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玲 成敏
摘要:要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必須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從而必須了解他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需要。本文從需要理論的角度出發(fā),以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為核心,分析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的現(xiàn)狀,來探尋如何根據(jù)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化。
關鍵詞:需要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強化
所謂需要,就是有機體缺乏某種物質時產生的一種主觀意識,它是有機體對客觀事物需求的反映。簡單地說,需要就是人對某些目標的渴望和需求。這種欲望推動人一一定的方式進行積極地活動并且保持一定的持續(xù)性。需要被人體會地越強烈,所引起的活動也就越持久和有效。長久以來,心理學家對人的需要進行了深入地研究,構建了豐富的需要理論,比如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阿爾德弗的ERG理論等等。本文就用馬斯洛層次需要理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需要進行探討。
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五大類。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會交往需要是低層次的需要,通過外部條件就可以得到滿足,而作為高層次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則要通過內部因素才能滿足。需要的發(fā)展遵循滿足激活律,即,低層次的需要得到相對滿足以后,就會向高層次的需要發(fā)展,這是追求更高層次需要就形成新的動力,相對應地,獲得基本滿足的需要就不再是激勵力量了。馬斯洛把這種占支配地位的需要稱作優(yōu)勢需要,人在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的條件下,總有某種優(yōu)勢需要占主導地位。馬斯洛認為,個人的優(yōu)勢需要若長期得不到滿足,便會引起一系列的無理行為或個性缺失,只有滿足人的優(yōu)勢需要,才能形成最大的激勵。
除了這五種基本的需求以外,馬斯洛還曾提出認知和審美需求,但他并沒有明確地把它們簡單地歸入層次理論中。有學者把這兩類歸結于自我實現(xiàn)的層次或是歸入自我超越需要的層次。認知的需求主要體現(xiàn)為對學習的需求滿足。審美需求源于人的內在沖動,馬斯洛認為,當人的低層次需求被滿足之后,會轉而尋求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將最終導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體驗代表了人的這種最佳狀態(tài)。高峰體驗,是審美活動的最高境界,是完美人格的典型狀態(tài)。只要是能獲得多方位的感知覺印象活動,都可能帶來高峰體驗。但是,高峰體驗值一般很少出現(xiàn),并且持續(xù)時間較為短暫,對需求刺激要求較高。①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需要現(xiàn)狀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接受主體以自身的需要為核心,在內在動力和外在動力的共同作用之下,根據(j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方向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選擇接受并不斷整合、內化、外化的連續(xù)性過程。
目前,許多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于強調社會的需要,而關于大學生自身的需要卻被遭到忽視,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應該遠遠沒有得到滿足。我們從馬斯洛的幾個需要層次理論來進行分析。
首先,基本生理需要和高層次生理需要的不滿足。高校中,大部分同學的基本生理需要已經得到滿足,但是也有部分家庭貧困的學生沒有解決這一需要,他們十分渴望學校能夠改善飲食條件、住宿條件,希望得到學校相關管理部門的重視。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基本的吃飽穿暖已不再是他們的期望,取而代之的是吃好穿美,吃的高檔穿的名牌,從而對金錢的欲望就膨脹了。
第二,對校園安全措施擔憂的加劇以及就業(yè)壓力不斷增大。在相對安全的校園環(huán)境里,大學生得到了較多的是生命安全,校園里很少發(fā)生校園暴力問題和社會人員進入校園實施暴力的行為,而對財產安全就比較關注,并且難以防范。對于就業(yè)和擇業(yè)問題,當前的大學生們總是不知所措,不是真正的明白自身的需求,不真正了解就業(yè)市場,但是又迫于就業(yè)壓力,病急亂投醫(yī),容易受到就業(yè)崗位的欺騙,或者選擇的崗位不適合自己。一方面想要得到好的就業(yè)指導,一方面又不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關注就業(yè)信息和就業(yè)指導。
第三,人際交往的矛盾心理,自卑心與自負心的雙重結合。大學生們樂于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希望在社團活動當中拓寬自己的社會交往,或者希望在活動中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融入到群體當中。但是當自己感覺不能進入群體內部的時候又會產生缺失感。他們一方面覺得自己是“驕子”,各方面都還算優(yōu)秀,一方面又覺得自己什么都欠缺、不成熟。
第四,知識架構體系與內容滿足的沖突。從小學時候的品德課到中學的政治課再到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課,一條清晰的知識體系結構應該是完整的建構起來的。但是這僅僅也只是體系架構需要得到了滿足,在許多高校的教學中,只強調專業(yè)教學和與專業(yè)相關的實踐實習訓練,專業(yè)課和基礎課的老師很少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本學科的教學內容中去,沒有真正意識到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滲透在各個學科當中,知識內容的重復性,方法的簡單性,授課方式的枯燥單一性,讓學生越來越體驗不到其中的樂趣和滿足,從而出現(xiàn)了對思想政治課的接受疲勞現(xiàn)象,或者是拒絕接受、虛假接受、知行不一的接受等現(xiàn)象。②如何改變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態(tài)度,如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不僅只是學習課程,更多的體驗課程這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的措施
根據(jù)馬斯洛需要層次是以“滿足——前進”的途徑為基礎,依照五個層次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理論,我們在分析如何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的時候就應該有所側重,充分了解大學生的優(yōu)勢需要,以及各種需要的滿足狀況,從而為未滿足的需要的滿足創(chuàng)造條件。
首先,合理調整大學生的需要結構,側重于價值觀的確認。針對家庭貧困的學生來說,不斷完善學校的獎助學金體系有助于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從學校來看,應該努力創(chuàng)建平安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積極搭建交往平臺,完善社團管理體系。健康的人際交往可以讓人產生一種安全感,對于剛剛遠離家鄉(xiāng)的大學生來說,一個良好的交往環(huán)境能讓他們很快的適應新的環(huán)境。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豐富的班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當中,在滿足學生的交往需要的同時形成正確的交往觀念和交往動機。
第二,調整教學方式,培養(yǎng)激發(fā)需要,由外在的喚醒轉為內在的需要。引起學生的興趣,讓興趣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自覺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③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要改變以往的課堂單一灌輸方式,適當增加課堂實踐、課外考察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的話語環(huán)境較為封閉,大學生對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還存在一定程度障礙,鼓勵學生勇于各抒己見,轉換教師“一言堂”的教學風格,轉變?yōu)榻换ビ懻撌浇虒W,了解大學生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增加大學生感興趣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三,更多的關注學生的生理、心理變化。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慣于將受教育者當作單純的接受知識的“容器”,而對受教育者生理和心理的關注不夠,過于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過于關注教育的過程而忽視心理接受過程。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推廣和服務較為滯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注重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引領和塑造的同時,也應重視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擴展特殊的教育內容和形式,體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愛。
第四,善用并巧用獎懲制度。根據(jù)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有針對性的設置一些獎勵和懲罰措施。比如,一個人在學習、生活中都表現(xiàn)優(yōu)異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上的和精神上的鼓勵;若是在某一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異,在另一方面還有欠缺則僅僅予以精神上的鼓勵,支持他全方位的發(fā)展;若是在每一方面都表現(xiàn)差勁,則給予批評,并督促他改正。在進行獎勵和懲罰,尤其是懲罰的時候,要重視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充分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加強與學生的聯(lián)系和溝通,引導他們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識,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品質。
最后,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念,搭建良好的就業(yè)兼職平臺?,F(xiàn)在的大學生很多會外出做兼職,但是經常會有上當受騙的現(xiàn)象發(fā)生,思想政治教育課應該加強對學生就業(yè)觀和金錢觀的培養(yǎng),使得同學形成健康的正確的觀念,在此基礎之上,提供一些有保障的就業(yè)和兼職信息,為學生營造正當?shù)男畔⑵脚_,滿足學生的需要。
[注釋]
①[美]亞伯拉罕,馬斯洛著.許金聲等譯.動機與人格(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②肖映勝,李策.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接受疲勞現(xiàn)象初探——基于688份調查問卷的實證分析.[J].理論課教學.2011.
③張海霞.”需要——接受”理論在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論壇.2006.2.
[參考文獻]
[1][美]亞伯拉罕,馬斯洛著.許金聲等譯.動機與人格(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肖映勝,李策.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接受疲勞現(xiàn)象初探——基于688份調查問卷的實證分析.[J].理論課教學.2011.
[3]張海霞.”需要——接受”理論在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論壇.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