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瓊
(扶風縣人民醫(yī)院,陜西扶風 722299)
?
護理干預對慢性心衰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影響
劉 瓊
(扶風縣人民醫(yī)院,陜西扶風 722299)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慢性心衰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選擇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診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06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3例,兩組都給予常規(guī)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用積極地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兩組的護理干預時間為15 d。結果:兩組護理后的每搏輸出量(stroke volume,SV)和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C0)高于護理前(P<0.05),同時護理后觀察組的SV與CO值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為(32.44±5.33)分和(40.22±4.98)分,均低于護理前的(56.15±4.89)分和(56.24±5.09)分(P<0.05),觀察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護理干預能有效緩解慢性心衰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改善心功能,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護理干預;慢性心衰;焦慮;心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終末狀態(tài),致殘率與死亡率都比較高,當前在我國的發(fā)病人數呈現明顯增加的趨勢。有研究顯示房顫病史、左室擴大、高血壓是心力衰竭的獨立危險因素,肥胖和吸煙是女性心力衰竭的危險因素,而酒精是男性的危險因素[1]。同時我們也需要積極了解心力衰竭與慢性疾病、行為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因素的具體相關性,為臨床干預提供參考。有研究表明心理狀況與慢性心衰發(fā)病風險增加密切相關,健康教育具有解除焦慮、治療心身疾病的作用,能夠緩解軀體和精神痛苦,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探討護理干預對慢性心衰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06例,納入標準符合慢性心衰的診斷標準,均臨床資料完整、初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完整、合并肝腎功能異常、合并確診或高度懷疑惡性腫瘤患者。106例中男66例、女40例;年齡22~78歲,平均年齡60.03歲;吸煙(每日吸煙支數≥10支)72例,飲酒(每日飲酒含量≥200 mL)66例;合并疾?。焊哐獕?5例、糖尿病44例、高血脂癥32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3例,兩組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患者均給予臥床休息、吸氧、低鈉飲食干預,同時予以利尿劑、洋地黃、硝酸酯類、左西孟旦等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給予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選拔內科病區(qū)護士、??漆t(yī)師、營養(yǎng)師、保健人員成立健康教育小組,小組成員通過加集中培訓與學習全面掌握慢性心衰患者的健康教育內容,并承擔各自的責任。在護理內容中,每天由責任護士與患者交流至少15 min,重點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和要求,重視其心理感覺,同時隨時解答患者的提問。鼓勵病友之間進行交流,爭取家屬的理解與配合,保證患者足夠的休息;糾正患者不良的飲食習慣,根據患者的疾病程度決定食鹽的攝入量,鼓勵其多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多食蔬菜和水果;發(fā)放慢性心衰健康教育小冊子與影像學資料,做到通俗易懂,讓患者熟知慢性心衰相關健康教育知識,舉辦慢性心衰竭安全知識講座等活動,1次/周。兩組的護理干預時間為15 d。
1.3 觀察指標 心功能狀況:所有患者在護理前后選擇超聲心動圖(飛利浦心悅IE33超聲心動圖)檢測每搏輸出量(stroke volume,SV)和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C0)的變化[2]。焦慮狀況:所有患者在護理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進行評定,評分越高,焦慮癥狀越嚴重[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心功能變化對比 兩組護理后的SV與CO值均高于護理前(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SV與CO值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心功能變化對比
2.2 焦慮評分對比 經過觀察,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都低于護理前評分,觀察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的焦慮評分對比(分)
慢性心衰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慢性心衰的病因至今尚未闡明,現代研究認為慢性心衰可能是一種多基因決定和受多種環(huán)境因素影響的疾病。我國人口眾多,老齡化日趨嚴重,且各種心血管疾病等患病率均呈上升趨勢,因此慢性心的患病率和發(fā)生率還將會繼續(xù)升高。
隨著醫(yī)學觀念的進步,現代護理已進入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階段,采用全程健康服務才能滿足人類的健康需求。全程健康教育是患者在整個診療過程中,通過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了解到疾病及康復保健知識,最終促進患者恢復健康的目的[4]。全程健康教育要求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同時給予多種方法的綜合性護理干預,包括鼓勵其表達內心想法,使其解除思想顧慮,增強信心;指導患者多進食富含高蛋白和維生素等食物;給患者講解慢性心衰竭的相關知識,使其明白治療與護理的重要性。本研究顯示兩組護理后的SV與CO值高于護理前,同時護理后觀察組的SV與CO值高于對照組。
當前常規(guī)的日常護理隨意性較強,教育過程中缺乏計劃性。而全程健康教育體現了護理過程的針對性和連貫性,根據患者的病情,在不同時期采取靈活多樣的護理方法,解除不必要的思想壓力,也有利于患者角色的轉換,改善預后。在應用中也需要積極遵循普遍性指導和個性化指導相結合的原則,對患者進行預防并發(fā)癥的指導。而全程健康教育也要求護士從文化、精神、心理、生理、社會等方面給患者提供整體護理,這樣才能提高護士與患者交流的能力,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并給患者良好的主觀感受。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都低于護理前,觀察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
總之,護理干預能有效緩解慢性心衰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改善心功能,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1] 陳娟,趙書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行為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3):360-364.
[2] 顧東風,黃廣勇,吳錫桂,等.中國心力衰竭流行病學調查及其患病率[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9,2(1):25-27.
[3] 王寧,劉翠,劉敏,等.D型人格及相關社會心理因素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5,24(2):142-145.
[4] 周晶,潘悅.同伴情景式健康教育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8(12):881-884.
201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