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通
?
“80后文學”:符號化建構的尷尬
○李定通
“80后文學”是個舊命題,也是個新命題。說它是舊命題,是因為早在2000年新概念作家群出道的時候,媒體就將“80后”(彼時“80后”還是新銳)作為話題進行炒作,在2004年2月“少女作家”春樹還登上了TIME雜志亞洲版封面,“80后”這一標志同通俗政治、大眾明星一樣成為一個流行符號。說它是新命題,是可觀的“80后文學”熱,也就是近兩三年的現(xiàn)象,有系統(tǒng)、有組織的“80后”作家與批評家造勢運動沸沸揚揚,甚至推出了包括“80后文學史”等一批新概念。從市場自覺的商業(yè)運作到專業(yè)化的學院式討論,“80后文學”已經不再只是簡單的流行符號,而是華麗轉身蛻變?yōu)橐粋€文學政治學的象征,一個超文學研究的文化符號。
“80后文學”的發(fā)生是一個市場自覺的行為,是從“70后文學”的模糊命名中衍生而來的。①“80后”作為文學的命名,其最初的意義是非常簡單的,主要是指“少年寫作”,在商業(yè)上和“美女作家”“身體寫作”“絕對隱私”等是同一個賣點?!稌r代周刊》(亞洲版)將春樹送上了封面,同時把她和韓寒稱作“80后”的當然代表,客觀上迅速為“80后”開辟了道路。隨即,也就是2004 年5月,東方出版中心推出《重金屬——80后實力五虎將精品集》,作家馬原任主編并作序;8月,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推出“蘋果樹中文原創(chuàng)網絡”策劃編輯的《我們,我們——80后的盛宴》,號稱是“80實力寫手”的“集體出場”,評論家白燁作序;8月到10月期間,《花城》《小說界》《上海文學》《青年文學》等純文學期刊集中刊載“80后”作家作品。接著,學術界還召開了以“80后”為主題的首次較大規(guī)模的研討會,主流學術雜志開始比較多地發(fā)表“80后”研究的文章。
從一開始以至于以后很長一段時期,“80后文學”的命名是含混的,有“80后”“80后作家”“80后文學”等多種說法,還時常與網絡文學、青春文學、消費主義、新媒介等多種概念雜糅、曖昧不明。我們可以在江冰——一位在“80后”研究中論述頗豐的教授——談及“80后文學”時慣用的論述方式中得到印證,他常將大眾消費文化,市場化,青春、網絡、非主流等概念同“80后”“80后文學”進行互文闡釋。②由于缺乏嚴肅的命名和十分明確的學術定位,“80后”反倒擁有了廣闊的自由自為的空間。吳俊教授在《文學史的視角:新媒介·亞文化·80后》一文中就將“80后”寫作擺在與亞文化、新媒介同樣的位置,并且指出“80后寫作、新媒介文學從一開始就表現(xiàn)出某種取消文學邊界的極端傾向,而且大量生產即便是最寬容的態(tài)度也無法接受的‘文學作品’”③。一方面肯定了開放性、顛覆性的革新價值,同時也說明了“80后”是一個開放的詞語;另一方面并不認定其為文學,而是令人難以堅定信任的“非文學性(寫作)”。
彼時,尚未獲得文壇認可的“80后”寫作無疑處在邊緣的地位,“邊緣”由于脫離了常規(guī)性而呈現(xiàn)出“異化”現(xiàn)象,而“邊緣”卻是真正意義上“新的”事物產生的地方,呈現(xiàn)出一種活潑的狀態(tài)。作為一個包裝時代的娛樂符號,“80后”并不是空洞無物的。“80后”也曾經寫出了許多耳目一新的好作品,引領一時風潮的作品。雖然“80后”的成功主要是市場的成功,尚未產生影響時代、具有世界意義的經典作家,然而其帶來的青春流行的風潮無疑為當代文學注入了一股活力。韓寒、郭敬明、張悅然,包括底層寫作的打工詩人鄭小瓊等等都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摹?0后”作家。
然而隨著韓寒、郭敬明等一批實力派寫手的出走,轉向更具商業(yè)價值的影視娛樂;以及一大批具有深厚背景的“80后”批評家的加入,還有“80后文學史”的提出?!?0后文學”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文學行為。其實際的意涵和文學意義不再純粹,同時,也不再是曾經文學批評認為的那樣意味著“自食其力”和“叛逆”④?!?0后文學”一舉突破了文學評論家白燁曾經指出的——“‘80后’似乎進入了市場,還沒有進入文壇”⑤——市場和文場的障礙,順利轉入學術領域,以至于社會文化活動的一個標志。這種看似自然而然的變化,實際上是一種話語轉向,“‘話語轉向’,是近年發(fā)生在我們社會的知識中的最重要的方向轉換之一”⑥。在這種意涵的演變和話語的轉向中,“80后文學”的符號學價值同時被生產、被建構起來。
“80后文學”的這種文化轉向是步入21世紀后鮮見又重要的文化表征,文化是通過表征和意指實踐構造出來的。雖然知識文人宣稱“為群眾寫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⑦,但不管是“重返80年代”還是“80后文學”的提法在一定意義上都是上世紀末文化大討論的延續(xù)。對“文化討論”最常見的誤解莫過于把它當作固有的、預先存在對象的“學術領域”。但是文化討論并不只是一種“學術領域”,還是一種社會活動。對“80后文學”的討論就是這樣一種以文學研究為名,實際上延續(xù)了中國式文化討論的社會活動,參與活動的社會機制包括主流意識形態(tài)、學術領域、大眾傳媒,當然也包括“80后”作家、批評家等多個面向。亦可以說,“80后文學”不只是一個文學發(fā)生學的現(xiàn)象。這多少與上世紀90年代初激情澎湃的理論、議題和學術主張的大討論相似,諸如人文精神,首先由一批學院派的知識分子發(fā)起,以學術化的價值標準和話語方式評價大眾流行的文化現(xiàn)象,介入的表征是文學的或者是學術的,卻由于主流文化機制的介入和造勢,最終跨越學術領域,成為一種社會活動。當“80后文學”由不自覺的市場宣傳手段轉變?yōu)樽杂X的學術新詞匯,吸納了“80后”作家、批評家以及相關文學機制,并且給予了“市場化”“專業(yè)主義”“無歷史感”⑧等專業(yè)術語堆砌的意義時,“80后文學”作為一個文化符號便在意指實踐中被建構出來了。
這是與中國社會特定的政治社會形態(tài)分不開的。政治體制與文化經濟制度構成的“政學不分”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文化產業(yè)經濟呈現(xiàn)出高度耦合的一體化結構。文學一再謀求與政治“離婚”卻又有意無意之間參與政治,包括現(xiàn)實的政治和觀念的政治。具體而言,“80后文學”概念的興起和發(fā)展采用了一整套文化討論的形式,并且網羅了包括文學機構、高等院校、主流期刊、商業(yè)媒體幾乎全部文化組織。按照馬克斯·韋伯的說法,現(xiàn)代是一個祛魅的時代,是一個價值多元的時代,是一個工具理性替代價值理性的時代。然而,在我們的社會,書寫是一種權力,命名具有不可估量的象征意義?!?0后文學”的命名就是一種權力書寫。命名是給予意義的行為,現(xiàn)代符號學關心的正是主體的人“給予意義”的活動結構和意義,即這個活動如何產生了文化現(xiàn)象,維持并改變了它的結構。浮在“80后”表面的形式和屬性是直接的即前文提到的青春、叛逆、非主流等等,然而其內里的暗流以及所承載的意義卻是難以捉摸。一句話,外延是顯而易見的字面含義,內涵是隱而不彰的附加含義,需要抽絲剝繭,逐步暴露。
羅蘭·巴特在《符號的想象》一文中認為,“符號不是一種簡單的意義傳遞形式,更多的是一種參與意義生產的工具”⑨。符號一旦進入社會話語系統(tǒng),其內涵意義往往被顯而易見的外延意義所掩蓋,這個系統(tǒng)也成為意識形態(tài)的寄居之地。淆雜了“80前”批評家的苦口婆心⑩以及“80后”作家的叛逆和謙遜等多種情緒,在社會活動意義上的文學敘事中,“80后”成為——一種復雜的爭奪、沖突、壓迫、反抗、解放在文化話語符號領域的展開——一個被爭奪的符號。
文學批評是文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80后批評家是一個新晉的文學熱詞。2012年前后,“80后青年批評家為何難冒頭”論調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隨即“80后”批評家就頻頻出現(xiàn)在各大報刊、論壇以及領獎會上,還在“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批評大家和知名作家”的全力支持下,隆重推出專屬于“80后”的文叢。話鋒一轉,開始講“崛起的‘80’后批評家”,大談“80后明星作家如何名副其實”。“崛起”是作為一個符號的“80后”的注解,也是一個備受青睞的名詞?!?0后”概念初現(xiàn)之時,就有“崛起之后——關于‘80后’的答問”,十年后再談“崛起的‘80’后批評家”,彼此呼應,無形之中勾勒出了一幅關于“80后文學”的歷史圖景。
獲得主流認可,甚至即將占據文學史地位的“80后文學”,此時自然走出了“邊緣”進入了“中心”。令人擔憂的是“中心”由于受長期的凝視和完整的控制而處在“自動化”的狀態(tài),表面上時刻發(fā)生著什么事情,實際上可能什么“新的”事情也沒有發(fā)生。在經歷了包括新概念作家群在內的驚鴻一瞥的神奇表現(xiàn)和“80后”代表作家的淡出和轉型后,隨著文化市場、新聞媒體尤其是文學機制——包括文學批評、文學期刊、文學獎、學院和作協(xié)的加入,“80后文學”成了一個日趨具體且封閉的涵蓋“學術領域”和“社會活動”的文化符號。
其變化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一、對象上包括作家也包括批評家,或者說“80后”批評家是新重點;二、分期上被嚴格限定為上世紀80年代出生,并且提出同代人批評同代人,打造一個完全屬于“80后”的圈子。在評論、研討會、媒體采訪中自覺與“50后”“60后”等區(qū)分,“‘50后’作家、‘60后’作家,在當時受意識形態(tài)管制較多的年代……可以預見的是,如今的‘80后’,他們的文學,將在這種沒有強制目標的干預下發(fā)展生成”。更重要的是同“90后”切割,以前輩的口吻指點“90后”,“去年讀完‘90后’冬筱的一部長篇《流放七月》,小說并不是說寫得多好,其實里面有很多青春文學的通病,但這個小說的奇特之處在于一方面寫年輕人當下的生活”。三、文學機構(作協(xié)、文學館、研究院等)、重點高校、“主流期刊”和出版社等文學組織達成一致,專門大開綠燈,為其站臺背書。
“《南方文壇》在舉薦青年批評家的‘今日批評家’專欄基礎上……開設‘80后學者三人談’專欄……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從2012年開始推出‘客座研究員’制度,對于年齡有明確要求……2013年6月,中國作協(xié)廣邀著名批評家以及各大文學研究期刊主編到會,專門為這六位“80后”青年批評家舉辦了一場專題研討會……云南人民出版社從2013年秋開始,推出“80后”批評家叢書……”‘80后’批評家李德南在《創(chuàng)作與評論》主持的‘新銳’欄目……《人民文學》《收獲》等主流刊物,也相繼推出了‘80后專號’或‘青年作家專號’,將關注點聚焦在‘80后’作家身上。就連《小說選刊》在2014年第9期、10期上,以‘80后十大新銳’為名,對這十位‘80后’作家進行推介……還與云南人民出版社合作,通過出版來推介以上十位‘80后’新銳作家?!?/p>
這種文學主流機制主導的有系統(tǒng)、有組織、有來頭的大規(guī)?!?0后文學”運動,是從“80后”概念發(fā)生以來前所未有的,但從側面看又是一個重大的禁錮。因為準入者被嚴格限定了,既要求出生(80后)還要求出身(“專門為這六位”)。
在“80后文學”的符號化建構中,時代是個關鍵詞。2014年11月,高規(guī)格的“首屆收獲論壇”聚焦“80后文學”,組織青年作者與評論家的對話,其主題就是“文學與時代”。如果我們進行詞源學上的考察,就會發(fā)現(xiàn)文學與時代是一個具有深厚的政治文化系譜的重要論題。所謂“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講的就是文章的變化受到社會語境和時代潮流的感染,泛歷史化、泛政治化、泛道德化是中國文學的一個重要特質。晚近,則王靜安和胡適之有“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的判斷。直到,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號召文藝工作“必須和新的群眾的時代相結合”,自此又接續(xù)了歷史傳統(tǒng)并且開拓了新時期文學為時代服務、為大眾服務的論域。從革命文學、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革命樣板戲,以至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文學熱潮、理論實踐、文化大討論無不都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正如莫言在評價賈平凹的時候所強調的那樣,“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時代,也就沒有我們這樣一批作家”。
上世紀80年代,余華、蘇童等眾多先鋒作家從《收獲》雜志推出的“先鋒文學專號”——“這一期的《收獲》后來被稱為先鋒文學專號。其他文學雜志的編輯私底下說《收獲》是在胡鬧,這個胡鬧的意思既指敘述形式也指政治風險?!薄@益,后來成為文壇一顆顆閃亮的星星。在相隔近三十年后,《收獲》再度推出“青年作家專號”,并以“文學與時代”之名,主持推介“80后”,其良苦用心不言自明。只是此時代,非彼時代。今日的“80后”是否仍有當年的影響力?今天我們又應該怎么看待“80后”的寫作?
現(xiàn)代文學史上也常用時代劃分文學,比如常常提到的上世紀30年代文學、十七年文學、80年代文學。由一群作家或同類寫作聚集成社團、流派或者文學思潮的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蛞灾既ぁ⒒蛞灾鲝?,或者以特殊社會政治環(huán)境下的歷史分期歸類文學,然而以出生年齡并且專業(yè)細分精確到“80后”“90前”可謂是前所未有、聞所未聞的。不管基于何種闡釋視角,文學都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政治、經濟、文化、時代、藝術等錯綜復雜的因果的產物。按照后現(xiàn)代主義的激進說法,甚至宣稱“作者已死”;退一步講就算作者在文學生成機制中占據最重要的位置,文學的時代氣質也不可能完全被局限于具體年齡劃分的寫作者獨享。文學是時代的產物,并不等于或者說全然不是“X0后”的產物。以出生年代的劃分文學不僅過于狹隘局限,并且是反文學的甚至是反科學的。
用歷法意義的時間刻度——比如“80后”——來定位文學和文化現(xiàn)象,容易造成一種錯覺,或者說刻板印象:歷史是自然演進的,思想、學術的變化乃是這種自然演進的一部分,因此完全有理由對形勢使然的“不得不如此”限制裝聾作啞,諱莫如深,刻意回避。歷史學上有“去熟悉化”的說法,“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同時存在的是許許多多互相競逐的因子,只有其中的少數(shù)因子與后來事件發(fā)生歷史意義上的關聯(lián),而其它的因子的歧出性與復雜性,就常常被忽略以至似乎完全不曾存在過了”。不管是“天才論”還是“社會決定論”,文學終究與年齡無直接關系。年齡可以是市場自覺的宣傳和炒作的噱頭,但并不具有成為學術命題的正當性和合理性。
在線性表達歷時性表達中,“80后文學”的概念就成了某種“后見之明”的,而復雜時代的微妙和不能說的秘密就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亦即復雜多變的時代語境和多面向的文學譜系被線性分解掉了。在分解的過程中,“符號本身就可以附加任何動機”?!皠訖C”是否能立即得到認識并不是首要問題,重要的是符號具有的“任意”闡釋的能力,這種闡釋有時反映了文化性的“動機”,有時只是出于某種意識形態(tài)的驅使。于是,“80后文學”作為精心設計的符號語言,被何人書寫,如何被書寫,以及書寫的形式都極具社會性,影響著文學場域的生態(tài)乃至整個社會文化活動,并在與社會權力關系相互纏繞的具體言語方式中,成為一種話語手段。亦即作為一個符號的“80后”就可能成為意識形態(tài)的手段,正如羅蘭·巴特將符號論作為“意識形態(tài)批評的基本方法”。簡言之,“80后文學”無非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個符號化的消費品。
在關于“80后”的陳述中始終存在前后相悖的表達。前腳才講“缺席”——談及“‘80后’已經被學科體制所束縛”;后腳就稱“崛起”——“很好地策劃、推出”。一方面自詡“在技術上很難說哪一代作家能夠超越我們”,另一方面宣稱“‘80后’是失敗的一代”。這種前后相悖的陳述展示了語言表達上的裂縫,透露了某種操作原則下符號角逐的跡象。在上一節(jié)中,具體闡釋了“80后文學”的符號形式(能指)和符號內容(所指)都受到了嚴格的限定的現(xiàn)象。換言之“80后文學”作為一種話語建構,成了表示確定概念的一個專有名詞。不管意義如何在劇變的時局中浮動,經過文學機制的系類運作,“80后文學”的與其所指示的群體二者之間產生了排他性的一一對應關系?!坝梢欢〝?shù)量的指示物構成的專有名詞的世界是排他性的?!背蔀閷W術專有名詞的“80后文學”,一方面具有完備的內部循環(huán)結構,對于內部參與者是開放的。另一方面,由于嚴格限制的準入,從出生和出身以及專業(yè)話語的形式多個面向排斥了他者的介入。亦即,專業(yè)化的過程被當作排他性的封閉的過程。具有疏離色彩和反叛意味的“80后”寫作蛻化了,通過開放性的損傷獲得完整性和穩(wěn)定性。進入“中心”的“80后文學”的秩序開始建立,圈子文化正在形成。
在文化政治的審美上,圈子文化表現(xiàn)為對民眾的訓斥指示,亦即精英主義的神話化過程。羅蘭·巴特指出:在被神話化的當時流行話語中,總是包含兩大因素:一種是打著“大眾文化”的語言的旗號所道出的意識形態(tài)批判;另一種是對大眾文化語言所進行的符號論解構。通過文學、傳媒、文化部門一整套機制,用一大批晦澀的現(xiàn)代理論和學術專業(yè)話語將大眾流行文化的影視娛樂、流行文學——當然也包括“80后文學”——打造成具有高雅審美趣味的話語游戲,換言之,就是通過強調高等文化和大眾文化(“文人雅趣”和“大眾庸趣”)的“本質”區(qū)別,把民眾視為“無文化”而不是另一種文化的參與者。正如伊格爾頓在批評新批評時談論的那樣,“新批評是在北美文學批評竭力走向‘專業(yè)化’……新批評運動本來是作為技術專制社會主義的人文主義補充或替代開始其生涯,但它卻在自己的方法中重復了這種技術專制主義(technocracy)”。作為大眾流行文化的文學樣式本來是開放的和批評的,現(xiàn)在借著技術專制主義的圈子運作,大眾被排除在外,文學成為話語的游戲。這樣的例證不勝枚舉,如前文提到的在“文學與時代”收獲主題論壇中,與會的“80后雙料作家批評家”就一個簡單的對談卻一連用了“閱讀方式的嬗變”“經濟與權力機制的桎梏”“公共領域”等詞匯。
福柯的話語理論向人們揭示了在話語實踐中隱藏的權力運作,“話語即權力”。語言符號的占有可能形成特定的文化資本,這將產生出一種話語權力。圈子在向內開放話語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向外的關閉,也就是社會的關閉。文學圈歷來有“去政治化”和“去意識形態(tài)化”的聲音,一方面解構主流,宣揚“去政治、去中心”的文學,同時批評消費主義的庸俗和商業(yè)力量的囂張。另一方面,又借著主流賦予的權力和有利位置,拉大旗作虎皮,自立門派。不同程度地參與政治,攫取話語權,當然也包括經濟利益?!叭フ位钡男揶o術,最終意在使日常生活政治化、語言政治化?!斑@一切無不顯示了符號生產與權力、資本以及種種利益集團的聯(lián)系,顯示了符號生產的儀式形態(tài)根源。”學術權威聯(lián)合曾被他們鄙視的傳媒和商業(yè)的力量,推出各種“80后”作家、批評家。文學圈越來越像一個江湖:各大門派、帶頭大哥、武林大會、青年翹楚。
“80后文學”還有一種特權,那就是所謂的同代人批評同代人,“80后”批評家的使命就是“做同代人的批評家”?!巴藢ν说睦斫猱斎桓?,作家有感性的東西,他講不出理論,而批評家調動起知識積累,把這些感性的東西上升到理論去闡述。文學思潮,新的美學風格就是這樣共同建構起來的?!蓖烁斫馔耍谑峭烁邪l(fā)言權,這種簡單粗暴的邏輯看似自成循環(huán)無懈可擊,事實上,卻經不起經驗的認知和科學的考察,所謂的“同代人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為互相奉承,亦即如“80后”批評家宣稱的那樣,“抱團取暖”?!叭绻麅H僅因為年齡靠近,作家之間,作家批評家之間,或作家、批評家、讀者和文學贊助者之間就‘抱團取暖’,恐怕不正常,也不會長久。除非大家都一成不變,毫不發(fā)展。”諸如“陌生化”這樣重要的文學理論也主張把人們從狹隘的日常關系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擺脫習以為常的慣常化的制約。“批評史上,‘尚友古人’或‘隔代親’的現(xiàn)象,遠比同齡人‘抱團取暖’來得普遍。”
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子游戲,具有嚴格的準入機制和封閉成熟的循環(huán)機制。“80后”之所以被選擇是有天然的優(yōu)勢,一方面自新概念作家群出道以來“80后文學”業(yè)已建立了廣泛的市場聲譽;另一方面“80后文學”是一個極具排他性、封閉性和延續(xù)性的概念,既有利于控制,還方便后續(xù)的發(fā)揮。從人才的選拔、培養(yǎng),到自我批評與肯定,以至于出版發(fā)行和媒體造勢,甚至是評獎,環(huán)環(huán)相扣、天衣無縫。以出生劃分文學本身就是極具排他性的話語壟斷,一方面用年紀排除異己,另一方面又以資歷來維護權威。同時,這些主導者還借助體制的力量(包括媒體宣傳、評審獎勵、批評闡述等)打造一個封閉的自我獎勵的圈子秩序。一種既能排除異己,同時又具有復制功能的符號建構,可以維持圈子長期的優(yōu)勢,如此這般“80后文學”之后將會推出“90后文學”、“00后文學”。
行文至此,我們可以看到“80后文學”最重要的不是其價值內涵,而是其極富排他性和延續(xù)性的形式,一個用來搶占話語高地的旗幟鮮明的符號,一個可操作被恣意賦予意義的符號。人們對于經濟領域的不平等明察秋毫,然而,很少意識到話語敘事領域刺眼的問題?!?0后文學”并不是一個開放性的見者有份的議題,而是少數(shù)具有最終解釋權的小圈子的話語游戲?!?0后”的符號一方面具有嚴格的限定,也就意味著認為控制的準入門檻和嚴格的遴選機制,并且煉制出一種學術權貴獨享的文本結構。于是,符號本身就可能制造放大、抬高一批人或者壓抑、流放另一批人的功能。話語符號的爭奪是極其重要的,贏得自己的符號意味著贏得了生存的空間。但是符號的角逐并不只是符號的標榜和爭論那樣簡單,其背后卻涉及了“道(信仰)、學(知識)、政(權力)”的統(tǒng)一,以及綜合了政治、經濟、文化、傳媒等復雜因素的建構。
從2004到2014年,透過具體的案例分析和文藝生活片段的勾勒,“80后文學”的歷史圖景逐漸清晰:作為一種具有疏離色彩的寫作,“80后”以其帶有后現(xiàn)代特征的文學形式——臆語、片段、漂浮,盡力去體味和描述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并希望與主流文壇以及沒落的經典主義劃清界限;“80后作家”曾引領一時風潮,以其青春叛逆的面貌為當代文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此同時由于思想和技巧的不成熟,也顯現(xiàn)出抄襲、拼接、流于形式,趨于畸形的庸俗面貌。具有同代人批評特權的“80后”批評家是“80后文學”的另一個向度,在體制力量的幫助下他們以富于學院風格和專業(yè)化色彩的現(xiàn)代術語努力凸顯其“80后”特征,專業(yè)、精明、雄心壯志,毋庸置疑地成為當代文學的中流砥柱;但對專業(yè)化的渲染,以及線性化約簡單化“80后”意涵的消極作用同樣明顯。正是在對“80后文學”的包裝塑造與符號化建構中,經典主義、精英主義以及圈子文化也成功地滲透到當代文學生活的每一個瑣碎庸常的角落中。
①帥澤兵、邵寧寧《80后文學史:概念的緣起與發(fā)展流變》[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7年第5期,第66頁。
②江冰《論80后的文化背景》[J],《文藝評論》,2005年第1期。
③吳俊《文學史的視角:新媒介·亞文化·80后》[J],《文藝爭鳴》,2009年第9期,第93頁。
④高玉《“80后”小說的文學史地位》[J],《學術月刊》,2011年第12期,第106頁。
⑤白燁、張萍《崛起之后——關于“80后”的答問》[J],《南方文壇》,2004年第6期,第18頁。
⑥[英]斯圖爾特·霍爾《表征——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M],徐亮、陸興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6頁。
⑦歐陽江河《89年后國內詩歌寫作:本土氣質、中年特征與知識分子身份》[A],《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下卷)[C],王曉明主編,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第412頁。
⑨轉引自《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批評99個詞》[C],南帆主編,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第383—384頁。
⑩白燁《“80后”的現(xiàn)狀與未來》[J],《長城》,2005年第6期。
[基金項目: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跨文化語境與20世紀中國文學批評轉型研究”(編號:12BZW018)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