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黔玲
【摘 要】舞蹈是融音樂、舞蹈、于一體的一項具有健身、競技、文化娛樂等功能的項目。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舞蹈是藝術與完美結合的運動。本文從舞蹈的概述入手,闡述了音樂對舞蹈靈感的誘發(fā)、對舞蹈動作的提示、誘導、記憶和輔助等功能,概括了音樂在舞蹈教學中選用的原則。
【關鍵詞】音樂;舞蹈;教學
音樂和舞蹈的關系,自古以來就是緊密相關的。有人說,舞蹈與音樂可謂是姊妹藝術。旨在指出舞蹈與音樂之間相輔相成的重要關系。在舞蹈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離不開好的音樂,好的音樂給予他們身體律動的靈感,讓他們在舞蹈動作中產(chǎn)生情緒的起伏,更加深刻的理解舞蹈動作所要傳遞的重要意義。本文將從音樂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出發(fā)進行探討,進而指出在舞蹈教學中選用音樂的一些原則。
一、舞蹈中音樂的作用
舞蹈和音樂可謂是完美結合的藝術。舞蹈作品往往就是需要借助音樂伴奏,傳遞舞蹈情緒,因此舞蹈的無聲藝術和音樂的有聲藝術之間存在的奇妙的聯(lián)系,兩者的結合能夠同時給觀眾帶來視覺和聽覺上雙重的感覺享受。具體而言,本文認為音樂在舞蹈作品中的作用可以體現(xiàn)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音樂能激發(fā)舞蹈者的情緒
從人體的神經(jīng)刺激角度而言,音樂作品能夠直接作用于舞蹈者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通過刺激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舞蹈者會表現(xiàn)出較高的興奮度,身體也會更加靈活和協(xié)調,處于一種有節(jié)奏型的身體機能律動狀態(tài)。因此,音樂作品是能夠幫助舞蹈者進行情緒調動的,也能夠通過音樂的切換來切換舞蹈者的情緒狀態(tài),從而能夠及時適應不同的舞蹈風格。具體而言,在迪斯科這種舞蹈中,由于音樂作品的節(jié)奏性極強,這種強烈明快的跳躍性節(jié)奏,容易使人有起舞的欲望,從而使舞蹈者的動作體現(xiàn)出豐富的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1]。
(二)音樂能誘發(fā)舞者的靈感
對于舞蹈者而言,動作本身的意義是可以有很多種理解方式的,而在特定的音樂作品的伴奏中,舞蹈者往往會對動作的理解產(chǎn)生自己的領悟,迸發(fā)出領悟層面的靈感。所以,舞蹈是“形動于外而精于內”的表情藝術,其舞種的音樂不同,所表達的舞蹈意境也就各不相同。舉例而言,拉丁舞中的伴奏往往是倫巴音樂,這種音樂給人以纏綿、浪漫、抒情的感覺,會讓人聯(lián)想到激情的愛;恰恰舞的伴奏音樂則往往是歡快的曲調,整體給人以歡快詼諧的感覺,充滿活力;桑巴舞音樂歡快、熱烈,帶有濃郁的巴西民族風格;斗牛舞音樂則是西班牙風格的進行曲,舞蹈表現(xiàn)出男子漢的英武和豪邁昂揚的氣概??梢哉f不同的音樂搭配不同的舞蹈,也可以說是不同的舞蹈,以其舞蹈情緒為出發(fā)選擇了不同的音樂種類,舞者在音樂中暢游想象,任憑自己的理解與感悟,舞動身軀,是極為美好的藝術表達。
(三)音樂能加強舞者對舞蹈動作的記憶
書本文字不易于記憶,但是歌曲中的歌詞相比之下就更容易記,同樣的,舞蹈動作可能變化多樣不易于記憶,但是搭配對應的音樂節(jié)奏,就更易于記憶。對于舞者而言,在學習舞蹈的時候,如果能夠結合音樂節(jié)奏來記憶舞蹈動作,那么在練習環(huán)節(jié)伴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響起,舞蹈動作也會更加易于復原。之所以音樂作品能夠幫助舞者更好地記憶舞蹈動作,是因為音樂的旋律與舞蹈的動作能夠在人的大腦皮層中搭建一定的對應關系。當舞者伴隨音樂起舞時,就能夠通過音樂節(jié)奏的提醒而聯(lián)想起對應的舞蹈動作[2]。
二、舞蹈教學中音樂的選用原則
在舞蹈教學的進程中,對于音樂的選擇并不能隨便,不僅要考慮到舞蹈作品設計的意義,還應當結合音樂作品的律動節(jié)奏感特征,只有良好地把握音樂與舞蹈的關系,選擇正確的音樂作品,才能夠對舞蹈教學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3]。本文認為在舞蹈教學中選用音樂作品,應當遵循如下幾項原則:
首先,在選用舞蹈配樂的時候,應當保證所選用的音樂作品的風格與舞蹈動作的風格是一致的,能夠促使舞蹈學習者在音樂與舞蹈動作之間產(chǎn)生多種形象聯(lián)系,能夠促進學習者對于舞蹈動作的記憶,并能夠在學習的進程中投過音樂更加充分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內涵。
其次,為了保證舞蹈動作與音樂作品的“一致性”,在為舞蹈作品選用音樂的時候,應當確保音樂的節(jié)奏與舞蹈動作的節(jié)奏是協(xié)調一致的。音樂作品講究節(jié)拍,舞蹈動作同樣也存在節(jié)拍節(jié)奏的律感,因此二者如果能夠達成協(xié)調一致,那么就能夠形成很好地藝術協(xié)調性美感。如,狐步舞就應選擇4/4拍的音樂,基本節(jié)奏是慢—快快;維也納華爾茲舞則應選擇3/4拍的音樂,基本節(jié)奏是蓬—嚓—嚓。
再者,在選用音樂的時候,也應當確保音樂作品與舞蹈作品之間的共鳴性。無論是音樂作品,還是舞蹈作品,兩者都屬于包含精神意義的藝術作品,對于理解作品的觀眾而言,它們都能夠給觀眾帶去奇妙的精神體驗與藝術收獲。因此,如果音樂作品選得得體,能夠搭配舞蹈作品的深層含義,那么不僅是舞蹈學習者,乃至舞蹈欣賞者,都能夠很好地理解作品。舞蹈者自身也能夠通過肢體更好地向別人傳達舞蹈之美,藝術之美。
最后,選用舞蹈配樂還必須堅持目的性原則,要牢牢把握教學目的來選用音樂作品。不同的舞蹈其教學特點也不相同,教學對象不同教學目的也就不相同。比如如果舞蹈學習者未來是要去參加國際性的一些舞蹈競賽的,那么所選用的音樂應當與國際接軌,在舞蹈作品和音樂作品中都能夠使觀眾感受到國際化元素的融入;又比如我國的廣場舞而言,其所選用的配樂往往就非常的“接地氣”,不管男女老少,對于音樂作品都能夠朗朗上口,也能夠通過音樂作品很快地記住舞蹈動作。
參考文獻:
[1]許昌等.體育舞蹈文化的審美特征與價值取向[[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2.
[2]黃淑萍等.論體育舞蹈教學訓練中的音樂配合[[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
[3]張曉吃.體育舞蹈與音樂[[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