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章
今年6月13日,來自美國的一則并購消息在業(yè)內掀起了軒然大波:微軟以26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LinkedIn(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領英)。按說兼并收購(M&A)這種事兒在當今這時代不算啥特別稀奇的。就在幾個月前,中國的家電巨頭就花了54億美元收購了GE家電部門,一舉“攻占了所有美國人的廚房”(美國媒體好傷心?。罱K美國媒體和群眾似乎也很平靜地接受了。那么,為什么微軟這次收購帶來了這么大的爭議呢?
土豪不差錢
首先,這次收購的主角要比其它收購狗血一些。微軟這位哥兒,這幾年沒少在收購上花心思,但是效果真是不好恭維。 2011年花 85億美元收購來的 Skype迅速失去了其鋒芒; 2014年花72億美元收購來的諾基亞更是傷透了全世界諾粉的心。而且在這次收購前后,微軟的各種做法以及圍繞著內鬼“艾洛普”(前諾基亞總裁)的各種狗血劇情,確實給微軟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名聲。今年 5月25日,微軟宣布再次重組手機業(yè)務,全球裁員1850人,再次報出資產減記 9.5億美元(其中支付員工遣散費 2億美元)。加上此前以3.5億美元出售給富士康功能機業(yè)務,折算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收購諾基亞設備和服務部門兩年后,微軟共損失 82億美元。也就是說,這兩年微軟“消化”掉了一個諾基亞,真是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鑒于微軟此前的種種“昏招”,此次收購剛爆出來的時候,業(yè)界各方的評論基本上是以負面為主。連一向沉穩(wěn)的《財富》(Fortune)也打了雞血一樣跳出來說:“軟蛋先生(Mr. Softy)又出來顯眼了!”盡管微軟現(xiàn)在不差錢(賬上躺著近 1000億美元的現(xiàn)金),這筆收購毫無疑問太貴了。LinkedIn的股價已經(jīng)從巔峰時期的 250多美元一股,跌到了收購前的每股131美元。微軟的收購價是多少呢?196美元一股,也就是直接溢價50%。而且,這是全現(xiàn)金收購啊!土豪買東西真是不差錢兒。
別人買公司都是以換股、折抵等方式想方設法地省現(xiàn)金,這哥兒直接就掏出支票本兒,一把付清了現(xiàn)錢。
進一步分析一下,單從投資和運營的角度看,想把這筆錢賺回來不是那么容易的。讓我們以現(xiàn)在硅谷考察公司賺錢能力比較流行的指標COROA(現(xiàn)金經(jīng)營回報率),來簡單看一下這次收購。微軟除了要花262億美元來收購股權以外,還要多付出26億美元左右去處理LinkedIn的各項債務,總開銷是288億美元。去年LinkedIn的全年平均資產折算下來近70億美元,業(yè)務運營產生的現(xiàn)金流是8.3億美元,也就是說COROA值為12%。土豪微軟去年的 COROA表現(xiàn)為 15.2%。收購之后,這個賬就不能按70億美元的資產算了,而是按照收購金額的288億美元算。按照微軟的 COROA能力,按說這筆投資產生的現(xiàn)金流應該要產生 44億美元,也就是 LinkedIn全年賺錢的5倍還多。問題是,這可能么?
從投資和一般運營的角度上看,微軟要在這次收購后想把本兒撈回來,好像很難很難?,F(xiàn)如今,只能指望這兩家能產生真正的“化學反應”。
業(yè)務互補的兩家
工業(yè)界的“化學反應”和化學上的原理其實也差不多,無非是我有的“關鍵元素”你沒有,你有的我沒有,我倆互補結合一下,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形成了新的“化學物質”,有更穩(wěn)定的結構和新的有競爭力的特性。那么,微軟和LinkedIn的業(yè)務互補么?
首先,讓我們打開微軟的網(wǎng)站瀏覽一下它的產品列表。不難發(fā)現(xiàn),微軟的兵器庫里的好東西可真不少。 Office的幾大神將可以說是軟件業(yè)歷史上最賺錢的產品了,在任何時代都是微軟的主要資金來源,前前后后已經(jīng)貢獻了上萬億美元的價值了。 Windows依然是桌面辦公系統(tǒng)的統(tǒng)治者,地位無法撼動。 Bing的搜索能力不遜于谷歌,收購來的 Dynamics補齊了微軟 CRM的短板, Yammer是世界上最好用的企業(yè)社交平臺(注:也是花大價錢買來的)。 Cortana這樣的個人智能助理已經(jīng)攻占了很多公司高管的日程本……同時,微軟仍然擁有全美最成功的公司研究和開發(fā)團隊,也有很強的數(shù)據(jù)工程團隊和成熟的基礎架構能力,所以,微軟也是不缺技術的。他缺的東西就是海量活躍社交用戶群以及圍繞這些用戶所產生的高質量的多維度用戶數(shù)據(jù)。
在當今這個時代,老老實實地買軟件授權已經(jīng)不能滿足投資人的胃口了。大家都希望自己投資的公司能像那些互聯(lián)網(wǎng)獨角獸(Unicorn,華爾街用它來形容那種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一樣,股價或估值可以打著滾地往上翻。不可否認的是,微軟仍然是一個非常賺錢的公司,去年剛剛被《財富》雜志評為時間上盈利能力最強的 10家公司之一,年利潤超過 220億美元。在這個榜單上只有兩家 IT公司,另一家就是蘋果。其他的各種獸(包括獨角獸)無論在投這次交易,微軟和LinkedIn在這當中各取所需,形成優(yōu)勢互補,
資人眼里多么地風光,但是在賺錢這件事情上,和微軟及蘋果還是沒得比的。即使是這樣,華爾街的投資人嘴角一撇:“你賺不賺錢不是我最關心的,我只關心我的投資能不能快速升值,你的股價或估值才是我們最關心的。 ”(由此可見資本還是更喜歡泡沫,能很快就吹大)
在IT和互聯(lián)網(wǎng)界,現(xiàn)在的投資人最喜歡什么呢?首當其沖的無疑是依托于移動端及社交的橫向數(shù)據(jù)整合,以及通過數(shù)據(jù)工程和機器智能在各個縱向領域催生的巨大應用價值。其實,微軟通過跨世紀的技術積累,擁有幾乎全套的科技產品線以及技術能力。可是由于接連錯過了移動和社交時代的大發(fā)展,目前手中最缺乏的就是移動計算平臺和跨平臺用戶數(shù)據(jù)。說白了就是沒有高價值的用戶群和高質量的用戶數(shù)據(jù)。遠古時代的MSN Messenger曾經(jīng)積累了大量用戶,但是后來在各家的擠壓下,基本上家底全都敗光了。Skype買來的時候用的人還挺多,但是社交粘性不強,最終也不剩什么有價值的數(shù)據(jù)。雖然Office和 Windows有幾十億的用戶,但是這些平臺都沒有社交屬性,且私密性很強,用戶個人信息留存量非常低。平臺方面,Windows phone還在苦苦支撐,而移動平臺戰(zhàn)場卻已經(jīng)塵埃落定。HoloLens試圖另辟戰(zhàn)場,但是還沒成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微軟空有一身本領無處施展,苦不堪言。反觀自己的競爭對手,谷歌積累了十幾億的 Gmail用戶,通過觀察用戶在瀏覽器端的各種行為(包括搜索),可以產生巨大的用戶行為信息; Facebook獲取用戶數(shù)據(jù)就更容易了,無數(shù)話嘮每天在上面趴著……
反觀LinkedIn,它基本成為了人們公認的職場社交平臺。更可貴的是,用戶們?yōu)榱俗屪约涸谌ψ永锔芭!币稽c,都會持續(xù)地對自己的公開數(shù)據(jù)進行更新和打磨。這些數(shù)據(jù)不僅僅反映出一個人的背景、能力、興趣、行業(yè)和圈子,還能很清晰的展現(xiàn)各個領域各個圈子的不同人之間建立聯(lián)系的原因,如學校、工作、志愿組織等。這種高質量高粘性多維度的用戶行為數(shù)據(jù)恰恰是所有數(shù)據(jù)驅動科技公司所需要的,當然也是微軟夢寐以求的。新一代的精確搜索、線上線下粘連、商業(yè)智能、產品推薦、在線廣告投放、個人助手哪一個不需要這種數(shù)據(jù)進行用戶畫像和關系展現(xiàn)?微軟早多少年就已經(jīng)囤積了大量的數(shù)據(jù)科學家及相關核心技術,就等著這些數(shù)據(jù)“下鍋”呢。
那么LinkedIn缺什么呢?它缺的正是微軟的強項:好的軟件產品。有句俗話說得好:攢再多的炮彈也得大炮打出去,驢車拉過去肯定不好使。LinkedIn空有4.33億注冊會員,和高質量的用戶數(shù)據(jù),可是自己的功力不精,技術能力不行,其核心產品還是一潭死水。LinkedIn已經(jīng)很長時間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新產品了,去年LinkedIn旗艦移動應用重新設計了用戶界面,學習人家Facebook推送動態(tài)消息,并大肆宣傳稱新版應用對于不找工作的人來說更加有用。但是,這些推送內容必須是通過智能技術“精挑細選”過的。光是推一些你圈子里的人每天都會取得重要的職業(yè)生涯里程碑,顯然吸引不了用戶。沒有好產品,核心付費用戶自然也上不去,光靠騙大家(試用之后不通知,直接扣費)買高級會員,不長久的。如今,LinkedIn已經(jīng)淪落到依靠郵件轟炸來吸引客戶買產品的境地了,去年還因為這事兒被人家告到法院了,賠了用戶1300萬美元。2015年硅谷最逗比的段子之一就是說這事兒的:
LinkedIn用戶:
>退訂LinkedIn郵件
>刪除郵箱帳戶
>賣掉房子,隱居山林
>在河里撿到一個瓶子
>打開發(fā)現(xiàn)一張紙條
>是LinkedIn發(fā)給我的
微軟在產品和技術能力方面反而是強項,軟件業(yè)大佬的家底和能力毋庸置疑,手中又握著很多好產品(雖然是一盤散沙),看樣子確實可以和 LinkedIn行程很好的互補。
前景還是讓人值得期待的。不過,新公司是否有能力把銀子賺回來,只有等待市場來檢驗了。
當然,除了技術上的互補外, Linked.In“抱粗腿”的意圖也是非常明顯的,這個從收購后LinkedIn CEO杰夫·韋納(Jeff Weiner)給員工的郵件里也可以看出來。在這個郵件的前半段,著名的“摳門”CEO還是首先談人生談理想,說自己是為了一種使命和遠景:為了大家都能找到工作(聽起來好偉大)。話鋒一轉,他說:“想象一下這樣的世界,我們不再需要仰視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和 Facebook那樣的科技巨頭,不再需要幻想以他們那種了不起的規(guī)模開展運營會是什么樣子——因為我們也是其中一員了。想象一下這樣的世界,我們不再需要疲于應對日趨激烈的競爭格局——我們將憑借大部分公司夢寐以求的優(yōu)勢牽著他們的鼻子走。想象一下這樣的世界,我們再也不用屈從于壓力,在長期投資問題上妥協(xié),猶豫著不敢顛覆自我,或是因股價的考量在獎勵和招納新人才方面無所作為?!?/p>
好吧,不得不說,LinkedIn的各位領導辛苦了,現(xiàn)在終于也是“粗腿”了。
總的來說,在這筆數(shù)額巨大的收購背后,還是有著讓人信服的商業(yè)和技術邏輯的。雖然近些年的幾次大的投資都不理想,但是這并不會動搖微軟的 IT業(yè)龍頭地位。事實上,微軟歷史上還有有過很多非常成功的并購的, Powerpoint、Visio、Dynamics這些聲名顯赫的產品其實都是買來的。
這次交易,微軟和LinkedIn在這當中各取所需,形成優(yōu)勢互補,前景還是讓人值得期待的。不過,新公司是否有能力把銀子賺回來,只有等待市場來檢驗了。另外,微軟已經(jīng)投資了那么多家社交媒體公司(MSN、Facebook、Skype、Yammer、 Linkedin),下一個會是誰呢?Slack, Snapchat還是Twitter?準備好自己的荷包也去投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