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無魂
最近讀到Venture for America創(chuàng)始人Andrew Yang寫的一篇文章。作者毫不客氣地批評“硅谷的卓越是一種失去靈魂的卓越”。他認為,雖然硅谷創(chuàng)造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價值、財富和機遇,雖然硅谷的CEO們大多是認真勤奮而又天才睿智的人,也不能改變“失去靈魂”的事實。他甚至說,“硅谷是一個泡沫”并不是指估值和金錢,而是人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個泡沫,比如夸張的房價、單一的人群特征、非贏即輸的簡單競爭邏輯等等。其實,硅谷大公司也沒有做錯什么,讓Andrew Yang感到不滿的只是,硅谷讓一部分人過得更爽了,卻忘了去改善世界上那些真正棘手的大問題,比如水、交通、教育……
如果對比國內那些科技大公司的做派,不得不說Andrew Yang對硅谷太過吹毛求疵了。眼下國內輿論對百度貼吧事件的“群毆”,宣泄了對那些科技大公司價值觀缺失的極度失望。相對硅谷大公司,它們不僅是“沒有靈魂”,而是“出賣靈魂”。而說到“卓越”,事實上它們已經喪失了創(chuàng)業(yè)之初的情懷和夢想,變得氣質平庸,甚至敗相初露。
每次談及這類話題,總會有很多關于企業(yè)倫理、社會責任的闡述,有一種站在道德高地做審判的感覺——沒有人喜歡上政治課,更沒有人喜歡被審判。我倒是更欣賞“硅谷教父” Paul Graham算的一筆賬——既然在商言商,那算賬就是最好的說教方式。
Paul Graham假設了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不那么貪,只從用戶那兒賺了應得利潤的一半,但每周的增長速度比賺足了利潤的對手多出一個百分點(假設對手的周增速為5%)。只需要15個月,你就可以贏過那個貪婪的創(chuàng)始人。而且,你和對手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當然這只是一個很粗陋的模型,Paul Graham想說的是,初創(chuàng)公司之所以能與眾不同,往往是因為它不依賴于“貪婪”,而是人們愿主動把這個產品推薦給朋友,形成網絡效應。由于貪婪在“口碑”這件事上不僅不能幫你,還非常可能損害你。這一次,百度算是嘗到了“口碑”這碗苦酒的滋味。在公眾心目中,百度的形象一直有點分裂:一面是以技術安身立命、正在探索人工智能引領未來的先驅者;另一面又是始終打滾于虛假廣告、搜索干擾、文庫侵權等一地雞毛中的投機者。眼下愈演愈烈的輿論風暴無疑殘酷地洗刷了公司PR部門精心粉飾的形象,讓核心問題暴露出來不容回避,那就是,企業(yè)奉行利己主義到底是經濟學“理性人”假設的合理解釋,還是在做大之后遲早都會面臨的天花板?
本期我們刊登了哈佛商學院教授西蒙斯的一篇文章。他規(guī)勸企業(yè)放棄對利己主義的癡迷,因為事實上,現代經濟學家的DNA都需要重新定義了(請不要再只提理性人假設)。成功的企業(yè)家可能關注利己主義,但他們會更加關注“4C”:競爭(competition)、消費者(customers)、責任(commitment)和控制(contr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