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人口流動對家庭結構影響的統(tǒng)計研究

2016-11-10 08:34:38周福林
西北人口 2016年3期
關鍵詞:核心家庭戶主隔代

周福林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口研究所,鄭州 450046)

人口流動對家庭結構影響的統(tǒng)計研究

周福林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口研究所,鄭州450046)

人口流動使完整家庭分離為結構不完整的流動家庭和留守家庭,導致家庭結構的變化,其程度需要定量分析。本文以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為依據分析了人口流動對家庭結構的影響。結果顯示,在我國家庭結構類型中核心家庭仍然占主體地位,近半數家庭是核心家庭;三代直系家庭和一對夫婦家庭所占比重比較接近,各占約五分之一;單人戶和隔代家庭比重有所上升。人口流出即家庭成員的外出使得家庭結構類型向更小更簡單的家庭結構類型轉變。

人口流動,家庭結構,家庭關系

近年來,我國流動人口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人口流動使得許多家庭從完整家庭分離為結構不完整的流動家庭和留守家庭,從而產生了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問題。從家庭角度看就是流動家庭和留守家庭問題。人口流動導致家庭結構變化,家庭結構變異影響家庭成員的生存和家庭功能的發(fā)揮,進而影響社會的和諧。人口流動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家庭結構,使得哪些類型的家庭如何發(fā)生了變化,需要通過調查數據進行分析。但從中國知網對“人口流動”和“家庭結構”的聯(lián)合檢索發(fā)現,相關文獻只有三篇。伍德安等(2014)和陳婷婷等(2015)只是分析了人口流動及家庭結構變遷對養(yǎng)老的影響,并未分析人口流動如何影響家庭結構。張文娟(2009)則是就流動人口的家庭結構進行了分析,沒有涉及人口流動如何影響家庭結構。因此,有必要利用調查數據分析人口流動對家庭結構的影響。

一、數據來源與分析方法

本研究依據的數據是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度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2011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樣本戶為8438戶,分布在全國25個省、80個縣(市)、320個社區(qū)。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在調查家庭成員基本信息時采取面訪方式,被調查者是家庭中最了解家里財務狀況的家庭成員。按調查要求,以下7類人如果與家里有經濟聯(lián)系,應該包括在家庭成員里。(1)外出讀書;(2)外出打工/工作;(3)出家;(4)探親訪友;(5)服刑;(6)參軍/服役;(7)出國/境(包括旅游、工作、留學、探親等);(8)已經結婚搬出住等。按此調查設計,家庭是指由具有家庭關系并且有經濟聯(lián)系的家庭成員組成的家庭,無論是否居住在一起。調查中調查了每個家庭成員與受訪者的關系。家庭成員“是受訪者什么人”項目的選項有“本人、配偶或伴侶、父母、岳父母/公婆、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兒媳/女婿、孫子/孫女、孫媳/孫女婿、兄弟姐妹和其他”等選項,選項內容比人口普查多了“孫媳/孫女婿”,使得家庭結構的分析更為準確。

我們在研究中使用了兩種家庭概念,即調查中設定的家庭概念和去除外出者的家庭。前者是包括外出家庭成員的完整家庭、后者是不包括外出者的家庭。二者的劃分是按“是否和您住在一起”選項進行。通過兩種口徑的分析結果比較可以確定外出讀書、打工/工作、參軍等對家庭結構影響。家庭人口學中一般將家庭按每個家庭成員與戶主的關系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劃分方法分三類。第一種劃分是將家庭分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也稱直系家庭)、復合家庭、不完全家庭、單身家庭和其它家庭。第二種劃分是將家庭戶分為十類。即單人戶、一對夫婦戶、核心家庭戶、隔代家庭戶、二代聯(lián)合家庭戶、三代直系家庭戶、三代聯(lián)合家庭戶、四代直系家庭戶、四代聯(lián)合家庭戶等十類。第三種劃分是將家庭先劃分為核心家庭、直系家庭、復合家庭、單人戶、殘缺家庭和其他。然后將核心家庭分為夫婦核心、標準核心、缺損核心、擴大核心和過渡核心;將直系家庭分為二代直系、三代直系、隔代直系和隔代家庭;將復合家庭分為二代復合、三代復合和四代復合等。本研究按第二種劃分方法。其中單人戶是指單人居住的戶;一對夫婦戶即只有一對夫婦居住在一起的戶;一代與其他戶是指一對夫婦與其他非親屬居住在一起的戶;核心家庭是指父母與未婚子女居住的家庭。核心家庭分為父母與子女共居的完全家庭及單父單親家庭、單母單親家庭、父母分居后父親與子女、父母分居后母親與子女共居的不完全核心家庭等;隔代家庭多數是家庭中只有祖輩和孫輩,沒有子輩的家庭。子輩不在家庭中的原因分為死亡、不登記在一起,對于不登記在一起的隔代家庭一般稱其為“假三代”戶;兩代聯(lián)合家庭是指父母與已婚子女組成的家庭;三代直系家庭是指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組成的家庭;三代聯(lián)合家庭是指三代家庭中屬于同一代人的夫婦對數超過一對的家庭;四代直系家庭是指由祖父母、父母、已婚子女和孫子女組成的家庭;四代聯(lián)合家庭是指四代家庭中屬于同一代人的夫婦對數超過一對的家庭。研究使用了SPSS軟件,數據的預處理和家庭類型的辨別通過編寫的SPSS程序完成。語句編寫首先是標識缺失值。因為家庭成員人數不同,“與戶主關系”數據中會存在缺失值。如最大的家庭成員數為20個人,則對于3個人的家庭,第4-20人的“與戶主關系”項目數據均為缺失值。因為缺失值無法參與數據運算,所以要用缺失值辨別函數辨別缺失值,將缺失數據標識為1,非缺失數據標識為0。然后將全部與戶主關系數據轉化為無缺失值的數據。結合每個成員的“與戶主關系”和是否為缺失值,將所有“與戶主關系”列數據轉變?yōu)闆]有缺失值的數據。具體方法是:如果是缺失值,定義其為0,如果為非缺失值,定義其等于“與戶主關系”。其次是根據每個家庭成員的與戶主關系,判斷家庭成員中都有哪些人,即戶主有無配偶、有無子女、有無父母、有無祖父母、有無孫子女、有無媳婿、有無兄弟姐妹、有無其他親屬等。然后計算家庭戶中已婚子女或者媳婿的個數。前者是結合家庭成員的“與戶主關系”和“婚姻狀況”,判斷已婚子女的個數;后者是判斷每個家庭成員的身份是否為“媳婿”,然后計算媳婿個數。戶主的已婚子女個數或媳婿個數大于2的家庭為聯(lián)合家庭。戶主的孫子女也可以按此方法進行判別,但與戶主居住在一起且已婚的孫子女人數較少,所以一般不做判斷的依據。最后編寫十種家庭結構類型的辨別語句。將編寫完的各種語句在打開基礎數據后運行,即可進行家庭結構的判斷并將結果保存為新的變量。

二、兩種口徑下的家庭結構類型構成

在完整家庭數據的分析中,使用事先編寫的家庭結構判別程序能夠判別的家庭有8242戶,占樣本量的98.9%。其中單人戶占6.7%,一對夫婦戶占18.1%,一代及其他戶占0.6%,核心家庭占46.2%,隔代家庭占1.2%,兩代聯(lián)合家庭占2%,三代直系家庭占21.3%,三代聯(lián)合家庭占2.8%,四代直系家庭占0.6%,四代聯(lián)合家庭占0.5%。

表1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的家庭結構類型構成(單位:%)

根據不包括外出者的家庭數據,家庭結構辨別程序能夠識別的家庭是8349個,比完整家庭多7個,占樣本家庭的98.9%。其中單人戶占6.7%,與完整家庭分析結構相同;一對夫婦戶占18.1%,從數量上看比完整家庭分析多了1戶;核心家庭占47.4%,比完整家庭分析時多了103戶;隔代家庭所占比重為2.3%,比完整家庭分析時多1.1個百分點,從數量上看多了84戶;兩代聯(lián)合家庭幾乎沒有變化;三代直系家庭、三代聯(lián)合家庭、四代直系家庭和四代聯(lián)合家庭的比重和數量均比完整家庭分析時有所減少。說明家庭成員外出主要減少大家庭的數量和比重,大家庭由于家庭成員的外出轉變成為了核心家庭或者隔代家庭。

表2 2010年人口普查與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家庭結構類型比較(單位:%)

就完整家庭結構類型的構成與2010年我國家庭結構類型構成的比較而言,家庭結構類型構成總體相似。其中比較接近的是一對夫婦戶、一代及其他戶、隔代家庭、二代聯(lián)合家庭、四代直系家庭和四代聯(lián)合家庭等,差異均在1%之內;差別較大的是1人戶相差7.83個百分點,核心家庭相差2.58個百分點,三代直系家庭差別7.21個百分點,三代聯(lián)合家庭差別2.72個百分點。

三、地區(qū)之間兩種口徑家庭結構類型的差別

地區(qū)間家庭結構之間的差別決定于歷史、經濟和文化等因素,也決定于人口的流動。人口流動在人口外出和人口流入的地區(qū)對家庭結構的影響存在差別。從我們以往的數據分析看,人口流出地區(qū)可能有更多的隔代家庭,人口流入的地區(qū)可能有更多的單人戶。本研究也希望通過數據發(fā)現人口流動對不同地區(qū)家庭結構的影響模式。

我國東中西地區(qū)人口遷移流動的模式是中西部人口向東部地區(qū)流動,因此人口外出對不同地區(qū)家庭類型的影響也存在地區(qū)差別。數據顯示,家庭成員外出對不同地區(qū)家庭的影響不同。影響主要表現在隔代家庭上,家庭成員外出使東部地區(qū)隔代家庭增加了0.2個百分點,中部地區(qū)增加了0.7個百分點,西部地區(qū)增加了0.2個百分點。這與中部地區(qū)作為主要流動人口外出地是相符合的。就三代及以上的大家庭來說,家庭成員外出沒有導致東部地區(qū)三代聯(lián)合家庭和四代家庭比重減少,僅導致三代直系家庭比重降低了0.6個百分點。家庭成員外出對中部地區(qū)大家庭的影響面較大,導致三代直系家庭和三代聯(lián)合家庭比重分別降低了0.5個百分點,四代聯(lián)合家庭比重降低0.1個百分點。就西部地區(qū)而言,家庭成員外出導致三代直系家庭和三代聯(lián)合家庭比重分別降低了0.2個百分點。但從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看,人口外出流動應該導致東部地區(qū)單人家庭比重上升的假設或者表現在其他地區(qū)的趨勢沒有得到數據支持。

表3 分地區(qū)人口外出對家庭結構類型的影響(單位:%)

四、人口流動對完整家庭結構的影響

表4 兩種口徑的家庭結構類型關系矩陣(單位:%)

家庭結構類型轉換矩陣就是將完整家庭和不包括外出人口的家庭的類型進行交叉分析形成的交叉表。導致兩種家庭結構類型產生差異的原因是家庭成員的外出,因此可以通過家庭結構類型轉換矩陣看到家庭成員外出對家庭結構類型變化的影響。

我們利用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中完整家庭和扣除外出者的家庭結構進行了交叉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家庭成員的外出使得家庭類型向更小的家庭類型轉變。核心家庭中有0.1%轉變成為了一代及其他戶;兩代聯(lián)合家庭中有4.8%轉變成為了核心家庭,0.6%轉變成為了一代及其他戶;三代直系家庭中有0.3%轉變成了兩代聯(lián)合家庭,3.4%轉變成了隔代家庭,5.3%轉變成了核心家庭,0.1%轉變成了一代及其他戶,0.1%轉變成了一對夫婦戶;三代聯(lián)合家庭中有19%轉變成了三代直系家庭,0.9%轉變成了兩代聯(lián)合家庭,8.6%轉變成了隔代家庭;四代直系家庭中有4.1%轉變成了三代直系家庭,8.2%轉變成了核心家庭;四代聯(lián)合家庭中有16.7%轉變成了四代直系家庭,4.8%轉變成了三代聯(lián)合家庭,9.5%轉變成了三代直系家庭,4.8%轉變成了隔代家庭,2.4%轉變成了核心家庭。

五、主要結論與討論

1.從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可以發(fā)現,我國家庭結構類型中核心家庭仍然占主體地位,近半數家庭是核心家庭。三代直系家庭和一對夫婦家庭所占比重比較接近,各占約五分之一。單人戶和隔代家庭比重有所上升。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反映出的家庭結構類型構成與人口普查得出的結構基本相同,但存在一定的差別。其中比較接近的是一對夫婦戶、一代及其他戶、隔代家庭、二代聯(lián)合家庭、四代直系家庭和四代聯(lián)合家庭等;差別最大的是1人戶,其次是三代直系家庭和三代聯(lián)合家庭。

2.人口流動導致家庭結構變化。對于人口流動對家庭結構的影響進行分析,必須使用一定的分析方法,本文首次使用了家庭結構轉換矩陣。家庭結構類型轉換矩陣就是將完整家庭和不包括外出人口的家庭的類型進行交叉分析形成的交叉表。利用家庭結構轉換矩陣發(fā)現,人口流出即家庭成員的外出使得家庭類型向規(guī)模更小、內部結構更簡單的家庭類型轉變。但其反映出的影響小于根據國家衛(wèi)計委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數據得出的影響。

3.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雖然為分析提供了基礎數據,但通過與人口普查數據的對比發(fā)現,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的樣本存在一定的偏差,即一人戶比重偏低,三代直系家庭和三代聯(lián)合家庭比重偏高。根本原因可能是抽樣框中對流動人口家庭的涵蓋不足。因此在今后的抽樣中要充分考慮人口流動對抽樣的影響,使得流動家庭在家庭中占到符合實際的比重。此外,各類涉及家庭結構問題的調查應該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如對“與戶主關系”項目要規(guī)定使用同樣的選項,使得數據分析可以使用統(tǒng)一的方法和計算機辨別語句。調查項目標準化是大數據時代社會調查和數據分析的基本要求。對家庭結構類型的劃分也應該統(tǒng)一,或者確定幾種分類方法,但各種分類方法應該具有相互推算的關系,否則無法進行縱向和橫向的對比。箏

[1]伍德安,楊翠迎,沈亦駿.人口流動及家庭結構變遷:養(yǎng)老服務何去何從[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2014(23):87-93.

[2]陳婷婷,陳元剛,趙亞男.人口流動及家庭結構變遷與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模式的選擇[J].現代交際,2015(3):10-11.

[3]張文娟.流動人口的家庭結構——以北京市為例[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9(6):88-92.

[4]劉妮娜,張汝飛.新生代流動人口家庭消費水平與消費結構研究[J].消費經濟,2013(6):31-34.

[5]查瑞傳,曾毅,郭志剛.中國第四次人口普查資料分析(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31-132.

[6]劉錚.人口理論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317-318.

Statistical Studies on Impact of Migration on Family Structure

ZHOU Fu-lin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Research,Zhengzhou Henan,450046)

Complete family is separated into floating family and left-behind family with incomplete structure by migration.The degree of influence and variation mode of migration on family structure need to be realized by family structure transition matrix.In 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the finance data of Chinese family,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migration on family structure. The survey shows that nuclear family still plays the dominant role in Chinese family structure,which means about half of the families are nuclear families.The proportion of lineal families with three generation is close to the families with only a couple,and each constituting twenty percent.The proportion of single household and skipped generation family has been increased. Migration,that is going out of family members,makes the family type transformed into smaller one.

migration;family structure;family relationships

C921.2

A

1007-0672(2016)03-0043-04

2015-11-09

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世紀我國家庭結構的變遷研究》(11BRK017)、全國統(tǒng)計科學研究項目《大數據背景下官方人口統(tǒng)計改進研究》(2015LY52)。

周福林,男,河南鄭州人,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人口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人口統(tǒng)計學。

猜你喜歡
核心家庭戶主隔代
“隔代親”與文化傳承
戲曲研究(2019年1期)2019-08-27 02:21:10
祖輩學堂:幼兒園隔代開展家庭教育的實踐建構
古人并非多子多福
讀者(2018年6期)2018-03-01 15:35:17
安岡章太郎文學探源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敗歸咎于“隔代教育”,爺爺奶奶不背這個鍋!
媽媽寶寶(2017年3期)2017-02-21 01:22:20
對Hmongb從“家”到“村”的形成研究
我國家庭結構變遷的社會影響與政策建議
中州學刊(2014年9期)2014-10-20 08:07:59
隔代教育為何總“兩頭不討好”
漢唐戶主資格的變遷*
張小飛落網記
故事林(2010年18期)2010-05-14 17:29:40
永新县| 磐安县| 梅河口市| 法库县| 碌曲县| 什邡市| 云南省| 抚州市| 宁城县| 从化市| 锡林浩特市| 宾阳县| 漾濞| 天长市| 梁平县| 万全县| 呼伦贝尔市| 新余市| 全椒县| 满洲里市| 武安市| 萨嘎县| 自治县| 凤冈县| 恩平市| 平度市| 五家渠市| 龙山县| 台南市| 仁化县| 沿河| 西平县| 旬阳县| 汪清县| 五华县| 扎囊县| 东辽县| 太仓市| 虞城县| 嵊泗县| 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