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麗 ,曹光宇
(安徽大學 藝術與傳媒學院美術設計系,安徽 合肥 230011)
淮河流域民間藝術當代傳承研究
——以阜陽剪紙為例
韓麗麗 ,曹光宇*
(安徽大學 藝術與傳媒學院美術設計系,安徽 合肥 230011)
阜陽剪紙的產(chǎn)生與其所依存的自然環(huán)境、人文思想、經(jīng)濟基礎以及歷史、社會、風俗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由于諸多原因,至今沒能進行系統(tǒng)梳理和深入研究,導致阜陽剪紙藝術的面目,一直未能清晰。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彰顯淮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藝術魅力,充實對阜陽剪紙藝術發(fā)展的理論研究,有助于促進剪紙的搶救與保護的建設,
阜陽剪紙;淵源;藝術特色;搶救開發(fā)
阜陽剪紙是安徽古老的民間藝術,阜陽博物館收藏的剪紙“牧笛”“祭塔”“蘭橋”都是清代的阜陽剪紙。據(jù)記載,漢代已經(jīng)有“剪影”即剪紙技藝的早期應用[1]?!皾h代雖然尚無剪紙藝術出現(xiàn),然而以金箔刻鏤翔禽異獸,仿佛剪紙中刺繡花樣者,卻早在漢代以前已有發(fā)現(xiàn)。”[2]2008年阜陽剪紙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名錄。目前有關阜陽剪紙研究僅僅是一些零散的文章。80年代在地方文化部門支持下,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剪紙學術組織——阜陽剪紙研究學會,隨后在1982年出版全國唯一的剪紙雜志《民間美術》中,介紹了全國各地及阜陽地區(qū)民間剪紙和其它的一些民間美術形式,直至2001年???。還有一類是關于阜陽剪紙藝術的圖冊,1963年出版的《安徽阜陽剪紙集》、1979年出版的《阜陽剪紙》、1980年出版的《阜陽剪紙》、2001年出版的《阜陽剪紙精品集》和《程建禮與阜陽人物剪紙》。以上這些資料對阜陽剪紙有了一些研究,但不具備完整性與系統(tǒng)性,這一點導致對阜陽剪紙缺少了有效的宣傳,使其影響力受到了限制。由于經(jīng)濟體制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還有外來文化的沖擊和傳統(tǒng)教育的缺失,現(xiàn)在愿意從事剪紙藝術學習與創(chuàng)作的人越來越少,阻礙了阜陽剪紙藝術的健康發(fā)展。長此以往,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阜陽剪紙地域性特征將蛻化。阜陽剪紙藝術的理論研究,不能停留在收集、整理、實踐上,要重視歷史、特點等方面的研究,不僅要還原歷史,研究阜陽剪紙的藝術價值,而且要保留鮮明的地方特色,開發(fā)出它的新的價值。
阜陽剪紙藝術歷史悠久,有著強烈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本文就阜陽剪紙產(chǎn)生的淵源、藝術特色、搶救與開發(fā)三個方面對阜陽剪紙的狀況作一研究性探討。
1.1 歷史淵源
阜陽剪紙藝術地方風格的形成,與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和民俗有著密切聯(lián)系,為它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1.1.1 自然環(huán)境
阜陽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流域中間地帶,位于黃河與江南之間,吸收了黃河流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特點,又是豫、皖、蘇、魯及南北交通樞紐和重要的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產(chǎn)區(qū),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huán)境導致阜陽民眾特有的心里情感特征和生產(chǎn)生活方式。
1.1.2 民俗
阜陽剪紙依附于民眾生活,和民眾的人生觀、審美觀、世界觀聯(lián)系在一起,與民俗文化有著很深的淵源,阜陽剪紙最重要的還是依賴于民俗活動的開展。阜陽民俗文化是以北方民俗為主、南方民俗為補充,具有阜陽特色的民俗文化。
第一,人生禮儀:人生禮儀是儒學孝道觀念的集中體現(xiàn),阜陽各地在人生禮儀場合中許多都有剪紙的出現(xiàn),其中在婚禮和葬禮中最為常見。
第二,民俗節(jié)日:民俗節(jié)日是一個民族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長時間積累的,反映一個民族倫理觀念、習俗、生產(chǎn)、生活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阜陽剪紙在民俗場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阜陽剪紙主要出現(xiàn)在當?shù)亍按汗?jié)”“元宵節(jié)”“二月二”“端午節(jié)”?!按汗?jié)”的主要剪紙形式是窗花和門箋;“元宵節(jié)”主要是燈花剪紙,各種各樣的燈籠都有剪紙裝飾,是一種民間燈彩;“二月二”也稱為“龍?zhí)ь^”,有避蟲的習俗,剪紙貼在墻上祈求健康;“端午節(jié)”有“惡日”的說法,五月份氣候多變傳染病易泛濫,人們通常剪出鐘馗貼在墻上,寓意打鬼驅邪,或剪出“虎降五毒”“雞食五毒”貼在門上、窗戶上、墻壁上,成為一種人們希望祛病消災的方式。
第三,裝飾:人們憑著對生活的感受,根據(jù)喜好,憑著對美的追求和理解,剪出簡潔樸實的房屋裝飾,包括墻花、家具貼花等?!凹艏堄捎谘b飾功用的普遍化而漸進廣俗,在近古,它早已從婦女的鬢邊發(fā)際飄飛到世俗生活的各個角落。”[3]
1.2 文化淵源
剪紙藝術的造型體系由人們觀察生活、認識世界的哲學體系所決定的。阜陽剪紙由于它特殊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受道家和儒家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更多地保留運用原始思維的方法,在表現(xiàn)自然和社會生活的剪紙作品中有著獨特的理解形式和創(chuàng)作手法。
1.2.1 原始文化對阜陽剪紙藝術的影響
圖騰崇拜是原始社會人們的精神支柱,在阜陽地區(qū)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諸如許多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影響了阜陽地區(qū)的民俗,也成為剪紙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常見到許多原始崇拜為題材的作品“牛郎織女”“龍鳳呈祥”“民間諸神”等。在阜陽剪紙藝術中也有以生命崇拜為題材的陰陽觀念的作品,并非反映自然現(xiàn)象,而是受中國原始哲學觀的影響,隱喻生存繁衍的符號,表達了人們熱愛生命的美好愿望,如“連生貴子”“抓雞娃娃”“生命之樹”“猴吃桃”“獅子滾繡球”等。
1.2.2 傳統(tǒng)文化對阜陽剪紙的影響
阜陽是道家的主要發(fā)源地,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老子和道家學派發(fā)展者莊子的思想,在這里有重要影響。還有占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導地位的儒家文化,對阜陽民眾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間藝術也產(chǎn)生了許多影響。儒家文化以倫理孝道觀念為核心,阜陽剪紙中關于儒家孝道觀念的作品很多,所謂“祈嗣賀生”“五福賀壽”等,都體現(xiàn)人們熱愛生命與追求傳統(tǒng)孝道的觀念。
阜陽剪紙能夠繼承、延續(xù)、發(fā)展,剪紙藝人作為繼承者和傳播者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分析剪紙藝人的藝術風格和研究阜陽剪紙的藝術特色,可以透析出阜陽剪紙藝術的特征和規(guī)律。
2.1 代表人物程建禮及其藝術風格
對阜陽剪紙藝術的研究和對剪紙藝人的整理、收集資料來看,民間藝人有著不同的審美觀念和造型觀念,他們共同為阜陽剪紙的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著名剪紙藝術大師程建禮是阜陽剪紙藝術的最杰出代表,他早期的作品以喜花、枕花、鞋花為主,80年代開始人物剪紙,他的剪紙藝術達到最高峰?!八勺径鎿吹赝诰蛑畹恼嬷B,找尋著藝術的珠璣,將美無私地奉獻給人們?!盵4]其藝術風格特點是:
第一,隨意起剪,質樸生動:剪紙之前事先不用畫樣,不用冥思苦想地去構圖。在剪紙過程中運用剁剪、掏剪、剜剪等技法,無論是人物、花鳥、動物都能剪到圖成毫不困難,并且充滿神韻。如獲得“全國彩色剪紙”一等獎的作品《伏虎》(圖1)一孩童手持雙斧,怒目圓瞪站在一雙身虎頭頂,畫面以渦紋和鋸齒刻畫,構圖完整且富有生動地節(jié)奏變化。
第二,裝飾美:運用夸張、構成、變形等手法,不受透視、比例、解剖的約束。作品中很多細節(jié)被簡化成線條,刪去次要的圖形元素,主次分明,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和韻味,使作品主題更加凸顯。如剪紙作品《三岔口》(圖2)中兩個側面人物相對,兩只明亮的眼睛對視,頭部造型和面部表情夸張,人物形象簡單但重在神似。
第三,對多元文化的吸收:程建禮在云貴高原生活七年,從那里豐富的民間藝術中吸取了不少藝術元素融入到他的剪紙作品中,并用自己的眼光加以充實、發(fā)展、創(chuàng)新,助推和提升了他剪紙創(chuàng)作的高度。
圖1 伏虎
圖2 《三岔口》
2.2 阜陽剪紙藝術特色
阜陽剪紙是依附于人們的生活根據(jù)自己生活需要而出現(xiàn)的,起初是作為各種刺繡花樣和貼在鬢角的裝飾,發(fā)展為貼在窗戶、門箋、燈花、喜花等裝飾花樣,集中而全面地體現(xiàn)了人們的造型觀念、思想意識、審美特征,抒發(fā)了人們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阜陽剪紙分為實用性和裝飾性兩種類別,鞋幫、鞋底、帽花、兜肚、圍嘴、手帕、圍裙、枕套、衣服上的刺繡底樣等具有實用性;喜慶節(jié)日用紅紙做裝飾,窗戶、門箋、燈花、喜花等具有裝飾性。
第一,題材多樣 寓意深刻
善于從民間生活中提煉題材,充滿意象的聯(lián)想和吉祥寓意,把有形的剪紙和無形的民俗觀念融合為一體。主要題材有花卉水果、珍禽瑞獸、民間戲曲、歷史人物、神話傳說、山水樹木、現(xiàn)實生活等,運用形象化的符號賦予其指代的寓意。
第二,意象主題 豐富淳厚
阜陽剪紙?zhí)N含的意象主題淳厚而豐富,傳遞著對美的追求和善的意識。運用象征、夸張、比喻、諧音等手法,傳承著吉祥文化意蘊,確定了阜陽剪紙藝術中的吉祥文化意象主題。對美好生活的祈盼:寄托美好愿望的意象主題,如《五谷豐登》《蓮年有魚》等。對大自然的崇拜:祝福豐衣足食、健康長壽的意象主題,如《壽星》《松鶴》等。對純美愛情的寄托:祝愿婚姻美滿的意象主題,如《鸞鳳和鳴》《花好月圓》等。對生存和繁衍的企盼:對死亡的恐懼,祈盼人丁興旺的意象主題,如《麒麟送子》《蓮生貴子》等。
第三,造型藝術 審美特征
阜陽剪紙的意象造型是對自然物象深刻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觀創(chuàng)造,是以精神的符號和情感的形式創(chuàng)造出的物象,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形式美語言。剪紙藝術的造型觀念凝聚著人們智慧和想象,體現(xiàn)了民間藝術的審美意識和思想意識。
夸張變形 收放得體:不受自然形象約束,增強了裝飾性和趣味性。
生動傳神 精煉概括:對人物情緒、姿態(tài)、動作、肢體語言把握到位,活靈活現(xiàn)。
風格醇厚 樸實優(yōu)美:審美、品格、個性受當?shù)貧v史文化的影響,用濃厚的生活基礎剪出鄉(xiāng)土味,古樸而醇厚。
主觀意象 形式自由:不受任何物象真實存在的束縛,根據(jù)物象特征主觀意象進行形象與構成的設計。
面對阜陽剪紙如何走出困境,重新找到剪紙藝術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從參與人群的廣泛性和歷史的延續(xù)性來看,從四個方面探討走出困境的對策:
3.1 樹立群眾觀點
群眾性是中國剪紙的很大特點,以群眾需求為基礎,以群眾觀點和群眾立場,有廣度和深度的在群眾生活中進行滲透。阜陽剪紙藝術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其保護、傳承、發(fā)展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并堅持不懈的努力。剪紙藝術的群眾性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成立剪紙藝術團體,從兒童到老年人,從普通剪紙愛好者到專業(yè)藝術工作者,宣傳剪紙藝術的學習,擴大剪紙研究的隊伍。二是使用廣泛,如婚慶喜事、民俗節(jié)日、家居裝飾是中國社會普遍風俗。剪紙能夠走進千家萬戶,它就會傳承下去不會消亡,這就是剪紙藝術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剪紙藝術工作者創(chuàng)作優(yōu)秀作品的動力。
3.2 將剪紙在高等院校藝術教育中傳承、創(chuàng)新
高等院校是文化藝術傳播、繼承、發(fā)展最系統(tǒng)的教育場所,對受教育對象的影響力最為深刻和長遠,受教育的內容決定了我國未來文明文化的發(fā)展方向,在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和保護過程中,應當在學校設立相關專業(yè)和相關課程、編寫剪紙教材、實現(xiàn)剪紙的普及化,使接受教育的全體學生普遍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相關內容的教育。
3.3 尋找市場定位,與旅游、商貿結合
目前民間剪紙的困境主要是因原來作為日常生活需要的物品被新時代的文化產(chǎn)品所取代。研究剪紙的藝術價值,把它的新價值開發(fā)出來,并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符合人們新的審美情趣的藝術作品。把剪紙藝術大量引入到現(xiàn)代生活領域,開拓出滿足人們精神生活需要的市場。通過旅游的形式吸引外地消費者,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和占有欲,并期望帶動阜陽其他產(chǎn)業(yè)市場。需要重視的是不能純粹商業(yè)開發(fā),要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民間剪紙藝術的搶救、開發(fā),并走出一條良性循環(huán)的道路。
3.4 樹立城市形象,使阜陽剪紙成為城市品牌符號
阜陽剪紙具有傳統(tǒng)文化內涵和地域性特征,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和藝術風格在全國早已經(jīng)有一定的聲譽。把剪紙用作為城市宣傳的元素,能有效傳播城市文化。比如在城市宣傳品、旅游廣告、城市建筑、城市宣傳片中運用阜陽剪紙中的藝術元素,多方面多渠道設計宣傳,既能表現(xiàn)設計作品本身的內涵,又能傳承剪紙的地方文化精神,加深了人們對阜陽的城市印象,對樹立阜陽城市形象是很有利的。
研究傳統(tǒng)民間剪紙藝術是今后阜陽剪紙發(fā)展的首要任務,各個時代剪紙有不同特征,各個剪紙藝術家表現(xiàn)手法和風格呈現(xiàn)多樣化。創(chuàng)新一定是有所繼承的,不能丟棄傳統(tǒng)中有優(yōu)秀特色的東西,必須避免用錯誤的美學理論來指導,使剪紙藝術在創(chuàng)新中少走彎路?!安还軙r代如何變遷,中國的剪紙在發(fā)展過程中一定不能丟棄中國氣派和民族風格。”[5]阜陽剪紙的表現(xiàn)形式要堅持下去,不斷進行豐富和完善,一定不能丟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保留住阜陽剪紙傳統(tǒng)技藝的文化價值。
[1]王樹村.剪紙藝術發(fā)展舉要[J].北京:美術研究,1987(4):62.
[2]王樹村.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史話[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8.
[3]徐爍.中國民間美術[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90.
[4]汪炳璋.巧奪神功美在民間[J].阜陽:民間美術,1984(3):20.
[5]羅楊.民間藝術的當代傳承[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2:57.
The Contemporary Inheritance of FolkArt in Huaihe Basin: ACase Study of Fuyang Paper-cut
HAN Li-li,CAO Guang-yu
(Media Department,Institute ofArts and Media,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11,Anhui)
Fuyang paper-cut production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its natural environment,humanistic ideas,economic basis,history,society,and customs.Due to many reasons,Fuyang paper-cut so far is artistically vague for lack of systematic and in-depth study.This research helps to reveal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Huaihe river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enric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Fuyang paper-cut art development,and promote the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Fuyang paper-cut.
Fuyang paper-cut;origin;artistic characteristics;rescue and protection
J528.1
A
1004-4310(2016)05-0011-04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5.03
2016-07-08
2015年安徽省人文社科重點項目(sk2015a266)。
韓麗麗(1976-),女,安徽淮南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油畫創(chuàng)作;曹光宇(1978-),男,安徽阜陽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油畫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