡述和剖析,并在此基礎上給出建設性的處理方法,以期能夠服務于初中化學教學。
參考文獻:
[1]關文信.新課程理念與化學課堂教學實施[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吳航.我國主體性教育理論研究的現(xiàn)狀及反思[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6).
[3]包朝龍.課堂中教師應關注什么[J].中學化學參考,2011,(4).
[4]王文艷.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4).
內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