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燁
匡山,律動的風
鄭 燁
從古鎮(zhèn)梅川出發(fā),向北十余里,一路視野開闊,偶見一兩處凸起的山包和慢坡,其狀不驚。大別山綿延千里,到達濱江的武穴境內(nèi),其勢漸微,頻添了許多的柔美。
舒緩的愜意來不及更多地享受,一座大山就橫到了眼前。大別山南,余脈多呈南北走向。此山卻橫亙東西,如一條蒼龍,臥霸蘄黃大地,又似一道天然巨屏,截住大別山水南傾的所有靈氣。同行友人介紹,此即匡山,亦名橫崗山,乃武穴大地之北倚。
新修的柏油路直通山腰,仍不失曲折陡峭。向左轉(zhuǎn),上陡坡;向右轉(zhuǎn),上陡坡;連續(xù)左右轉(zhuǎn),連續(xù)上陡坡。蜿蜒個把小時,車到桃樹嶺就停下了。上主峰的亦是水泥路面,寬不過三米,依山環(huán)繞,一邊巉巖兀立,一邊萬丈深淵,加上有施工車輛進出,行人至此,莫不觸目驚心。
山脊狹長,南北不過數(shù)丈。山南石壁間,劈一條小路,直通峰頂。路左是一如斧削的絕壁,讓人不敢探視。我們順著右邊的石壁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春日的太陽,暖暖地照在身上,走不出百米,就氣喘吁吁汗?jié)n微微,大家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友人提議稍歇片刻。
我們放開膽子,駐足絕壁邊。山腳是水平如鏡的梅川水庫,山水相融交錯,盡現(xiàn)重湖疊巘。陽光的照射,水面不時閃出星星銀亮,一派水色天光。一片蔥綠之外,是漫天耀眼的金黃,數(shù)萬頃油菜花在明媚春光里,綻放出匡山腳下最靚的色彩。金黃本是秋的顏色,綻放在春日的金黃,是否昭示著更豐收的希望?
青山、綠水、黃花,三三兩兩紅頂農(nóng)家樓舍,構(gòu)成了一幅絕美的田園圖畫。大別山美景不少,但集高峰與平川一地、融青山與秀水一體、得黃花與春日爭妍的實在不多。既有山的雄奇險峻,又有水的陰柔嫵媚,還有花的熱烈嬌艷,匡山無疑是美景中的勝景。
一陣清風吹來,氤氳著水的濕潤,夾雜著花的芬芳,滲透著泥土的清新。大家紛紛站直身子,閉起眼睛,仰起面龐,任清風撩起衣衫,吹亂頭發(fā),拭去行走的燥熱,拂去旅途的勞頓,感受春天的生機。
匡山的風,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武穴原名廣濟,舊有千佛之國美譽。廣濟城設梅川,自是鄂東千年古邑。天下名山僧道多,與梅川近在咫尺的匡山,自然成了道家修行僧人卓錫的好去處。
北承大別群山之靈,南汲大河浩蕩之氣,隋前匡山即為道家圣地。隋初,司馬道信進山出家七年后,禮師禪宗三祖,得傳衣缽,尊為四祖。佛教在此落地生根,有“廟宇七座,殿廂塔室七十余間”??锷揭啾蛔馂槎U宗第一圣山。
朝天柱峰拾級而上,沿路寺廟道觀林立。地藏寺、云蓋寺、林隱寺,雕欄玉砌,真武殿、藥王殿、玉皇殿,古色古香。每一處建筑里,不是佛音裊裊,就是道樂飄飄。還有許多正在進行中的修繕,其場景遠遠超過唐時“廟宇七座”的景象。
一山兩教,同地雙修。信佛也好,修道也好,最終目的還是一個,積極向善。宗教是一種信仰,因為有向善的信仰,人們就有不屈的堅韌,就有前行的力量,醫(yī)道同源、禪武一體的思想也得以讓人們接受。信仰得到寄托,宗教得以光大。佛道因匡山而興,匡山因佛道而名。
從玉皇殿出來,站在一片賣香燭的攤點前。店主搬出凳子招呼我們坐下喝水。我忙說,我們不燒香。店主一笑,一口武穴話說,不買香燭也歇會兒,下山路走得更累。瞬間,我想起了多年前在省內(nèi)某知名道場,香燭攤前最多的一句話是“不買快點走人,莫擋我做生意”,就是進了大殿,不朝功德箱塞些人民幣,拜佛都沒人給你敲磬。
店主只有三把凳子,我們一行有五人。對面店里的女主人瞧見,說她那還有。聽口音她是蘄春的。閑談我才知道,匡山襟連蘄黃廣,天柱峰外東為黃梅地界,南為武穴轄區(qū),北為蘄春屬地。雞鳴三縣,葉落三地。三縣人民在一起,其樂融融,生活安定,就是這山上的寺廟,也是三縣共同建設的。
坐在玉皇殿前,松風陣陣。松風里有福地洞天的清幽,有抱樸含真的平靜,有梵音禪韻的安寧。而這些,皆因有三縣人民的和諧相處。有和諧熏風,一山兩教始得共榮,人民生活才能安逸。
通天河是一處長約兩公里的山谷,上游狹窄陡峭,下游平緩開闊,從主峰茂密林間涌出一股清泉,沿著光滑的石壁如脫兔般渲泄而下,形成三道壯觀的瀑布,到了谷底,又匯集成一汪靜謐幽藍的深潭,如處子般安寧。
深水潭邊,旅游步道和防護欄桿已經(jīng)建成,下游的親水平臺也完工大半,堤邊剛剛種下的各種苗木,長出了三五片嫩綠的葉子,在微風中顫顫栗栗。一旁空地上一面大招牌,一行紅字標明是西游記主題園區(qū)。
《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曾任荊王府紀善。荊王府地處匡山北麓。閑暇時間,吳先生也為匡山秀美風光和佛道文化所迷,常到此間游走,故而匡山一帶的許多地名和民間傳說故事被他寫進了書中,通天河便是其中一例。
友人是武穴市分管旅游工作的領(lǐng)導。他向我們介紹,除了硬件建設,這里還要開發(fā)一個以唐僧師徒大鬧通天河的娛樂節(jié)目,讓游客親身體驗降妖除魔、扶弱濟善的樂趣,將其打造成景區(qū)旅游的特色項目。
武穴是大別山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排頭兵,以港口經(jīng)濟、工業(yè)經(jīng)濟、商貿(mào)經(jīng)濟見長?,F(xiàn)在也要做旅游了?
是的。友人一笑,信心百倍地說,“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匡山排名還在廬山之前。但因宋初避太祖諱幾度更名,致使匡山一時淡出人們的視野。現(xiàn)在要整合匡山資源、挖掘匡山文化、光復匡山形象,叫響禪宗圣山品牌。
言罷,友人又驅(qū)車帶我們到層峰山看峽谷溪流,到一尖山賞高山竹海,到太平山觀花果山美景,拜四祖修行處,謁鮑照讀書臺,品尉遲恭游山碑文。此些景點,均為匡山所屬。一處景點,就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就是一個動人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火熱的建設戰(zhàn)場,工程車輛來回穿梭,施工人員上下忙碌,勃發(fā)出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的無限生機。
回到匡山門樓,天色漸晚。落照懸在天際,映紅云夢煙霞。習習涼風,掠過蒼翠的山崗,傳來林隱寺悠長的暮鼓。聲聲鼓點,猶似奮發(fā)崛起的鏗鏘旋律,奏響匡廬齊秀的精彩樂章。
鄭燁,男,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已在《當代》《長江文藝》《長江叢刊》等刊物發(fā)表文學作品40萬字。曾獲《長江叢刊》2014年年度小說獎?,F(xiàn)供職黃岡文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