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CF40高級研究員
人民幣2016年10月1日被正式納入SDR,可喜可賀。這是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認可,不僅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益,對構建多元化的國際貨幣體系也是促進。
無論是人民幣加入SDR并為今后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帶來發(fā)展空間,還是增加中國和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投票權,都是當前國際金融治理框架取得的進展,值得長期堅持。然而,這些進展帶來的邊際改善對于國際金融治理框架應有的目標還遠遠不夠。
假想一下,即便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有較快提升,即便中國和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在IMF決策過程中有更大一些的發(fā)言權,還是很難想象這些變化能有效阻止2008年類似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和傳染。當前國際金融治理框架對于防范金融危機發(fā)生和糾正全球失衡能做得很有限。
國際金融治理框架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關鍵還是要落實在兩個方面的功能,一是消除匯率的持續(xù)嚴重扭曲,這是糾正資源配置不合理配置,及時釋放金融市場壓力的根本保障;二是妥善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這是諸多市場發(fā)育不完善、監(jiān)管不成熟的經濟體對抗過度資本流動沖擊的重要防線。(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