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莉
[摘 要]語言積累是提升學生語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明確的目標,重視語言積累,并且極力挖掘文本語言中可供學生積累的素材,讓學生去誦讀、品味、運用,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語言積累更加扎實有效,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閱讀教學 語言積累 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1-031
課堂教學是學生語言積累的主渠道。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文質兼美。它們給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充足的條件。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文本教材中的具體范文為媒介,取其精華,讓學生從中學會積累。
一、在充滿激情的誦讀中積累語言
古詩云:“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弊怨乓詠恚熳x成誦就是一種有效的積累語言的方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想幫助學生有效地積累語言,教師就要根據所學文本的特點,引領學生反復朗讀、誦讀,讀出感情、韻味,這樣文本中的語言自然會內化為學生的語言,為學生的語言積累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蘇教版《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一文是一首兒童詩,語言優(yōu)美,充滿童趣,富有想象力,是值得學生積累語言的范文。在教學時,筆者主要把引領學生反復誦讀作為教學的重點。為了使學生能夠讀出情感、讀出韻味,筆者鼓勵學生像一名小詩人一樣用充滿激情的語言進行誦讀。這樣,在激情誦讀中,“透明的雨滴”“清凌凌的小河”“眨眼的星星”“彎彎的新月”等優(yōu)美的語言自然內化成為學生自己的語言。學生們不僅讀得有滋有味,讀出了情感,而且也積累了語言。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主要依據文本語言的優(yōu)美、適宜學生誦讀的特點,鼓勵學生激情誦讀,熟讀成誦。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自然感知了語言、積累了語言,豐富了語言儲備。
二、在賞析品味的基礎上積累語言
教材中的文本有許多地方或用詞精妙,或句子富有表現力。在閱讀教學中,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如能引領學生就這些詞語句子進行反復品味賞析,那么,將有助于學生的語言積累,達到豐富學生的語言儲備、提升學生語用能力的目標。
如,蘇教版《槐香五月》一文主要通過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槐花飄香給人們帶來的美好感受,贊美了槐香孩子們調皮可愛的特點。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中午,桌上就擺上了香噴噴的槐花飯,清香,醇香,濃香……”這句話用一連串表示“香”的詞語表現整個村子都浸在“香”海里面了。為了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在教學“清香,醇香,濃香”幾個詞語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說說這幾個詞語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在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下,學生通過品味,真切地感受到同樣是描寫香味,但是香的程度不同,一個比一個給人帶來的感覺既強烈又濃郁,有逐層遞進之感。在深入賞析品味中,學生自然理解了語言,積累了語言,為運用語言表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主要采取了引導學生品味賞析的方法,使文本語言在表達運用上的優(yōu)勢凸顯出來,為學生語言積累提供了媒介,促進了學生語言積累的向深處發(fā)展。
三、在表達運用的實踐中積累語言
閱讀是吸收,表達是內化。語文教材有許多優(yōu)秀的范文佳作,這就給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充足的條件。要想讓學生的語言積累更加有效,就要鼓勵學生把吸收來的語言通過具體的語言實踐表達出來。這樣,可以真正把語言積累的目標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
如,蘇教版《莫高窟》一文的第三自然段主要描寫了莫高窟壁畫的美麗景象。為了增強文本語言的感染力,作者在描寫時用上了“不僅……還有……有的……有的……還有的……”等句式,把莫高窟的壁畫描寫得更加形象生動。在教學時,根據文本中句式特點,教師讓學生運用這種句式描寫自己喜歡的一處景點。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文本語言表達方式的理解,而且還在具體的表達實踐中幫助學生完成語言積累的學習目標,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針對文本中的精美語言,特別句子的構成方式,教師主要鼓勵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進行模仿表達。這樣,不僅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文本語言,而且使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得到極大提升,教學效果顯著。
總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積累語言的途徑是多方面的。教師只有具有明確的目標,重視語言積累,并且極力挖掘文本語言中可供學生積累的素材,讓學生去誦讀、品味、運用,學生的語言積累才能更加扎實有效,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