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ZALEVSKIY+EVGENY
摘 要:研究“在+處所”是基于更準確地運用漢語來表達思想、交流溝通的意愿,甚至寫了這個也還懷疑。懷疑怎樣才能更準確,標準還是不標準,對于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來說到處都是懷疑。這樣更準確還是那樣更準確?能否找辦法排除懷疑?不能。因為情況是多種多樣的,你不能提前考慮所有的情況,也不能完全準備好,因為書上看的例子,加上所有自己經(jīng)歷過情況還是不夠的,還是會有新的書上沒描述的自己沒經(jīng)歷過的情況。那么這個研究是干什么用的?目的是盡量了解并把握“在”地用法。
關鍵詞:“在” “在+處所”
筆者的母語是俄語。因此“形態(tài)變化豐富的語言( 如屬于印歐系語言的德語、俄語),其語法的一維性在表意方面的作用被豐富的形態(tài)變化取代,語序?qū)σ饬x影響不大,因而相對比較自由。而以漢語為例的孤立語由于缺少形態(tài)變化,語法的一維線性對表意的作用重大,甚至漢語的句子類型都要通過語序來表示,所以‘序的問題就值得重視”[1]。
俄語的賓語可以隨便放,可以放在句子里前面,或者中間,或者后面,意思一樣。假如漢語里把“在”和賓語隨便放會不會產(chǎn)生歧義,或者會不會有不明白的現(xiàn)象,或者會不會有說不標準的感覺?比如說“在”和賓語在動詞后面表示趨向,“在”和賓語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在那里進行。那么“我買東西在商店”。這里是“在”和賓語在動詞后面。這也是表趨向嗎?
一、“在+處所”
“在+處所”的正確使用是說話者最基本的邏輯水平。就是說你一定要知道“在+處所”的用法,因為在實際生活中你一定要知道某人或物的位置。
筆者看了幾篇文獻之后首先發(fā)現(xiàn)了“在+賓語”在動詞之前表示事件發(fā)生處所,“在+賓語”之后表示趨向終點。
朱德熙舉的例子:
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
他在黑板上寫字
病人在床上躺著
事件發(fā)生的處所:
他在飛機上看書
他在河里游泳
對筆者來說這里事件發(fā)生的處所,或者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不影響大概的意思。意思一樣,只是強調(diào)的東西不一樣。這些句子很正常,意思很容易明白。這些句子里“在+賓語”的位置不影響句子的意思。但是有別的例子:
a.小猴子在馬背上跳
b.小猴子跳在馬背上
看了幾個文獻之后我認為:a中“在馬背上”是“動作發(fā)生的處所”,b中“跳在馬背上”是“動作到達的處所”。
但是找到了這個例子,與前面的一個例子不一樣:“病人在床上躺著”和“病人躺在床上”。據(jù)筆者所知后面的句子的意思是病人從某一個位置轉(zhuǎn)移到床上。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了這個“‘躺表示一種狀態(tài)。與之搭配的‘在字短語多表示事情發(fā)生的場所,沒有動作起點或終點的含義。”[2]這個是不是因為“躺”的這個詞的意思?俄語中“躺”相當?shù)膯卧~既表示“躺”的意思,又表示躺到床上的意思。
“病人在床上躺著”和“病人躺在床上”前一類我們可以說是說明動作在哪里進行的,盡管這動作是一種靜態(tài)的,而后一類有兩種功能:又和前邊一類一樣。比如說:
我推開門一看,他在床上躺著。
我推開門一看,他躺在床上。
這兩句是完全一樣的,是可以互換的。但是
一直慢慢走過來,臥在爐子旁邊,一會兒就睡著了。
我推開門,一下子坐在椅子上,再也站不起來了。
這時,我們不能用“在爐子旁邊臥著”或在“椅子上坐著”來代替的。對外國留學生來說,只要記住這幾個例外的動詞,“在”及其賓語放在他們后面,既可以表示人或生物通過動作到達某處,又可以和“在”及其賓語放在前面一樣表示動作在那里進行。[3]按王還寫的這些動詞就是 站、立、臥、趴、盤、飄、蹲??梢韵陆Y論:每次用這寫動詞都要注意語言環(huán)境。
下一個例子跟“小猴子跳在馬背上“和”小猴子在馬背上跳“差不多一樣:
1.水在渠里流著。
2.水流在渠里。
“水在渠里流著?!边@個句子的意思對筆者來說沒問題,因為有“著”表示動作正在進行或狀態(tài)的持續(xù)。
“水流在渠里?!睋?jù)筆者了解就是水從某一個地方流進渠里。如果是這個意思,那么對筆者來說用趨向補語“進”代替“在”是可以避免歧義。就是說用“進”是比較準確。但是“在”在俄漢—俄漢詞典里的解釋就是“在”在有些表示動作的動詞表示處所狀語的意思。但是詞典里沒有動詞的名單。所以容易產(chǎn)生歧義。不過如果有趨向的意思,那么“在”變成多義詞。這個也會產(chǎn)生歧義。歧義在這里是避免不了的。筆者之所以在這里提到字典是因為對第二語言學習者來說字典是第一個標明某單詞意義的東西。
二、俄羅斯人把握“在+處所”的難點:
除了注意順序之外還有俄語句子的特點:
我去商店:я иду в магазин我=я去=иду商店=магазин。這里в相當于“在”表示趨向。但是漢語在這里不用“在”。俄語里如果不用“在”意思可以明白,但是這個會說明你是外國人,或者文盲。
下面是一個旅游者會話手冊里同樣有這個現(xiàn)象幾個例子:
Мне нужно попасть в аэропорт - wo yao qu zai feijichang - 我要去在飛機場
Мне нужен дешевый билет на… - wo yao yi zhang pianyi de piao zai - 我要一張便宜的票在……(我覺得不要用“在”。在“張”后面要插入交通工具的名字。)
Мне нужно два купейных билета до Пекина - wo yao liang zhang ruanwo piao zai beijing - 我要兩張軟臥票在北京。(這里是去北京的意思。)
Мне нужен билет на самолет до Саньи (другие города см. в соседней 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ой ветке) - wo yao yi zhang feiji piao zai sanya - 我要一張飛機票在三亞。(我要買到三亞的飛機票)。用紅色寫的都是相當于“在”的俄語介詞。 好像這里都不要用“在”。
三、中國人把握相當于“在+處所”俄語介詞難點:
漢語表示時間、地點意義的介詞“在”,表示十分概括的意義,與“里、外、上、下、前、后、中間、旁邊”等方位詞結合后,表達了俄語за,под,из, от,в,на,перед,около,等前置詞的相應意義。
難點就是為什么兩個意思意義的詞組用不一樣的字母?
на Украине在烏克蘭,但在俄羅斯в Pоссии
這說明只是名詞的前置成分而已,其使用并無詞義動因,而是由傳統(tǒng)習慣決定的。
四、其他難點
參考文獻有些部分筆者不太明白:刀砍在石頭上。這個句子是什么意思?筆者分析了砍的意思而且從留學生的邏輯想象了這個句子的情況。
“砍”意思是用刀斧等猛剁。大部分的意思就是把一個東西分為幾個東西。但是從留學生的邏輯來看很奇怪用刀把石頭分為幾個部分,因為石頭的材料特別硬。如果這里的砍是給石頭做出別的樣子,那么應該用鑿。根據(jù)詞典鑿跟石頭一起用的。為了明白這個句子的意思就要知道單詞的意義。跟“在”沒有關系。
朱德熙寫“在石頭上砍刀”這個句子不成立。為什么?是不是產(chǎn)生歧義?在這個文獻里筆者找不到答案。
朱德熙寫這些句子都不成立:
1.把書看在汽車上。
2.把手洗在臉盆里。
3.把會開在屋里。
4.把大學上在北京。
5.把信寄在郵局里。
6.把主意打在心里。
7.把斧子耍在魯班門前。
他沒寫為什么不成立。為什么這個順序不成立?根據(jù)語感第一個和第二個句子的意思是可以明白的。
有一個語法規(guī)則就是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影響“在+處所”在句子中的位置。
例如:“在床上不停地咳嗽”可以說因為“咳嗽”是不及物動詞,它應該放在“在+處所”后面;“不停地咳嗽在床上”不可以對作為俄羅斯留學生的筆者來說這里“在+處所” 不影響句子的意思。
五、歧義
筆者之所以對歧義感興趣,是因為筆者是留學生。對留學生(第二語言學習者)來說歧義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
朱德熙舉歧義現(xiàn)象的例子:“在火車上寫標語”有歧義。這個句子可以理解為把標語寫在火車(車廂)上,也可以理解為坐在火車上寫標語。前一種意義說的是標語的位置,后一種意義說的是寫標語發(fā)生的處所。對筆者作為留學生來說還有不明白的部分。就是坐在火車上的意思是不是坐在火車上面(屋頂)。因為筆者把“上”理解為上面的意思。
還有這個:范繼淹(1982)“小王在桌上寫字”中人和字至少有四種可能的位置關系來說明其復雜性??梢娢恢藐P系的認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聽者的學科知識,是一種自身經(jīng)驗的推測。[4]對作為俄羅斯留學生的筆者來說這里的人和字只有三種可能的位置。
這個句子的意思有點不容易明白:
他在飛機上看海。
因為筆者聽外語總是想象外國人想說的情況。這就是學外語的經(jīng)驗?!翱春!笔窃陲w機上不是第一個想象的動作。對筆者來說在飛機上跟“看”這個動詞想象的賓語是書,雜志,并不是海。前面四個句子很容易猜測到,即使你不知道聲調(diào)。我認為這里舉這個例子也很恰當:“跳舞人的腦袋長在大腿上”。這個句子表述的是“隱喻義”(metaphorical meaning),對它的理解更多地依賴于我們的經(jīng)驗。[5]
繼續(xù)看文獻的時候筆者找到了歧義:
“在手上扎針”這個句子如果是在跟針灸有關的某種語言環(huán)境里說的,“手上”之針灸所在的位置,整個句子可以變換為“在手上扎針”。如果說這句話的語言環(huán)境與針灸不相干(比如說,做活的時候不小心,讓針扎了手),“手上”指的是“扎”這個動作的趨向(針扎到手上),此時句子不能變換為“在手上扎針”?!白衷诤诎迳稀笨梢允亲值奈恢?,也可以是運動的趨向(等于說“寫到黑板上”)[6]
還有一個例子“同一種形式可以表達不同的語態(tài),有時會產(chǎn)生歧義:‘法語班在306教室上課。如果是陳述句,表示進行;如果是祈使句(例如布告欄上出的通知),表示未然。確切的信息,只有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才能判斷。”[7]
還有這個“他扔了好些臟物在院子里”,扔的動作可以發(fā)生在院子里,只有贓物達到院子里。[8]
六、結語
參考幾個文獻之后筆者發(fā)現(xiàn)了每個作者舉“在+處所”特征的例子。分析這些例子找不到準確答案。就是怎么更準確地用“在+處所”。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依靠學語言的經(jīng)驗或者碰到“在+處所”處于新的語言環(huán)境的情況時先問說話者他想表達什么。
注釋:
[1][2]孫亞楠:《“在+處所”的語序探源與英漢比較》,社會科學家,2008年,第07期,第158-160頁。
[3]王還:《“再說說在”》,語言教學與研究,1980年,第03期。
[4][7]范繼淹:《論介詞短語“在+處所”》,語言研究,1982年,第01期。
[5]張國憲:《在+處所“構式的動詞標量取值及其意義浮現(xiàn)》,中國語文,2009年,第04期。
[6]朱德熙:《“在黑板上寫字”及相關句式》,語言教學與研究,1981年,第01期。
[8]沈家煊:《“在”字句和“給”子句》,1999年,第02期。
([俄]MUZALEVSKIY EVGENY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