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隨著高職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高職教育新的目標和要求。社會語言學的相關理論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和實踐創(chuàng)新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社會語言學;英語教學改革;啟示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5-000-01
一、社會語言學的概念
社會語言學( sociolinguistics )是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它創(chuàng)立于20世紀60年代,指使用社會學及語言學的方法及理論,根據多角度下社會科學區(qū)探索語言社會本質及差異的一門科學。
對于該定義,各方理解不一。一些學者認為,語言研究就當以語言為研究重點,與社會因素相聯(lián)系研究語言變化,另一些學者則認為本定義就是語言的社會學,去研究解釋它們之間的關系,根據來自于語言學的材料解釋和描述社會行為,并將語言當做社會現象考察。社會語言學的任務是在于描述“語言和社會結構的共變”。該命題說的“共變”似乎指語言是一個變數。這兩個變數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互相接觸而引起的互相變化。
二、高等職業(yè)教育英語教學當前的問題
當前我國發(fā)展情況正處在經濟轉型,國民經濟穩(wěn)增長時期。高等教育中的高職教育尤其引起人們的國家的關注。英語教育又是其中最普及最重要的一門學科。根據社會經濟發(fā)展需要,“能力為本”,重視操作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正在成為高職教育的主要方針。落實到英語教學上就是它既要具備高等職業(yè)教育“重應用”的特點,又要遵循大學英語教學制定的目標。對于現行的教學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弊端。
(一)教學組織
教師的課堂教學大多以書本、教師及課堂本身為中心。不關心社會變革,把英語教學與社會割裂,偏重知識傳授,輕視語言技能,多應試教學,輕培養(yǎng)素質。進一步來觀察會發(fā)現,在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教學中缺乏實踐體驗,甚少師生互動,盡管可能考試分數高但實際教學效果并不好,這是容易被忽略的。授課英語教師由于各方面原因,并不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教學手段上,“粉筆+教材”的模式還在大行其道。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也并沒有很好的體現在英語教學上。
(二)輕應用
高職英語教學大綱要求重視應用能力的提高,以培養(yǎng)具備熟練英語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但實際上仍以考試來定水平,這種趨勢不利于真正實現提高語言應用能力的教學目標。
(三)基礎英語與行業(yè)英語脫節(jié)
行業(yè)英語是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趨勢,將公共英語教學與學科專業(yè)結合,以此來解決脫節(jié)實際應用的問題。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教師的培養(yǎng)沒有跟上,導致專業(yè)課程教師不懂英語,英語教師不熟悉專業(yè)課程,各院系幾乎都有專業(yè)英語課程,但教師沒有留給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空間,涉及用英語處理未來行業(yè)相關業(yè)務的練習也不多。在全球化的今天,各行業(yè)對員工的要求是復合型和應用型,來之能用,用之能勝。然而社會的需要與現有高職教學模式是脫節(jié)的,用人單位不接納這樣的畢業(yè)生,甚至導致高職領導建議全面取消英語教學。
外語的使用主要來自正常交際。從簡單會話到交際交流是一個巨大的飛躍,能跨過這一步的語言學習者其實并不非常多。在轉變方式的同時,高職英語還要真正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當前,國內多所高職院校已經啟動了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改革,以社會語言學理論為指導,培養(yǎng)適合企業(yè)和社會需要的高端高職人才。
三、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
(一)高職英語教學要體現文化教學方向
高英教學的關鍵是要抓住語言課這一重點,重點培養(yǎng)高職生的外語交際能力。交際能力的提出來自于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美國),他指出語言交際能力包括兩方面: 一是語法性,即符合語法; 二是可接受性,即可行性在文化上要能體現。根據這一理解,提升英語教學效果,還要與了解本民族文化與目的語國家文化差異緊密相連,不然無法達到外語教學之目的。長久以來,在外語教學中,我們國家都是“重言語,輕文化?!边@一思想的原因在于過多的注重研究語言本身,雖然也會投入精力在提升語言能力上下功夫,但忽視社會功能和文化特征的情形比較常見。語言就是文化的載體,它是一種抽象化的文化,語言的發(fā)展需要社會文化的滋養(yǎng),交際實踐則是將它們連接的紐帶和橋梁。在外語學習中,如果學習者不了解目標語言的文化背景,即使語音標準,也會出現語用錯誤,使得交際效果大打折扣。語言與文化不可分割,必須同時進行。在教學中,授課者傳授基本語言知識的同時,不要忘記文化知識的介紹,要創(chuàng)設適宜文化氛圍,以利于學生語言的運用,改善學生的使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在高職高專外語教學中,授課者向學生教授詞匯、語法、語音等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應疏忽介紹背景文化知識,還要創(chuàng)造適宜的文化氛圍給學生運用語言,促進和改良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高等職業(yè)教育英語學科需要遵循語言學規(guī)律,將文化滲透同語言教學有效而準確的結合到一起。
(二)高英教學應當重視語言意識,根據這一原則培養(yǎng)學生在不同場合,不同目的,不同范圍,與特定的對象使用英語并進行交流的能力。言語交際有語域范圍,不同語域適用不同語言風格。高職英語應當適應專業(yè)需求,對于行業(yè)發(fā)展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英語各項能力。
(三)高職英語教師素質和教材質量需要提高
社會語言學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快速進步,它要求我們在學習進程中考慮各社會因素。在快速發(fā)展、國際化趨勢漸趨明顯的現代社會,固定不變的模式和僵化的教材必然對真正提高學生能力有較大影響。而教師們則必須熟悉交際知識和背景,清楚重點,能靈活運用教法和手段來培養(yǎng)社會發(fā)展的建設者。
總而言之,語言和社會不可分隔,社會不斷發(fā)展影響語言教學,語言反向體現社會的發(fā)展。為了更好達到學習目標,高職英語要體現語言學的要求,培養(yǎng)更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具有良好英語應用能力的畢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華繼萬.跨文化非語言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125-165.
[2]陳松岑.社會語言學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32-35.
作者簡介:張 靜,女,講師,碩士學位,黑龍江職業(yè)學院公共基礎學院,研究方向:翻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