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果,屬山欖科桃欖屬的多年生常綠喬木,通體能分泌白色乳液,喜溫暖多濕的氣候。它原產(chǎn)于墨西哥南部和中南美洲熱帶地區(qū),在巴西、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地均有栽培。
我國自20世紀30年代引入,50年代廣州始有種植?,F(xiàn)在,廣東、廣西、云南南部、海南和中國臺灣等地有少量栽培。不同品種的蛋黃果,其形狀和大小差異較大。它因富含淀粉,口感面面的、微甜,熟透的果肉還有粉末的質(zhì)感,不似其他水果般水分飽滿,就像吃某種散發(fā)蛋黃味的綠豆糕,十分特別。據(jù)說好的蛋黃果品種,能擁有慕斯蛋糕般的柔軟質(zhì)地,能讓人聯(lián)想到美味的雞蛋羹……
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下,蛋黃果的樹高可達10米,完全熟透的果實會變軟,從樹上脫落。聰明又饞嘴的鳥兒和昆蟲從不挑綠色、硬實的,甚至衰老的蛋黃果吃,它們知道這類果肉有澀味,就像未成熟的柿子。雖然蛋黃果在我國并不流行,但產(chǎn)地的百姓除了生食,還將其制成果醬、果酒、水果煎餅和面粉等,有時還和牛奶制成冰激凌,想必這款冰激凌吃起來也有蛋黃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